第1章 作品相關
=================
書名:三生望斷,彼岸花開
作者:陸青木
文案
凡心生執念,執念衍六欲七情,多執多念的人多悲苦,繼而有了人世八苦之說。 三萬年浮生彼岸仙子眼中的世界,一如冥界幽司的黃泉路枯絕無望,只剩亘古不變的光陰相伴,無所謂悲與喜。 然而忘川河邊的一眼終是抵盡萬年,那男子映紅遠山的如畫眉眼裏映出她的執念。前世的執念,今生的不甘,她突然很想看看那碧火黃泉的豔麗,火照之劫的動蕩。 天遣之下,三生輪回,人世八苦她皆一一體會,可到最後只留下了清淚一行。 那上古傳下的青石,立在三途河邊千萬年之久,記憶着三界六道的因果,卻因受了她三生情淚,生了側隐之心。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縱使光陰荏苒渺無盡頭,只願能得片刻圓滿,亦如夢昙,雖只綻放一瞬,便是璀璨一生。
內容标簽: 情有獨鐘 虐戀情深 前世今生
搜索關鍵字:主角:曼珠沙華 ┃ 配角: ┃ 其它:古風言情幻仙
==================
☆、楔子:天若有情天亦老
冥界幽司,來自三途河上的一卷狂風吹起一片飛沙走石,給原本灰黑一色的黃泉路上又增添了一筆頹敗之色。都說黃泉路上無景色,這數萬年的枯色着實看得人心如死灰。
冥界的三途河相隔生死兩界,沒有人知道它的源頭從哪裏來,也沒有人知道它最終流向何處。相傳人死後會先入鬼門關,過了鬼門關後便是黃泉路,黃泉路的盡頭有一條河名為忘川。而忘川便是這三途河最長的一支支流,關于忘川,佛經中記載:“浮雲無法掠,飛鳥無可渡”。忘川河上無活物,除了冥間偶爾殘卷而過的陰風,那無波河上唯剩下一座橫隔在忘川兩岸的奈何橋,孤身矗立在亘古不朽的歲月裏。
奈何,奈何,橋如其名,無可奈何。奈何橋下有一塊青色的石頭,名曰:三生。三生石上記載着每個人的前世、今生與來世。三生石旁座落着一座亭子,亭內有一垂暮老婦,不分晝夜取忘川之水與凡人之淚烹煮一鍋茶湯。但凡來到橋下的鬼魂,皆須飲下一杯忘川水煮,才能踏上奈何橋。
過了奈何橋,鬼差會根據各個鬼魂生前所行善惡,将之送往命定的六道從而得以輪回。這是規矩亦是天命,古往今來從來沒有哪個鬼魂可以逃得過。那些陽壽散盡的魂魄,紛紛排着長隊一個接一個接過自孟婆手中遞出的茶湯,飲完之後便有鬼差前來差押他們步上奈何橋。
這長長的隊伍中,幾乎所有魂魄的臉色皆是清一色的蒼白可怖,然而此刻這個剛從孟婆手上接過一碗茶湯的男子,他的臉上卻滿是灰黑土色,髒得連面容也看不清。待他舉起手中茶碗正要一口飲盡時,卻被身後陡然冒出的判官筆一把打掉,灰色的茶碗應聲而落,摔得粉碎。
那男子身子抖然一凜,只聽得身後一個剛正不阿的聲音響起:“轉過身來。”過了半晌,那男子才慢慢地轉過身去,卻始終低着頭。
黑面判官嘴角噙着一絲冷笑,二話不說拿起手中的判官筆對着他的臉就是一翻狂掃。那男子被掃得不得不擡起頭,然而令在此的大鬼小鬼紛紛震驚的是,那張原本髒亂灰黑的臉被判官大人的筆一掃,竟然奇跡般地掃出一個俊朗易常的白面小生來。
黑面判官眯着眼打量着眼前這個不卑不亢的男子,一雙粗重的眉眼下是洞悉一切的冷笑。他說:“你可真是好手段,竟然逃過枉死城那麽多鬼差的眼睛,混入這奈何橋邊往生的隊伍中。可惜啊,這人算尚且不如天算,更何況你這無主孤魂,若本官也同他們一般好唬弄,那這身判官服怕是早就換了主人。”
面對黑面判官的一番嘲諷,那男子卻終始保持沉默不發一語,眸中既無驚恐,也無悲涼,倒是讓一旁的看客看得一片混沌。
黑面判官見他不說話,也不欲與他多言,喚來身後的鬼差命令道:“去給我拿鎖魂鏈來,把他給我鎖回枉死城去。”
“且慢……”一聲清泠如山澗流泉的聲音從三途幽風中飄來,衆鬼随着黑面判官的眼睛一齊轉向聲音的來源處。
只見那灰影蒙蒙的殘風中漸漸有一抹紅色的影子徐徐走近,那鮮亮的紅色宛如貧瘠的荒土中驀然綻放的嬌豔花朵,在這頹敗的光陰中似隔世豔陽般,瞬間照亮了整個忘川河岸。
黑面判官對着來人躬身行了一禮,道:“曼珠仙子有禮。”
那紅衣仙子笑着問道:“判官大人何故如此震怒,竟要以鎖魂鏈來對付一個無主孤魂。”
黑面判官連忙道:“仙子有所不知,這小鬼生前乃是自盡,肉身雖死,但依生死簿上記載,他的陽壽未盡。一般這樣的魂魄按例都是應先拘入枉死城的,等他日壽終正寝,才由閻王審判重入輪回。”
判官在男子面前踱了兩步,指着他道:“可他不知哪來的倔強性子,非要趕着在今日投胎,早在枉死城他便求了下官無數次。可這生死有命,早有定數,別說是下官,就是閻王也不可輕易更改。我一早讓他死了這條心,可沒想到,今日他竟然趁着枉死城中混亂,逃了出來。還混入這往生的隊伍中,企圖蒙混過去。幸虧下官來得及時,才攔下了他,這才欲用鎖魂鏈鎖他回去。”
聽了判官之言,曼珠仙子這才細細打量着眼前的這個男子,眉目清朗,滿面正氣,怎麽看也不像大奸大惡之徒。
曼珠道:“判官大人可否将他交給我審一審,我倒想聽聽,他這般用心良苦,如此執着,到底是為了什麽。”
黑面判官聽了卻不甚擔憂道:“仙子,此小鬼甚是狡猾還是讓下官早些拘入枉死城,以免夜長夢多,再出簍子。”
曼珠聽了卻淡淡一笑,道:“大人怕什麽,他區區一個無主孤魂難不成還能吃了我不成。鬼君讓我執掌忘川兩岸,他即到了這裏,我便有責任将事情審個明白,若是出了事,盡管找我便是了。”
“這……”判官低頭尋思片刻,說道,“既然仙子都這麽說了,那這小鬼便交給仙子了,只是請仙子審完後,便速将他送回枉死城,莫讓下官為難。”
曼珠正色道:“那是自然,判官大人盡管放心好了。”
言罷,那黑面判官離去,曼珠便帶着那男子來到草亭旁的亂石林邊,亂石成群,遍地哀涼,石林後是忘川綿延無盡的河水。
然曼珠還未開口,那男子便撲通一聲跪下,一邊磕頭,一邊懇求道:“望仙子垂憐,放我過奈何橋投胎去。”
曼珠看着他的眉頭凝重道:“你可知,我為何要留下你嗎?”
那男子跪着,搖了搖頭。
曼珠道,“一般人死後,靈魂與肉身分離,一片孤魂,即無精神所支,更無心性可言。可你的意志竟然堅定到可以用盡心思唬弄鬼差,孤身從枉死城行至奈何橋邊。”她眉間隐有不解,那是怎樣的執念,執着到如此地步。
那男子似明白她的疑惑,緩緩道來:“說來仙子可能不信,我自被黑白二差帶入幽冥地界,便已忘卻前塵記憶。可自打進入枉死城,有一個念頭卻越來越強烈……”
“什麽念頭?”
“三生石畔,有人在等我,我在枉死城常常在夢中得見一白衣女子,在一塊青石旁哭泣,說等了我許多年,但求再見我一面,了了心中執念,方能散盡三千塵世。她在夢中告訴我,讓我今日務必投入人道輪回,如此下一世,便能與我相遇,了斷塵緣,忘卻執念。”
人的夢常言日有所思夜有夢,也或有仙人預警,陰人托夢,可這鬼魂的夢卻這般離奇,實屬難測。
“所以你是為了赴她之約,與她共入輪回,再續前緣,才如此執着?”曼珠問道。
“誠如仙子所言。”男子道。
“你倒是癡啊。”曼珠思慮半晌,卻不得不道,“這人世有人世的法,冥界有冥界的律,每個人的前世、來生,三生石上亦有天命所刻,并非僅憑你一腔執念便可更改。你壽元未盡,若是放你投入輪回,擾亂了這世間因果,他日必有果報。”
“果報為何?”
“且不知。”
“既然不知,又有何懼!”
曼珠望着此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堅定眼神,倒是一怔。
男子卻問道:“仙子,你可曾生過愛戀?”
曼珠被他這一問怔住,神色一轉,微微笑道:“愛別離,求不得,情愛是世間最大的痛苦所在。由愛而生的恨與傷害,折磨了太多的世人,我們為仙者又怎會去沾染那些七情六欲自損修行呢。”
那人言道:“仙子所言差矣,自古有黑必有白,有因必有果,凡事皆有其雙面性。世人若無情,衆生若無愛,紫陌紅塵漫漫生途,豈非只剩冰冷的光陰為伴,這樣的人世才是真正的無間地獄。”
他這番話曼珠自是從未聽過,她低頭沉思片刻後,依舊搖頭道:“輪回六道,各有所苦,衆生若能參悟便能得道,舍欲棄惡,行善修行終有脫離苦海之日。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并非常人能随意更改。就算你今日更改得了,終有一天也自會走回來,這便是命。”
“不……”那男子擡首,字字铿锵道,“我信人定勝天。”
他的話忽而令曼珠聽得眼中一亮,然只一瞬卻又黯淡了下去。她自出生之日起便是神仙,自小的信念就是要信守天道,潛心修行。如此他日才有資格飛升入上仙之列,可她也曾問過自己,就算入得上仙之位又如何。在幽司冥界這些年,幫着鬼君執掌忘川兩岸。年年歲歲望着那枯絕凄慘的黃泉路,看着一衆鬼魂來來往往,幾萬年來都不曾變過。然而這樣枯燥而漫長的歲月便如那頹敗的黃泉路般讓見者生生無望。
她轉身看着忘川河上灰蒙得視線不辯的天空,自語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你又何苦如此執着。”
男子卻搖了搖頭,堅定道:“仙子,有些事不去做過又怎知不可能。世事多變,無論因果甜苦,只有真正嘗過方能體會其中冷暖。只有真正盡力了,才能不負于心。”
“不負于心……”曼珠低聲念道。回首再看了他一眼,然這一眼卻讓她震驚不已。只見他淡如遠山的眉眼裏,忽有一片赤色蔓延無邊,在那雙原本琥珀色的瞳孔上映出大片如畫火海,仿似一滴滾燙的淚,帶着前世的記憶深深灼入她的眼。
·········
忘川河邊,一身紅衣的曼珠仙子站在忘川左岸,凝望前方被兩個鬼差押着步上奈何橋的男子魂魄,那人的身影單薄如紙,卻如就此镌刻在腦海之中一般,揮之不去。
“你可知這麽做,會付出怎樣的代價?”身後一個蒼老的聲音問道。
一陣陰風拂起她的紅衣,衣袂翩飛如同張揚的花魅。曼珠未回頭,她的聲音在這喑渺的風中如同一段塵封多年的谶語:“婆婆,你可還記得我降生之初,三生石的預言嗎?”
孟婆眉間一凜,試着問道:“你是說火照之劫?”
她對着風中伸出手,似在撫摸着什麽:“我在他的眼底看到了傳說中的那條火照之路,滿山鮮紅照亮了整個冥界幽司,這裏再也不似這般滿目枯絕之色。婆婆,你說那樣是不是很美?”
孟婆大驚,忙道:“仙子,這火照之劫非同小可,萬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只怕你三萬年道行毀于一旦啊!”
·········
男子随着鬼差行過了奈何橋,再往前走便是輪回道,六道輪回便是陰界與陽界的交彙處。喝過孟婆湯的魂魄會在這輪回道前忘斷前世今生,投胎重入人世。他在即将步入輪回之時,聽見身後差押他的二位鬼差的閑聊。
一位道:“這小子真是前世修來的福氣,竟然得忘川仙子垂憐,免去在枉死城枯等幾十年的清冷光陰,可以先行輪回。”
另一位嘆了一口氣道:“一切因果輪回自有定數,仙子為他這般打亂天數,只怕要遭天遣了。”
“不知那天遣會是怎樣的懲罰?”
“二位鬼差大哥,你們所說可當真?”那男子忽然轉身問道。
鬼差半惱:“當然是真,要不然你當我們說這話來诓你不成。”
“不……不……”男子連忙解釋道,“小人雖只是一魄孤魂,可自問在人世還是讀過幾年聖賢書的。若真如二位鬼差大哥所言,這般損人利己之事,小人是萬萬做不得的。煩請二位鬼差大哥還領我回去,免那忘川仙子為了小人而無辜受罰。”
鬼差聽了冷哼一聲,不以為然道:“哼,你這人倒新奇,之前一心求着仙子放過投胎的是你。現在到了輪回道,想返回去的又是你。你當這奈何橋,是你家開的,想過就過,想走就走,你且回頭再仔細看一眼。”
他聞之回頭,一眼望去,只見那忘川河上,氤氲起層層濃霧。大霧下的河水反射着清冷的寒光,河上哪還有什麽橋,他瞬間驚得說不出話來。
另一個鬼差說道:“凡人的魂魄,只要喝了孟婆湯,渡過奈何橋,除了入輪回道便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哪還有你後悔的餘地。”
說罷不待他反應,便一把将他推入人道輪回,他被卷入輪回之時,最後一次定睛一望。河對岸,她的容顏已經模糊難辯,唯有眉間那一粒朱砂殷紅似血,便如烙印般深深的印在了他的魂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