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概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段隐在言語背後的傷痛,最後變成了隐疾,無法對人提起,更無法痊愈。
在喬綠到達這裏的第八天,她和寧遠方終于迎來了第一個休息天,在幫桑亞的媽媽繡完一塊毯子後,她們兩個便躺在毯子上睡了,桑亞的媽媽把孩子們引到了別的窩子裏玩鬧,她也和自己的朋友們到安靜的小窩子裏喝茶。
光線從冬窩子的頂棚裏洩露下來,照在她們身上,一切都是飄飄浮浮的,連帶着光線裏的灰塵也散亂的比平時張狂。
好像是寧遠方先開的口,她低聲念了幾遍:草鋪橫野六七裏,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飯飽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喬綠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寧遠方在想什麽,只見她閉着眼睛,任由那些明亮的線條在她臉上鋪展,微微顫動的睫毛上慢慢被浸濕,這是喬綠第一次見到如此脆弱的寧遠方,不是拒人千裏的疏冷,也不是她往日堅硬盔甲下的完好無缺。
慢慢的,喬綠聽得見寧遠方低不可聞的飲涰聲,那麽克制,卻又那麽放縱。
以前喬綠很羨慕寧遠方的刀槍不入,好像對整個世界都是冷眼旁觀,沒有什麽可以讓她表露出任何不當的情緒,有時候喬綠會故意和寧遠方開玩笑問:遠方呀,你的心是不是沒有裂紋,所以誰都進不去?寧遠方當時正攤開書要做作業,她擡起頭微皺了一下眉,對着喬綠翻了個白眼。喬綠很是知趣的領悟到,也許她是承認了。
可是在哪個選修課結束之後的夏天,喬綠比宿舍裏其他人更敏銳的發覺到寧遠方好像離她們更遠了一些,她開始看更多的書,沒事的時候也不加入她們無聊的閑談,只是拿着毛筆在窗前練書法,寧遠方寫的行書如古人橫劍斂衣袖,如竹林深處擊水流,如有人風中猛回首。
喬綠領悟到也許與誰有關,因為她有的時候在宣紙上反反複複寫着塔城這兩個字,在喬綠稀薄的地理知識裏實在挑揀不出來這個塔城到底是在哪裏,只覺得名字好聽,直到後來她們接到寧遠方要去我國邊陲支教的消息喬綠才在地圖上搜索了一番,終于找到了那個叫做塔城的地方。
連帶着那個夏天,這一切好像都開始變得合理起來,這個地方有寧遠方牽挂的人。
寧遠方裹緊了毯子,伴随着爐火裏的噼啪聲她好像睡了一會,喬綠輕拍着寧遠方的後背,哼着一個不成調的曲子,許是喑啞噪雜難為聽,寧遠方朝着遠離喬綠的方向撤了撤,卻聽到她更綿長的呼吸聲,睡得更安穩些。
那個悠長的午睡,讓寧遠方差點生出過了一世的感覺,她已經頭發花白,臉上是一圈一圈年輪滾過的痕跡,眼睛變得疲憊,卻還是看得清身邊有誰穿着長衫在讀書,爐火燒的正旺,看書的人低沉的哼着他家鄉的歌謠,對着她眨了眨眼睛。
噼啪一聲,一塊劈柴在鐵爐裏炸開,紅豔豔的火星子蹦出爐膛,落在灰燼裏。
寧遠方說那個夫子名字叫七裏城,七是個極少見的姓氏,在此之前寧遠方讀史書,按典籍《廣韻·五質》中記載:“漆,俗作‘柒’。柒、梁形近之誤。”因此,漆氏中有字訛為柒氏者。再後有簡文為七氏者。而各種緣說她也只是粗略看了看,再多了只是對于北魏的七那樓和明代七希賢的一點點了解。
但是那日當七裏城把他的名字寫在黑板上的時候,坐在階梯教室後面的寧遠方擡起了頭,學生稀稀拉拉的分布在各個角落裏,也都擡起頭看着那個人,只是她們多是沖着那人的臉擡頭的,而寧遠方只是想擡起頭而已,并沒有什麽特別的理由。
他說他姓七,就是八前面的那個七,外面的雨聲伴随着他悅耳的嗓音鑽進人耳朵裏,撓着人心肝。
那節課程主要是講了京劇程派創始人程硯秋的唱腔夾雜轶事,他講課的時候倒是活潑了些,分析起作品的時候更是熠熠生輝,他似乎極欣賞程硯秋的指法、水袖、劍術,說的時候還不忘自己演示一遍,引的學生們壓抑着聲音驚呼,而講臺上的人卻好像是沉進了自己的世界,外物無關于心,雲外并無洞天,那是寧遠方某些方面達到默契的一個時刻,好像是漂浮很久的腳終于找到了大地,毫無緣由的寧遠方沉寂的心髒第一次跳動了。
B市夏季的雨大起來似乎能淹城,寧遠方抱着自己的書在走廊裏看着那些花花綠綠的雨傘穿梭而過,有人在身後叫了她的名字,他說:“寧遠方同學是嗎?”
寧遠方回過頭,腦袋裏卻還在回味那出《荒山淚》,再次沒有緣由的,寧遠方說:“七裏城老師,是嗎?”
那人輕輕笑了,繼而點頭,他朝着寧遠方走近了些,把自己的那把黑色雨傘遞給寧遠方。
“雨大,早些回去吧”。
寧遠方不知為何卻把這句話和剛剛他演示《荒山淚》那句:聽他言,我方覺如夢初醒。那是旦角在自刎前的絕望醒悟,寧遠方搖了搖頭說:“不用,謝謝”,帶着憤怒頭也不回的穿過走廊走進了雨裏,前來給寧遠方送傘的喬綠在半路接到了落湯雞寧遠方。
但寧遠方卻并不願意撐傘,只是邁着長腿往前走,喬綠無奈的在後面叫她,但是她好像是被這雨幕隔開了,聽不見,也不再回應,回到了宿舍拎着自己的衣服洗澡去了。
關于那日,只有喬綠不解着,卻不知道包括當事者也是不解的,作為無神論者,寧遠方無數次回想當日的場景,卻還是無解,如果真的要個解釋,那是否可以說她恰好勘破了冥冥之中的只鱗片抓,再多,也無法解說。
後來再去上課,寧遠方就坐在第一排中間的位置,他的一舉一動她都收進眼裏,似乎是固執,寧遠方在他與他對視的時候總是試圖看盡他眼裏的風光,但是卻總是歸于虛空,他的溫文爾雅,他的置身事外都讓寧遠方挫敗,生平第一次寧遠方覺得不公。
一個人怎麽可以那麽莫測,莫測到她捕捉不到自己想要的一點點信息,所以當他要人配合唱上兩句唱詞的時候,寧遠方總是一馬當先,揮着水袖陷入才子佳人的陳年舊夢裏,不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的低迷淺唱,卻是往事重提。
寧遠方的頭發稍微長了些,一直沒有留過長發的她卻不想去剪頭發了,她記得,她配合他唱戲的時候他曾虛虛拂過她額前的發絲,是袖邊風帶着她的發絲飛揚,那也只是為了不影響她戲中的動作而已。
在校園的晴雨湖邊,喬綠曾看到一個人與他并肩,那女孩對着他笑着如那刻天上挂着的明月。
寧遠方不知道怎麽就抛卻了自己二十一年的修養,走到了他面前問:“為人師表,居然在這裏幽會女孩,就不怕上紅榜嗎?”
他們學校是明令禁止情侶在晴雨湖約會的,因為總有些用情過深的同學喊着故情故地的名號,往湖裏投自己,這一行為一時成風,忙壞了撈人的保安大叔們,校長一怒出此下策,凡在湖邊約會的一律扣素質學分,并做紅榜示衆。
那人卻還是輕聲笑笑,“你真的是個好學生,不過我不約會”。
那女孩歪着頭看了寧遠方一眼說:“你真好看”,繼而是個舒展的笑,“我哥哥不約會別的女孩的”。
寧遠方故作鎮定的說:“我是紀檢部的,錯看了,抱歉”。
她哪裏是紀檢部的,當初張夏目勒令寧遠方必須在院系裏任職一個崗位,勒令了兩個學期也沒有勒令成功,後面只好作罷,現在她倒是自覺。
那女孩拉了拉寧遠方說:“你可上過我哥哥的課?”
寧遠方高出女孩一些,她看着那個女孩點點頭說上過幾節,女孩便自來熟的詢問了一些七裏城上課的細節,寧遠方仗着七裏城在旁邊,只是浮于表面的說着他上課的種種,只怕洩露了細微的心事。
那天晚上寧遠方失眠了,她爬起來給七裏城寫了一封郵件,當時七裏城在黑板上寫自己郵箱的時候她并沒有擡頭,但是在他才黑板的時候那個郵箱卻印在了她的腦袋裏。
那郵件只有四個字:塔城很冷
七分鐘後那人回複:可以烤爐火
寧遠方:老師果然是姓七的
那人還是七分鐘後回應:八前面就是七,好了,很晚了,早點睡,明天好好上課
寧遠方知道他是在避嫌,不和任何一個女同學保持課後的聯系,若是請教課程問題自然是有種他家大門常打開的感覺,但是若是閑談自然沒有太多回應。
八周的時間真的不長,只是一眨眼,那個塔城的人在暑假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寧遠方第一次去塔城是九月份,秋天的塔城很美,也很短暫,清晨的時候好像一切都蒙上了細細的紗霧,滿地的落葉卷着風在糾纏,她卻無心欣賞風景,尋覓着那個人的蹤跡,有人告訴她說七裏城去找妹妹了,可是到哪裏去找了卻沒有人知道,她又走了很遠很遠的路找到派出所,派出所卻說七裏城的妹妹失蹤一個月了,到目前還沒有線索。
寧遠方失魂落魄的離開了塔城,回到B市才發現大家對于這個七裏城的記憶只停留在那個表面的溫文爾雅,她想要找到人居然沒有被誰深刻的記憶着。寧遠方覺得所有的人都那麽的面目可憎,她到學校裏找老師打聽七裏城的聯系方式,也不斷的給他發郵件,打聽到的電話沒有人接,郵件也沒有人回複,寧遠方心驟緊。
一直追寧遠方的小學弟劉熙然是警察世家,寧遠方是第一次求別人幫忙,劉熙然幫着寧遠方查到了七裏城以前住過的地方,是塔城的另一個小角落。
她再次跑到塔城找到了他家,但是房門依舊緊鎖。
寧遠方在他家門口坐了很久,但是房間裏卻從來沒有燈亮起,她看着自己的手機上的郵箱只盼着會有回複,但是漫長的等待卻沒有任何回應。天氣已經很冷了,寧遠方凍得直哆嗦,眼淚就不由自主的掉下來,她幾乎不哭,但是現在卻怎麽也止不住眼淚。
沒有人知道她多麽渴望見到他,也沒有人知道她對他仰慕已久,更沒有人知道她與他算得上故知。
在寧遠方的記憶裏爸爸帶自己去邊陲一個小城探親,城裏有人搭戲臺子唱戲,誰要是想看戲就要拿自家的糧食獻上去,糧食給多少沒有限定,你覺得唱得不好可以不給,你要是看的可心,搬來糧倉唱戲的也不拒絕。
那個小城叫什麽名字寧遠方已經不記得了,後來爸爸的老友也已經去世,她沒有再和爸爸去過,但是那個戲臺子卻讓她記憶深刻,那個小城有很多人是從華北、華中地區移過去謀生的,所以對于京戲很喜歡。
唱的曲目寧遠方也記不起來了,但是她記得那天晚上也很冷,唱青衣的是個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女孩,那人媚眼如絲,唱腔清冷卻透着俏皮,大概是天氣太冷了,那人鼻子下面有條亮亮的痕跡,寧遠方為自己這個細微的發現掩着嘴笑了。
旁邊的人都在喝彩,那小青衣卻看着她眨了眨眼睛,寧遠方的笑意還沒有完全收起來,卻如被人打了七寸,失去了那一刻的驕傲,卻帶出一另一股歡愉,咿咿呀呀的唱着的小青衣轉着身飛舞水袖,爸爸問寧遠方好看嗎?
寧遠方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鼻根,有清爽的濕潤,她慌亂的說:“冷”。
小青衣卸了妝之後過來收糧,站在收糧臺邊撐着口袋,寧遠方和爸爸無糧便過去給錢,爸爸遞過去的錢是紅色信封裝着的,上面寫着風華無雙,那是寧遠方剛剛攤在腿上寫的,筆跡顯然力道不足,小青衣大方的接過信封掏出裏面的錢,是兩張大額紙幣,他倒是看也沒看把錢還給寧遠方的爸爸,“收糧不收錢,這個信封我想要,多謝了”。
寧遠方還以為小青衣是個女孩,怎麽突然就變成了男孩了呢,她問你叫什麽名字。
那小青衣說:“草鋪橫野六七裏這句裏面有我的名,你猜得出來什麽就是什麽”,那小青衣笑的坦蕩。
後面有人催着寧遠方往前走,自己要給小青衣獻糧,爸爸也要帶着她趕路便沒有再停留,有的時候她會突然想起那個小青衣,但是慢慢長大,她好像已經忘了這件事情,直到後來她聽到八前面的那個七,才再次記起,已經封存的記憶剎那間解鎖。
“你再這樣哭下去會凍成冰棍的”,七裏城說。
寧遠方擡起頭看到他頭發已經垂肩,而自己的頭發也已經垂肩,那是寧遠方看到他首先想到的。
寧遠方站起來抱住他,他推了推她說:“進屋吧”。
房間裏也是很冷,他讓寧遠方窩進沙發裏,把火爐點了起來,上面燒着熱水,水開了他給茶杯裏放了一把白糖遞給寧遠方,寧遠方還是一邊喝一邊哭,不可抑制的如山洪暴發。大概是第一次知道害怕這回事了吧。
七裏城坐在爐火旁看着火苗舔舐爐壁,沒一會他唱了一首歌,那是用維吾爾語唱的,語調很緩慢,寧遠方卻在這歌聲裏慢慢止住了哭聲,她沒有問這首歌叫什麽,只聽他把這歌唱了好幾遍。
他卻主動說這是他以前唱給妹妹的,妹妹是他靠唱戲養大的,跟着叔叔唱了許久的戲,妹妹長大了,然後妹妹又不見了。
寧遠方一直是話很少的人,此刻她更是體會到了語言的貧瘠和無力,以前總是她鄙夷別人情緒的泛濫,而此刻自己卻總是踩着自己的鄙夷而上。
“很抱歉,沒有接你的電話和回複你的郵件”,他扭過頭對寧遠方笑了笑,爐火的光照着他的臉紅紅的,卻把他的輪廓勾勒的更加美好。
“我不想當你的局外人,你只比我大三歲,我想”,寧遠方還想再往下說,但是那人卻搖頭。
“你我師生一場,不生額外情愫”,七裏城年少時候一邊唱戲一邊考學,被稱為塔城的天才少年,上過電視,也被做過采訪,但是後來他拒絕接受任何采訪,因為他想和妹妹過普通人的生活,不用誰多餘的關注。
只是他後來才知道普通人的生活是多麽難得,以至于即便小心翼翼也會讓那普通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