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節
麽吃的,也沒有能夠掌事的大人,她和李玉施走到粥處吃了些東西,便回家準備休息一晚再想辦法求見陛下,皇帝不是想見就能見的。
第二日,細君她們在施粥處得知皇帝正在決口處的龍淵宮,于是她們二人匆匆來往龍淵宮方向趕。
看了偌大的龍淵宮,別說是近皇帝的身了,就是原地喊一聲皇帝都未必聽得到。
細君踮腳瞧了一眼,隔的太遠,門口都被護衛軍團團圍住。李玉急得團團轉,細君卻還淡定些,她試着往正門闖,才挪了幾步,便被門口的護衛攔下,“災情要地,小孩兒一邊玩去!”。
細君一聽,信口就來,“我有堵口良策要獻給陛下。”
那幾個護衛一聽,笑了起來,看了幾眼細君,漂亮的面龐是讨人喜歡的,其中一個護衛耐着性子道,“有何良計?小姑娘說給我聽聽,我替你禀告陛下”。
細君見這方法沒用,擡頭看着幾個士兵簇擁着一個穿着黑衣灰甲的人朝另一個門口走出來,細君不在與面前的侍衛掙紮,先是走了幾步,便連忙往那個黑衣灰甲的人跑去,李玉跟在她的身後一路小跑。
細君向前撲去,可憐還未撈着別人的衣腳,就被他周圍的士兵架住了。
“怎麽回事!此乃何人,災情重地,你們是怎麽當差的!”,那人看了一眼細君,怒目旁邊的侍衛。
細君在近處在瞧這人,身材高大,滿臉絡腮胡,一看有些兇神惡煞。
旁邊的士兵恭敬道,“郭校尉!此女說有良策獻給陛下,我們正在盤問”。
細君看了那侍衛一眼,剛剛哪裏是在盤問,明明是在趕人。
“胡鬧,此乃何地!莫要讓歹人有可乘之機”。
細君看着那個被稱作郭校尉的人朝着士兵吼道,她見機連忙掙紮開來,提高聲音朝着郭校尉道,“大人我是中尉段宏的妹妹,是他叫我來求見陛下的” 。
“段宏?不是被罷免了嗎?難不成是心有不甘,想要行兇?來人,把她暫時收押”,郭校尉皺眉不耐煩道。
細君一想人沒見着就被抓了,再看看旁邊吓的瑟瑟發抖的李玉,這被關起來,只怕是等陛下擺駕回宮了也見不到他,細君正着急,便聽見遠處傳來一道聲音。
Advertisement
“如果她真的是段宏的妹妹,郭校尉可知,這段宏可是帝丘土生土長的人,對這帝丘頗為了解,正值陛下用人之際,郭校尉還是慎重些好啊!”。
細君循聲望去只見一大約四十來歲的男子,微胖稍矮,一臉和藹,身穿土黃褂子。
郭校尉咳了一聲拱手道,“司馬郎中,我郭昌粗人一個,不懂這些,還是請郎中做主!”。
他聽罷頓了頓打量起細君來,朝着郭校尉拱手道,“子長也不敢擅自帶她見陛下”。
說完他又朝細君問,“你說你是段宏的侄女,有何憑證?”
細君低眉遞過玉佩,他看了玉佩一會兒,仿佛什麽也沒看出來,玉佩也沒還給她,嘆氣道:“錯了這麽多回,也不差這回,最多再進去待段時間,來,小姑娘,跟着我來”,說完他朝士兵擺擺手,引着細君李玉二人朝殿中走去,郭昌尾随。
這龍淵宮為鎮水患,建的十分威嚴,四處透露着一種天子不可逆鱗的氣勢。細君李玉在門外等候,看着龍淵宮這氣勢,有一種匍匐在地之感。
那人進去禀報,過了很一會兒,她們終于被宣進去了。
細君李玉二人一進殿,頭也不敢擡的跪在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司馬遷,哪個是段宏的侄女啊?”,細君眼睛看着地板,聽見一個威嚴的聲音。
原來讓她們進來的郎中叫司馬遷,細君心下記住了他,來日有機會,必要報答這個情。
還未等司馬遷回答,細君便跪上前,往地上一扣,“陛下萬歲”。
“擡起頭來,讓朕瞧瞧!”,皇上發話,細君緩緩擡頭,眼中之人将近五十來歲,一身便服,并不是細君想象中高高瘦瘦的樣子,身材微福,眼睛确是別樣的精亮,正對上漢武帝打量細君的眼光,細君立即轉移開目光,低頭伏在地上。
“朕瞧你不像段宏的妹妹!”,細君聽了心一抖,臉上不敢顯山露水,就又聽見皇帝道,
“你們長得一個是天上,一個是地下”,說完皇帝還爽朗的笑了幾聲。
細君一愣,皇帝也會開玩笑,她一時間不知道是該笑還是什麽表情,心裏直打鼓,臉有些發僵。
經不起皇帝那深不見底的眼神的考量,細君深深的磕了一個頭,“罪女确實不是段宏的妹妹,罪女劉細君,是……”
“唔…… 細君……是劉建的女兒,對吧?”漢武帝打斷細君,一旁的司馬遷聽到劉細君這幾個字撲的一聲跪下:“臣不知她是……她只說她是段宏的妹妹 ”.
漢武帝擺了擺手,氣氛微變,漢武帝眼光微距嘆息道:“錯不了,你父王大婚的時候朕見過你娘,成光,江都第一女啊,你長的像她!你父親大婚時,朕還賜你你母親一個镯子。”
細君微愣,取下手中的玉镯雙手呈上,她從未見過她娘,只聽別人講她如何美麗,現下能讓皇帝過目不忘的女人,那真當是絕色了。
漢武帝遠遠的看了一眼,并未讓人呈上去細看。
細君吐了一口氣,轉移話題到她娘身上,細君在天子面前的緊張消散了些,可是,細君即将向皇上說的事卻讓她輕松不起來,不用她提漢武帝就問:“你怎麽跑到朕的跟前來了,是段宏叫你來的麽,他人呢?”。
細君低眉平靜道,“段叔去世前讓罪女面見陛下,希望陛下……”
話未說完,細君向前傾着的身子微微向後一癱,段宏只叫她來面見陛下,可是,從來他沒有說過要她來為何伸冤。
漢武帝仿佛有些詫異,半晌不曾發話,後來輕輕的重複了遍,“去世了?”,語氣仿佛是在問細君,又仿佛是不敢相信。
看着平靜的細君,漢武帝接過司馬遷遞過來的玉佩說道:“嗯,不錯,這玉佩确實是我賞給他的” 。
細君深吸一口氣,看着漢武帝,目光如炬,“罪女不知道段叔範了什麽罪,但他确實是個正直的人”。
整個大殿極其安靜,就在細君在這安靜中快要受不了的時候,漢武帝終于開口了:
“哦?”,只是簡單的一個字,他明蟄的雙眼盯的細君無所适從,
“那在你看來,淮南王造反,是朕冤枉了段宏?”
原來是指她的祖父造反,細君的身體有些顫抖,只能硬着頭皮道,“罪女只希望還段叔一個清白,別無他求,也能讓段叔地下能心安。”
細君跪在地上,匍匐着已準備承受雷霆之怒,卻聽見高坐在龍椅上的人一笑:“這段宏到底平日裏教你讀的什麽書?怎麽看也不是養在深閨的女兒家,跑到朕的面前來給他伸冤來了”。
“聖顏難面,罪女以為見不到陛下,一時間還沒……”
“還沒想好要怎麽給他伸冤?”,漢武帝笑着看地下的細君,十二歲的孩子能做到這般臨危不懼,漢武帝露出贊賞的目光。
“這是段宏臨死之托?再給他加個封?”漢武帝不在意的笑着問。
細君垂眸,天下之主,自然能風輕雲淡的說着一個人的生死。
“朕還是太子的時候,段宏就跟着朕了”,漢武帝聲音有些飄渺,向是說給細君聽,又好似在回憶往昔。
漢武帝收回目光,看着細君打量了半刻, “等這裏的事處理好了,你便跟着朕回宮吧!”。
“把大司農汲仁給朕帶到河口去。” 漢武帝朝着後殿走去,一邊吩咐着底下的司馬遷。
細君驚住了,擡起頭,微微張開嘴,卻不知道說什麽,一切發生的太快,她還來不及反應。
擡頭看着漢武帝坐過的龍椅,細君腦海一片空白。
她從未想過要去長安,進皇宮。
她看向身旁的司馬遷,對着他搖搖頭,“我沒想過要進宮”。
他向她搖了搖頭苦笑一聲:“段宏要你找來,只是讓你在這亂世中尋求一個庇護罷了!他知道陛下不會難為你的,你就順着他給你找的後路走,不是更好?”
想要去追司馬遷離去的腿邁不動了,段宏本就不是來讓她伸冤的,而是給他找一條可以活下去的路。
細君就坐在大殿的地上一動不動的愣着,而李玉緊緊跟在身旁。
泣辭帝丘(四)
瓠子河邊,漢武帝盯着濤濤的河水,水裏背着木頭的幾萬從全國各地招來的工人,周圍能用的石頭和木頭都用上了,可依舊無法阻擋這想要吞噬一切的洪水,可是,它挑戰着天子的威嚴,天子那傲世九重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