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章節
據彎身拂了一拂,“謝謝太子殿下,細君将來一定還殿下這個情”。
劉據望着細君轉身離開的背影,剛想出聲,便見走了幾步的身影一頓,她回過身嘴角挂起歉意的笑容,“剛剛,對不起”。
劉據又挂起一副細君熟悉的無所謂的笑容,他搖搖頭,“那是氣話,本宮不在意”。
聽到“本宮”二字,細君嘴角的笑容更深,她轉過身邁步離開。
其實,劉據在剛剛聽她說那句“謝謝”的時候,他便已然覺得值得,他在盡力彌補沒有早些遇上她的遺憾,在他還未……在他還未什麽的時候呢?他都說不清楚,可一定有。
漢武帝在上林苑平樂館設百戲,細君在那之前是選不出她想要學的舞種的,只能去樂府練練基本功,去了幾次,不知是不是巧合,她每次總能遇見那軍須和譯長阿元。
細君不大樂意,有些排斥去樂府,可是玉兒開心,一有時間便問她去不去練舞,她學烏孫語的勁兒很足。
這日,細君跟着掌舞宮女學了一些簡單的常用舞蹈動作,離開的時候看見樂府外坐着的軍須等人,玉兒不停的和他說笑,一臉緋紅,細君看着眉一挑,玉兒在男子面前是這般模樣。
回去的路上,細君看了一眼玉兒臉上的一抹溫紅,忍不住問道:“你學烏孫語,那軍須又不懂漢語,你們交流的來?”。
玉兒撲哧一笑,連她自己都未發覺,細君卻注意到每每談起軍須,玉兒總是手舞足蹈一臉笑意。
玉兒察覺細君的打量,連忙解釋道:“那個軍須在向我學漢語,他說阿元的漢語不純正,翁主,其實你您平心靜氣跟那軍須阿元他們相處,他們都挺好的”。
聽着玉兒的勸說,細君輕輕點了點頭并為在意,當耳旁風過了。
比起旁人、她更上心的是幾日後平樂館的百戲。
長安事
百戲,包羅萬象,內容龐雜,凡是歌舞、雜技、角力、幻術,等等,都是可以囊括在內的。常常用來招待外國客人的節目有作巴渝(舞名)、扶盧(爬竿)、海中砀極(樂名)、曼衍魚龍(戲名)、角抵諸戲,用來以示禮敬。
這日,細君身穿金色曲裾深衣,通身緊窄,長可曳地,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衣。
Advertisement
往日稍微隆重些的場合玉兒都是給細君梳堕馬髻的,但細君堅持像平日裏梳分髾髻,妝也盡量往素靜裏去,主要是她想低調點,上有漢武帝,下有劉據,石邑,李延年和烏孫使者,最好沒有存在感。
平樂館。
細君随李姬早早到場,她小心的環顧一周發現除了珊珊來遲的漢武帝和衛皇後,該來的也都來了。
劉據看見李姬身後的細君,便站起來朝她點頭深深一笑,細君看到他身旁的史良娣也在瞧她,她便裝作沒看見劉據,轉身與一旁的李姬講起話來。
一衆女人都是精心打扮的,尹夫人、邢夫人旁邊坐着夷安,夷安朝細君靜靜的一笑,點頭示意,而五歲的陽石公主并不在席上。
一眼望去,石邑的裝扮看得出是頗為費心的,細君在她身上停留片刻便轉開目光,并未尋到早就應該出了月子的李夫人。
“怎麽未見李夫人?”細君看向李姬。
“李夫人生産落了病根,還未大好”。
細君不在深問,随着李姬入座,喝了口茶正放茶杯的時候,眼睛看着對面斜角方向。
侍女為夷安公主添茶時左手一揉給夷安公主遞了一個紙條,而這紙條出自隔夷安公主一桌的漢武帝姊妹隆慮公主之子昭平君。
夷安公主向來溫順,怎麽與他人曲徑暗通,而且身旁色厲內荏的邢夫人看似毫不知情。
見夷安公主捏緊紙條慌張的擡頭,細君連忙收回目光,轉向另一側。
另一桌上,劉據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着史良娣,心思卻瞟在李姬這一桌,見烏孫使者軍須舉起酒杯走向李姬那桌,他手裏的酒杯緊了緊。
“殿下想納細君妹妹嗎?”史良娣的語氣無可挑剔,倒讓劉據手裏的酒杯一抖。
“當然不!”聽見史良娣的那個“納”字,劉據心裏有些不适,這樣一個風光霁月的女子她會甘願為人侍妾麽。
看着身旁男子的反應如此大,史良娣垂眸點點頭,為劉據将酒杯斟滿。
看着走近的軍須,細君暗嘆一聲,随着李姬起身,随着李姬喊道,“使者好”。
見身後的玉兒将她的酒杯斟滿,她随李姬端起酒杯微垂向軍須,三人将杯中酒一飲而盡。
“西俊,你屋學的怎麽洋?”,軍須的語氣雖然搞笑,但臉上卻是一臉正經。
細君訝然他也會說漢語輕輕嗯了一聲,聽見身後的玉兒道,“翁主,奴婢教的好吧”。
玉兒在學烏孫語的同時,軍須還請玉兒教他學漢語,雖然譯長阿元也會漢語,但遠不及漢朝人純正。
适時,遠處的邢夫人朝李姬點點頭,細君看着李姬朝着軍須一笑便起身離開。
“可以介紹一下這戲嗎?”
“不好意思,軍須大人,細君也不甚了解”,細君的語速有些快,軍須顯然沒有聽懂,他看着軍須嘴角一笑,明白她是故意為難他。
身後的玉兒連忙用烏孫語解釋着。
衆人翹首盼帝至,卻見李公公攜一衆太監幾步而來,他匆匆拜見太子并且耳語一番便又快速離去。
太子走上高臺,高聲道,“父皇有政務急須處理,百戲晚半個時辰開始”。
時間還早,細君向軍須一彎腰,走向對面的李姬,她和李姬說了幾句便繞過李姬走向候風亭。
候風亭,四處圍繞着柳樹,處于風口,夏季是乘涼的好去處,現在是春天,風吹的還是有些冷。
“奴婢給翁主拿件披風來”
細君看着水中的魚點點頭,并未回身。
着水面漂浮的殘葉,細君睜眼不動,思緒遠去。
身子突然一抖,身後有一只手抓在她的手臂上,她立即轉身掙開。
“西俊,我是軍續”,身後的人見他掙紮開口說道。
細君看見他收回自己的手臂,有些不耐道,“大人怎麽直接抓女子的手臂?”
軍須開口笑了兩聲,雖然不是很明白她說的話,但是看她的表情也能猜到一二。
聽見他毫無歉意的笑聲,細君擰起眉,“細君是哪裏得罪過大人?”
軍須還是笑着看她。
細君搖搖頭,不欲和聽不懂她話的人糾纏下去。
見她走,軍須開口說了些什麽。
但是在細君耳裏就是“###……”。
軍須意識到自己無法玉她交流,但看着她要走遠便邁了幾大步将她另一只手臂拉住。
這次,細君并沒有客氣,直接利索的轉身用另一只手狠狠的拍他的手背,只聽見啪的一聲,愣住了剛跑到亭子處的玉兒。
清脆的巴掌聲聽的細君耳裏也是一震,可是軍須依舊緊抓着她的手臂,她深吐一口氣,腳下一動。
軍須手随紋絲未動,可是他身體一晃,他碧藍的眼睛垂落在自己的腳上,望着一雙小巧的繡有雲紋的白色絲履正踏在自己的腳背上。
這時,見阿元也從亭外走了進來,細君連忙收起腳,瞪了一眼軍須。
玉兒将披風披上細君的肩膀看了一眼軍須随着細君出了亭子。
“翁主,在烏孫是沒有咱們這兒的稱呼尊卑的,剛剛軍須大人直接喊公主地名字是在表示親近。”玉兒看了眼細君不好的臉色道。
細君搖搖頭表示不在意,其實她是很讨厭被陌生男子這般調戲。
沒了透氣的心情,也估摸着快到時間了,細君直接走向平樂館,衆人已經就坐,等細君回了李姬的身邊,漢武帝偕衛皇後款款而來。
待漢武帝坐定,烏孫使者向漢武帝致敬,漢武帝點頭示意。
百戲先是角抵、踩繩,還有爬竿、使劍、扛鼎、轉石等,時而迸發的歡呼聲絡繹不絕,而細君最想看看的是元旦裏漢武帝與百官才能看到的驚險的踩繩索,只見兩個盛裝的倡女倆人相對面走起。
細君看着覺得自己的心跳跟她們的步伐一致,呼吸放慢仿佛是自己在踩一般,上坐的劉據瞧了一眼細君臉上豐富的表情連忙将手握拳阻上嘴角,擔心口中的酒噴出來。
踩繩索過後便是也很驚險的扛鼎和爬竿。
雜技表演賺足了觀衆的驚嘆聲後,宮女樂工相繼而出,開始表演音樂和舞蹈。
細君看着李延年騎着白馬緩緩而入,一席白衣,仿似白面俊秀書生,可是一雙挑起的鳳眼又不若書生那般安分,他表演的是張骞從西域帶回的“鼓吹新聲”的二十八首摩诃兜勒其中的一《折楊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