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崇江之戰

月如鈎,挂在梧桐樹梢,黑緞般的夜空中繁星閃爍,楚客卿府上書房內依舊點着燈,張儀身着蒼色深衣手握書簡,坐在燈下聚精會神地看着。

“我楚地,南卷梧、湘,北繞洛、淮,西至嶺蠻之地,東臨江海。以湘庭澤為洫,江漢為池,國境寥廓,地廣七千裏。鄢城為我國都,城略呈方形,外圍城牆長有十三,高九尺。現将我楚郡邑重新劃分加以登記有:漢城,江東,黔中,巫郡,宛郡,杞郡,魯陽,鄧城等五十三郡;符離之塞,筌城,榆關,颍城等八地為我楚厲害要塞,浙江,濑戶,溧水等八水皆出湘庭,幾乎灌溉我楚西、南、北三方農田,蒼梧山、要離山盛産銅鐵礦,嶺南郡産井鹽......”清秀隽永的小篆被整齊地寫在棕色的竹簡上,外加朱砂小字做注釋,條理清晰,讓觀者愛不釋手。

張儀看完蘇珏撰寫的《楚地考》後,又迫不及待地開始翻閱《定國三冊》。

“現新法定我楚兵種有五,其一為步卒,配合車戰,衣三屬之甲,冠胄帶劍;其二車兵;其三弩兵;其四騎兵;其五水師......”

“制轅田,開阡陌,一夫百畝,田界為陌,十人耕千畝,田界為阡;招來流民,優其田宅,複及子孫,以曾耕田之農人矣......”

“置市設官,有所買賣,應分別系上木簽,标明價格......”

《定國三冊》中的大到總論,細到分條,張儀都細細看過,他廢寝忘食,手不釋卷,夜以繼日地研讀着蘇珏所著之書,當初入楚的目中無人的少年狂氣已經消失的蕩然無存,雖然他未曾見過蘇珏,然從心底已分外敬重這位楚國似柱石般存在的相國了。

商幽王二十九年二月,姬國因其南部上黨之地與宋衛國起了沖突,姬王不甘心将上黨地白白讓給宋衛國,故與北面的陳國聯合攻伐宋衛。

商幽王二十九年二月底,宋衛兵敗,上黨地劃入姬國國土。

陳國提出要姬國将北面的彙城一帶作為答謝出兵之資,姬王不願,在商幽王二十九年三月中旬聯盟宋衛國讨伐陳國,陳王大怒,聲稱姬王言而無信,有違聯盟之德,宋衛倒戈,迅速與陳國結盟,盟軍南北夾擊讨伐姬國,連破姬六座城池。

商幽王二十九年四月底,姬王被兩國打的叫苦不疊,只能派遣使臣入楚,請求這個南方大國救姬國于水火之中。

“姬使此言差矣,而今我楚被天下孤立,哪裏還是天下共主呢?”楚雲祁身着纁線繡繪太陽圖騰玄色王服,頭戴冠冕坐在三階白玉階上的王座上笑道。

“這......楚王息怒,我王之前有冒犯王上的地方,還請楚王多擔待,而今宋衛國、陳國兩國暴虐無道,連拔我姬六座城池,這分明就是不把南方楚國放在眼裏啊,難道楚王就如此任憑宋衛、陳二國如此嚣張麽?”姬國使臣挺胸擡頭站在楚王宮殿內,将陳、宋衛兩國駁斥得體無完膚。

楚雲祁唇角勾起一個嘲諷的笑,他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緩緩道:“哦——姬使說的有理。”這句話音調拉的很長,他修長而略顯蒼白的手指輕撫下巴,他頓了頓幹淨利落地說道:“請使臣回去轉告姬王,就說寡人将親自帶兵二十萬幫貴國解圍。”

姬使大喜過望,忙跪下來不住磕頭高呼“楚王萬年”,楚雲祁揮了揮衣袖,虛手一扶道:“寡人誠心與貴國修好,還望貴使将此意帶到。”

姬國使臣不住點頭,千恩萬謝地退出楚國宮殿。

Advertisement

待姬國使臣離開後,将軍範夤出列朝班道:“小小姬國焉用我楚銳士二十萬?臣請帶兵五萬增援姬國。”

“沒錯,就屁大點地方用得着王上您親自帶兵麽?老夫都不屑去給他們收拾那爛攤子。”魏然高聲附和道。

一時間朝臣們紛紛勸阻,楚雲祁只微笑着聽着,一言不發。

待衆人都安靜下來了,他才慢條斯理道:“我楚自相國昭文君變法以來,國力大增,此次出征目的不在于向姬國示好讨個人情,目的在于讓中原列國都瞧瞧,想要孤立我楚,他們還沒那個能耐,所以,此次救姬我們不但要打贏,還要讓陳、宋衛兩國慘敗。”

“可也不用王上您親自帶兵出征啊?!”魏然頓了頓道。

楚雲祁笑了笑,道:“這我大楚銳士自變法以來第一次痛快打仗,也是我楚四面受敵以來第一次主動出擊,寡人都委屈一冬了,這一仗就讓寡人來舒展舒展筋骨麽。”

此話一出,衆臣哄笑,魏然也被他這話說的心裏舒坦,當下不再反駁。

商幽王二十九年五月中旬,楚王率領楚軍二十萬攻打宋衛國南方重鎮崇江。

陳、宋衛兩國盟軍只得暫時停止對姬國的讨伐,迅速将兵力轉移至宋衛國的重鎮崇江與楚軍拉開戰線。

一輪紅日在東方地平線上緩緩升起,陳、宋衛兩國結盟軍的二十五萬士卒在平坦寬闊的原野上嚴陣以待,聯盟主帥為陳國大将韓鵬,他身着甲胄,帶着紅纓頭盔騎在馬上,神情凜然。

在聯軍的對面,楚國的二十萬大軍在緩緩行進着,楚士卒的腳步整齊劃一,每一腳落下去,仿佛悶雷在天空炸響。

若是站得離楚軍近一些,還能隐隐感覺到地面在晃動,楚士卒盾甲與長劍矛戟的碰撞聲都是如此地齊整,在他們緩緩行進的過程中,可以聽到“刷刷”的、整齊劃一的鐵甲兵器碰撞摩擦的聲音。

若從城牆上頭遠遠望去,看到的則是塵土漫天中,二十萬楚卒恍若一人,整齊劃一,有條不紊,帶着絕對壓倒态勢在向聯軍走去。

楚軍在聯軍三舍外站定,塵土散去,行伍齊整的楚方陣已經列好。

楚軍左軍蒼旗,卒帶蒼羽,右軍白旗,卒帶白羽,中軍黃旗,卒帶黃羽,卒有伍章,前一行帶蒼章,次二行帶赤章,次三行帶黃章,次四行帶白章,次五行帶黑章,再者前一五行置章于首,次五行置章于項,次三五行置章于胸,次四五行置章于腹,次五五行置章于腰。(注)

楚軍軍陣前後整齊,四方如繩,淩厲之氣撲面而來。

韓鵬一眼看見了在方陣中央,身着玄鐵戰甲,朱紅色披風随風飄揚,站在戰車上的楚雲祁,他是笑着回望韓鵬的,不知為何,在兩軍交戰的那一瞬間,韓鵬從心底生出了一股可怕的寒意,他深呼吸了一口氣,狠狠地閉眼,再睜眼,轉頭朝旁邊的斥候點了點頭。

纛旗連着揮動三下,宋衛、陳兩國的前鋒步卒揮動着手中的長矛,長劍以及戟吶喊着向楚軍軍陣沖去。

楚雲祁雙手拄着王劍,唇邊帶着淡淡的笑,他眯了眯眼睛,看着遠處吶喊着沖過來的聯軍,朗聲道:“振铎,行旗,左右兩偏軍呈圓陣迅速列隊。”

楚雲祁話音剛落,楚軍纛旗便迅速來回揮了三下,清脆的铎聲傳遍全軍陣,戰車首尾相銜,戰馬迅速被拴縛起來,前方楚軍左右兩偏軍在掩護車隊中迅速旋轉着向陣中靠攏形成一個密集的防禦圈,士卒行陣移動過程中帶起大量的似龍卷風般的塵土盤旋着升上高空,待塵土散去,楚軍軍陣前鋒已經形成兩組堅固的圓陣防禦陣。

韓鵬眼神一凜,圓陣多用于防禦,兩軍兵力相當時,很少有将領會一上來就變換方陣為圓陣,在他還沒想通時,楚軍的纛旗又揮了兩下,只見整齊地“刷刷”聲傳來,楚軍前部圓陣步卒整齊劃一且以電閃雷鳴之态勢變換成坐陣,衆步卒均手執短劍,斧钺,跪坐在地上,看着沖來的聯軍前鋒。

圓陣一般用于堅守防禦,而坐陣是士卒們坐姿的一種軍陣形态,這兩種都是在迫不得已需要防守以減少損失的情況下使用的,現在楚雲祁一上來便将這兩種陣法結合,這種消極防禦的陣法分明就是以弱軍來挑釁聯軍,韓鵬皺緊了眉頭。

聯軍一看到楚軍如此漫不經心,頓時怒火中燒,拔出長劍,揮舞着矛戟向圓陣沖來,塵土中刀戟碰撞的聲音異常刺耳,交戰中楚卒的短劍一次又一次地刺向聯軍士卒的胸膛,鮮血很快便染紅了每個人的臉和手,聯軍像一頭發狂的獅子不斷地向楚軍前陣的圓陣發起猛攻,然而楚軍前陣就如同銅牆鐵壁,任憑聯軍前鋒一波又一波不間斷地沖殺,楚軍圓陣就是巋然不動。

韓鵬深感不妙,吼道:“前鋒步卒撤退,騎兵旅給我沖,踢開楚軍圓陣!”

沉重的鼓聲響起,一下一下敲打在韓鵬的心裏,然而三遍鼓聲落地,前鋒步卒仍然未見撤回,韓鵬大驚,忙派一斥候前去探陣。

不一會斥候飛馬傳來:“報告将軍,楚軍後軍方陣從左右兩翼包抄,将我軍前鋒盡數圍困其中,我軍前鋒無法撤退!”

“奶奶的!”韓鵬咬牙罵了一聲,他吼道:“□□兵何在?!掩護騎兵從楚軍左翼進攻,給我撕開一道口子!”

“殺啊!”聯軍騎兵揮舞着青銅劍向楚軍沖來,伴随着騎兵而來的是漫天而下的箭雨。

楚雲祁眼神一凜,他說道:“後軍一旅騎軍避開敵軍猛攻,直搗敵軍後方糧草辎重,要是給我燒了糧草,寡人重重有賞!左右偏軍圓陣集結,持盾護軍!”

鼓聲如急雨般傳至楚軍軍陣的每一角落,士卒們得令後迅速向心旋轉集合,将包圍圈越縮越小。

之前從兩翼包抄的後軍方陣快速結成五伍編制向圓陣後方移開去,被包圍的聯軍前鋒在聽到第一次鼓聲無法撤退時已經亂了陣腳,此時被緊咬不放的楚軍松開,便一窩蜂地往回跑,正和沖上前的騎軍撞在一起,打亂了騎軍陣型。

一時間馬的嘶鳴聲,士卒慘死在馬蹄下的慘叫聲,已經刀劍相交的碰撞聲充斥在整個戰場中。

楚雲祁依舊八風不動地站在戰場上命令道:“圓陣掩護,弩兵預備!”

士卒用手捂住铎口,原本清脆的铎聲變得悶啞,一直在緩慢且有條不紊向後移動的楚軍迅速停止了移動,弩兵以坐姿現于圓陣之後,纛旗揮動,箭雨漫天。

楚國與聯軍的這場戰争已經接近尾聲,韓鵬絕望地閉了閉眼睛,他顫抖着嘴唇想要說一句“鳴金撤退”,然而不等他話說出口,斥候便飛馬傳報:“報告将軍,敵軍一旅騎兵燒了我們的糧草,現正從我軍後方殺來。”

楚軍騎軍在滾滾的濃煙中殺來,清脆的铎聲再次響遍整個戰場,鼓聲變得激昂起來,那是楚軍發起最後總攻的號令,聯軍的士卒們四下潰散逃跑。

慌亂間,誰的長劍刺穿了同袍的胸膛,人性最本能的求生欲被放大。

聯軍早已沒了軍陣陣型,如一團灑在地上的水一般,毫無章法地向四周逃開,相反的是,楚軍絲毫沒有因為勝利追擊而亂了陣型,他們仍是有條不紊,整齊劃一地迅速向聯軍壓來。

烏鴉在天空中盤旋哀鳴,塵土散去,空氣中彌漫着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太陽已經升起,金色的陽光灑在戰場上,燒焦的屍體,斷頭的屍體,斷臂後被從胸膛一劍刺入的屍體,交疊在一起殘缺不全的屍體,這裏仿佛就像是人間煉獄,血水彙流成一股一股的小河沿着地勢低窪處流淌着,陽光灑在楚雲祁俊逸的臉龐,他面無表情道:“留下一旅步卒埋掉屍體,各路司馬清點人數,收兵歸國。”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蘇珏所著《定國三冊》中的法令源于《戰國制度通考》,楚軍軍陣的蒼旗等的描述來源于《春秋軍陣研究》。文中楚雲祁所演的軍陣是筆者根據圓陣和方陣瞎編的,如有專業錯誤,請大家諒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