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伊斯坦布爾(3)

第3章 伊斯坦布爾(3)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 阿塔圖爾克機場洗手間

該怎麽去辨識槍聲?這其實是一門學問,生活在芝加哥貧民窟的住戶來到中國喜宴現場,第一反應是找個掩體,而剛從婚宴現場穿越到芝加哥街頭的中國居民,則可能閑庭信步,若無其事地和一個街口以外的沖突擦肩而過。單純的聲音不代表什麽,得結合環境去理解,就像是現在,李竺和傅展飛快地就學會了一個全新的冷知識:狹小空間內的槍聲聽起來和鞭打聲真的很像。

但這技巧學會了就不會忘,生活真是最好的老師,太多豐富的細節一起烙進回憶裏:血是第一條線索,傅展剛開始的布置此時反而增添了驚悚感,血漿順着積水迅速地漫開,從地面的窄縫看出去還能發覺細碎的紅色血肉,還有白生生的骨頭渣子。鮮明的鐵鏽味兒蓋過了廁所內常見的消毒水味道,叫人忍不住想抽抽鼻子,把它記得更深一點。紅脖子在廁格翻找的聲音很瑣碎,又過分的響亮,和這些細節彙合成一股洪流沖擊着理智,現實生活在這樣超現實的五感沖擊中片片碎裂,即使不理智,這依然讓人發自內心地想喊想尖叫——人腦接受太多超出處理能力的信息,下意識地采取了對抗性策略。

但,設備間裏的兩個人卻誰都沒有發出聲音,甚至都還保持着原本悠閑的盤腿坐姿沒變,仿佛泥塑木雕,傅展面如寒冰,知覺明顯張揚到極限,偵測着外頭的動靜,雙眼卻死死地盯着垂頭不動的李竺,他的手緩緩上移,像是要落到李竺身上——都擡起了一半,猶豫了一下,注視着李竺通紅的臉龐,盈滿淚水的雙眼,幾度反複,卻終究還是慢慢地放了回去……

李竺呢,她不如傅展,她是怕的,這還是她第一次和謀殺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如果沒有那粒調皮的餅幹碎,也許現在她反而早忍不住,用驚叫宣洩着驚恐,讓她和傅展成為廁板後的人肉靶子——從這個角度來說,那枚餅幹碎倒是她的福星了。現在,她什麽也顧不上想,更沒恐懼的餘地,一心一意,只惦念着一件事:不能嗆出聲。

絕不能嗆咳出來,嗆出來就死了。這認知和喉頭的瘙癢劇烈的撕扯着身體,讓她瞬間臻入了心外無物的超凡境界,紅脖子逐漸接近,沉重的腳步聲好像就響在脖頸後頭……他把每間廁格都檢查得很仔細,也應該不會放過設備間,他手裏有槍,而她和傅展手無寸鐵,只能淪為射擊道具……這些沉重的現實就和腳步一起逐漸逼近,但李竺完全沒在想的,她甚至沒系統地設想過自己的死亡,現在她能想到的就只有喉嚨口一顫一顫的瘙癢,靠,好想咳嗽,但不能咳,死也不能咳,咳出來就輸了……

那碎屑還沒落入氣管,黏在懸雍垂底部,随着呼吸的動作搔動着氣管,死亡算什麽,血腥味有什麽要緊,殺手就在一米之外又何妨,那奇癢才是對理智最有力的挑戰,她捂着嘴,視線漸漸模糊,所有意識全集中到一個點,時間感也随之蒸發,門有模糊的響動,哦,紅脖子來敲門了。随便吧,Who Care,他打不開的。這種門都有特制的鎖,要用三角鑰匙才能打開。傅展也是在門後找到了和執勤登記表一起挂着的鑰匙才能開門,鑰匙已經被他拿進來了,要開門的話得靠砸的才行……

也許也是想到了這一點,紅脖子的腳步短暫離開,應該是去門後找執勤表和鑰匙了,但很快再度接近,他很有耐心的這敲敲那敲敲,像是要判斷門後是否掩藏着James的小秘密,從水面的倒影可以看到他模糊的身影,他趴下來看門內的虛實。但這也沒關系,傅展之前已經看過了,所以他把地毯放在門邊,要求她把腳擡起來,地毯浸了水看起來都差不多,也許就像是清潔工收藏着的禮拜毯——

James走進廁所的時間不會太久,廁格上空頂着天花板,不把鑰匙随身收藏,無法從外頭鎖門,紅脖子沒在他身上發現三角鑰匙,俯首檢查,确認他沒把鑰匙藏在門下後,顯然打消最後一絲懷疑,随着幾聲無線電的躁響,他含糊地嘟囔了幾句,沉重的腳步聲逐漸遠去,洗手間內,迎來了久違的寧靜。

李竺松口氣,忍耐許久的咳嗽聲就要沖出喉嚨,卻被一只手掌捂住——她漲紅了臉,無聲地嗚咽着,抓狂地用眼神無神地央求着,但傅展硬是又壓着她忍耐了一分鐘,他沒很用勁,但她卻根本無法掙脫。

“咳吧,小點聲。”最終,在她淚流滿面地活活窒息前,手總算松開了,天籁般的許可飄下。

咳咳咳咳咳,李竺大喘一口氣,簡直湧上幸福感,捂着嘴拼命地咳,不咳出血都感覺不夠本。把那片該死的餅幹碎咳出來,又洩憤地灌半瓶水,大口大口地喘半分鐘氣,李竺這才有活過來的感覺。她長舒一口氣,由衷地說:“活着真好!如果剛才被發現,我也要求他讓我咳嗽完再死。”

一陣悉悉索索的響動,設備間的門打開了,兩個光鮮的金領小心地踩着血水跳着走出來,其中一個人手裏還拿着Rimowa閃閃發亮的箱子,牛津鞋跳過破碎的肢體,李竺回望滿室狼藉,有點想嘔,盡量把視線轉開,又看看傅展,他沒走,而是在水槽邊不知端詳着什麽。“你幹嘛?”

傅展從鏡子裏看她,從剛才起,他的臉色就一直沉得可怕。這男人從來沒給人看到過自己煩躁的一面,但現在卻仿佛有些控制不了自己,不再那麽游刃有餘。他的眼神,陰郁又淩厲,就像是翻滾的雨雲,李竺忽然在想,如果一開始他就是以這一面和喬韻接觸,她的藝人還能不能繼續把戀愛談到現在?

“你知道什麽叫做倒黴嗎?”傅展說,他像是在對她說又像是自言自語,“倒黴就是你坐個飛機遇政變,躲到藏身處見證謀殺,倒黴就是——”

Advertisement

他把手從水池裏抽出來,攢了半天的水打着旋兒地湧進下水道,輕微的嗝聲就像一個人剛喝了個飽。傅展拿着水槽塞對她一揚手:這是公共場所很常見的那種水池塞,活動栓可以受龍頭後方的活塞控制,在水池蓋和活動栓之間,一個銀色小盒子正散發着幽幽的金屬光澤,它正好卡在了兩個單位之間。

李竺倒抽一口冷氣,“你——怎麽——我艹——”

你怎麽知道,你為什麽要取出來,太多問題一擁而上:這東西是什麽他們還不知道,但幾乎可以肯定,這就是紅脖子想從James手上得到的東西,一個人已經因此死去(輕易的),一旦被發現,李竺想不到紅脖子他們不開第二槍的理由是什麽。

“我艹,”質問堵在唇邊,太多話想說反而一時組織不出來:現在外面兵荒馬亂,網斷了,電都斷了一小會,現在出去,誰也不會知道他們進來過。航空管制一恢複,立刻拍拍屁股飛走,外頭的麻煩不管多爛都和他們無關。只要傅展——草,只要他別手賤——話說回來他又是怎麽猜到James把東西放在這的,他知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我艹——”

“別忙着艹了,你沒那工具。”她的結巴倒取悅了他,他揚揚唇角,把銀色裝置收入西裝口袋,提起箱子幹巴巴地說。“走吧。”

門開了,又掩上,兩個人就像是兩滴水,迅速地融入了門外驚慌奔走的旅客洪流裏。

#

玻璃碎了,停機坪上的坦克附近不斷有人走動,電力斷了,網沒了,手機相繼沒電,和外界溝通的渠道越來越少,但,說真的,人真是很容易适應環境的生物,反而在這時候,群體情緒有所緩和,人們開始自發地按國籍抱團分隊,俄羅斯人、華人、美國人,人們都想和同胞呆在一起,有些神通廣大的領事已經出現在機場內安撫國民情緒,開始分發礦泉水和壓縮餅幹。土耳其人依然像是打量動物一樣打量着異國人,但這一次已有很多人敢于自信甚至是怒氣沖沖的挑釁回視,人找到了組織就什麽都有了。俄羅斯人占據了二樓的兩個登機口,日本人在一樓來回亂竄,不斷有離群的孤鳥從某處鑽出來,想知道自己該去向哪裏。

“——你應該去一樓C12,”有人好心地告訴這個小姑娘:黃種人總是很難分辨年紀,兩條麻花辮,鴨舌帽反戴,寬大的T恤和黑色緊身褲,看起來像是偷穿男朋友衣服,年紀應該不大。“中國人都在那裏,你去那裏能得到保護。現在這裏太混亂了。”

“好的,好的。”小姑娘連聲說,她看起來還有點懵,“請問您一下,現在有飛機起飛嗎——”

她胡亂打聽了一陣,但路人知道得不多,好心也有限度,最終知道得不多:飛機肯定沒有,現在還在亂,但風波已有所緩和,據說政變失敗了,聽某個理事說,樂觀估計,十二小時後應該可以恢複少量通航……

這個白生生的清秀小姑娘連聲感謝過路人,但并沒馬上跑向C12,而是徘徊着繞了個大圈,在岔路口徘徊許久,似是舉棋不定,最後才下定決心,貼着牆根走了一段,又從一間商店拉起一半的卷簾門底下鑽了進去。

“怎麽樣?”灰暗的商店下了百葉窗,光線穿過葉片,帶出一道道飛舞的灰塵,氣氛陡增詭秘,但傅展卻依然氣定神閑,仿佛這裏是安缦隐逸的大堂,他已經套上牛仔褲,正在解襯衫,白皙的胸膛越露越多,“恢複通航了嗎?”

“沒有,”李竺把信息複述一遍,眼前一黑,傅展把一件‘我愛伊斯坦布爾’的文化衫扔到她頭上,她脫掉T恤,不在意地把上半身暴露在傅展目光中,不是豪放,只是對這程度的刺激已麻木。“現在去C12?”

“去C12。”傅展蹲在Rimowa跟前挑揀着行李,把護照和錢包塞在後腰,整個行李箱推到貨架底下,他也套上相同花式的文化衫,“紮個馬尾,這裏走。”

商店正門沒鎖,只是用衣架卡着,移開衣架,一對中國小情侶自然地出現在候機廳裏,周邊旅客許多投來眼神,都随意滑開:躲夠了,感覺亂象平息了就出來,這很正常。他們一走到C12就迅速化在了黃皮膚黑眼睛的海洋裏,很快被分配到兩瓶水。

“中國人?”

人太多,椅子全被占了,很多人靠着柱子坐,小情侶剛坐下就有人問,還熱心地遞來餅幹,不過女孩子嘴角抽搐一下,拒絕了。“本來是去哪裏?”

“回國。”男孩子說,他很呵護女朋友,主動牽住她的手,把她摟進懷裏,女孩子也不說話,就這麽靠着,一副驚魂未定的樣子。“出來玩,在這轉機……結果這一鬧,吓死我們了,錢包和登機牌都丢了,就剩護照。”

他的話激起一片同情的嘆息,零零星星有人搭話:中國大使館已經有人到現場,聯系食水去了,說是已經調了飛機在鄰國機場候着,伊斯坦布爾一開放通航就來接人。

“就拿護照過去登記,就給你算人頭。”中國旅客的情緒大致都穩定下來,搭話的中年人腰間一條LV皮帶,很唏噓的樣子,話裏透着深深的疑慮,先指點迷津,又伸長脖子看一眼人流最密集的地方——領事應該就在那裏,說了真心話。“說是不要錢,但我看不可能,中國政府什麽時候這麽好過?不落井下石就不錯了。”

“票價估計便宜不了,可能得一萬。”有人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一萬就一萬,也得認啊,不然咋辦,在這待到什麽時候去?”中年男人怨氣沖天地說,“反正我都和那邊說好了,一有航班我就買票,馬上飛走,去哪裏都行,反正不在這呆了。國內——再不好也不可能這麽着!”

“就是。”

“早走早好……”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走。”

零零星星有人符合,男孩子也嗯了一聲,眼神不動聲色地打量着四周:C12附近現在都是黃種人,偶然有白人過來上廁所倒很引人注目,他的眼神似是無意地落到一個白人男性身上,攬着女朋友的手微微收緊。

女朋友稍微動了一下,含混地嗯了一聲,男朋友憐愛地低下頭,在她耳邊喁喁細語,想來是在安撫着受盡驚吓的心上人,這份溫情似有神奇力量,撫平了這一小角的疲憊與驚慌,人們看了,紛紛露出會心微笑,默契地移開眼神,給他們留一點隐私:飛機始終是會飛的,這場風波,終究是快過去了,餘下的只有尚未完全安全難免的一點點焦慮。

“James的同夥也完了。”

誰也猜不到這對情侶間輕聲細語說的居然是這樣的內容,傅展的聲音很小,嘴唇壓在李竺耳廓上,聲波困在唇耳之間,潮熱又冰涼,“他們正在找我們……這一次,我們麻煩真大了。”

“如果第一班飛機飛往紐約,而且不限美國公民,我就打算丢掉護照,立刻動身逃走……”沒做任何解釋,他忽然抛出了又一個重大選擇,“到時候,你是和我一起,還是留下來?”

從政變開始到現在,他一直獨斷專行,幾乎從不解釋,也沒給她任何發言的餘地,現在忽然把選擇權雙手奉上,李竺卻并不欣喜,反而遍體生寒,就是紅脖子在擺弄廁格門的時候,都沒這麽害怕。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