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又言稅

話說玉門峽之戰後,宋金兩國多次和談未果,還是鎮北侯玉明昭出使金國九死一生方才成功和談。和談成功,宋國答應給金國的好處還是不得不給的。皇帝不願意動用自己的私庫,而國庫裏也是空空如也。那這些個金銀財帛從哪裏來呢?自然是從老白姓的身上來啊,朝廷又一次加了賦稅,尤其以定陽城為最。

雖說是為了百姓安居樂業,可怎麽說也不能增加賦稅啊。這消息一出來,宋國上下怨聲載道。辛苦勞作一整年,本想着交了賦稅能過個好日子,賦稅一加,連飯都吃不上了,哪裏來的好日子呢。為君為官的皆想着自己的好處,和談哪是為了百姓,不過是為了自己能夠安逸度日罷了。

玉明昭接到朝廷的旨意說是定陽城的賦稅比之其他地方要多加兩成,素來清冷不動聲色的他,一腳踢翻了書桌,把書房門口的守衛給吓得不輕。

兩成?玉明昭的臉上不禁泛起了冷笑,他出使金國一是為了宋國的百姓能夠得到時間休養生息,二是為了定陽城的百姓不會無辜被強加賦稅。可如今倒好,宋哀帝過河拆橋,還是給定陽城的百姓加了稅,還比之別處多加了兩成。更何況,這定陽城地處偏僻,已是宋國之北的最後一座重鎮。這樣的地方如何能加賦稅?這不是把定陽城的百姓往死路上逼嗎?

如此,也難怪一向冷靜的玉明昭為此動怒了。玉明昭早已不想再這麽任人擺布了。

聽到書房裏鬧出了這麽大的動靜,就算林蓁在花園裏帶着孩子散步,也被吓得連忙到書房來問詢一二。在林蓁面前,玉明昭的好脾氣已經好到她可以随意欺負的地步。永遠都溫柔的像天上皎潔月光的郎君生氣了,還在書房弄出那麽大的動靜來。林蓁起初是不信的,可來人是玉明昭的親信,還言之鑿鑿,這令她不得不信。

林蓁推開書房的門,一眼就看見了地上一片狼藉,整間屋子就像是被狂風刮過一樣。而這一片狼籍之中,玉明昭負手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風景,不知在想些什麽。風吹動他的衣擺,恍若冬天屋檐上皚皚白雪一樣冷。林蓁再瞧玉明昭負在背後的雙手都緊緊的捏成了拳,她心裏一緊。

“小葉啊,你說,你爹在做什麽呢?咱們找他一起玩兒,好不好?”林蓁抱着孩子站在門口,故意大聲的跟兒子說話。玉嘉致每日裏被自家娘親逗弄慣了,故而林蓁每每同他說話時,他總是咿咿呀呀的回應她。這一次也不例外。

玉明昭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是以沒能早些發現林蓁的到來。可林蓁故意造出這麽大的動靜來,他要是再發現不了,那他就不是玉明昭了。

玉明昭一聽到林蓁和兒子的聲音,便轉過身來,沖着他們柔和淺笑,仿佛剛剛那個冷漠的背影不是他一樣。林蓁看得分明,她家郎君表情轉換的生硬,他在他們面前從不會表現出苦惱的一面來。

“蓁兒,你帶着小葉來找我,這書房有些亂,不如我們去花園散散步吧。”玉明昭看見林蓁的時候,眼神有一瞬間的慌亂,他才反應過來現在書房裏一片狼籍,他不想讓她和孩子看見他這般模樣的。

可林蓁一出口就把他的話堵回去了,她笑眯眯的沖他說:“可是,郎君啊,我和小葉才從花園過來的呀。”“小葉,你告訴你爹爹,娘親說的對不對呀?”

林蓁又去逗弄自家兒子,玉嘉致自是咿咿呀呀的回應了,玉明昭見了不由輕嘆了一聲,他知道這一次是不可能輕易糊弄過去的。

玉明昭順手将書房的窗外帶上,走到林蓁的身邊,接過她懷裏的孩子。他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攬着林蓁,無奈道:“蓁兒,書房現下太亂了,我們換個地方。你想知道什麽,都不會知道的。”

林蓁得到了滿意的答複,自然是老實的待在玉明昭的懷裏,順着他往書房外走去。在門口等候的高山,得了玉明昭的吩咐,在他離開後進去打掃書房。

既然林蓁說花園逛過了,玉明昭就帶着她和孩子回了他們的屋子。怕小小的玉嘉致不小心碰着,侯府的屋子裏幾乎每一處地上都鋪上了厚厚的地毯,桌子凳子這些的尖角都用厚厚的布裹上了。玉嘉致這時候,已經能自己動着小胳膊小腿的在屋子裏的地上亂爬了。

Advertisement

玉明昭把懷裏的玉嘉致放到了榻上,用大大的引枕擋住了他,又和林蓁一起坐在榻上将孩子圍住。玉嘉致到了個新地方,自己又玩開了。玉明昭瞧見孩子安頓好了,心下略松了一口氣,擡眼看向林蓁。林蓁正眉眼柔和的看着揮舞着自己的小胳膊腿兒亂動的孩子,玉明昭看她時,她也正好看向他。四目相對,兩個人似乎都讀懂了對方心中所想,都預備和對方好好談談。

“郎君,你今日為何發那麽大的脾氣啊?”林蓁問的時候有些擔心還有些好奇,她從未見過郎君如此生氣。

“今日,我接到朝廷的旨意,說是要給定陽城的百姓加稅。”玉明昭說話時眼神不自覺的冷了下來,聲音平靜無波的描述了剛剛讓他大發雷霆的事。

林蓁聽到了他的話之後,第一反應就是狗皇帝又出幺蛾子了,可她一想若僅僅是加稅,郎君也不至于這般大動肝火啊。林蓁探詢的眼神看了過來,玉明昭又接着道:“全國都要加稅乃是為了同金國的和談條約,但是定陽城的稅比之其他地方還要多兩成。”

這是什麽話?全國都要加稅?可林蓁記得清清楚楚的,她家郎君去金國和談時,明明是把條件壓下去了。而且這和談條件是兩國都認可的,她曾好奇問過自家郎君,為何會同意出使金國和談去。

玉明昭當時如何說的,他說:“我若是不去和談,定陽城的百姓必定會面臨各種苛捐雜稅,到時候又如何生存呢?我既去了,必然會将條件談到國家百姓能夠承受的範圍裏的。你且放心。”

玉明昭說到做到了,林蓁現在氣憤的是宋哀帝整的一出過河拆橋。郎君既說過國庫能承擔這一次的和談,那朝廷又憑什麽加稅?加稅加稅,還把定陽城給單獨拎出來。這是個什麽意思,分明就是針對郎君來的。

林蓁這廂憤憤不平,可她更關注玉明昭會怎麽做,她知道她的郎君絕不可能按照那狗皇帝的說法來加稅的。

“郎君,你打算怎麽做?”

“我尚未下定決心。”

玉明昭沉吟了一會兒,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這是林蓁所料不及的。林蓁以為憑她家郎君的謀算,肯定會有決斷的,可他居然沒有下定決心。林蓁不解,可當她看見玉明昭看向兒子的慈愛眼神時,她仿佛明白了點什麽,她躊躇着開口道:“可是因為公爹的緣故?”

玉明昭雖然沒有開口,可他無奈的嘆息已經說明了一切。

“蓁兒,父親應對朝廷的做法我一向是不贊同的。可我又不能不顧忌他的想法,不是嗎?今日這件事的應對方法多的是,只難有合我心意的罷了。”玉明昭說了這麽一番話,林蓁也聽出了他內心的猶豫不決。

加稅,若是加了,苦的只有定陽城的百姓了。以玉明昭的為人是絕做不出這種事的。若是不加,這麽多的稅錢從哪裏來呢?即使玉明昭的外家曾經是宋國第一的巨商,可到底是曾經。而如今,就算是侯府能拿出一部分錢來,對這稅費來說也是杯水車薪。

林蓁想的清楚,玉明昭如何能不清楚呢?他之所以到現在還不對宋哀帝下死手,不為別的就為了玉老侯爺。

“郎君,我說一句不好聽的話,但依我看也是實話。公爹的做法,是他死心眼兒,是以到如今還憋屈着。可你沒必要受這窩囊氣,那狗皇帝對你下手的時候可沒有手軟過。難道你還要像公爹一樣,為了他那所謂的聖旨,打掉牙齒往肚子裏咽嗎?你吃虧受苦,又有誰會心疼呢?”

林蓁眼裏滿是心疼直直的看着他,她不指望能一下子說動玉明昭,只希望他能聽見一些進去。

玉明昭深深的看着林蓁,似是要一眼就望進她的心裏去,他終于開口說出了他的決定。

“蓁兒,這稅得加,否則便是抗旨不遵。不過,加多少就不是他說的算的。畢竟,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定陽城裏,不是嗎?”

“那郎君的意思是加稅但是少加一些,那這剩下的稅收又從哪裏來呢?”林蓁知道玉明昭的意思,可這稅收不是小數目啊。

“剩下的稅收自然是從侯府出了。”玉明昭看上去略顯無奈。

“郎君。”林蓁不贊同的看了自家郎君一眼,府中的銀錢是夠不上這個數目的。至于府外的産業,林蓁一向懶得管,是以還是玉明昭派人打理的,但她不覺得能有這麽多的錢來堵這個窟窿。

“蓁兒莫要擔心。冷清一直在金國打探消息,這副業就是賺他金國的銀子。宋國的東西在金國十分的受歡迎,這中間還是能狠賺一筆差價的。拿金國的銀子再堵回去,到底也不算太虧。”

“再有就是,我手底下有人手藏在那些個貪官污吏和皇宮裏的,取些不義之財來纾解一時之急,想來也不差。”

玉明昭又解釋了兩句,林蓁這下子心裏暢快多了。就是嘛,誰幹的事就得誰負責。金國獅子大開口,那就狠狠賺他的錢來堵回去。狗皇帝和那些個大臣們只顧自己享樂,那就只好拿了他們搜刮的民脂民膏來堵窟窿了。

“若是還不夠,那就只能從咱們府裏再出一筆銀子了。”玉明昭笑得有些無奈,但是也沒有辦法了。

林蓁剛開心了沒一會兒,玉明昭這話又讓她憋屈上了。她悶悶的開口:“所以,郎君,這回還是咱們吃虧啊!”

林蓁有些悶悶不樂的,玉明昭也瞧在眼裏,可他自己也憋屈啊!林蓁突然一掃先前的郁色臉上換上了一副似笑非笑的神情,意味深長的問他:“郎君,我若是做些什麽。想來,你也不會介意的,是不是?”

玉明昭眉頭輕皺,瞧了林蓁幾眼,有些猶豫,最終還是道:“蓁兒想做什麽便做吧,只是,莫要太過了。”

玉明昭到底還是念着玉老侯爺的情面,不過,他心裏頭也不高興就是了。因此,他才會同意林蓁的做法。

第二日,玉明昭就下令:定陽城比往年要多加半成的賦稅。整個定陽城都因此掀起了軒然大波。

“哎,你聽說了要加稅這件事了嗎?”

“是啊,聽說了,可玉侯怎麽突然要加稅啊?半成的稅,不少了啊!”

“誰說不是呢!哎!”

“這可不關玉侯的事,聽說昨個侯府來了天使,這是朝廷的旨意。”

“原來如此啊!”

“可不止這些呢,還有消息,說出來能氣死個人。”

“怎麽說?”

“聽我那在侯府當值的小舅子的三姑媽的的大姑子的二表弟的弟妹說啊,朝廷要加的稅可不止半成,其他的地方要加兩成,咱們定陽城要加四成呢!”

“什麽?四成?上頭是瘋了嗎?哪裏來的四成,這不是要我們的命嗎?”

“他說的沒錯,确實是四成,我也聽說了。只是,玉侯體恤百姓故而才加了半成,這剩下的三成半,玉侯怕是打算自己出了。”

“這……玉侯果然宅心仁厚,可這侯府能有這麽多錢嗎?”

“侯府哪裏能有這麽多錢啊,聽說,玉侯夫人都開始縮減府內開支了,還送了不少東西出來典當呢!”

“這可怎麽是好啊?玉侯一心為國為百姓,總不能因為我們讓侯爺傾家蕩産吧!”

“那能有什麽辦法呢?”

……

定陽城裏流言四起,人心惶惶,加稅的消息來得太過突然。百姓不願加稅,可玉明昭已經承擔了大部分的賦稅,以至于要傾盡侯府的財産來填補這個窟窿。這個加稅,到頭來還是得認了的。只是,所有人的心裏都對朝廷有了不滿。

定陽城有了玉明昭的幫助還是如此,更別說其他的地方,這一條加稅的旨意弄得天怒人怨。宋哀帝把民心扔在了地上,要再想撿起來,怕是沒那麽容易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日開始繼續日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