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雖然覺得幾個丫頭懷疑自己要胡來,瞞着皇上私自出宮是過份了點。可她也清楚瑛姑幾個擔心的算有道理。

蕭策如今簡直就像沒斷奶的嬰兒,見不到熟親近悉的若棠就心浮氣躁要胡鬧發火,一點沒有了殺伐決斷、英明神武帝王的樣子。

對此若棠懷疑他是對自己新鮮勁沒過。或者自己具有母性光輝,讓他覺得有安全感、依賴感。

哈哈。

不過,蕭策确實同意不陪着,明天讓她一人跟舅舅微服出去法華寺一天。

當然,是在若棠甜言軟語還有答應下來羞人的報答後,勉勉強強答應下來。

帝後大婚後,當時沒有實職的蘇元正讓幼子帶着女眷、侄子們回了益州。

自己同王妃還有仔細挑出來的3個孫輩留在了京都。其中還有2房家跟若棠一起跳江逃走的小團子蘇昭。

看來他是想好好花精力,親自培養出來蘇家的下一代了。

但是他的空閑時間也不多,因公務實在繁忙。

誰也沒想到當今會把京郊大營,護衛京畿的10萬精兵大權交給了定南王。

這可是關京都安危的大事。一時間朝野上下議論紛紛,連若棠也擔心不已。

歷朝歷代大權在握的外戚與皇室最後的結局幾乎沒有善了的。

讀史通透的蘇元正是打算餘生安心留在京都做個逍遙王爺的。所以才把守成都不易的十五留在益州,就是像蕭策坦明心跡的意思。

哪成想新皇會給他如此重任,為難的婉拒,推遲了多次,直到蕭策親自請他到書房密談一番過才接了手。

那之後感慨皇帝信任、胸懷的蘇元正放棄了教養兒孫,養花逗鳥的養老計劃。

煥發了第二春一樣,精力無窮的治兵練兵,回家的時間都少更別提遞牌子入宮見若棠了。

可幾乎每年都在一起的花朝,對他們舅甥意義不同,接到舅舅請見的牌子,皇宮裏乖乖3個月的若棠坐不住了。才有了獨自出宮這一出。

“這個瑛姑回去送個信還不回來了。”

聽小太監回報說瑛姑突然回定南王府看見舊友,要過兩天回宮,很少跟她分開的若棠有些氣鼓鼓抱怨了一句。

換好素淡衣裙,把自己打扮的精神漂亮又低調,讓舅舅安心又符合今天的日子,她帶上武藝非凡的紫霜、紫雲出了皇城。

後面還有一串蕭策特意吩咐過來的常衣侍衛們。

天下平定,京都的花朝節熱鬧非凡。

再不能大庭廣衆下男裝騎馬出行的若棠掀開簾子,看街上熙熙攘攘游春的人心思難言。

到了寺裏見了等待已久的大舅她才知道,蕭策為自己如此大手筆。

在美景如畫的霧隐山中,京都第一的法華寺在花朝最熱鬧的一天,全寺閉門謝客一天。

原本只是想封一兩個院子內殿的若棠,愉快領受了好意。

這次的祭拜,蘇元正沒再讓她跪經。

“20多年了,你母親早就投胎轉世。所有的愛恨也許只有我們還在耿耿于懷。”

“嗯。”

“你不要在計較你母親的怨恨委屈了。我們活得好、過得好,就是對那些愛我們,不得不離去人最大的安慰。”

“嗯。”

看着舅舅關切的臉若棠笑着點頭答應。她清楚舅舅在為自己擔心。

更知道舅舅留在京都不回益州,不僅僅是為了讓朝廷、皇帝安心,更是想陪着自己。

還有那句意味深長,愛我們,不得不離去人裏除了母親還有誰。以及大舅話裏更深的憂心。

這幾個月蕭策跟她新婚,正是情濃愛熱的時候。

若棠雖然沒多精力關注朝堂內外,蘇元正也只報喜不報憂帶給她的都是喜信。

卻并不影響機敏的她透過折子、禦書房外近臣,偶爾現身暗衛的一言半語知道外面的種種對于蘇家,對于她的消息。

畢竟對于政務民生,大臣的八卦密聞,蕭策都是不避諱她的。

朝中遼東老臣對與皇上讓定南王執掌京郊兵權很不服氣。估計更氣的是皇上大婚三月還沒有想起未央宮裏年華正好的佳人。

不知道是想奉承阿谀她,還是想惡心羞惱她。

竟然有官員聯合上奏請封皇後的父親為承恩公,離開揚州到京都開府以全骨肉親近之意。

繼母自然也在請封之列。

還拿出受盡皇恩的定南王做例子,真是不管什麽原因都讓她火大。

并不把這當一回事的蕭策只問她如何批複。當時氣炸了的若棠義正言辭回說。

“定南王功在社稷,先皇封王。如今我父無功于國,何以封侯?養出個陪在君王側的女兒就能雞犬升天,那些為國抛頭顱灑熱血的臣子未免可憐。”

沒想到蕭策比她還光棍,在朝堂上幹脆把這定為了法例。

大正朝後妃族人不立平定,開疆,安民,益國大功不可封爵。

這果斷真讓百官咋舌。

也讓那些想繼續找定南王府,皇後麻煩的惡心小人偃旗息鼓了好一段時間。

午飯前和舅舅走走停停,聊天看景,作為大家長的蘇元正拖了又拖到底把關于另兩位侄女的事提了出來。

一心往上爬,嫁給遼王的嘉慧這輩子只能如此了。

雖然如今民風開放,可皇家公主改嫁的多,王妃卻只有守寡或者入庵堂禮佛兩條路。

嘉慧的情形還要糟些,她膝下沒有孩子,庶子也沒有。

看新皇的意思也沒想讓遼王府延續下去。她的地位就尴尬了。

“大舅放心,雖然皇上不會給遼王過繼子嗣,但也無心趕盡殺絕。

表姐在府中一輩子錦衣玉食做王妃的日子還能保證。可還有什麽要特別關照的?”

錦衣玉食被囚禁在府中苦熬一輩子,對于一心攀上權勢高位,一言以斷他人生死富貴的嘉慧真是不如痛快一刀更好了吧!

“這就可以了。雖然對她我很失望但為着你姨母總不能不管。”

也記着姨母恩德的若棠理解的點點頭。甥舅兩個靜了片刻,異口同聲道:“美琪的事怎麽看?”

并不相信皇上真能為了她舍棄後宮佳麗三千,一輩子就寵她的若棠對于留下美琪在宮裏做個妃嫔并無異議。

可對于蕭策幾次三番明着要獨寵,專寵她的好意,她也不能給臉不要臉,跟正為自己興頭上的皇帝對着來。

蘇元正自然清楚她的為難,尤其是皇上私下跟他說過要封美琪為縣主,讓蘇家做個樣先把女兒接出宮後。

“大舅,美琪的性子沖動又執拗,我是擔心她不接受你的好意,不肯出宮。”

對于這個教不明,管不住,護不聽的侄女,蘇元正也很頭痛。

唉聲嘆氣兩句安慰她。

“沒關系,我已經讓你三舅,三舅母來京都,到時候父母親的勸她總會聽的。只是宮裏還要你還是多照應些,別讓她闖禍連累親族,也別吃了大虧,畢竟血脈哎。”

雖然對三舅能管得了女兒不抱大希望,如今沒有其他法子的若棠也只能應下。

誰讓這個世道,沒有人能獨立而活,一舉一動都是牽連宗族的呢!

春日午後陽光正暖,寺外後山的碑林裏有不少古人、名人碑帖,蘇元正不想午休要去看看,若棠卻忽然有些累,懶得動。

索性坐在不遠處山石上,看山中難得的清幽景色,順便等着舅舅回來。

無意中遠眺一眼,正看見溪邊崖上許多盛放的山桃下,幾支探出來微風中搖曳生姿的亮藍小花。

若棠頓時心頭大恸。不由自主捂着胸口眉頭深蹙。

“春光還是舊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淺白深紅,一一鬥新妝。惆悵惜花人不見,歌一阕,淚千行。”

忍着百結柔腸,她低頭反複呢喃這首詩又擡頭呆呆看了好一會清新可愛的藍花。曾經花朝節,自己收到的第一份禮物,滿腔傷懷的若棠回身吩咐。

“紫霜,你去取支笛子來,我記得馬車裏有帶的。”

“是。”

“姑娘留步,我去就好。”

身後一個侍衛聽了皇後吩咐,跟紫霜說了句飛身而走,不過分分鐘帶了笛子返回。

看他輕功了得的樣子,悵然的若棠呆愣愣好一會。目光柔軟專注的問:“你用劍嗎?”

被皇後盈盈目光,看得心頭一顫的侍衛眼皮都不敢擡,謹慎的回道:“娘娘,屬下擅刀。”

“哦。”說不好是不是失落,若棠起身到不遠處清澈的溪邊吹奏起後世經典的悲曲。

同樣的景致,同樣的春光,同樣的藍花,身邊的人卻再也不見。

死別真是天上地下,最最無奈的殘忍。

有感而發,心傷起伏的她把本就憂傷的曲子吹得更是含情悲凄動人。

兩個跟在身邊并不通音律的丫頭,侍衛們都聽住了。

追憶往事的若棠反複吹了幾遍後,垂下手呆呆看着溪水前藍色的野花不動。

靜谧的花林間,暖風輕柔拂動,溪水歡唱奔騰,不時落花飄過。持笛而立的她在溪前花下,仿若畫中人一樣。

“小姐,小姐。”

溪水後面矮崖上一個書生模樣的人突然出現,輕輕喊了兩聲。

循聲望去,若棠順勢退到後面,對要上前抽刀的侍衛輕輕搖搖頭。

一個,兩個,三個......七個書生小矮人一樣冒出來。

其中一個還隔着寺廟後山矮牆紅着臉遞過來一枝桃花,笨拙的誇贊道。

“小姐,你的曲子吹的真好。在下想把這只山桃送你。望小姐不嫌山花粗陋,收下這份心意。”

平生第一次豔遇,還是在羅敷有夫的情況下,真是讓若棠忍不住燦然而笑。

幾個書生看見美人妩媚一笑都呆了下。有機靈的在後面掐了掐更呆的那個書生。

因為這家夥傻乎乎接着說了句:“小姐,你笑的比桃花還美。”

“大膽,放肆。”

幾個侍衛再也聽不下去,不光是為了書生的小命,更是自己的,趕緊出言打住。

“沒關系。”回身對侍衛們說了一句。對于這本就是花朝習俗的若棠不以為意,對書生輕輕颔首:“謝謝你的誇獎,花就算了。告辭。”

她轉身就要回走寺裏。那幾個書生看整齊勁裝侍衛手按刀鞘,兇惡喝止他們的樣子,很有顏色的不敢在說什麽挽留的話。

“你們幾個象什麽樣子?周慎,你手裏的桃花還不丢了。做什麽登徒子的怪樣?”

中氣十足的呵斥聲傳來。是牆外不遠聲音。

侍衛探頭看過問:“娘娘,是王爺帶了幾個外人過來了,我們避開嗎?”

這個時節大舅帶人過來?若棠微微怔楞。

作者有話要說: 那個,我們最純最真最可愛的葉衡将軍就快回來了,估計還有兩章。但布丁覺得給他安排的之後人生,自己可能會被小天使們萬箭穿心。

所以,瑟瑟發抖的布丁先給寶貝們來個預防針,祈求到時候饒布丁一命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