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遠赴封地(一)
散朝後一大群朝臣都過來圍住了陳監正,就連六部內閣的重臣都顧不得自己的身份了。
“陳大人,今日這是……”內閣的段大人問,話說了一半卻欲言又止,這件事倒真是不能明目張膽地昭之于口的。
“下官家中還有急事就先行告退了。”陳介元向周圍的人拱了拱手,便撥開人群急忙走了。出了大殿被冷風一吹,陳介元才發現不知何時自己已是冷汗直流。他不禁回想當時在壽康宮裏太後對自己說過的話。
“陳愛卿,如今皇帝不信天命星象,你們欽天監也是形同虛設,想必你也是很不甘心吧!”太後跪在佛像前,手裏拿着一串佛珠,一邊數着一邊問自己。
他聞言馬上磕頭道“臣萬萬不敢有此想法。”
“你不必在哀家面前僞裝,便是有想法才是正常的。哀家今日叫你來是有事要囑咐你。”
“太後娘娘有何吩咐,微臣萬死不辭。”他聽了這話心下不安,誰都知道如今的皇上與太後不是親母子,皇上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名聲才對太後格外尊敬罷了。他又有幾個腦袋敢去為太後辦事呢!可是直接開罪太後他也是萬萬不敢的,只好先答應下來,待太後說了再尋理由開脫。
“哀家要你在皇上面前說今日出現熒惑守心的星象,而罪魁禍首就是太子。”
太後的話一出口便将他吓了個不輕,他實在不明白太後娘娘為什麽要對自己的親孫子下手。“太後明鑒,微臣不過是個微末小臣,實在難以擔當大任。”
“你先別急着推辭。皇上早已将太子看做他的眼中釘,你此舉正是給他一個可以名正言順廢掉太子的機會,皇上說不定會就此重用你也說不準。何況連你聽了都意外,皇上又怎麽會疑心到你是為哀家做事呢?”
“臣不明白太後娘娘為什麽要這麽做?”他有一些動心了,自從英帝去後,欽天監就備受冷落,他也是處境尴尬,現在卻有這樣一個好機會擺在他的面前。
“太子是哀家的嫡長孫,哀家自然希望他能夠繼承大統。只是哀家首先要顧忌的還是要保住他的性命,哀家的兒子已經落入蠻人之手,只怕是這輩子都回不來了,如今哀家只有這個孫兒了,又怎麽能不想盡辦法護他安好?”
太後說這話時,不再是一國太後而更像是一個普通的祖母,為着自己的後輩殚精竭慮地操勞。于是陳介元就鬼使神差得答應了,現下想想,事情倒是意外的順利。
廢太子改封肅王的旨意很快發到了東宮裏,明珏知道是太後為了保全自己的計策,便沒有旁的怨言,欣然接受了。
“簡之,這一去還不知道會不會的來,我聽說蕲州哪裏苦寒無比,比京城還要冷的多。你可願意跟着我去?”明珏在宣旨的內侍走後小心翼翼地問陸珩修,表情顯示他十分的緊張,好像只要陸珩修說自己不願意他就馬上會哭出來一樣。
“殿下,我自然是要跟着去的,只是如今殿下就藩,身邊會有許多的人來伺候,我怕殿下看不上我不願意帶我呢?”陸珩修看出了明珏的脆弱,哪裏能說不願意呢?
Advertisement
“這是哪裏的話,我怎麽會不願意帶上你。就是有再多的人也比不了你一個的,我若是…我若是有那一天厭了你,便叫我不得好死。”明珏仿佛沒有聽出來陸珩修語氣裏的戲谑,慌裏慌張地發誓。
“殿下胡說什麽,殿下一定會長命百歲的,這種話再也不許說了。”陸珩修惡狠狠地吓唬道,卻把明珏都笑了。
“簡之,你兇起來的樣子也很好看。”明珏仰頭看着陸珩修,樣子傻傻的。
“殿下胡說什麽。”陸珩修被他亮閃閃的目光盯着,倒有點兒害羞,白玉般的面龐上飛上了一抹紅暈。
明珏猶自盯着他看,卻見陸珩修扯開自己的領子,從頸間拉出來一個東西。“殿下,這是我跟着德喜公公出宮去法雲寺裏求來的,據說是主持開過光的,可以佑人平安的。”說着将靈符系在了明珏脖子上。
這一次因為睿帝的原因,六部的效率難得的高。肅王去封地要帶過去的人手、車馬、護衛兵士不過幾天便都備齊了。
陸珩修心裏卻還是不安,能夠出宮不過是邁向自由的第一步,平安到達封地才是真正的逃出生天。而從京城到蕲州,少說也有一個月的路程,這一路有多少艱險自是不必說了。想來想去,陸珩修覺得自己還是應該找一下太後。
“德喜公公,我想見一見太後。”陸珩修這幾日一直在忙明珏赴封地的事宜,好不容易抽了個空去找德喜。
“哦,你找太後做什麽?”德喜雖然口上發問,但神色間卻沒有一絲疑惑,仿佛早就知道了他會來一樣。
“我有要事要禀報太後,是關于殿下的。還請公公通禀一聲。”
“你跟着咱家過來吧,太後吩咐了要是你過來就直接帶你過去。”德喜細聲細氣地說道。
德喜領着陸珩修進去,空氣中都是檀香的味道,陸珩修前次來壽康宮也沒注意到。
“你來找哀家有什麽事說?”
“見過太後娘娘。”陸珩修跪下請安,接着道:“太後娘娘,殿下雖然得以離京。但路上不知還有多少兇險,即使皇上能夠放過殿下,慶王、福王又怎麽甘心讓殿下安然無恙離開呢?”
“哦,那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明珏一路的風險她自然是清楚的,只是沒有好的應對辦法。她手裏的人雖然尚有一些可以使喚的,但是卻不宜馬上暴露。
“依奴才愚見,不如找個人假扮殿下,走大路去封地。而殿下則由暗衛保護,抄小路離開。”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太後皺着眉頭開始認真考慮陸珩修計劃的可行性。“好,這件事情就由你來辦。”
陸珩修聞言放下了自己一直懸着的心,施了個跪安禮便緩緩退了出去。就在他要離開壽康宮的時候,德喜卻親自跑出來叫住了他“小陸子你過來。”
他只得停住了腳步,依言走過去問道:“公公有何吩咐?”态度倒是十分謙卑。
“你有福了。”德喜一邊說一邊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我早就知道你是個有造化的,雖然以罪奴的身份進了宮卻不用經歷宮刑。如今眼看得了太後的重視,能夠跟着肅王殿下出京,立馬就要青雲直上了。”
“公公言重了,不過是給人做奴才的命罷了,哪裏稱得上有造化呢?”
“你還不曉得嗎?這奴才和奴才可不都是一樣的。”德喜說着從袖子裏掏出了一件東西,塞到了陸珩修的手裏,“喏,你拿着這個,抽時間在肅王殿下離京之前,去京中最大錢莊将太後娘娘存在裏面的錢取出來。太後娘娘說殿下去那兒用錢的地方必然少不了,讓你替殿下保管着,有機會再置辦些産業,倘若能夠再回到京中是最好不過了,若是回不來也要保證殿下衣食無憂。”
陸珩修看着德喜遞過來的黑色印章,也不知道是什麽質地,觸手竟然十分溫潤。他曉得太後如今是真正器重的意思了,而不是把他看做一個奴才。是因為他剛才的提議嗎?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他同明珏的命運更加緊密地聯系到了一起。
太後交給明珏的玉符是用來調動英帝留下來的暗衛的,英帝在時曾設立暗衛十二支,不過英帝生性仁厚,并不曾太過倚重這些暗地裏為皇家做陰暗之事的暗衛,是以後來漸漸地只剩下了影司衛。數量上減少了,質量上自然會有所提升,這影司衛堪稱是十二衛的精華,裏面的人都是往日裏十二衛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尖子。
英帝走時将這支力量交到了太後的手裏,他率大軍出征原以為會是一個輕輕松松勝利,卻不料一去便在也回不來了,太後手裏實實在在的軍事力量便只剩下這一支不到千人的暗衛。如今太後将影司衛交到明珏手裏,還讓陸珩修替明珏謀劃,可見是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這個嫡長孫身上了。
影司衛如今的首領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名字喚作天樞的。他原本是個孤兒,流落街頭乞讨為生。後來前任影司衛首領執行任務見到了他,便将他撿回去認作義子教他武功。天樞窮苦出身,有人待他好他便知恩圖報,所以練功學習分外努力,加上他天資聰穎,是以年紀輕輕武功卻已深入化境。
天樞的義父死後他便承襲了這影司衛統領一職,這幾年來一直為太後暗中做事。此番陸珩修提出金蟬脫殼之計負責保護明珏的正是這位少年統領,此刻他正在和陸珩修商讨具體的護送事宜。
“陸公公,你說只派三百人保護殿下,這也未免太少了些。”天樞看着眼前只有十五歲的一個小太監,語氣不由地有幾分輕蔑。
“此事本就注重隐蔽,倘若是人太多反而容易暴露行蹤。”陸珩修聞言也不生氣,依舊耐心地解釋。
天樞原本就存了幾分要激怒陸珩修的心思,現下看他不驕不躁,反而覺得自己有些冒失了。“倘若是為了隐蔽,那公公該跟着大隊伍才是,如今已經有不少的人知道殿下離不開您,倘若是大隊伍裏看不到您未免叫人起疑。”天樞是故意這樣說的,他料定陸珩修一個小內飾,定然不敢舍命跟着危險的那一隊。
“我自然是要跟着大隊伍的。”陸珩修的面龐在昏黃的燈光下顯得很是柔弱,叫人不由生出幾分憐憫之心。兼之他語調平淡,仿佛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他并不為此行即将承擔多大的風險而擔心在乎似的。
這下倒是教天樞在心底也隐隐有幾分佩服他,他也是久居深宮,做的都是皇家最見不得人的肮髒事兒。何曾真正見過陸珩修這樣既有一顆赤子之心,又不愚忠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