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拜帖
淑慧長公主看着面前剛剛送來的拜帖,淡黃素雅的錦紙上會出精美的紋路,很是漂亮。
一雙鳳眼微微眯起,盯着帖子上“晉王拜上”四個字,嘴角勾出淡淡的弧度,雖是笑着,卻令人發寒。塗滿丹蔻的手指在八仙桌上十分有節奏的敲擊着,不知過了多久,才聽到淑慧長公主的吩咐響起“将拜帖給國公爺送去。”下人趕緊領命而去。
梁國公沈邦靖今日當值,收到書慧長公主派人前來的消息時,還很驚訝,有什麽急事不能等他晚上回去再說,非要現在派人前來,雖這麽想,但也讓人立馬領進來。他清楚淑慧長公主的性情,生在皇家,又經歷先帝時的。,一項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一般不會讓人在他處理政務時來打擾。
等他看到下人呈上來的拜帖時,是便明白了。帖子上的意思是,明日晉王親帶重禮,前往淑慧長公主府,替何貴妃與三公主賠罪,望梁國公府能夠原諒其過失。可這明顯是做給龍椅上的那位看得,三公主與何貴妃是皇家人,而梁國公府只是臣子,這天下哪有臣子原諒君上的道理?
況且皇帝已經對他們做出了懲戒,梁國公府也沒有意見。但若是他們收了禮,便是默認梁國公府對何貴妃和三公主的事情一直心懷怨恨,直到晉王獻禮賠罪才算了結,這便是對皇帝所做出的懲罰不滿。單憑對聖上不滿這一條,也足夠沈氏一族失去聖心了,對晉王來說真可謂是一招妙棋,一般人看到這個拜帖,也只會認為晉王是為了挽回聖心,想馬上回到朝堂而賠禮,斷不會想到這一層。可是,無論梁國公還是淑慧長公主,都浸淫朝堂多年,自是能看清這些算計。只是,也不知是誰給晉王出的主意,以沈邦靖對晉王的了解,他若是有這腦子,也不會在朝堂上毫無建樹了。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沈邦靖便明白了此事的厲害,對前來送帖子的下人說道:“回去告訴殿下,此時我已知曉,我馬上進宮面聖。”然後讓人退下。又吩咐旁邊侍從:“來人,備馬。”
紫辰宮中,天和帝與太子剛商議完朝政,聽到太子對朝政的見解越發獨到,天和帝心中頗為欣慰。太子是皇後嫡子,從小天資聰慧,對自己孝順孺慕,對兄弟姐妹也十分有愛,是他心中最完美的繼承人。心中正高興着,便聽到內監傳報,梁國公求見,便一邊一揮手讓人傳進來。
一邊還與太子說笑:“近日元嘉歸京,幸虧他那張整日嚴肅的臉緩和不少,要不然元嘉還得以為她父親不喜歡她吶,還不得傷心得哭了。”
太子生的眉目俊朗,英俊潇灑,一身氣度雍容有禮,很能讓人生出好感。聽到天和帝的玩笑,也跟着開口:“元嘉妹妹身體日漸康健,兒臣聽了心中也很是歡喜。昨日元嘉妹妹進宮,本是與太子妃商議好得一同前往興慶宮去看看妹妹。可誰料前兩日有些感染風寒,怕過了病氣給大家,太子妃又留在東宮照顧兒臣,便沒有前去。今日大好,才敢來給父皇請安。
三年沒見,也不知道元嘉妹妹長成什麽樣了。今兒個早上還與太子妃商議接妹妹去東宮玩兒,如今,姑父來了,也不要派人去姑母府中傳話了。”
天和帝聽到太子話,十分舒心:“你能想着你妹妹自然是好。平日裏也要多注意身體,不要太過勞累。”
聽着天和帝關心的話語,太子自然點頭應是。在這對天下最尊貴的父子的對話中,沈邦靖走了進來。
“微臣參見皇上,參見太子。”沈邦靖朝着天和帝跪拜行禮。
“起來吧。”不等沈邦靖行完禮,天和帝就叫了起。笑着問道“你怎麽想起進宮來看朕了?”
“微臣惶恐。今日實在是有一件事想請示皇上,若是不說,臣心中時在難安。”
“有什麽事還能讓你這位一等國公,朕的妹夫為難?說來聽聽”天和帝有些好奇地問道。太子也把疑惑的目光投向沈邦靖。
Advertisement
“這是今日晉王殿下送到公主府中的帖子,公主收到後便交給了微臣。看了帖子,臣心中實在不安,微臣一家并沒有對三公主和何貴妃有何不滿,元嘉與三公主在禦花園中之事,元嘉也有不對,皇上仁慈并沒有降罪,微臣心中已是感激不盡,豈敢有怨言。還望聖上明察。”沈邦靖一邊說着,一邊從袖子中拿出拜帖,呈給天和帝。
天和帝看着帖子中的字,又聽着沈邦靖的一番言語,怒從心起,眼中一片冰寒,又把帖子遞給旁邊的太子:“你也看看。這就是老六辦的事,他想幹嘛?”
太子從天和帝手中接過帖子,看完後對着天和帝勸解:“六皇弟還小,父皇以後慢慢教就是了。”這便是對事情定了基調,這件事是晉王的錯,絲毫不為其辯解。
為晉王辯解,太子可沒有這樣的菩薩心腸。晉王從一進入朝堂就開始與太子作對,對東宮的觊觎不言而喻。這時候太子不對其落井下石就算好的了,怎麽可能替晉王開罪?
“晉王最近是越來越不像話了。為着王妃的人選,上下竄動,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如此做,這将朕和皇後置于何地?這兩日沒說他,他不僅不知道收斂,還更是不消停,在府中閉門思過都能出現這樣的事,實在是可惱。”天和帝聽着太子的話,并沒有察覺出什麽不對,反而要太子多加教育晉王。
“來人,傳旨。晉王在府中,安心思過,大婚之前就不要出來上朝了。”說完,又安慰沈邦靖“以後,遇到這樣的事,就像今天一樣,直接告訴朕,朕會為你做主的。”
“微臣謝過皇上。”沈邦靖叩謝聖恩,又和皇上聊起了別的事情,不知不覺便說起了自己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