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世界變得越來越大。

但在另一種意義上, 世界看上去卻已經不像過去那麽大了。

蒸汽時代轟轟烈烈地朝着未來前進, 大規模的現代化工廠生産、全球化的商品經濟、大城市的思想觀念和發明創造也漸漸深入人心,發明家們越來越多地改變着當下每一個人的生活。

繼鐵路系統在英國多數城市正式通行之後, 統一劃分的時區出現了:

沿着蘇塞克斯郡赫斯特蒙蘇堡格林尼治天文臺的本初子午線, 世界被人為地分為了二十四個不同的時區,每個時區都向北延伸到背脊, 向南延伸到南極, 而英國正坐落在計算經度的起算0°經線上——這顯然也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其位于世界中心的地位。

這一标準受到了全球範圍內的鐵路工程師們的歡迎,因為他們再也不用去煩惱在飛馳的火車上, 列車員要如何告知乘客正确的到站時間了, 因此很快地被推廣到了全世界:人們再也不需要觀察太陽來确定時間了。

而除了鐵路、時區之外,還有一項改變世界的新發明, 被大英皇家學會幾近無償地公布了, 那就是“電燈”。

事實上, 這項發明為女王的宮殿內小範圍地帶來光明,已經是有一段時間的事了,但邁克爾.法拉第爵士以及他所領導的團隊一直無法完全解決批量生産和電力供給的問題,這才拖到了現在。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古板的英國人并不是很能夠信任這種全新的陌生光源、甚至對其充滿了恐懼, 但感謝上帝,倫敦城裏最大的百貨商店白鳥百貨用二十四小時不斷電的櫥窗展示, 向人們證明了這些燈泡其實并不會爆炸,也更不會燃燒, 因此幾乎是一夜之間,全城的人們——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商鋪工廠——都一窩蜂地打聽起了這樣新發明。

電燈征服了倫敦人,更征服了黑暗。

從這一天開始,黃昏再也不代表着一天工作時間的終結,昂貴的蜂蠟和刺鼻的動物油蠟,再也不會令那些中産家庭的主婦們深感為難了,因為她們擁有了更加清潔和便宜的選擇,最為重要的是,人們在天黑以後也能工作了!

廉價卻不合法的童工越來越不受到工廠主們的歡迎,熟練的女工才是最優秀的勞動力,因為女性天生的細膩和耐心,令她們能夠比男人們更穩妥地操作那些精密的機器,即使大多數男人都不願意承認,但她們的收入确實漸漸超過她們的丈夫,因而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正在緩緩改變。

這個國家邁向現代化的步伐雖然快速,卻依然算是穩當。

一般來說,封建體系阻礙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但在英國,君主立憲制得到了很好的平衡,有計劃的改革在一步一步地進行着,這顯然要将一部分變化歸功于大英的喬治娜女王,因為正是她在自由和保守之中維系着恰到好處的平衡,使得英國的古老貴族在逐漸失去了曾經的一部分榮光之外,依然保持着他們祖祖輩輩畢生所追求的某種地位——盡管這種地位,越來越多地意味着責任,越來越少地享受着權利。

然而女王陛下的精彩表現,并沒有能夠為她争取到真正的婚姻自由的自主權,而是令更多的人,将野心勃勃的目光鎖定到了飛速成長的英國女王的身上,誰都知道這位陛下的婚姻,代表着太多太多的意義。

在這種情況下,喬治娜不得不将她的東亞計劃提前抛出,以吸引議會對于她婚事的關注度。

Advertisement

在遙遠的東方小島,一個與西方隔絕了數百年的島國仍然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下,盡管在那片土地上已經有一小部分有識之士,開始意識到了變革的危機和機遇,喬治娜希望派遣使者說服德川幕府的統治者率先對英國開放港口,做為交換的是,鐵路和電燈。

對于任何人以及任何國家來說,這兩樣發明的吸引力都是非常巨大的,但修建鐵路不過是為完全掌控壟斷性質交通行業的遮羞布,而電燈的進口也不是免費的善舉,大批英國的商人協同傳教士進入了那個遙遠的島國,他們時刻謹記着自己的使命,宣揚仁慈的天父和不列颠女王的種種事跡,将大英本土描繪成一個蒸汽時代的伊甸園。

野蠻的侵略者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當這些人披上了文明和宗教的外衣,年複一年地潛移默化着,令那種最為寶貴的民族感慢慢消磨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對于另一個民族的向往,那就是“英人至上”。

多年之後,一位日本教授在他的著作中寫道:

“這些文質彬彬的英國紳士嘴上非常文雅地請求着自由貿易,但等到我們真正打開了自由貿易的大門,他們卻根本不搞商品經濟,而是毒辣地瞄準那些具有自然壟斷或者政府壟斷性質的行業。

等到我們的自然資源被洗劫一空之後,房地産泡沫、金融危機就接踵而來,在貨幣飛速貶值之前,他們早已帶着席卷而來的巨額財富優雅撤退,只留下一個資源枯竭、民生崩潰、滿目瘡痍的國家。

這,便是奠定了大英帝國又一次輝煌的不列颠治世,新時代的‘對外掠奪’。”

當然,這已經是許多年發生的事了。

眼下為止,東亞自由貿易計劃不過是一個徐徐展開的藍圖,吸引着那些議員們的注意力,無論是出于利益還是真的發自內心認為自己是在拯救世人,這些看似矜持的貴族老爺們實際上都仿佛是聞到了血腥味的鬣狗,正不由自主地将垂涎欲滴的目光轉向了遙遠的日本。

不出所料的是,這個計劃大體上被通過了。

甚至有人認為可以以此為另一個據點,與印度這顆大英帝國冠冕上的珍珠互為犄角,一步步蠶食在亞洲地區的那一塊最為甜美的巨大蛋糕,那個神秘并且遍地黃金的東方古國。

喬治娜冷眼看着就連最淳樸的羅伯特.皮爾爵士,都因這個宏偉的未來而興奮到紅光滿面,任何繁瑣的事務都成了他工作最好的動力,卻沒有告訴他,他所效忠的女王陛下,從根源上反對着“蠶食計劃”。

她不過是在本次會議結束後的不久,派遣沃登勳爵去了一趟那位議員先生的選區,下議院就再也沒有人見到那位先生出現在他們面前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位年輕有為的青年,那便是後話暫且不提。

有些時候,喬治娜也不禁拷問自己:她真的能夠阻止資本主義的魔爪,伸向那片令她魂牽夢萦的土地麽?

答案總讓她感到深深的憂慮與憂愁。

唯一的方法是,英國人,必須,且必将意識到,俄國才是他們眼前最為嚴峻和暫時難以戰勝的敵人,因此在遙遠的東方,他們需要一個能夠牢牢遏制沙皇野心的盟友,那便是全新的、不由腐敗的清政府所掌權的中國。

被沙俄虎視眈眈着的奧斯曼帝國國內的皇家間諜,以軍部的那些同僚們所不知的方式和目的悄悄活動了起來,如果計劃順利的話,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奧斯曼帝國很快将會露出俄國等待已久的可趁之機,提前引發一場戰争的到來。

戰争,才是最好的機遇。

三個月的時間匆匆過去,喬治娜小心翼翼的布局不過才按照着她腦海中的沙盤,安置下了大略的棋子,但想要看到顯著的效果,還需要靜靜等待時間的評判。

做為最熟悉女王陛下的官員,沒有之一,邁克洛夫特并沒有對此發表任何異議,事實上在整件事上這位閣下表現得非常配合,因為盡管他始終無法得出喬治娜如此鐘情于那個陌生國度的真正原因,但他卻相當喜聞樂見,女王陛下将其充沛的精力和才華花費在如何強大這個國家、而不是注定沒有結果的感情問題上。

無論做為“大英政府”,還是“福爾摩斯”,後者都是他所不願意見到的。

然而他已經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愛情有時候就像《羅密歐與朱麗葉》,越是充滿困難險阻,越是令人欲罷不能,因此他不得不對在某種程度上、他在這個世界上最為親密的兩個人,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妥協、甚至有時候還得幫忙遮掩喬治娜的行跡,只因暫時完成了“東瀛珍珠”和“歐洲病人”的前期部署,喬治娜又固态萌發地将一應事務丢給了自己的秘書閣下以及內閣,整天整天地見不到人。

——唔,他是該感謝女王陛下的信賴,還是該抱怨一下自己的工作量劇增?

或許,從內心深處,邁克洛夫特亦是有着一絲不為人知的期望,所以他才對于喬治娜的行為越來越近似放縱,而不是繼續遵循着古老的教條,去約束那一對仍然看不到未來的年輕人。

望着那輛不起眼的馬車駛離白金漢宮,他在宮殿的二樓書房內遙遙眺望。

身後的助理正詢問邁克洛夫特是否要查閱關于保加利亞國內的情報文件,他卻有些稍稍走神,隔着蒙了一層霧一般的玻璃,他似乎也能夠想象得到,那噠噠的馬蹄聲以及那少女面上的輕盈雀躍。

她正奔向一個無人可以企及的未來。

哦,讓上天保佑女王吧。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黑執事的時間線問題,魔改啦魔改啦各種私設出沒,不要在意這些細節,當架空看好了。

這部分可能與主線關系不大,還是看作者心情吧~

以及,我回歸啦!

前段時間家裏出了一些事情,不過慢慢處理好了,抱歉抱歉。。。

還是很愛大家的,今晚先到這裏,晚安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