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降伏假龍

距離下馬河三十餘裏地的繩山口, 兩座巨大高聳的山頭緊挨着,其下形成了峽谷,由北而來的風席卷着煙塵和雪片滾滾而來, 形成了巨大的風暴。

在風暴的呼嘯聲裏,忽而響起了震天的馬蹄聲, 踏、踏、踏、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近,随之而來的,還有弓箭嗖嗖、沒骨而入的鈍聲, 期間還夾雜着嘶吼與慘叫, 倘或身臨其境, 恐怕會驚駭地渾身發抖。

忽然有一隊凄惶的隊伍破開風暴而來, 打頭的是幾名渾身血污的将領, 面色焦急, 行動迅捷, 奔出風暴後, 這些将領又折返到風暴中,口中大聲催促着, 同時使勁揮舞着手臂,讓士兵們快些沖過去。

然而嗖嗖嗖的箭枝聲不絕于耳, 有士兵身背中了沾火的箭枝,從馬背上跌落下去, 前方逃出風暴的騎兵紛紛回身張弓射箭, 雖力有不怠, 可仍能看出拼死而戰的不屈精神。

大約有千人之衆的騎兵穿過風暴, 可随在他們身後的, 卻是大批氣勢洶洶的蠻軍騎兵, 人人手舉狼牙棒,兇神惡煞地喊着蠻話,像是要将前方這些大梁騎兵殺光殺淨,全部殲滅。

這一支梁軍乃是禁軍上四軍裏的捧日馬軍,是從下馬河突圍而出的具裝騎兵,約有一千餘人,為首的幾名将領分別是馬軍指揮使宿賢青、指揮曹稼,都頭薛穗。

他們突圍而出,身後三千餘蠻子騎兵窮追不舍,一路奮力拼殺至此地,已然精疲力盡,人人身上都負了傷,身後箭枝不絕,很快在這裏降下了速度,一瞬之間被蠻子軍包圍了。

一千多對上三千,顯然是以卵擊石。

都頭薛穗騎在馬上,望着有如雪崩而來的蠻軍,咬着牙關高呼道:“馬帥!眼下只有一戰!”

薛穗的臂膀上中了箭,額頭破了一個老大的傷口,血肉外翻着,鮮血便沾滿了半邊臉。

看着滾滾的煙塵,馬軍指揮使宿賢青一聲呼嘯,收攏旗下的騎兵,點着頭高呼:“我捧日軍跟着高祖滅西狄、南征北戰,什麽時候怕過死?來啊,不是孬種的,跟着本帥上啊!”

随着宿賢青的一聲令下,所有的騎兵們面色堅毅,執長/槍的搶在最前,弓箭手押後,千餘人齊齊沖向煙塵之中,同蠻軍戰起來。

可惜再骁勇善戰的騎兵,也抵擋不過人數占優、體力占優的蠻軍,不過半柱香的功夫,雙方已然分出了勝負,梁軍的士兵們或中箭、或被重擊,紛紛從馬上跌落,整個峽谷到處是血,到處是斷裂的肢首,戰況慘烈……

宿賢青也身中數箭,跌下馬滾落在地上,眼看着幾名兇神惡煞的蠻軍奔騰而來,就要将宿賢青踩踏在馬下,指揮曹稼縱馬而來,一柄長/槍先是掀翻幾個蠻子騎兵,然而寡不敵衆,潮水般的蠻子兵縱馬而來,曹稼心知已無回天之力,跳下馬去,拼死護在了指揮使宿賢青的身上。

就在他二人抱着必死的心态,迎接即将到來的死亡時,忽然有震天的呼號聲響起,曹稼二人擡頭看,只見自南方掀起了巨大的煙塵,又有迅疾如雨的箭枝紛紛射來,準确無誤地将曹稼二人身前的蠻子騎兵射下馬,倒地哀號。

緊接着,自南而來的煙塵裏躍出了無數身着梁軍軍服的騎兵,身後跟着持槍的整齊步軍,以令人恐怖的速度、巨大的壓迫力,瞬間碾進了蠻子軍的陣列,厮殺起來。

Advertisement

有如神兵從天而降。

這突如其來的援兵令宿賢青、曹家等人欣喜若狂,奮力跳上馬,領着騎兵們掉轉馬頭,彙入身後滾滾而來的騎兵裏去。

不過短短幾息的功夫,局勢已然反轉,蠻子的騎兵紛紛中箭落馬,一時間滿地哀嚎,又因援軍人數、戰力上的巨大優勢,這三千蠻子軍竟然全軍覆滅。

戰場硝煙四起,黑壓壓的籠罩了整個峽谷,捧日軍的指揮使宿賢青身背中了刀棒之傷,好在尚有喘息的氣力,他在幾名部下的攙扶下,往煙塵中看去。

但見飛旋而下的煙塵與雪片中,有着赤色盔甲的青年将領騎在馬上,一手持弓,一手勒馬,陰霾的天宇下,此人血污滿身,卻難掩眉眼的清俊。

宿賢青認出了此人是誰,巨大的死裏逃生之感令他不由地鼻酸,往那一處跌撞而去,跪在了此人的馬下。

“臣,捧日軍指揮使宿賢青拜見殿下。殿下救命之恩,捧日軍上下沒齒難忘。”

随着宿賢青的伏拜,他身後千餘名具裝騎兵紛紛下拜,口中高呼殿下千歲。

趙衡意擡頭看了看陰霾的天宇,跳下馬來命衆兵将起身。

“下馬河此時戰況如何?”

“截至半個多時辰前,下馬河仍有七萬兵将,在同蠻子的五院軍、六院軍約七八萬人交戰,戰況極其慘烈。臣等領兵突圍,正是去求援軍,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後果自然不堪設想。

趙臨簡統帥了十萬大軍出征,這十萬人乃是大梁最精銳的部隊,也是大梁的家底了,倘或全軍覆沒在下馬河,蠻軍乘勝向南推進擴張,我朝已無精銳可用,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趙衡意颔首,簡單而直接地吩咐下去:“整理戰場、重傷兵擡往左近上林安置,半柱香之後,全軍随本王向下馬河開拔。”

宿賢青等捧日軍的将領們聞言心中都有了底氣,眉宇間難免喜憂參半,再往殿下所率的兩三萬人馬看去,個個行動迅捷、面容堅毅,端的是保家衛國的好兒郎。

此次北征,我大梁原是占了上風,可惜在攻打昌雲府時收到了強烈的反擊,蠻子兩路大軍馳援,趙臨簡指揮不當,最終倉皇退至下馬河。

原本只要重振旗鼓,拼死還擊,未必不能擊退蠻子軍,可惜趙臨簡見勢不好,竟在親軍衛的掩護下倉皇而逃,偏偏這一幕被蠻軍的大将耶律齊保看見,兩只箭射過去,傷了趙臨簡的大腿,又派數百名奸細在梁軍的軍馬陣列中高呼,梁皇棄兵不顧,一路難逃這等話,大大地動搖了梁軍的軍心,從而猶如無首的群龍,陣腳自亂,被蠻子軍追着打。

而趙臨簡不過登基四年,從未領兵打過仗,去歲征讨南夷大勝的部隊,至今沒有領到該得的賞金,兵将心裏都還有怨怼,再加之趙臨簡的奪位疑雲,雖有聖人為之背書,可軍隊數十萬人都是跟着高祖打天下一路過來的,自然不服趙臨簡的統治。

如今,在趙臨簡下落不明的情況下,高祖親子、朝野軍隊心目中的太子趙衡意,竟然沒有第一時間趕往東京城即位,而是率兵冒死馳援下馬河,顯然令捧日軍上下在震驚之餘,又覺出鄭王殿下的高義來。

士兵們士氣大漲,跟着鄭王殿下一路馳援下馬河,在過去的路上,又收攏了數萬突圍而出的梁兵,到達下馬河附近時,天公忽然又降下冰雹來,趙衡意率軍分三路交叉殺入戰場,奮力殺敵的同時,又名傳令兵在中心點,已五色旗為號令,彙聚各路沒頭的梁軍将領,緊接着派百人通傳鄭王率三萬大軍馳援,打了勝仗之後,人人可得三十貫錢。

困頓在下馬河的兵将本就是精銳中的精銳,此時鄭王前來指揮,又有銀錢激勵,再有強烈的求生意志,這些兵将發揮了原本就有的骁勇,趁蠻子軍被援軍打得措手不及、目瞪口呆的情況下,奮勇拼殺,到得傍晚時分,雖然雙方均有死傷,但究其根本,到底是将蠻子軍打得七零八落,趕出了下馬河。

這時候下馬河的所有将領都彙聚在鄭王殿下的身邊,稍作休憩之後,打掃戰場,救治傷病,收攏武器,最終一鼓作氣往北殺去。

也許是大勝關大捷的消息令蠻子軍震驚,也許是下馬河的反敗為勝叫蠻子軍人人震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被梁軍的意志所驚駭到,蠻子軍節節潰敗,一直退到了邊境線後。

偏這時候,北蠻國境內的灼州、彭州、棘州等地紛紛歸降,大梁的國境線又往北推進了五百裏,第十日上,趙衡意所率的梁軍攻破昌雲府,使高祖生前未盡的事業得以圓滿。

而蠻軍兵敗如山倒的形勢令九州震驚,蠻軍境內遼東、渤海等地的漢人大批大批地出逃,北蠻在此一戰敗得徹徹底底。

經此一役,北蠻皇帝派了使陳求和,趙衡意避而不見,重新劃定邊境線,安頓守軍,折返回雄州休整。

此時舉國上下沸騰,百姓燒香拜佛,人人皆道天賜明君,聖主回歸。

又因官家趙臨簡始終沒有下落,在朝野沸騰的聲音中,聖人終歸抵擋不住,在趙臨簡失蹤後的第十五日的這一天,由門下省頒布旨意,鄭王趙衡意乃高祖血脈,承繼大統,迎回東京城。再奉趙臨簡為太上官家,若能安全回歸,移居南宮。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被控制在祥龍嶺無法與外界聯系的趙臨簡,仰天長嘯,噴出一口熱血,昏死了過去。

祥龍嶺這個名字叫得真好,正該是降伏假龍的地方。

作者有話說:

下章親嘴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