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懷疑
其實兩人成親後的日子并沒有多大改變, 白日裏依舊只有陶令儀一個人在家。
只是燕臻卻從七八日一回改為了日日都回,陶令儀曾聽水綠說太學遠在務本坊,心疼燕臻每日奔波, 卻不知他近在紫宸殿,路上也是乘轎攆。
如今陶令儀住的地方本是長樂殿, 那裏不大, 布局也更像普通人家的宅院。在成婚前的這兩個月,他特意吩咐人将長樂殿重新翻修了一遍,大體擺設與裝飾都和晴方園的院子相差不大。
他對簌簌說,那是朝廷賞給他們這些學生的住處,因此不太大。
但其實, 他是在深宮內苑, 給她重新修出了一座宅子。
但燕臻每日回去都會做出一副疲憊的樣子,看着陶令儀為他憂心挂念, 對他溫柔小意。
有時候甚至為他洗手羹湯, 她的手藝很好,且了解他的口味, 沒隔幾日就會做兩碟糕點讓他拿到太學裏去。
燕臻享受她的關切, 卻也不願她勞累。
已經入了冬, 陶令儀身子還沒有完全調理好, 手腳常常冰涼, 屋內的地龍成天成宿的燒着,她卻仍是比旁人穿得更厚。
燕臻每晚睡覺的時候,都要比她早半個時辰上榻, 用體溫将被窩暖熱, 才叫她上來, 兩人同蓋一床被子, 燕臻總是要牢牢地将她暖在懷裏,不叫她因夜半睡姿不規矩而着涼。
陶令儀嘴上不說,心中卻覺熨帖,雖然兩人每天相處的時間不算長,但卻并不會覺得自己受到冷落。
但也有一處不好的地方,那每日調理身體的藥至今仍未停,而燕臻也說話算話,只要到了該用藥的日子,他都能準确記得,并且盯着她把藥喝完。
但他越是如此,陶令儀就越是生出反骨,想知道這藥到底有何用。
她這些年也算是久病成醫,書房裏也放着不少的醫書,陶令儀白日無趣的時候就會翻一翻,如今清荷每日給她熬煮的湯藥,她有許多都能聞出裏面的草藥。
人參、黃芪、當歸……
唯獨那一碗烏漆漆的藥,讓她猜不到配方。
她也曾問過表哥,但他只說這是劉大夫的獨門秘方,旁的也不清楚。
這日午後,陶令儀坐在窗邊翻醫書,看得累了,便偏頭去看一看窗外的景色。
雖然婚後不再是從前的院子了,但是院中的景色卻和從前沒什麽太大區別,知道陶令儀喜歡花草,從前的那些奇花異草幾乎全都挪了過來,只是如今入了冬,枝幹光禿禿的沒什麽生趣,于是燕臻又叫人在庭院裏種了許多梅花。
梅花的種類不盡相同,紅梅、白梅、綠梅……
陶令儀一一看過去,正見一片雪花落在梅枝上,下雪了。
已經十二月下旬了,眼看着都要新年,今年的第一場雪姍姍來遲。
雪花很大,棉花團似的落下,很快便在庭院內積了薄薄一層,陶令儀命人在階下清出一條小路來,想等着晚上燕臻回來,同他一起到院中賞雪。
可沒多久,便見連晖回來傳話,說郎君今日有事,要晚些回來。
他在太學中,身邊的同窗日後都是要一并入朝為官的,應酬也是難免,陶令儀雖有些遺憾,但仍十分善解人意地說:“告訴表哥不用記挂我。”
說完,又吩咐清荷去衣箱裏找一件厚實的氅衣,交給了連晖,“表哥今日衣裳穿的薄,你把這個給他,回來的時候別讓他着涼。”
“是。”連晖接過,拱手退下了。
麟德殿。
今日初雪,按祖制都要在大內設宴賞雪,不止三品以上的官員要攜親眷參加,還有一些平日少出來走動的皇親貴戚,亦要赴宴。
衆人在殿內推杯換盞,把酒言歡,又有樂女舞姬助興,一時之間熱鬧非凡。
燕臻高坐在帝位上,看着底下的喧嚣吵鬧,只覺得分外頭疼。
不知從何時起,他已經不習慣這樣的應酬場面,相比于在這兒,他更想回去和簌簌窩在暖閣裏說話。
方才被他吩咐出去給簌簌傳話的連晖很快回來了,手裏還拿着一件墨色大氅,他雙手遞送給燕臻,小聲回禀道:“殿下,這是小娘子叫屬下給您帶的衣裳,說是怕您回去的路上冷。”
燕臻稍怔了怔,伸手接過那衣裳,搭在臂彎裏沉甸甸的,方才連晖拿着它吹了一路的冷風,上面還粘着幾粒雪片,摸上去有些冰涼,但燕臻卻覺得自己仿佛感知了簌簌的溫度。
他嘆一口氣,問連晖:“她可有用膳?”
連晖搖了搖頭,說:“屬下回來的時候,剛看見清荷姑娘在張羅傳膳。”
燕臻點點頭,還想再問幾句,卻聽到底下傳來一道女聲,溫柔中帶着些許的調侃,“看來陛下身邊真的缺一位賢良淑德的皇後來關心,要不然也不用侍衛來送衣裳了。”
說話的是惠宜長公主,先永元帝的妹妹,也是皇室中為數不多沒有和陶氏牽扯關系的人。
她當初嫁的夫君只是個閑散富貴,沒多少年後兩人合離,身邊只有一個女兒。
惠宜長公主平日不常出門,與朝中事更是沒有半點牽扯,因此燕臻對她還算客氣。
但兩人一向沒有什麽往來,燕臻見是她開口說這話的時候,還頗為詫異了一瞬,而後才道:“長公主說笑了。”
其實燕臻待這些無所事事的皇親國戚一向還算寬和,只要他們不出來主動招惹他。
但或許就是平日裏的态度過于和善,惠宜長公主竟沒聽出他言下的不悅,又問道:“臣聽聞陛下前不久納了一位寵妃,十分寶貝,怎麽今日沒有瞧見。”
燕臻眼底的那點溫和一下子冷了下去,但畢竟是人前,他不欲直接翻臉,只反問道:“她身子弱,這樣的天氣出不來門,怎麽,長公主對朕的身邊事好像很是關心。”
惠宜長公主一怔,“陛下誤會了。”
她說着還要再解釋什麽,卻見坐在她身邊的年輕女子拉住了她,“阿娘。”
正是惠宜長公主的女兒,董斐。
“陛下,我阿娘喝醉了酒,才會亂說話。”董斐看向上位的方向,站起身,恭恭敬敬地朝燕臻行禮,并端起了酒杯,“陛下,臣女代母親同您賠罪。”
燕臻挑了挑眉,不動聲色地打量着面前的董斐。
模樣還算出挑,說話也輕言細語,只是眼底裏藏着算計和精明,此時她主動站起身同他賠罪敬酒,看似恭敬,眼底卻帶着試探的不安。
以為這樣就能引起他的注意?
旁邊的小太監适時給他斟滿酒,燕臻看一眼酒杯,沒碰,冷嗤了一聲,輕慢地問:“朕同朕的姑姑說話,你是誰?”
董斐一向聽說新帝寬和仁善,卻怎麽也沒想到他對自己會這般不留情面。
她的雙耳一下子漲得通紅,端着酒杯的手臂不知是該上還是該下,十分難堪。
她深呼了一口氣,自我介紹道:“臣女是惠宜長公主的女兒,閨名董斐。”
她跪下去行禮,“臣女參見陛下。”
燕臻着着她低伏下去的身形,忽地命令,“你過來。”
董斐先是一驚,而後蔓上一抹不易察覺的喜色,她起身走上前,停在燕臻的桌案前。
燕臻朝她招招手,示意她俯下身,董斐雖有狐疑,但還是順從地照做,而後便聽到男人低沉的嗓音,問道:“你知道,為何你娘能安穩地活到現在嗎?”
董斐一愣,就聽到他繼續道:“因為她夠蠢。”
說完,燕臻朝一旁的薛呈示意了一下,薛呈立刻朝身後的兩個小內監擺了擺手,然後董斐就這樣當着所有人的面被強行拖了出去。
惠宜長公主怎麽也沒想到燕臻這個小輩這麽不給她面子,臉上霎時沒了血色,她站起身,想要求情卻開不了口。
燕臻冷冷地看了她一眼,而後又将視線轉向殿內其餘的衆人,緩緩開口:“這段日子,總是有人上折子想對朕的私事指手畫腳,立後、冊妃、生子……拿着祖宗規矩來壓朕。”
“但朕可不是先帝。”燕臻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