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品相關

《長安印》作者:tangstory

文案:古代背景,玄幻武俠,主要內容關于大數據修佛。

昙山是攻,不要站反。

不入V,不要打賞,不要小魚幹,不要浪費錢。

楔子

聖上屏退內侍,召心腹臣子入殿密談。

當值的老太監姓陳,老得黃土已經埋到了脖子頸,伛偻着立在殿門外,雙手不耐春寒般攏在袖子裏。

他似一株枯而不死,得道成精的老樹般立在那兒,一個人便擋去了所有暗中窺伺的目光。

當今天子口中若有什麽事是陳公公都聽不得的,那麽這宮中便再無第二人可聽得。

除了邊湧瀾。

廟堂只識挽江侯,江湖遍聞湧瀾刀——他一腳在宮裏,一腳在宮外,有心人自然通曉他裏外兩重身份,卻只佯作不知——挽江侯邊湧瀾是什麽人?那是陛下伸出宮外的手,探出宮外的耳,非要點破其中關竅,是嫌自己命太長怎麽地。

陳公公畢竟老了,在料峭春寒中站了盞茶光景,便兩膝生寒。他把手自袖中拿出來,略招了招,就見階下遠遠侍立的小太監三步并兩步跑上來,矮身蹲下,乖巧地用手掌心攏住他的膝蓋骨揉捏。

老太監當值,還随身帶了個小太監伺候,可是宮中獨一份的恩寵。

“你可知道長庚寺?”

小太監圓頭圓腦,心思伶俐,突聽得老內侍一句天外飛來的問話,半點不磕絆地答道:“聽說過,聽說那寺鬧鬼。”

“鬧什麽鬼,”老太監嗤笑一聲,“都是民間訛傳。”

Advertisement

“要說這長庚寺,可是一間古剎,便連幾代住在京裏頭的人,都說不好這廟是什麽時候蓋起來的,似是自定都以來,就有那麽一間廟在那兒。前些年每逢初一、十五可入寺進香,但寺中僧人不收供奉、不接法事,因沒聽說如何靈驗,香火也不旺盛。及到後來,寺中方丈遣散弟子外出雲游,封寺久了,有些荒涼罷了。”

“你年紀小,這京中許多熱鬧都未見識過,”陳公公垂着眼,只似尋常老頭兒一般閑話家常道,“那約麽是十年前——長庚寺的老住持去了,出家人不興做白事,只開了講經堂,新任住持說法講經,不拘什麽身份,有心向佛的人都可以去聽一聽。”

“講經堂連開三日,頭一日聽者寥寥,第二日卻摩肩接踵,莫說講經堂裏,連堂外都裏三層外三層站滿了人。”

“到了第三日,寺裏寺外,人多的是潑水不進,你可知是什麽緣故?”陳公公賣了個關子,又自問自答道,“因為百姓口耳相傳,寺裏開門講經的是一位活神仙……”

“怎麽不是活菩薩?”小太監心知此時插一句嘴也不會被責罰,脆生生問道,“佛門古剎,不該說顯靈的是活菩薩?”

“人們口裏說的可就是活神仙,”陳公公果然不以為意,說得只若親見,“一傳十、十傳百,去的人多了,外面的人想擠進去看神仙,裏面的人又不肯出來,擠着擠着,只聽轟隆一聲,廟門塌了。”

“真擠塌了?沒踩死個人?別是鬧出事來才封了寺吧?”

“塌是塌了,卻沒鬧出禍事,只有一樁奇事……”老太監擡了眼,心神似已不在此時此處,追随目光飄去層層宮闕之外,慢聲自語道,“這神仙和菩薩的區別啊……”

半晌不見下文,陳公公複又瞌了眼,淡聲道:“人老了,就存不住話。罷了,你只當聽了一場熱鬧,且去吧。”

永延五年春,有僧人欲面見天子,自稱由長庚寺來,竟一路暢通無阻得見天顏,說了什麽,旁人并不可知;次日天子召心腹近臣密談,有心人知曉挽江侯只身快馬出了京城,去往何處自然無人敢打探一二。

便如一粒小石子彈入湖水,江湖廣闊,煙波浩渺,那蕩起的一點點漣漪,幾可稱得上是水波不興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