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尾聲
仙人去仙境,凡人留人間。
這一處人間,注定無神無佛,諸般苦楚,唯人自渡。
人活一世,貪愛恨嗔癡,求權名利祿,便是想開了不貪不求,也難躲開嫉恨算計,難看清虛情假意,難不聽惡人惡語,難不見惡人惡行。
最怕是還有無妄之災一夜落到自家頭上,落得有怨難伸,有冤難訴的下場。
縱然洪福齊天到把這諸般苦楚都避過了,也避不過最終四字,生老病死。
凡人生來壽數不過百年,貴為天子也不能免俗——永延帝在位三十六載,仁厚愛民,躬勤政事,雖不能保年年風調雨順,卻也算是四海升平,國泰民安,及到六十大壽後禪位做了太上皇,轉而鼓搗些養氣之法,修道之術,也未大動幹戈勞民傷財,無非是關起門來,琢磨消遣一番罷了。
凡人琢磨着怎麽成仙,那自然是怎麽琢磨都琢磨不出個所以然的,不過看這位六十有六的太上皇信手翻書的模樣,也不像是真一門心思要在這道家典籍中找一個尋仙之法。
“進吧。”
突聞叩門之聲,他頭都未擡,随口吩咐了一句,半晌聽不見人問安,方擡眼去瞧,便見來人笑笑地抽走他手中書冊,拉了他的胳膊道:“別看了,看也沒用,還是跟我走吧。”
“湧瀾,你好不容易規規矩矩敲一次門,能不能別拉拉扯扯,這又是要拉我去幹什麽?”
話是這麽說,卻也不是真的怪罪這人無規無矩——他任由來人拉着他往門外走去,心裏頭只覺得十分高興,又不明白如此心喜,喜在何處。
“還能幹什麽,帶你成仙去呗。”
來人含笑作答,拉着他走出門去——便在邁出門的這一刻,他突然想明白了,成不成仙放到一邊,他如此開懷,只因這人他已久未見過——他已活了這樣久,活得頭發都白了,終又見了他一面,眼見他還是風華正茂的模樣,便就十分高興。
承平六年,一代明君于夢中含笑而逝,去得無苦無痛,是個善終。
深宮之中燭影搖曳,守夜的宮人莫名睡得深沉,無人得見床前立着兩道人影,作一僧一俗的打扮,卻恐怕都不是人。
雖不是人,卻也不是鬼——真佛擡手執禮,頌禱賜福的經文還未出口,便被身旁的神君生生打斷了。
Advertisement
“你別念你那些勞什子,他打小就不信佛,聽着煩不煩。”
這位神君也不管真佛相度是多麽大的福緣,揮手間招來命書一冊——仙人不可幹預塵世,但這位神君自帶一方小天道,為凡人改一改三生命數,倒也不會有什麽天罰一說。
“他這輩子,勞神操心太過,往後三世還是做個富貴閑人為好。”
凡人生世流轉,無非薄書一冊——仙人一言定三生,便是往後三生三世,世世富貴,平安喜樂,姻緣美滿,子孫繞膝的命格。
逝者不知身後事,百年功過都須交予旁人評說——這位一生文韬武略,可算有功無過的盛世明君,身後谥號足足拟出了三十二個字,去哪個,留哪個,禮官各有各的道理,誰都不讓半分。
“別吵了,吵得朕頭疼,你們就不能體恤朕……”
承平帝一句話還未說完,卻見門扉緊閉的殿堂上突有清風乍起,風停後滿殿再無人語,唯有一紙白宣飄落——一代盛世明君,代代傳為佳話,只因這位帝王身後谥號實在是別具一格,據史載乃是神仙所贈,只得四字:文青真君。
有道人間事,總是有盛有衰,縱使出過幾位明君,這一朝的氣數,又過了四百二十六年也就盡了,改朝換代之時,又是一番血雨腥風。
雖言人間苦,但自過路神仙的眼中看來,只覺這人間可真是熱鬧——凡人生而短命,許正因活得倉促,才活得熱鬧,執執求索,欲火長燃,轉眼就燒出一個新天地。
仙人長生久視,不僅得見人間熱鬧,也得見了一千年又一千年的風雲變幻,氣象萬千。
過路神仙不妄涉人世,這人間苦是不苦,好是不好,這一個千年比上一個千年是進了三尺還是退了一丈,皆不在仙人神念之中,只瞟一眼,便自去了。
偶有與這人間結緣過的神君路過,多看上幾眼,也只笑道,“倒還是這樣熱鬧。”
不過如此。如此也就夠了。
作者有話說:還有四個番外,更新時間不定,争取一周內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