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牢籠
帝王給的榮寵, 太過招眼, 所有人的目光都若有似無的掃向李绾,猜測着她将來會得到的尊榮,可卻沒人看到她寬大袖口下, 手腕被捏的一片青紫。
杜甄拿眼瞅着, 心中暗道:這般好顏色,必是要入了帝王家的。也幸虧自己聰明, 不曾磋磨過這庶女。
指使身後小宮女道:“快給我們姐兒倒杯茶, 陪着太後老人家說了半晌話,也該累了。”
“乖乖, 這是怎麽回事兒?可吓死祖母了。”老夫人拉過李绾的手,關切問道。
可怎麽回事?李绾自己也不知道怎麽回事,迷迷糊糊像個物件兒般被人擺弄,人心難測, 她一個也看不清楚。
劉钰神色自然的邁上高階,坐在龍椅上。端起金樽遙遙沖李昭舉杯, 笑道:“愛卿平定西南叛黨,為朕分憂解難,這樣的功勞,只為女兒讨個鄉君封號,倒顯得朕小氣了。”
他眼波轉向李绾, “何況今日一見,绾兒的容貌性情,都頗得朕心, 朕便重新拟了一道旨意,于海。”
“奴才在。”于海雙手從托盤中捧出玉軸聖卷,兩側銀龍翻飛,是不容置疑的天家威嚴,在場衆人皆下跪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谕恩候李昭之女,李绾。坤儀毓秀,雍和粹純,柔嘉淑順,亦宜榮寵,茲特以金冊金寶,是用冊曰皇貴妃,賜居西山行宮。榮膺顯命,永荷嘉祥。
欽哉!”
于海托着聖旨,身後小太監捧着金策金寶,越過衆人來到李绾面前。
于海笑呵呵道:“皇貴妃娘娘,還不接旨謝恩?”
西山行宮?呵,倒是個金貴牢籠,此時此景再無轉圜餘地,李绾有些呆愣。老夫人急的顧不得規矩,拍了拍她的手背,李绾只得苦笑,一拜到底,高聲道:“謝陛下恩典!”
劉钰笑的舒展,擡了擡手讓衆人起身。又對李昭道:“绾兒既還沒及笄,便先到西山行宮住着,只當朕把那給了她。待辦過了及笄禮,便是皇貴妃的冊封儀式,到時再進宮不遲。愛卿覺得可好?”
李昭垂着臉,又跪拜道:“臣叩謝陛下隆恩!”聲音中激動的打着顫,這讓章和帝很是滿意。
一場年宴,倒封了個皇貴妃出來,底下衆人心思各異。
Advertisement
只道這谕恩候府的榮寵,滿京再也挑不出第二個了。他家的姑娘還沒及笄,便封了皇貴妃,位比副後不說,還連西山行宮都賜給了她。西山行宮是什麽地方?國庫裏的銀子填了不知多少進去,金山銀山堆出來的錦繡繁華。
沒瞧沈家的姑娘做了皇後,都只在那辦了場宴席?那日的盛景,不知讓多少貴女紅了眼,可轉眼人家李姑娘就要住進去了。這帝心偏向着誰,哪還有看不明白的。
一衆貴女都看向李绾,這位大邺未來的皇貴妃娘娘。心中有羨慕也有不忿,這李绾原也不過是鄉野之地來的土妞兒,可一轉眼就成了她們踮起腳也夠不着的尊貴人,誰心裏哪能是滋味兒?可再瞧那張臉,也就沒那麽多怨氣了,人家稍一打扮就是六宮粉黛無顏色,可不天生就是伴在君王側的命?
婦人們心中盤算的都是富貴、榮寵,可權臣、勳貴們想的則要複雜的多。
他們大多依附于沈閣老,都想着大樹底下好乘涼。唯獨李昭這個泥腿子,死死抱着新帝的大腿,是指誰咬誰的一條好狗。
別瞧李昭在朝中處處被同僚排擠,沒人看得上他,可人家得着好處了啊。陛下半點兒沒虧待他,谕恩候府如今的榮寵誰家看着不眼紅?那他們攀附沈家又得了什麽好處?這掉轉風向,也是時候考慮了。
“侯爺,恭喜啊!令嫒得了陛下青眼,您日後必然也能步步高升!”朱禦史端了酒盞,笑着奉承李昭。
他這人沒別的本事,就是舍得下臉。沈閣老确實權傾朝野,可再如何,他也已經老了,兒子又是不争氣的,沈家又還能煊赫多久?而李昭不同,他得帝心,又還年輕,更進一步不是難事。
何況沈家煊赫的太久,久到大家都忘了他們這滿門榮寵是怎麽來的。說白了還不是庶女得了先帝寵愛,才提攜了他們一家,與如今的李家何其相似?朱禦史想的明白,自然着急想要讨好李昭。
李昭也笑着與他舉杯。以往那些排擠他、瞧不上他的人,不少都湊過來與他寒暄,好像昔日尖酸刻薄的根本不是他們。但李昭臉上挂着笑,心中卻是藏着冰碴。
除夕宮宴依舊在一片喜慶熱鬧中結束,李绾卻再坐不得谕恩候府的馬車了。
雖然冊封大典會在及笄禮之後舉行,可聖旨已下,金冊金寶都已交給她,李绾便已是大邺的皇貴妃。她用的所有,都要守着規矩、講着排場,銮駕自然也不例外。
華蓋香車後,浩浩蕩蕩一長串的宮人跟着,将她送進西山行宮那座錦繡牢籠。
李昭回了侯府,只覺得前所未有的疲憊。侯府中一片歡天喜地,人人都道三小姐做了皇貴妃,以後可了不得了。唯獨白姨娘呆愣愣的,問他,以後想見阿绾該如何?
李昭張了張嘴,卻答不出。是啊,他們見不到阿绾,阿绾也見不到他們。嬌氣又膽小的女孩兒,在陌生的地方該如何自處,李昭越想越不是滋味兒。
杜甄卻擰着帕子,撇嘴道:“什麽阿绾、阿绾,那是皇貴妃娘娘,日後都得守着規矩,名諱可不是你該叫的。”
‘砰’的一聲,李昭狠狠将茶盞撩在小幾上,茶水四濺,“都不嫌累是吧?早點回房歇着,別再聒噪惹人煩!”
聽話聽音兒,說誰呢誰心裏明白。
這可是他頭一回對杜甄發脾氣,縣主哪受得了這份閑氣,登時便冷笑道:“喲,這是嫌我煩,還是不滿聖上旨意啊!谕恩候爺,您可別忘了今日的一切,都是誰給的。”扭身對着黃嬷嬷道:“我們走,省的礙了人家的眼。”
待這主仆二人出去了,李昭才揉了揉眉心,對着吳氏和白姨娘道:“我今日乏了,你們也都回去吧。別忘了叫底下人,把阿绾用慣的東西收拾出來,這兩天我給她送去,你們若是不放心,到時候就跟我一起去,應該也能見上一面。”
白姨娘眼圈兒一紅,阿绾就是她的命根子,她只想女兒開開心心的過日子就好,什麽勞什子皇貴妃,連見一面都難,所有人還都說這是好事,這樣的好事她寧可不要。還想再多問問阿绾的事,可見男人此刻頹敗的臉色,她到底不忍再逼問,忍着淚意稱是,與吳氏一同回去了。
老夫人對福緣使了個眼色,福緣悄聲退了出去,帶上了門窗,屋裏此刻只剩下他們母子二人。老夫人嘆氣道:“昭兒,你這歲數越長,怎麽倒越壓不住脾氣了?那杜甄向來說話不中聽,你搭理她作甚?若是萬一,她跑進宮去訴苦,陛下對你不滿可怎麽辦?”
“不滿?呵,我現在還一肚子火氣呢!”
“哎呦我的祖宗,你可小點兒聲嗳!”老太太拉住他,“我知道你舍不得绾姐兒,那孩子從小便與你親近,冷不丁離開家,你難過也是正常。可你萬不能因此害了孩子一生 。”
“我老太太不懂那麽多,可陛下親自牽着绾姐兒進來是事實,所有人都瞧見了。他若是不給绾姐兒一個名分,那滿京都便也再無人敢求娶我們阿绾!到時候該如何?眼下已是最好的結果了。陛下心疼阿绾年歲小,只說及笄了再入宮伴駕,還把西山行宮賜給她,又封了皇貴妃的份位,你還想如何?”
李昭冷笑着擡臉,眼中竟是狠厲之色,“我想如何?我想反了他!”
這可是全家跟着掉腦袋的話,老太太一把捂住他的嘴:“你不想活了你!”
李昭躲開老太太的手,起身道,“娘!那朱牆琉璃瓦,瞧着好看,實則就是個吃人的地方。別人不知道,可我再清楚不過,陛下、陛下他......反正他絕不是個良配!我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阿绾往火坑裏跳啊!”
老太太聽到迷糊。陛下雖比阿绾大上十多歲,可瞧着年輕,往一起一站,倒也相配。後宮中妃嫔雖不少,可人家是皇帝,三宮六院再正常不過。莫說是他了,就是嫁個尋常男人,稍有些閑錢還要置上兩房小妾給正妻添堵,就是這樣的世道。嫁給別人同樣不省心,那還不如挑個世間最尊貴的,怎麽就不是良配了?
“他有一千個、一萬個不是,那也是天子,你哪敢說這樣的胡話?你是想逼一家人去死啊!你得答應娘,這樣的渾話,可不許再說了。”
李昭抿唇,“若是阿绾說我可以呢?”
“若是阿绾說我是天命所授之人,山河日月終究會向我俯首,那兒子能不能試一試?”
老太太傻了眼,天命所授?山河日月向他俯首?這、這是說天下會是他們李家的天下?
只覺一陣頭暈目眩,老太太捂着額頭不說話,半晌才咽了咽唾沫,小聲問:“真是阿绾說的?”
見李昭點頭,老太太徹底癱在了椅子上。
阿绾說的哪能有假?那這皇貴妃做的确實沒啥意思,還是做公主自在。
她老太太也別跟着瞎摻和了,多拜拜菩薩才是真,也不知這太後該如何做。想到此她擺了擺手:“你想怎樣就怎樣吧,娘不管了,反正我兒有出息。我就是現在閉了眼,到地底下也面上有光。我生的兒子已經光耀了李家門楣,我可是他們老李家的功臣!看你爹還敢不敢沖我瞪眼睛了!”
李绾到了西山行宮,金碧輝煌的宮殿成了她這只金絲雀的牢籠,随行的宮人都刻板着一張臉,少言寡語,就像白玉宮中的那些擺設。
日子乏味的令人發瘋,可李绾靜得下心來。
上輩子她住在雲昭殿,山河破碎時,打發走了所有宮人,殿中比現在還要安靜百倍,作伴的只有自己的影子,她不是也照樣過日子?
如今每日除了吃睡,就是在行宮中閑逛,找個景致好的地方,一發呆就是一下午。
見她這般省事,秋嬷嬷倒是先松了口氣。
秋嬷嬷是章和帝身邊的老人了,這回被派到行宮跟着李绾,起初心裏也是打鼓。這小姑娘年歲不大,又初封了皇貴妃,且先不說心裏飄不飄,光憑這歲數,在寂靜的行宮中也必然是熬不住的,但自己歲數大了,可懶得聽她哭鬧折騰。
說白了不過是陛下的一枚棋子,一個玩意兒,最怕就是她以為得了恩寵,上蹿下跳瞎鬧騰。
如今見她省事,倒行事間多了幾分寬縱。
“娘娘,侯爺和府上的女眷過來了。帶來的還有您身邊的丫鬟、在家中用慣的物件兒。您可要去見見?”
李绾撂下手中毛筆,最近閑來無事,便練字打發時間。一聽這話,揚起笑臉:“要見,多謝嬷嬷。”
長得好看,又嘴甜愛笑,相處幾日連秋嬷嬷這樣冷臉的人,都不自覺對李绾多了幾分縱容。
“那老奴帶底下人去歸置東西,您去說說話兒吧,只別太久了,讓老奴難做。”
“嗯。”李绾乖巧的點頭。
白姨娘與吳氏,見了李绾眼淚就沒停過,一會兒問她吃的好不好,一會兒問她睡得好不好,李绾只道:“都好,就是無聊些。不過這下好了,春蟬冬雪來給我作伴,也有了說話的人,母親和姨娘不要擔心。”
确實是都好,雖然出不了行宮,可衣食用的都是頂好的物件兒,倒不是李绾撒謊。
李昭要說的卻不是這些瑣碎事情,他側身擋住門外宮人視線,悄聲道,“阿绾,爹不會不管你,你且忍耐一下。你我喝茶時說過的那件事,爹想試一試。”
李绾一愣,現在?離歷史上聖祖建立大雍,還有兩年多的時間。若是因為她,現在貿然起事,定會增添不少風險。
李绾鼻頭一酸,“爹,我真的沒事。那件事急不得,你沒有完全的把握,不要冒險行事。”
父親肯為她冒險,她卻擔不起這後果。歷史上的李绾也做了皇貴妃,聖祖起事時,已勝券在握,并未傷及多少無辜性命。若她一人犧牲能換全家平安,能換無辜将士、百姓少流些血,那入宮便入宮,她不怕。只唯獨對不起那人了。
他叫她绾绾,他讓她等他回來娶她,如今怕要辜負這片真心了。
見李昭還是不肯點頭,李绾認真道:“爹,你一定要聽女兒一次,如今萬不能沖動行事!”
李昭幾番猶豫,章和帝的皇貴妃。莫說在行宮住着,就是明年真入了宮,那也只能是個名頭。可他知道,別人不知道啊,阿绾做了他的貴妃,那在別人看來,就是嫁過一次,哪個男人能真不介意?将來若是因為這個受委屈可怎麽辦?
可李绾神色極為認真,這事可關乎着全家人的性命,李昭也只好點了點頭。他擡手想摸女兒頭發,終于還是攥起拳:“阿绾,是爹對不住你。那宮裏.......黑羽衛可信,爹将來一定補償你,你照顧好自己。”
吳氏和白姨娘聽得滿頭霧水,可也插不上嘴。
一年多的時間匆匆而過,外面發生什麽,都與李绾無關,她只需扮演着帝王嬌寵的金絲雀。每天吃吃睡睡,逍遙度日。
可眼下離她的及笄禮還有三個月,李绾卻要先回谕恩候府一趟,因為李纖要嫁人了。
自從柳氏被打發到莊子上,李纖便住到了廟裏,對外只說為她姨娘祈福,實則是李昭要她好好反省。
可到底是自己的女兒,即便犯了錯,李昭又哪舍得讓她一輩子住在廟裏。半年前就幫她說定了冀州太守的次子,如今李纖及笄,便要出嫁。
這事兒倒成全了李绾,章和帝特意下旨許她回家為姐姐送嫁,這也是李绾頭一次能從牢籠中出來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