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瑣事

精挑細選的豆子,全都是一樣的品種, 磨出來的豆漿十分柔和, 煮開後的香味也更加濃稠, 比起邊城大營時, 幹別的, 品種不一的豆子磨出來的豆漿,要精致許多。

過濾出來的豆渣放一些豬油, 捏成餅,小火煎黃, 或者放一點韭菜, 味道更特別。

煮好的豆漿放在木桶中,外面裹着幹草和獸皮, 進行保暖。屋子裏沒有人,門口和窗戶都守着人,蘇绾取出石膏, 開始慢慢放入,等豆漿成形, 變成豆花, 便收起石膏。

取出一些煎好的豆餅,豆漿, 還有豆花,用食盒裝着,蘇绾叫玲兒進屋。

“你把這個送去,就說先嘗嘗味兒。”蘇绾想了想又說, “豆花可以做成甜味兒的。”

“是,小姐。”玲兒行禮,提着食盒出去。

屋裏擺着大碗,蘇绾走到門口招呼外面的人,“都進來吃熱乎的。”

看着玲兒規矩分明,王大、王二都拘謹的厲害,站在門口沒動,就連王增也不太好意思就這麽大咧咧的進門,阿五更是拘謹的揪着衣袖,她從未見過這些規矩,更遑論學過,此時更是覺得自己被玲兒比了下去,低着頭不敢看蘇绾。

第一個進門,宋屠蘇看了眼,道:“沒有豆腐嗎?”

“先喝豆漿,熱乎着。”蘇绾端起一碗塞她手裏,見宋屠蘇習慣性的想要放到一邊,就說,“不喜歡也得喝,對身體好。這叫良藥苦口……你就當良豆漿苦口好了。”

“早知道我先讓王增進門看看,再确定要不要進來。”宋屠蘇說着,卻還是端着碗,大口大口的喝下去,趕忙把碗放到旁邊。

其他人到底是沒進屋,蘇绾把碗都端出去。

還有三碗豆漿、三碗豆花,送去宋秋那邊。剩下的豆花倒進麻布中,用方形的模具支撐,上面壓着裝滿水的木盆,過些時候就能看到成形的豆腐。

外面的風突然變大了,天空飄下零星雪花,蘇绾站在門口 ,看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

宋屠蘇去了宋秋那邊,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等豆腐做好,玲兒回來,蘇绾馬上就會去鄭家。豆腐的做法多種多樣,原本可以直接敘述給鄭琰鋒聽,但蘇绾想了想還是放棄省事,選擇去親自示範一遍。

院子通往小門的雪都已經掃幹淨,玲兒推開門,提着食盒慢慢院子這邊走。

Advertisement

站在門口,看着玲兒進來,蘇绾趕忙說:“快去暖和暖和。”

“是。”玲兒再次恭敬行禮,進屋暖和手。

那邊宋屠蘇大步走來,她還是穿着薄薄的衣服,身上落了一層雪,就這麽站在外面,面對着蘇绾,笑道:“都準備好了麽?我送你過去。”

“還沒裝好。”蘇绾讓開身,“進來暖和。”

“不用,我不冷。”宋屠蘇擡頭看天,伸手捉了一把雪花,張開手,看着雪花迅速融化,道,“這樣的感覺才舒服。”

張了張嘴,到底還是閉上嘴,不再說什麽。

裏面王大、王二裝好豆腐,放在木桶中,提了出來。玲兒低着頭跟出來,站在蘇绾身後。

雪慢慢變大,從院子走到門口就淋了一身,蘇绾爬上馬車,玲兒随後進來,宋屠蘇坐在外面趕車。王增、王大和王二還有阿五立刻回到宅子中,關上門,

鄭家後門依舊守着人,還是上次來時的院子。

屋裏多了幾個炭盆,有幾個丫鬟專門跪在地上撥弄炭盆,鄭琰鋒顯然等待已久,見蘇绾進門就立刻說:“小廚房已經準備好。需要幫廚的話喊一聲就好 ,我讓她們都等在門口。”

“好。”蘇绾微微颔首 ,轉身去小廚房。

宋屠蘇留在屋子裏,默默地坐在遠離炭盆的地方,沒說話。

進了小廚房,蘇绾道:“玲兒來。”

“是。”

先是看了看小廚房的食材,蘇绾心中默默盤算了幾道菜,便開始動手。玲兒主動坐在竈臺前燒火,并不去刻意看蘇绾的動作。

鍋塌豆腐,煎豆腐,一個湯。

最後是豆幹,需要的時間比較長,蘇绾也就沒坐,直接拿出做好的擺在盤子中。

做好後,蘇绾轉身走出小廚房,屋裏宋屠蘇還是原來的姿勢,但侍候鄭琰鋒的丫鬟換了個,模樣不一樣。“都做好了。”蘇绾道。

立刻站起來,走到蘇绾旁邊,宋屠蘇頭也沒回地說:“那我們就告辭了。”

“好。”鄭琰鋒難得站起來,送二人到院子門口。

早就商議好的,蘇绾和宋屠蘇都不出面,鄭琰鋒借鄭家人之手,拿出豆腐和豆芽、豆漿等等。此時做好的菜能品嘗到的人有限,不過卻能幫很大的忙。

若是蘇绾自己一個人,大約只能提着做好的豆腐去街上叫賣,這樣一來賺的銀子自然比較有限。

心裏算計着銀錢,蘇绾看上去有些心事重重,進了馬車沒說話,玲兒也默默的坐在旁邊。拉車的還是一匹花馬,因為外面下雪,身上搭着一張獸皮。

打了個響鼻,花馬噠噠噠從鄭家後門離開,繞了個圈,最後停留在宋府宅子小門外面。

裏面王增搓着手,哈着氣打開門,讓馬車進來。

看王增凍的臉通紅通紅的模樣,顯然一直等在後門,蘇绾決定等拿到銀子就立刻買一些下人,否則以後事情越來越多,這麽幾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隔壁院子的小廚房出了做豆腐,王增他們還會自己做飯吃,三個漢子一間房,阿五自己一間房,這邊宋屠蘇的院子反而沒有開小廚房,基本都是去宋秋那邊。

讓玲兒去隔壁小廚房一起吃飯,蘇绾和宋屠蘇單獨去宋秋那邊。

路上,宋屠蘇悶悶道:“寧家人去壘城。巴索圖被皇帝關在宮裏,寧家可能知道什麽,這次去壘城肯定不簡單。我想直接去跟皇帝坦白算了……”

“說你殺了壘城縣令麽?”蘇绾問。

“恩。”宋屠蘇點頭。

“如果你還在邊城大營,殺十個縣令,皇帝也不會怪罪你,但這裏是京城。”蘇绾吸氣,聲音有些飄,“既然來了,就得遵守這裏的規矩。”

“還好帶了私兵,不然我現在真是……”宋屠蘇嘆了口氣 ,不再說話。

前方宋傳兒抱着書進了院子,回頭看了眼倆人,站在原地等待。

從巴索圖開始謀劃,現在終于進京,即便是寧家人牟足了勁想要知道什麽,蘇绾覺得倒也不用太在意,鄭家和寧家都是世家,不過是寧家還有個尚書,顯得勢大一些,可這邊也有宋屠蘇,在京沒人認識,但邊城大營她就是神話。

宋屠蘇未嘗不知道這些東西,她應當是不喜這樣扯來扯去,時間過去那麽久都還沒有結果。

在邊城大營那麽長時間,宋屠蘇的性格也變的适應那裏,拉拉扯扯的關系,她不喜,也不适應。

扪心自問,蘇绾發現自己更适應京城,與人打交道變數多,可能性也多,但是在邊城大營,她只能每天努力活下去,巴魯克帶兵打來的時候,就祈禱繼續活下去。

邊城大營讓蘇绾活下去,京城讓蘇绾決定怎麽活。

跪坐在軟墊上,拿起筷子,蘇绾慢吞吞的吃着飯。

“豆腐不錯,這是燒的湯。”宋秋心情似乎很好,他看看蘇绾又看看宋屠蘇,笑的意味不明。

沒注意到宋秋的眼神,蘇绾吃完飯,等着宋屠蘇,準備一起離開。

也沒什麽話好說,宋屠蘇過去看了眼宋傳兒,見他已經開始溫書,便也沒再說什麽,和蘇绾一起離開。

院子裏,玲兒守在門口,身邊還有個人,正是鄭琰鋒派來。

來人送上一封封了口的信,蘇绾拆開看了下,原來是鄭琰鋒拟定的契約,其中大部分都還好,只有小部分內容比較模糊,蘇绾想修改,又想起來自己就算認識這些字 ,卻也不見得會寫。

“你來寫。”蘇绾讓開。

拿起毛筆,宋屠蘇寫得比較慢,字看上去不是十分好看,但很工整。

由來人把信帶回去,蘇绾就直接去隔壁的院子,要提前把豆子泡好,晚上磨好,天亮前煮好豆漿,做好豆花,等早晨吃飯前,嫩嫩的豆腐便做好了。

這是第一回 專門做了送去鄭家,由鄭琰鋒暗中安排賣出去,蘇绾格外小心。

忙完,從溫暖的屋子出來,外面的冷風瞬間吹走身上的熱氣,蘇绾緊了緊身上的大氅,加快腳步回原來的院子。

屋子裏燒着炭盆,可那點兒溫度實在是管不了多少用。

有些好奇為什麽這裏的家家戶戶都沒有炕,蘇绾記得炕出現的很早很早,因為這個實在是沒有什麽技術性,竈臺燒火燒久了會變熱,自然而然的就能想到,如果變成更大的竈臺,大到人能睡在上面,那自然而然的就是炕了。

“為什麽沒有呢?”蘇绾問宋屠蘇。

仰面躺在床上,枕着自己的胳膊,宋屠蘇淡淡道:“大概是有人想到了,但是沒有能力做吧。你說的簡單,但做起來或許沒有那麽容易……”

似乎是這麽個道理,蘇绾不再問,下意識往宋屠蘇身上靠了靠,慢慢睡着。

夜裏,蘇绾摸黑起來,在煮好的豆漿中點石膏,再回去睡覺。王大、王二他們自然會把豆花放到麻布中,等早晨就會有溫熱的嫩豆腐。

小門外面早已等着鄭琰鋒派來的馬車,趕車的是熟面孔。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