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王夫人不動聲色,待幾人離開後才細細問了姐妹二人詳情。

得知事情經過後便叫崔蕪把涉事的侯府丫鬟處置掉,這種下人可不敢再用了,又吩咐崔蕪自己多注意把自己的院子看牢些。

最近大兒媳需要多休息不适宜再操勞,這時候這等腌尖事還是不要讓她知道了,還要勞小兒媳操持。

崔蕪連忙應下,“都是兒媳掌家不嚴,才讓這些人鑽了空子。”

“這哪裏是你的錯,總是有些人眼皮子淺罷了,別人可管不到人心眼裏去,總歸時間也不長了,好聚好散。再說也不是個個都這麽糊塗的,該怎樣還是怎樣。”

“阿娘說的是,還好沒出事兒,要不然驚擾了大嫂可就不好了,這種要緊時刻竟還敢生事,真要敲打敲打了。”

“嬸嬸也別這麽緊張,不過是些跳梁小醜,蹦跶兩下就下去了,還能翻天了不成,侯府可還是咱們家說了算的。”

“就是了,對了,嬸嬸可知京都有哪處地方風景比較好的,環境要幽靜,不常有人進出,還有山有水就最好了,我最近想畫一幅春景圖,還不知有哪些好去處呢?”

這些事情說多了煩心,傅輕淺連忙扯開了話題。

“還真有一處,京郊的積瑤山,山不算大,但風景不錯,我也只是當姑娘時去過兩回。因為莊子不多,聽說是宮裏某些貴人的,一年到頭也去不了兩次,周圍也都是自然形成的風光,沒什麽人工改造的痕跡。一般平民百姓也不敢靠近,所以人跡比較少,倒也符合你的要求。”

“那便多謝嬸嬸告知了。”

王氏可不放心孫女兒上山,少不得要多唠叨兩句。

“帶多些人,可別随處亂跑,在外頭可比不得在家裏。”

兩姐妹哪有不應的,“是是是,都聽祖母的。”

崔蕪回到自個的院子後上下敲打了一番,又吩咐管事的約束好自己手底下的人,安分當差別惹事生非,收起那些花花腸子,當好了差比什麽都強。

又回想起今日在頤和院發生的事兒,除了覺得某些人真會惹事之外,對兩個侄女也有了新認識,都不是好惹的主,恐怕将來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Advertisement

再說宋氏帶着王氏和趙氏回了自己的榮安院,屏退下人。

“你的那些小心思都給我收起來,沒得丢人,要是把人惹惱了看你怎麽收場。”

“母親,我不過是為着咱們房裏着想,多個人也多分助力不是?将來咱們出去了哪裏還能像現在自在?”

“弟妹這話就說錯了,就是現在自在就不更能幹這樣的事了。咱們将來出府去了,少不得要仰仗長兄一家子,要是為着這個得罪了他們就得不嘗失了。”

“怕是二嫂想錯了吧?只不過是世子納個妾室,哪個男人不好色,不過是以前沒有機會罷了,如今有人給了他機會,還不就順勢而為了,只是被那些個丫頭給攪和了。”

“再說了哪個長輩不希望多兒多孫,只怕到時候侯爺夫人都是樂見其成的,哪裏就得罪了他們一家子了,最多就是得罪了大嫂一個,事成之後為着名聲她也不敢過分了。”

“只要快些有了身孕,生下一男半女就算站穩腳跟了,于我們也是好處多,大嫂還能怎麽我們了,最多不就是受些言語擠兌。至于那些孩子還敢插手長輩的事不成。”

王氏看宋氏被趙氏這麽一說就沉默了,似乎還真的在衡量,不覺在心裏暗罵一聲。

“阿娘,不說長兄對大嫂的感情如何,就是如今大嫂懷着身孕呢,雖不是長子長女,那也是金尊玉貴的長房嫡孫,要是出了什麽差池,夫人是什麽人?能饒得了我們?不說大嫂還是縣主之尊,嘉懿大長公主府可不是擺着看的。”

王氏看宋氏回過神來便再接再厲。

“別說能不能成,就算是成了一個妾室的助力好極都有限,為着這個和未來侯府女主人有了嫌隙,後宅的人就算了,男人們的仕途若因此受阻就更得不償失了。”

“不過是給納個妾室,大長公主再厲害還能阻止別人家納妾不成。再說這後宅之事哪裏就牽連到仕途了,大嫂再尊貴也插手不了外面的事,二嫂也太畏縮了些。”

看宋氏又有些遲疑的樣子,王氏聞言不禁冷笑。

“大嫂是插手不了,她爹可不是吃素的,可別忘了她爹可是天子的老師。”

“就算是天子的老師,還能随便管別的官員的升遷了不成。”

王氏不想和趙氏費口水,轉向宋氏,“阿娘,該慶幸這事沒成,萬不該再有這樣的念頭,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啊。現在安安分分的将來還能有個依靠,至少依着與侯爺和長兄對公公、夫君的兄弟情分也不會虧待了咱們。那等不靠譜的念頭還是早早消了的好。”

“再說現在咱們也不差,慢慢總能更進一步的,可不能眼皮子這麽淺。要是事成了剛剛媳婦說的十有八九就成真了。”

“大嫂可不是好得罪的,她的兒子女兒也不是吃素的,兒子可是未來的侯府主人。若是知道母親在咱們這裏受了委屈,不能對我們婦人怎麽樣可有的是辦法算在別的頭上,不管從哪方考慮都不可為之。”

宋氏被王氏一通說下來頓時一激靈,對極了,怎麽自己也差點犯蠢了,冷冷地看了趙氏一眼。

“以後莫再如此行事,長房可得罪不起。你這一個月不要再往那邊去了,還有你那侄女找個人家嫁了,別再節外生枝。”

趙氏看婆婆這樣,不禁瞪了王氏一眼,都是她花言巧語,還有那兩姐妹着實讨厭,要不是她們,這事說不定就成了。

王氏可不在乎她瞪,以前只覺得這弟妹眼皮子淺些可沒想到這麽淺,到現在還不覺得自己錯了,真是蠢婦一個,還好沒惹出什麽大事。

只是兩個侄女那邊要好生修補修補,得叫自己女兒雨姮和雨姍多跟姐妹親近親近。

不得不說王氏比趙氏甚至宋氏都要看得遠多了。

王氏回到自己院子,叫來兩個女兒,對着兩人仔細叮囑了一番,至于那個妾生的三姑娘傅雨奾跟着自己的女兒行事便是了。

趙氏回到自己的屋裏還是覺得憤憤不平,怎麽自己婆母和親嫂子幫着外人落自己的面子,她這麽做也是為了自己這一房人打算,一個個不幫忙就算了還要如此不知好歹,她越想越覺得委屈。

大姑娘傅雨茉進屋來,看見自家阿娘委屈的模樣,連忙急急上前詢問并好生安慰了一番。

趙氏見着女兒忍不住長篇哭訴了一番,既是哭訴便不免會添油加醋,就是不添油加醋,傅雨茉本身也是身在同等立場的,又是親母女,怎麽都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更沒有王氏的遠見。

她靜靜聽完亦不禁替母親委屈,說到底母親都是為着這個家着想,怎麽就被祖母和伯娘如此下面子了。

還有那兩個堂妹,竟然出言諷刺作為長輩的母親,不過是要他們納表姐為妾而已,表姐家道中落沒有什麽依靠,這樣都不肯幫忙實在是太過無情了。

自此之後,她對着傅輕澄傅輕淺便時不時的陰陽怪氣一番。

傅輕澄傅輕淺姐妹自是猜到是怎麽回事,也不在乎,既然對方選擇了這樣的方式這樣的立場相處,她們也不必再上心,反正也不是什麽要緊的人了。

世子夫婦在之後得知了整件事的經過,也沒放在心上,也不值得放在心上。

那件事就這樣随着三夫人的禁足慢慢消散了,沒有驚起一點風浪。

如此平靜的過了幾日,府裏又熱鬧了起來,崔蕪被診出懷了兩個月的身孕,一家子又是一陣歡喜。

因着兩個兒媳都有了身孕,王夫人便重新接過了管家大權。

她有心想要教教兩個孫女,便把傅輕淺傅輕澄姐妹帶在身邊手把手地教導。

姐妹倆本就是聰慧非常的人,還非常默契,很快便上手了。

經過幾日的觀察,王夫人發現了兩個孫女處理事情的差別。

傅輕淺發現問題喜歡不動聲色,細致觀察,不聲不響地把人的把柄抓住,然後一招制敵。

而傅輕澄則比較犀利,一張嘴把人說的啞口無言,竟不知不覺的往她的圈套裏鑽,牽着人的鼻子走。

前者頗有些高深莫測,善于抓住關鍵點。後者則掌控着話語權因勢利誘引領全局發展。

嗯!都是聰明人。

除此之外,兩人竟然還都是個算賬小能手,她有心要考考二人,于是便吩咐賬房管事找來兩本未核對過的賬本,要其在規定時間內找出其中對不上的帳來。

“時辰到了,可有看出問題來?”

傅輕澄先答:“祖母我這本可沒有錯處,找不出。”

“我這本有三處。”說着一一指給王夫人看。

王夫人事先也不知道哪是對的哪是錯的,只吩咐了賬房先生出些問題考一考。

她轉向賬房先生問道,“如何?”

“回夫人的話,五姑娘和六姑娘都答對了。”

“如此,你先下去吧。”

賬房先生受命恭敬退下了。

王夫人對着孫女笑得很是慈祥,“不錯,學得很快,很好!今日就到這了。其他的往後再慢慢學。”

“那祖母咱們這就去用些點心,我有點餓了,吃完再打會葉子牌,叫上阿娘和嬸嬸,可好?”

傅輕澄搶先開口與傅輕淺一人一邊挽着王夫人的手向外走。

“就你貪吃又貪玩。”

王夫人忍不住嗔了她一句。

傅輕淺也甚是贊同,但是提議也确實不錯,随即便轉頭吩咐自己的貼身丫鬟墨雪和墨雨去請蘇宇妱和崔蕪了。

不一會兒蘇宇妱帶着元宵,崔蕪帶着兒女前後腳便到了。

大的聚在一起打葉子牌,小的圍在一起也吱吱喳喳的,還時不時發出一陣陣傻兮兮的笑聲,一時間頤和院內笑聲陣陣,好不惬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