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景川郡王李恒, 年紀雖不大,但為人風雅博學,儀容又出衆, 是出了名的美男子。謝岫冷眼旁觀,寥寥數語之間, 就覺察這人的确不負盛名, 擔的起一個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
“郡主臉色看着不是很好, 可是身體不适?”李恒殷勤問候:“想是站的久了, 受累的緣故。父王,不如請郡主于您的座位上暫歇。”
紫來王點頭:“我也正想說這。安安, 快坐下。”
觀禮臺上只有崇元帝以及幾位年高位重的宗室、老臣有資格落座。方錦安忙推辭:“這如何使得。時候也差不多了, 我還是回我的位置......”
“和我你還用得着客氣嗎?”紫來王不分由說地把她按下:“再說了, 那犄角旮旯, 是你該去的地方嗎?你就給我在這兒安安穩穩地坐着!”
到底有個懂事的人!謝岫只覺着揚眉吐氣。她四下看看, 果然滿朝權貴都目露驚疑地朝這兒看着。于是心中愈發爽快。
在這片驚疑目光中,有小部分人的意味與他人不同。他們多數是武職,前幾日因忙活着調兵遣将撲火的事兒, 并沒有去祭天。過後雖是從他人口中聽聞方錦安所作所為, 不過贊嘆一句到底是方君侯的妹子, 至多再嘀咕一句方君侯的妹子怎也好自稱方氏家主, 其他并沒有多想。而眼下見了着了方氏家主衣裝的方錦安,一舉一動間,宛然舊時故人, 不由得一個個震驚失色。
崇元帝也給紫來王這舉動驚了一驚。紫來王的脾性他知道,最是穩重謹慎不過,今兒這要緊時候,如何做出這樣不合禮法的事兒?過後必須問問他......他邊想着,邊跟德生道:“去,為方氏賜座。”
于是德生趨步過去與方錦安道:“娘娘,陛下賜娘娘座,已在那邊兒安置好了。”
“放到這兒來。”豈料又是紫來王出聲攔到前邊。
德生只得命小太監把椅子擡到這邊來——不過是一個繡墩而已。紫來王一把奪過,放在方錦安旁邊,自己從容坐下。
崇元帝有點惱了:紫來王他到底想幹什麽?最近怎麽這一個個的都不要禮法了?這方氏,到底使了什麽術法,能讓他們這般?不過他終究不願當衆拂紫來王臉面,只得又指示德生:“那墩子是皇兄坐的嗎?速速換來!”
紫來王沖崇元帝笑笑,依舊和方錦安說話:“安安啊,你們家不是最講究仙風道骨嗎?我這兒子,性子也澹靜的很,想來你們合的來......”
崇元帝今兒個原本心情好的很來着,就給他弄的有些不耐煩,唯只盼儀典趕緊開始。
好在時候也到了。
禮部官員奏報太子率王師至。演樂起。不多時聞馬蹄聲如雷,須臾又見旌旗招展。旌旗之下,一身威武金铠的李憶,率領氣勢如虹的虎狼之師,出現在衆人面前。
Advertisement
內外命婦們不由得都多看上一兩眼:素日見這李憶,只覺着肅殺陰冷,今日戎裝加身,又是得勝凱旋,眉宇之間盡是昂揚之色,倒委實英氣逼人。
崇元帝看着這樣的自己兒子,也甚是喜悅。不過他馬上就發現,李憶的目光盡是往一旁的方錦安那兒飄。儀态神色之間,別人看着覺着英雄了得,他這當老子的卻能看出“我英武不英武好看不好看你喜歡不喜歡”的意思。
這孽障。崇元帝暗暗磨牙。
其實李憶此時此刻的心思,嗯,他爹看的一點沒差。這麽多人,他眼裏只有一個方錦安。看到方錦安朝他微笑颔首,他滿心的歡喜,只覺付出的所有努力都值了,便是再辛苦十倍都值了。
方錦安此時卻不怎麽好。真是怕什麽來什麽,她的病,還真選在這當口上發作了。一陣陣眩暈沖擊着腦海,方錦安咬牙裝着無事——一定要撐過他加封......
然而這儀典實在太漫長了。宣诏、加冠、讀冊、授玺,崇元帝雖命從簡,必要的程序無論如何省不了的。等禮部官員終于一聲禮成,已是兩個時辰之後了。
兩個時辰中,李憶不知多少次跪拜,升座,受禮,更衣......禮成太子吉服加身之時,李憶都覺着給轉的有些暈乎。
不過他心下卻是隐約有點羞澀:這大紅吉服,可還襯我?他眼神又往方錦安身上飄。
方錦安其實眼前已經很模糊,不過她卻敏銳地察覺到了李憶的目光,她趕緊讓自己笑的更開心一點。
她以為自己隐瞞的很好,然就是這用力過猛,卻讓李憶察覺到了:她不對勁。再仔細定睛一看,便看到了她緊握的手上凸起的道道青筋。
李憶一急,冕冠垂旒嘩啦啦蕩成一片。
方錦安又神奇地覺察到了。先于李憶,她做出一個手勢:做你該做的事情,別管我。
儀典還沒完,還要嘉獎救火官兵。
禮部官員又誦讀起長長的诏書。李憶一顆心挂在方錦安身上,竟是半句沒聽進耳去。
“太子,太子?!”崇元帝喚他。他把李憶與方錦安的眉眼官司盡數收入眼中,心生不悅:百官面前,這麽重要場合,你們就不能收斂點兒?因此吩咐道:“便由太子,親自宣讀對衆有功之臣的加封恩旨。”
李憶無法,只得起身接了德生遞來的聖旨,一道道宣讀。
“......京軍副統領趙申,率部死守小楊堡,阻延火勢四個時辰......”
“......澄州守将洛川,率部掩護澄州百姓撤離,不使一人死傷......”
“......柳氏女柳慧,閨閣弱女,心懷大義。于火場赈濟災民,救死扶傷,活人數百。澄林百姓,莫不頌其功德。嘉其善舉,封為縣主......”
李憶心不在焉,也沒留神聖旨上到底寫了什麽。這一道聖旨快讀完了,他才反應過來:褒揚柳慧?怎麽回事?!誰幹的?!好大膽子!這柳慧是個什麽貨色,竟敢厚顏無恥底與這些拿命相搏的将士相提并論?得的封賞,甚至還在衆将士之上!
他咬着牙,念不下去了。他凜然轉身,看向崇元帝,立時就要把這旨意給駁了。
“太子,”然崇元帝搶先一步說:“怎的停了?還不速速宣旨,這後面還有恁多将士等着呢。你要讓他們等到什麽時候去?”
言下之意卻是,若是他當真敢驚世駭俗地當衆駁這旨意,那剩下的将士的封賞,就不用想了。
李憶胸膛劇烈起伏,終究不得不向崇元帝低頭。“進號慧善,欽哉!”他冷聲極塊地吐出聖旨上剩下的幾個字,如同吐出一口痰。
在場的都是人精,如何看不出他們父子間的交鋒。不過太子敢表露出試圖反駁皇帝的跡象,衆宗室、臣工已然心裏給他豎大拇指了。
想來柳慧的太子妃之位已是板上釘釘了吧。衆人紛紛又想。
萬衆矚目之下,柳慧款款拾階而上。
她今日打扮不似以往那般極盡奢華,而是莊重又沉穩。一路行來,雖是心中激動萬分,面上卻是不露分毫。她眼角餘光,看到祖母,母親,還有其他族人欣喜的面容。再微微擡頭看向高階盡頭的李憶:他雖是無情,目光都不願意落到她身上,柳慧卻恍惚看見鮮花飾錦禮樂齊鳴,無數人的恭賀中,她一身大紅喜服與他并肩而立。
柳慧嘴角忍不住翹起。
終于這一路走完了。柳慧再看一眼李憶,跪拜如依:“臣女柳慧,謝主隆恩,領旨。”
然後高高舉起雙手。
李憶緊攫着那聖旨,幾乎要把它扯爛。
那邊謝岫也盡看出其中機關。她又生了一肚子氣,懶的看那萬衆矚目的人兒,只心疼方錦安:“娘娘,這半天都沒喝水了,快喝杯熱茶。”
她遞茶盞給方錦安。
方錦安慢慢伸手來接,那手卻是顫抖的。等謝岫察覺為時已晚,那茶盞在方錦安手中無力地滑落,咣當摔落地上。
方錦安下意識地俯身一探,這一下,只覺眼前一黑,竟是再無力控制身體,順勢向前倒下。
李憶立刻察覺。他腦中一白,把聖旨随手一摔,飛奔過去。
事發突然,崇元帝只聽一聲異響,轉頭一看,方錦安倒在地上。然後下一眼,李憶就出現在她身邊,把她打橫抱起。“皇甫極何在?”他焦急地吼謝岫。
“皇甫極在澄州,不過咱們有他留下的藥。”謝岫急道。
李憶也不再多說,抱着方錦安跑下受禮臺,跳上馬背,向皇宮疾馳而去。
他這一連串動作太快,崇元帝甚至還沒來得及說話。
他,以及滿朝文武滿京城百姓,就這麽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憶和方錦安一騎絕塵,轉瞬不見......
作者有話要說: 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