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詭麗幻譚的空蟬】 (3)
他不好交代。」
「知道了,我回信就是。」張易之轉身回住所前,稍稍停下腳步側頭對李隆基說:「忘了說,恭賀你登基。」
「太夠禮數了,登基也是世卿回來之後的事。」難得看見張易之臉上的淺笑,李隆基突然覺得這貨沒想像中刁鑽,既然政變的事告一段落,那麽接下來就是更換國都。
上陽宮就改成英靈殿,死太多人了,很适合當集體墓園。
至于皇帝辦公室,當然是選隆慶坊。
他不希望嶄世鸰回長安後還要處理政務上的小事,為此李隆基馬不停蹄地整頓大唐,一直到政變餘波也消失殆盡,他才親自寫信給泉藍深,信中表面上祝賀高句麗結束內戰,仔細剖析不難發現整封信只有一個宗旨,就是叫高句麗沒事快點放人。
雖然不想承認,但君主的素質可以在改朝換代統整國家上看出優劣,李隆基還沒登基,朝廷大臣已煥然一新,迅速頒布簡單上手的法案,注重耕作和公平交易,此外對奴役條例有了新的規約,展現新君主一視同仁、愛民如子的心意。這是李隆基與生俱來的領導手段。
泉藍深嚴格說來是高句麗多才多藝、深謀遠慮的君主,他同樣具有領袖魅力,也很果覺敏銳,不同的是他缺少李隆基內斂喜怒不行于色的心思,這就是人類和作弊種族吸血鬼無法避免的差異性,人類有極限,但吸血鬼只要活着就沒極限。
協助泉藍深穩固勢力,再加上李隆基頻頻催促,嶄世鸰選在今日回到中土。
只是來至大唐與高句麗交界的鴨綠江時,以為等待他的只有姚崇或張九齡這些幕僚,想不到李隆基居然親自迎接他,頓時不解風情的鄉下人只有一個想法。
「我以為要登基之前的君王有幹不完的事、批閱不完的奏章,可看你這樣子,挺閑的嘛。」
「不是閑。」姚崇認真糾正,「是廢。郎君已經放話了,所有事等你回長安再說。」
「郎君為何要這樣對待只身留在高句麗打拼的我?」嶄世鸰忍不住用無比糾結的眼神直直盯着李隆基,「差點死在一票惡徒手上,要不是運氣糟到已經負負得正,郎君以為現在還能見到活生生的我嗎?結果我回長安不只沒能休息,還得處理一打的破事,郎君你扪心自問至不至于?」
「別這麽幽怨,我對付韋妃一幫人也氣空力盡,只好請你多擔待了。」見到嶄世鸰,李隆基暗自松一口氣。
「少來。」嶄世鸰冷不防從李隆基的手中搶過紅豆燒餅,太久沒吃了,他光聞到味道就快淚流滿面,「你以為我沒聽說?造反者都被義興郡王給處決了,隆俊龍虎、戰無不勝是不是?」
「唉,真該燒了所有記載這事的史書。」見到嶄世鸰近在眼前,李隆基一手按住他的肩親自确認這分真實感,直到手心傳來熟悉的溫度,他才釋懷露出微微的笑意,「沒有什麽比你回到我身邊更重要的了,想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吧,高句麗的事世卿辛苦了。」
Advertisement
「我知道你也不容易,要解決火燒風又要處理政變,你也辛苦了。」嶄世鸰在離開高句麗時,有聽說長期封鎖的巴州已經解禁了,許多巴州遺族歡天喜地重返故鄉。朝廷對外說法是,巴州境內有罕見疾病發生,為了廣大居民健康着想只好先進行管制,現在已經完全杜絕這個疾病。盡管這個說詞絕不是巴州被封鎖的真相。
韋妃和前太子發動政變之後,再無人見過武則天,坊間流傳她不願意見到李隆基坐上王位,于是早早就去英靈殿沉眠。嶄世鸰明白就算他向楚王詢問天後的下落,也會得到與坊間八卦相去不遠的回答。
巴州是章懷太子的葬身之地,如果要消除李賢的詛咒,恐怕只能獻上武則天這個高貴的祭品。他認為自己永遠不提武則天是最理想的辦法,即使巴州沒有發生災難,李隆基也不會讓武則天安穩地退位。
楚王的母親死于這位女性手中。
單單這筆舊賬,足以讓李隆基對她抱持不共戴天的仇恨。
皇帝這種生物不是什麽良善之輩,沒有對「人」擁有強烈的愛憎之心,是無法心平氣和坐在無數人命堆砌而成的龍椅上。
上馬車後,接連一段時間都處于緊繃狀态的嶄世鸰很快就睡着了,他身旁坐着李隆基,登基在即有太多事情要處理,他幾乎随時随地都在看奏章,盡管有三省官員過濾奏章內容的重要性,但悲劇的是,目前三省長官加內部成員的數量只有三個,根本不夠力……
等到奏章看到一個段落,李隆基才察覺嶄世鸰正靠在他的肩上熟睡,是左肩的位置。
那時候他忽然了解漢哀帝為何會拿劍斷袖而起,也不願驚醒壓住他袖子的寵臣。
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懷抱這樣不尋常的心思,已經無法估算了。或許是嶄世鸰決定輔佐他的那一刻開始,又或許是在隆慶坊春日的庭院內,那個乍看之下平凡無奇的人被豺狼虎豹之流的王公貴族環飼之下,毫無退縮地指責武則天的不是,大概從那一刻開始,就覺得嶄世鸰與衆不同。
即使如此,他也很清楚嶄世鸰這樣的人注定無法與他相容。
——讓皇帝這種沒什麽慈悲心的東西統治大地原本就是個錯誤,他始終不了解自己在輔佐何等怪物,你覺得他何時會清醒呢?
——不要緊,最多就三百年吧,你也會跟我一樣,滿腦子只想着把這片大地變成地獄。
李隆基早就知道了。
所有皇帝,不論在登基前懷抱何種良善的夢想,在登基之後,也會逐漸變質。
一步一步邁入自我毀滅的道路,甚至滿心期待天崩地裂來臨的那一天。究竟為什麽思維會污染至此,沒有特定的原因,漢宣帝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在他執政三百年後的每一天,淨是寫着許多無法被理解的內容——
虛無。癡情。
敗德。
人。永劫。
理想的世界。我。
聽見催促我堕落的聲音。
再見。
這件事情李隆基從以前就知道了。
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走在想要成為帝王的道路上。扭曲也好、變質也罷。他想探索是何種緣故讓所有帝王都成為道德淪喪的産物,他想竭盡所能地記錄下來,就算自己無法改變,至少往後可能有人足以扭轉命運。
這樣就夠了。
為了能清楚感受他的變化,李隆基将嶄世鸰放在一個離他最近、同時也是最無法離開他的位置。這是他人生中最偏執的任性。
就算真的有一天他瘋得徹底,也要嶄世鸰陪伴。
不管是與他一同絕望,還是……
====
桂月三日,大唐迎來第五位皇帝,李玄宗李隆基。
改國號為先天,正式結束武則天統治時代。
國都遷回長安,皇宮是先前的隆慶坊。
三省長官分別為張九齡、宋璟、姚崇,內侍為高力士,骠騎将軍是李重俊。
三師、三公目前唯一留名的是文武百官之首——太師,嶄世鸰。
從李隆基坐上王位的那一刻起,大唐逐步邁向極盛時期。
然後,在繁華璀璨的巅峰時,那名治世幾乎沒有污點的皇帝,徹底堕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