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賈赦的雙胞胎哥哥(21)

賈澤中舉, 而且還是解元,賈代善原是想大擺筵席,把親族和四王八公的其他人家全都請過來,好好慶祝一番的。

一筆寫不出兩個賈字, 兒子中舉,侄子也中舉, 賈氏一門雙傑, 喜宴也應該是要擺到一塊兒的。

賈代善沒通知自家府上的任何一個人,興沖沖的跑到寧國府去跟堂兄商量。

賈代化确實是想給自家兒子好好慶祝慶祝, 但是侄子就算了。

“賈敬打算再等上三年,參加下一屆的會試, 如今大擺筵席耽誤幾天的功夫算不上什麽,但是據我所知,你兒子賈澤打算明年春天就參加會試的, 滿打滿算這才幾個月, 何苦讓他耽誤功夫。”

賈代化真不知道自家堂弟到底在想些什麽, 朝堂上的事情再多, 也萬萬不能夠忽略嫡長子, 那才是家業興衰的根本。

賈代善有口難言,自己的嫡長子自己能不重視嗎,但就是因為重視, 所以他才了解自家長子平日裏的學習狀況。

除了被柳先生在府上教導的那一年之外, 賈澤哪天能翻翻書本就算是好的了, 什麽晝夜苦讀, 那全都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是不愧是他們賈家人,在讀書上下的功夫遠不及在武學上下的功夫。

賈澤從小到大沒有間斷過的事情便是練武了,劍術、拳法、槍法、騎術、箭術……這些東西不光是有所涉獵,而且全部精通。

所以別看距離會試就只有幾個月了,擱別人家的考生那肯定是不分晝夜的讀書,但是到了自家長子這兒,平時是什麽樣,現在就還是什麽樣,別說是耽誤幾天的功夫擺喜宴了,就算是把這幾個月的功夫全都耽誤到別的事情上,那也沒什麽差別。

不過真實情況就不好說出來刺1激自家堂兄了,畢竟賈敬這些年讀書是真下了苦功夫的,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讀書上了,莫說是打拳練劍,連出去走走都很少,所以這身子骨才這麽差,若是平日裏能好好練練的話,哪至于如此。

人比人氣死人,賈代善跟自家堂兄的關系再怎麽好,也不能把這麽‘遭人恨’的事情說出來。

“那就依堂兄的意思,等明年再說吧。”

中舉跟中狀元比起來,差了可不是一星半點兒,他就再等上小半年。

賈代善對自己長子的信心是逐次遞增的,如今已經膨脹到他自己都說不清楚的程度。

但是對于幼子,那就真的是恰恰相反了,兩次縣試不中,第一次說是因為緊張,第二次則是因為誤食了巴豆粉,連考場都沒進去,更別提中不中的事情了。

至于這第三次,還沒去金陵呢,人就不太舒服了,這回倒是沒有吃壞肚子,而是頭疼,別說是坐馬車趕路了,頭疼的連書都看不了。

接連請了好幾位大夫,都說不出所以然來,只能慢慢養着,明年二月份的縣試怕是去不成了。

賈代善懷疑這所謂的頭痛病,根本就是小兒子裝出來的,要不然的話,怎麽連大夫都說不出具體的病因和病症。

夫人還幫着小兒子打掩護,得,這事兒他也不管了,壓根兒就不是那塊料,逼着他又有什麽用。

賈代善現在不光覺得小兒子不是讀書的料,什麽料都不是,堂堂國公府的嫡幼子,但凡是有點腦子,就不會把自己逼進死胡同,如今都快成為府裏的笑話了,也就夫人還一直縱着小兒子。

他倒要看看這母子倆什麽時候才能從死胡同裏走出來,到底有沒有長腦子。

自家老爺是什麽想法,史氏或多或少能夠猜到一些,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她就去問過柳先生了。

政兒底子是有的,确實是刻苦認真過,只是這一年進步不大,想要通過縣試,還得借助點運氣。

一個小小的縣試,就已經如此艱難了,想要科舉晉身,往後的考試還多着呢,史氏根本就不敢想,倘若幼子幾十年的功夫全都耗在這上面,如果真的能成也就罷了,皓首窮經半輩子都不能在這方面出頭的話,那到時候後悔也晚了。

更重要的是有長子做對比,幼子如今已經遭人嘲諷了,再這麽繼續下去,怕是說閑話的人會更多。

賈政這次頭疼,根本就是史氏授意的,反正這次縣試是不能去,之後書也不用讀了,這走科舉的路子既然走不通,那就幹脆換條路走,堂堂國公府的嫡幼子,哪還能淪落到無官可做的地步。

至于老爺對政兒是什麽看法,這些不需要着急,哪有當爹的嫌棄親兒子的,有她在旁邊勸着,老爺總會為政兒謀劃的。

不過想到長子,史氏也說不出來這心裏頭到底是什麽滋味,按理來說自家孩子出息了,做母親的哪 能不開心,但長子是老太太一手帶大的,跟她一點兒都不親近,別說跟幼子比了,連次子都比不上。

長子再怎麽有出息,在外人看來那都是老太太跟老爺的功勞,跟她這個做母親的沒什麽關系。

她早些年一直都打算培養小兒子成才,好好讀書,科舉進身,将來不比長子和次子差,可惜了,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花費不少精力培養的小兒子沒能在科舉上做出什麽成就來,反倒是長子大放異彩,如今又跟張家定下了親事,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坦蕩。

“讀書終究是個苦差事,咱們國公府沒必要跟窮苦人争科舉晉身的資格,你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咱們這樣的人家讀書為的是明理,沒必要太過看重功名,娘要想着過幾日順便把柳先生打發了,你騰出時間來,好好跟在你父親身邊,看他是怎麽處理事情的、怎麽接人待物的,那都是從書上學不到的好東西。”史氏勸慰道。

小兒子不能在讀書這事兒上死耗下去了,再過幾年就到了要相看的時候,若是一事無成的話,怕是相看不到什麽好親事,跟在老爺身邊見見世面,旁的不說,最起碼能讓外人看出老爺對政兒的重視了,這可都是相親的砝碼。

賈政松了口氣,自打頭一次回金陵參加縣試之後,他就不覺得自己是塊讀書的料子了,大哥在科舉上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一直都是考頭名的,在大哥的映襯下,他也不覺得自己有必要把時間和精力耗在科舉上。

“孩兒都聽母親的,但是父親那邊,孩兒要怎麽說?”

當年母親是怎麽同父親誇他的,他如今可是還歷歷在目,如今……真的是不好收場。

史氏哪能沒想到這一點,“這事兒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去同你父親說,不過,你大哥剛剛從金陵回來,你也抽時間去關心關心他,畢竟是親兄弟,老大可不止老二一個弟弟,你也是他親弟弟,理應一視同仁才對。”

老大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進士肯定也不在話下,再加上有張家人幫襯,跟老大打好關系,對政兒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這也都怪她,之前沒想過老大會有這麽大的出息,所以一直拘着政兒,沒讓他跟老大有過太多的接觸。

不過如今也不算晚,日子還長久着呢。

賈政低頭應下,心裏頭卻不是這麽想的,大哥确實是厲害,但是他在心裏頭跟大哥、二哥争了這麽多年,實在沒辦法現在就扭頭去讨好,那他成什麽人了。

左右還有父親和母親在,用不着大哥來替他做什麽事兒。

……

賈澤回來後的第二日,便帶着從金陵買過來的禮品,去張府登門拜訪。

不過這一次可不是休沐日,未來岳父還在翰林院當值,并不在府中。

兩個小舅子,大的那個也是剛剛鄉試回來,榜上有名,同樣是新鮮出爐的舉人一名,這會兒親自出來招待他。

小的那個還在家學裏讀書,這會兒并不在府上。

“恭喜賈兄,頭名解元,厲害厲害,讓小弟佩服。”張文拱手,未來姐夫确實有這個實力,不過有時候,有實力的人未必就能有這個運氣,自家姐夫是有實力又有運氣。

“你也一樣,小小年紀就已經中舉了,大家同喜。”賈澤顯然是不太習慣這樣的商業互吹模式,但心裏頭是真高興,眼瞅着再過幾個月就是會試和殿試了,只要考完這兩項,就算是完成任務了。

連續幾天呆在考棚裏,吃喝拉撒睡都不痛快,這滋味只有嘗過的人才知道有多難受,哪怕他的體格強過普通人,也不樂意在裏頭遭這個罪。

張文雖說在鄉試的名次也比較靠前,但是并沒有要參加明年鄉試的打算,“父親想讓我出去游學一段時間,多經歷點事兒,避免文章空洞,三年之後再參加會試。”

按照自己父親的話來說,現如今他的文章技巧已經夠了,缺乏的是內容,見解不夠深刻,對很多事情的體會都浮于表面,有必要出去走走,多見見人間疾苦。

張文的文章賈澤也是見過的,明白岳父大人此舉的苦心,“多出去走走也好,不過要做好準備,哪怕不帶銀兩,也得帶着護衛,府上有沒有合适的人,若是沒有的話,我這邊倒是還有幾個合适的,早些年都是在軍營裏呆過的,身手不錯,家世清白,為人也本分。”

“那倒不必了,多謝賈兄的好意,家父已經準備好了,過了年,我便正式出發去游學。”

他們祖上雖然世代都是讀書人,從未進過軍營,不過護衛卻是不缺的,而且不管是下人,還是護衛,都是從小培養起來的,絕無二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