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周立成去瑞和放食材的庫房裏拿了所需的配料,無非是八角、香葉、桂皮草果,蔥姜蒜之類的,跟瑞和後廚原本準備好的料差不多,只是多了幾樣廚房裏燒菜比較少用到的,如春砂仁、橙葉等。
周立成能通過剔除食材雜質的方法來提升食物味道,但是馬老板等人卻不像他一樣擁有心火,所以他此時向瑞和展示的改良菜譜,便不能用他一貫的方法,否則那就是欺騙。
将配料交給切配處理,周立成指着後廚原有的辣椒油,對馬老板說:“川蜀人慣吃菜籽油,但是菜籽油中有一股很不好聞的青氣味,青氣味不去除幹淨,則會破壞食材的味道。”
馬老板點頭,小老板則不屑道:“這一點只要是個川蜀人都知道的吧,你連這也要賣弄?”
周立成無視了他,“廚師們為了去除青氣味,一般會在炒菜之前先用菜籽油炸一遍配料,如花生米,蔥姜蒜等,這樣就能将青氣味去除。”
“但是,”在小老板翻白眼之前,周立成繼續道:“這種方法并不能完全将青氣味去除,尋常人吃不出,舌頭刁鑽一些的,依舊能吃出來。而且這樣處理後的菜籽油,做出來的菜好是好吃,卻難免千篇一律,滋味單調。符合了大衆口味,卻也會讓少數人避之不及。”
因為用炸過這些配料的油做出來的菜會保留配料的味道,但如蔥姜蒜這些,并不是所有人都會喜歡它們的味道。
小老板抄着手站在旁邊,不耐地說:“那你說怎麽處理,菜單快要下來了,前面客人還等着吃飯呢。”
周立成給了小老板一個稍安勿躁的眼神,切配已經将所有配料處理完畢,周立成拿了一個幹淨的鍋,在裏面放了一勺水,然後大火燒上。
他看着始終不以為意的小老板,道:“今天我就教你一個徹底去除青氣味的法子。”
廚房裏的其他廚師和切配,雖都忙着手中的事,但眼神都不由自主地往周立成那邊看。馬老板咳嗽了一聲,走到周立成身邊,準備看他怎麽做。
周立成看一眼馬老板發虛的身體,指着小老板,“你過來,拿着鐵勺,聽我指令。”
小老板撇撇嘴,不過還是照做。
一勺水很快燒開,周立成将火轉小,然後開始把配料往裏面加。他并不是一股腦兒地就全部加進去,在加進去一樣後,基本都會等一會兒,等候的時間不一,有的加進去後他會讓小老板用鐵勺攪拌一下,有的則不攪拌,竈下的火也時而開大,時而轉小,樣子看起來頗為随意。
馬老板和小老板都看不出什麽名堂,只能忍住心裏的疑惑,繼續看周立成的動作。
當配料越加越多,廚房裏開始出現了一絲不明顯的香味,在場的人都聞出來,那是經常在街頭聞到的鹵香味。
Advertisement
等配料還剩最後兩三樣的時候,周立成讓旁邊的兩個廚師各自倒上半鍋生菜籽油在鍋裏熬,他這邊則将最後的配料扔進配料鍋裏。
此時鍋裏的水已經不多,周立成讓小老板加快了攪拌的速度。菜籽油快要熬熟時,他這邊終于關了火,然後拿碗出來,将鍋裏的水倒出來,最後只得兩三小勺。
菜籽油也熬熟了,剛才配料鍋裏升起的那一絲香味,早已被油鍋中慢慢升起的生油味道徹底掩蓋,随着油溫升高,此時的廚房飄滿了菜籽油刺鼻的青氣味。
端着用配料熬出來的水,周立成取了一根筷子在碗裏蘸了一下,然後将筷頭上将落未落的水滴彈向了冒着青煙的油鍋中。
“嗞--”的一聲,水入油鍋的激烈反應炸響在耳邊。與這炸響同時出現的,還有一股突然爆發出來的濃烈異香,廚房上空彌漫的青氣味與廚房裏殘存的其他食材味道,都被這忽然竄起的異香一沖而散,十分的猛烈與霸道。
馬老板精神一振,他正想發問,那濃烈的香味卻又忽然消散。
小老板“咦”了一聲,疑惑地看向了油鍋。
周立成彈進去的一滴水份不多,很快在鍋內蒸發掉,油鍋裏重新恢複平靜。他嘴角微揚,暫未理會這對父子的疑問,然後在兩人的注視下,再次用筷頭蘸了水,彈入了第二口油鍋中。
濃烈而熟悉的香味再次在鍋中爆發,然後随着水的蒸發而迅速消散。馬老板終于确定,這香味就是那滴水弄出來的,他看周立成的眼神終于認真起來。
周立成放下筷子,讓小老板把熱油倒出來,分兩份裝,一份用來制作新的辣椒油,一份用來炒菜。
這時候,前面的服務員将菜單遞到了後廚。一家六口,九菜一湯,沒要米飯,剛好是十道菜。
“開始做菜。”周立成道,“不過這點油也就夠做三桌菜,你們等會兒可以再熬些出來備用。”他用筷子指着被他随手放在料理臺上的配料水碗,“記得,熬熟關火的時候,彈一滴水進去。”
“這樣就行了???”小老板不可思議地看着周立成,滿臉都是“你怕不是在驢我”的表情。
周立成把筷子遞給小老板,示意道:“你可以嘗嘗,不過我看你頂多是個剛上竈頭的新手廚師,不一定能嘗出來。”
被周立成嗆了一句,小老板面色微惱,“你別小瞧人,我雖然廚藝不咋地,可味道的好壞物品還是能區分出來的。”
馬老板也笑呵呵地說:“小兄弟,我兒子做菜不行,但是吃菜的功夫還可以。”
小老板其實還是個大學生,因為從小家裏開店,他也會颠幾下鍋鏟,但與真正的廚師比起來,他還差得多。不過就如馬老板先前誇周立成一樣,小老板的舌頭也很是刁鑽。
馬老板家的菜也不是一開始就那麽好吃的,是他總不忘提煉廚藝,改良菜譜,這樣一年一年地,才把味道慢慢提升上去。每次他研究出什麽新菜式,他就會讓自家兒子先試吃評價,然後他按照兒子的意見改良過後的味道,總要是比他先前做的好,可以說他家先前生意火爆,很大程度上是他兒子的功勞。
之前馬老板之所以會從後廚出來,是服務員過來說前面結賬出了點問題。他以為周立成等人想吃霸王餐,所以就帶着兒子趕緊出來撐場子。只不過剛到門口,就聽到周立成對那一桌飯菜的點評。自己現在做出來的菜味道如何,馬老板早在兒子那裏摸到了底。因為心裏有數,所以他才會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聽周立成說明來意。
小老板哼了一聲,滿臉的挑刺樣兒,一把搶過周立成手中的筷子,在油盆裏快速蘸了一下,然後含着進嘴裏。他抿着筷頭上的油味,惱怒的神情忽然一頓。他狐疑地看看周立成,重新拿了幹淨的筷子再次蘸油細品。
油的好壞決定了一道菜肴的基礎,小老板和馬老板以前為了提升菜的品質,也曾在油味上下過許多功夫。但是他們試來試去,還是只能像周立成剛才說的那樣,用炸配料的方法去味提升,但這樣卻失去了中餐講究的百菜百味。
入口的油,很油很膩,但那油味中卻再無半點生油味道,難以徹底去除的青氣味也毫無殘留。小老板眼中的不以為然褪去,慢慢閃過驚奇。他放下筷子,勉為其難地對周立成說:“ ……原味醇正,算你還有兩把刷子。”
馬老板一聽自家兒子的話,眼中就是一亮。
只用一滴水珠就去了油味糟粕,保留了油最好的本味,可見那看似不起眼的幾勺配料水裏蘊含着極深的奧妙。自家兒子都給予了肯定,馬老板也不吝誇贊,他沖周立成豎了豎大拇指,“小兄弟好手藝。”
周立成微微一笑,接下了這句誇贊。
油已經搞定,接下來就是做菜了。從進廚房到兩鍋油熬好,時間也只用去五分鐘,而菜單傳下來,也只過去了半分鐘時間。
第一道是紅油涼菜,平常時候廚房裏準備的辣椒油,為了保證味道,通常都是做好後放一夜再用。因為現在周立成負責外面這一桌菜,所以這會兒負責涼菜的那個廚師就問他,該用之前準備好的,還是用剛才才做好的。
“用剛做好的。”周立成說,“用我處理過後的油做出來的辣椒油,隔盆放入冰水冷卻後立即就可以使用,味道不影響。”
那廚師一聽,猶豫地看向馬老板,就見馬老板揮揮手,示意他照做。
周立成當沒看到那邊,他站在兩個爐竈之間,像昨晚在家裏指導周莉亞做蛋炒飯一樣,周立成指導着另外兩位廚師做熱菜。
剛開始周立成只是盯着,并沒有說什麽,直到油燒熱準備下料炒制時,周立成才開口讓廚師們随他指令調火的大小。
兩位廚師被手把手教着調火的大小,不由頻頻去看站在旁邊的馬老板。他們臉上表情很明顯,都是滿臉無語中帶着些不以為然,他們做廚師多年,自然知道什麽時候該大火小火,周立成調火的時機和他們平時用火差不多,有必要擺出一副高人的架勢?兩人偶爾對視一眼,都會沖着周立成的方向挑挑眉、撇撇嘴。
周立成将他們的神情都收在眼底,不發一語,只盯着兩個廚師用火。
道人以丹成九轉為仙,儒家以無過、不及為中庸。司廚者,能知火候而謹伺之,則幾于道矣。廚師用火就像悟道,火候的熟練掌控對廚師至關重要。周立成作為靈廚,雖然主靠心火,但在味覺、刀工、火候與調味方面,也有很嚴苛的要求。在外面時周立成就說過,馬老板家這些廚師用火的功夫不到家,在道門上,他們連門檻都還沒摸到。
馬老板倒是看出來,周立成對火候大小的調控,要求更為精準一些。
沒管兩位廚師聽到這話的一臉茫然,周立成嘗了一下調料盒裏的鹽,說:“各地所産的鹽鹹度不一,各位每次新開鹽時應該都會先嘗鹹度,然後再适量增減吧。”
廚師們點頭,表示他們是這樣做的。
周立成笑了笑,這個“适量”與其他諸如“少許”、“一點”,都是華國人做菜的核心技術,并不是那麽好掌握的。
鹽定主味,乃百味之将,用量寧淡毋鹹。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裏,這與掌控火候一樣,鹽的多少,是決定一道菜好不好吃的最關鍵的因素。
而新手廚師們最容易犯的錯,就是調味過重,味道過鹹。除了鹽的用量,加鹽的時機不對也會影響菜肴的味道和口感,這一點同樣适用于其它調味料。
被周立成指導着放鹽放調味料,兩位廚師表情更加無語,他們現在做的就是很尋常的,已經不知道做過多少次的家常菜肴,明明就是一樣的做法和步驟,這位小兄弟真的沒必要這麽盯着他們悉心教導啊!
兩位廚師在心裏不斷抱怨吐槽,就這麽着,兩人制作的第一道熱菜很快好了,恰好是周立成他們剛才點過的麻婆豆腐和回鍋肉。所有的菜肴周立成都讓切配多準備了些食材,因此前面需要上桌的分出來後,剩下一點周立成另外拿了盤子裝下,推到小老板身前。
周立成道:“嘗嘗。”
家常菜肴做法簡單,做熟容易,要做好吃,卻也不是人人都擅長。
麻婆豆腐是川蜀名菜,其有八字箴言:麻辣鮮香,酥嫩燙活。做法多種多樣,輔料也多有不同。
瑞和的麻婆豆腐,是很常見的以豬肉沫與豆瓣醬和豆腐做搭配。選用的辣椒和花椒也很講究,麻不能麻掉味覺,辣必須是香辣而非燥辣;肉沫需要用慢火炒至略酥後才能加入鮮湯,下鍋的豆腐必須先過熱水汆燙,汆燙時水不能開,否則豆腐易老僵而不嫩;需芡勾三次鎖住滾燙的湯汁,在第二次勾芡時放入青蒜苗,這樣出鍋時蒜苗青嫩新鮮,像是剛從地裏摘回來的,吃起來卻無半點生澀之味;待最後一遍芡勾過,便可以出鍋,将豆腐裝入盤碟中,撒上炒制後碾碎還帶着熱氣的花椒粉,便可上桌。
看似簡單的做法,每一步卻都極考驗廚師的技術。
小老板手持着筷子,看着眼前冒着滾燙熱氣,香氣撲鼻的麻婆豆腐,忽然生出不知從何下筷的感覺。他忍不住先吞咽了一下,才朝着盤中伸去筷子。豆腐小小的一塊四方,裹着紅油顫巍巍地靜立在盤中,呈現出一種瑩潤的感覺。筷子一夾,豆腐緊而不散,卻入口滑嫩。
豆腐是一種不易入味的食材,但肉沫與豆腐黏連在一起一同入口,便增加了豆腐的鮮鹹之味。肉沫肥多瘦少,輕輕一咬,油脂便在口中綻開,肥腴卻不膩。肉脂香味與鮮鹹在舌尖彙合,辣味在舌尖上一觸即炸,又迅速與麻味交疊,滋味層層遞進,回環交融,叫人回味無窮。
小老板瞪大了眼睛,顧不得自家父親投來詢問的眼神,筷子不停,一口一口地将豆腐往嘴裏送,即便眼淚都燙出來了,也不願停下來。他先前就有注意到,周立成用來裝麻婆豆腐的盤子事先在滾水中煮過,用廚房紙吸幹水漬才用來裝盤,盤子的溫度讓豆腐的熱度不散,因此每一次入口的豆腐都熱燙不已。
“好吃!”小老板一邊吃,一邊沖周立成豎了大拇指,這次是真心拜服。
盤中還剩最後一塊豆腐時,小老板的手被馬老板拍開,他才意猶未盡地讓開位置,讓自家老爸也嘗嘗味道。
馬老板的味覺沒有恢複,對味道的靈敏程度自然不如小老板,但即便這樣,在他看來自家廚師在周立成的指導下做出來的這一盤麻婆豆腐,味道也比他先前自己做的要高出兩分。若是由周立成親自來做,不知道味道又要好出多少。
吃完了麻婆豆腐,再嘗回鍋肉。回鍋肉便是突出“回鍋”二字,将煮得八成熟的五花肉再次下鍋烹調,需将肉炒卷,形成川蜀人俗稱的“燈盞窩兒”後,再放其它配料。很多人在做這一道菜時,用的醬料味往往也會過重、過鹹,吃起來調料的味道往往會蓋過肉的本味。說是在吃肉,不如在吃調料。
但在周立成指導下做出來的這盤回鍋肉,色澤紅亮,皮肉微卷,肥而不膩,滋味濃香且帶着韌勁的口感,吃在口中也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馬老板心裏有點激動,可激動過後,又生出些凝重來。只因他剛才看周立成指導廚師,調火的時機和調味的順序與用量,和他自己也沒什麽大不同,但現在他再回想剛才看到的做菜過程,竟然一點都分不出其中的細微差別了。馬老板心中有點懊悔,他剛才應該更仔細地看、仔細地記才對!
接下來的菜,不光是馬老板父子,連幾個廚師都被馬老板偷偷叮囑,一定要仔細記下周立成做菜的程序。但結果是讓他們苦惱的,因為無論他們再怎麽努力地記,一等到菜做好後,就根本沒有能力去區分其中的那些小小的不同細節,因為程序的差別實在太小了,除非用鏡頭一幀一幀地記錄下來,不然光憑肉眼與習慣估算,很難達到周立成指導的那種程度。
到最後一道秘制蹄花出鍋,嘗過味道的馬老板父子徹底心服口服了。
秘制蹄花的做法除了那個忘恩負義的廚師,就只有馬老板知道。這道菜也由馬老板來負責,他同樣接受周立成的指導。蹄花是早就準備好的,不過馬老板注意到,周立成在選用其他配料時,無限接近于他往常所用,做法也相差不大,但最後做出來的成品,竟然比他做的還要好吃幾分。
馬老板再次震驚,他問周立成:“小兄弟,我家的秘制蹄花,你吃過幾次?”
周立成淡笑道:“一次,就在剛剛。”
馬老板看着周立成的眼神頓時變得很不可思議,“你吃一次就把我家秘制蹄花的配料與做法都弄清楚了?!”
“這對我來說并不難。”周立成道。
他對食材的分辨早在異界就鍛煉出來了,哪些味道是哪些食材散發,哪些味道是哪些食材中和而出,種種味道他早爛熟于胸,品一品就知道了。
馬老板震驚過後,心中便湧出狂喜。瑞和這麽多年,主要靠的就是秘制蹄花來吸引食客,他也從未放棄對這道菜的味道的提升,只是一直未有新的突破。若是這次能通過周立成把握住提升味道的關竅,什麽香糯蹄花,什麽蜀味軒,在瑞和面前統統都是垃圾!
最後一道菜已經做完,外面也沒有新的食客進來,後廚的忙碌暫告一個段落。
馬老板搓搓手,态度已經變得十分熱情,他興奮地看着周立成,道:“小兄弟,賣菜譜是吧,來來來,我們這邊談一談!”
周立成解開圍裙,說道:“好。”
他轉頭看了一眼一直待在廚房角落的周母和陳飛鵬,示意兩人一起過去。
在周立成指導人做菜的期間,周母和陳飛鵬一直以一種驚奇的目光看着周立成。這會兒跟上,周母就忍不住小聲問道:“立成,你怎麽忽然這麽懂做菜了?”
自己其實已經做了幾百年廚子的事情,周立成自然不會說出來吓着周母,他只是像從前一樣,有點腼腆的笑着,小聲回到:“其實我一直對做飯比較感興趣,每次學校放小假的時候,我都會去書店打發時間,那時候我不看學習資料,看的都是與美食相關的書,只不過一直沒有機會實踐。”
周立成這番說辭,周母信了。
家裏一直都窮,在吃上面一直都一般。家裏每次買了肉,基本都由周立成做,因為他手藝最好,而且有心思研究花樣,一份食材在他手裏會被做出三四個菜式,只不過因為調味料和搭配的食材受限制,做出來的味道好吃是好吃,卻并不是多出衆。周母認為,今天在瑞和這裏,能讓周立成用的食材配料繁多,做出來的菜自然要好吃很多。
當然周母這麽容易相信,還是因為張老爺子的那位傳下菜譜的禦廚祖宗,她曾聽張老爺子回憶過這位祖宗,說是廚藝天賦了得。她想,周立成身體裏留着一半張家的血液,說不定他和那位祖宗一樣,在廚藝這方面也有着非比常人的天賦呢。
不用周立成費心遮掩,周母自己就找好了非常合理的理由,并在之後面對陳飛鵬和周桂玉的疑問,又自發幫他給出了解釋,倒讓周立成大大地松了口氣。
周立成他們跟着馬老板來到他的休息室,開始談菜譜的價格。
雖然馬老板對周立成這些改良的菜譜勢在必得,但他還是覺得菜譜的價格偏貴了,因此想讓周立成把價格降一降。
周立成并不同意,不過他也沒有寸步不讓,他笑眯眯的,帶着一絲不經意,道:“馬老板剛才或許沒注意,我在指導時,只注重了火候與調味,但所用食材,都是你們事先就處理好的。”
馬老板立即像是被人攥住了心髒,心跳在一瞬間以過快的速度跳動着。是啊,是啊!周立成只通過火候與調味就讓味道提升那麽大,若是他再将食材處理一遍,那味道不是還要更好?!
作者有話要說:
道人以丹成九轉為仙,儒家以無過、不及為中庸。司廚者,能知火候而謹伺之,則幾于道矣——袁枚《随園食單》
前天的下午,我本來準備寫昨天的存稿,但是我忽然心血來潮,把我放在電腦裏好久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拿出來看了,因為怕虐,所以我之前一直沒看。看的時候我還想着,現在天熱了,又到了每月一停電的時節,希望明天不要停電啊。結果!怕什麽來什麽!昨天早上我睜眼一開手機,就看到頂上的彈窗提示wifi斷開了連接,我當時就一個哦豁,打開燈果然停電了。當天上午其實我就用手機把當天的章節寫好了,但是一些需要完善的細節存在電腦上,我文檔沒同步,想着晚上來電時改改再發,結果過了九點才來電,正好我覺得昨天的章節和今天的一起發比較好,就一起發啦!
然後,甜茶是什麽可愛的小天使啊!!!我太喜歡他了!大家一定要去看《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部電影啊,不看虧本!虧本!!我前天連着看了兩遍,我準備今晚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