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周立成的手出事也有一周了,目前手腕已經消腫,到醫院問過醫生後,決定明天先住院檢查,沒問題後就初六早上九點手術。
之後周立成和周母去了瑞和。
今天的瑞和已經一反往日的冷清,來來往往都是客人。兩人去了後廚,馬老板今天也上陣颠勺了,馬千陽拿着錄制的視頻,在旁适時地提點。
譚綏兩手扛着托盤,不停地往外傳菜,他看到周立成過來,很想抓住他再問問自己的事情。周立成也看出來了,躲都還來不及怎麽會讓他問,因此譚綏一直找不到機會和周立成搭話。等譚綏忙完後,周立成早就走了,那時譚綏倒是反應過來,不由又氣又好笑地磨了磨牙,罵了聲小狐貍。
第二天周立成去了醫院,周母和周莉亞跟着照顧。手術很順利,周立成的手腕上了鋼釘,一年後看情況,那時基本可以取鋼釘了。
周立成手術那天,他們高三的其實已經開學補課了,他給班主任打過電話,将去學校的時間推後了一周,但是手術後他只在醫院待了三天,剩下的幾天時間,要不是在家裏指導周母他們做鐵板豆腐,要不就是和陳飛鵬出去考察适合擺攤的地點。
最後還在周立成的要求下,他們在縣城租了三間房子,一間給周母和目前還沒開學的周莉亞住,一間周桂玉夫妻住,一間用來放小吃車,白天準備食材也是在那裏面。
民房是很老舊又普通的水泥樓房,房租非常便宜,一間才八十塊錢一個月,周母租了三間,一個月二百四,而且裏面最少還有一張床和桌子。雖然房屋陳舊,周圍的居住環境卻還好,因為往旁邊走五分鐘路就是二高,在這一片租房住的,大多都是二高裏面的高中生。而出了房屋巷子,外面一條街道基本都是開小餐館的。
這裏晚上兩邊擺攤的多,因此平日裏到這裏來吃東西的也不止二高的學生,附近的居民都會來這邊,客流量一向還不錯,周立成他們的攤子就準備擺在這邊。
小吃車等工具已經陸續搬到縣城的民房裏放着了。這一天,是周立成準備返校的日子,也是小吃攤正式開賣的第一天。
下午五點,周立成幫着把小吃車推到他們之前看好的地方。這裏因為擺攤的多,所以能讓他們挑選的地段就很不好,非常靠角落靠邊。他們也沒像別家一樣在旁邊擺放上折疊桌椅,他們只帶了幾張小板凳放在小吃車後面,是方便周莉亞和周桂玉切豆腐時坐的。
“你說我們能不能賣出去啊?”周母有點緊張地拉着周莉亞問,她從來沒有做生意的經驗,瞧着眼前還沒有賺一分錢,但買工具、租房子,就已經花了不少,周母真怕虧本。
周莉亞其實也不确定,她看了一眼面色尋常的周立成,說:“應該可以吧。”
周立成看着她倆,尤其是周母,“媽,你不是已經嘗過自己做出來的味道了嗎?不好吃?”
“好吃啊。”周母忐忑地說,“可是我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啊。”
周立成笑道:“總會有人喜歡的,媽媽,對自己有點信心。”
Advertisement
周桂玉倒是信心滿滿,她道:“姐,你就把心放肚子裏吧,你不信你自己,也得信立成的手藝吧。”
周母勉強笑了一下。
周立成看她心神不安的樣子,覺得讓周母忙起來或許會好點,他向陳飛鵬問了下時間,見快要五點半了,就叫周母:“等會兒學生就下課了,媽你把豆腐鋪上去吧。”
周母也擔心等會兒有人過來買時豆腐沒有做好,忙哎了一聲,然後挽起袖子拿着豆腐就熟練地動了起來。
他們旁邊的攤主是個賣狼牙土豆兼烤腸、涼面的小夥子,這會兒街道口的幾家燒烤攤已經陸續迎來了生意,他這邊位置也不好,暫無顧客光顧,就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周立成他們這邊。
說實話,和他一樣賣土豆的小攤主,光這條街道上就有好幾家,但賣鐵板豆腐的,他還真沒見過。應該說這個小吃,在他們這個小縣城乃至川蜀這邊,都挺不常見的。
雖說兩家人賣的東西不一樣,但都是吃食,也存在一定的競争。小夥子的表現雖然不像別家那樣,看到這街道上又多一個來擺攤的目光就充滿敵意,但是小夥子也沒興趣和周母他們搭話。他看了一會兒後,就拿出自己的直板手機,開始玩俄羅斯方塊。
他正玩得投入,忽然間,一絲異香竄到了他的面前。
此時正是用晚飯的時候,街道各處都飄着食物的各種香味,這些香味小夥子早已經聞慣了。那異香雖奇特,出現又得突然,但因香味微弱,小夥子只是凝了凝眉,依舊埋頭打着游戲。
只是漸漸的,那香味越來越濃,似麻又辣,像摻雜着果肉的甜香,又像是純粹的蔥蒜辛香,它們各自霸道地試圖占領主場,撕扯一番卻又恰好到處地融合在了一起,然後調轉方向一致對外,凡所到之處,皆霸道地将其他食物的香味一一驅逐,存在感極強。
小夥子被這香味吸引了注意力,按鍵的手慢慢變得心不在焉,他終于擡起了頭,嗅着空氣中綿綿不斷飄來的味道,尋找它的源頭。
最終,他将目光重新放在了旁邊新來的小攤上。
“好香啊。”周莉亞站在旁邊,聳動鼻頭,看着小車上的一塊塊豆腐,滿臉都寫着“想吃”兩個字。
周母正往豆腐塊兒上撒配料,她皺起的眉頭随着不斷升起的香味而漸漸舒展開,這豆腐聞着香,吃起來更香,應該是有人和她一樣,會喜歡這種味道的。
周母心裏升起了一點信心,見周莉亞想吃,食鏟在一塊豆腐上敲了兩下,然後拿了個一次性的小紙碗,把已經熟了的豆腐放進去,遞給周莉亞。
“嘿嘿!”周莉亞賣乖地沖周母笑了兩聲,自己抽了一根竹簽子,喜滋滋地接過紙盒,就坐在一旁吃了起來。
她一邊吃,還一邊發出享受的嘆息聲,看得旁邊的小夥子口舌生津。他的視線太強烈,周母轉頭看了看他,想着大家都是在這裏擺攤的,他們初來乍到,有心和其他攤主交好關系,于是周母猶豫了一下,拿紙碗鏟了一塊豆腐,遞到小夥子面前。
周母面對外人時,總是爽朗幹脆的,她對小夥子笑道:“請你吃。”
小夥子神色微怔,周母見他捧着手機傻傻不動,就熱情地把紙碗又往他身前遞了遞。小夥子這才如夢初醒一般,把豆腐接過去,小聲道:“謝、謝謝阿姨。”
“不客氣。”周母回了一句,就收回了視線。
自家的鐵板豆腐,這幾天在家練習的時候大家都沒少吃,但因為太好吃,所以聞着熟悉的香味依舊忍不住,別說周莉亞了,陳飛鵬自诩一個長輩都忍不住嘴饞。他覺得還是先吃為好吧,先把饞解了,不然一直忍着,肯定妨礙自己專心做生意啊,于是不用周母動手,他自己就鏟了兩塊,一塊分給了周桂玉,還問周立成吃不吃。
周立成說不吃,周母卻也饞了,她給自己鏟了一塊,吃了一口後,笑着嘆道:“生意還沒做呢,就先把自個兒吃虧本了。”
陳飛鵬他們都忙着吃豆腐,一時間沒有回答,倒是旁邊嘗了一口的小夥子忽然說道:“不會虧本的。”
大家轉頭看他,就見小夥子大口地将碗裏剩下的豆腐塞進嘴裏,然後把空碗伸到周母面前,大聲又口齒不清道:“阿姨,把你攤子上做好的豆腐都給我,我給錢!”
沒想到今天的第一筆生意是來自旁邊攤主的,周母高興地應了一聲。因為這邊人少,所以周母剛才鋪的豆腐不多,他們自己吃了些後,就還剩五塊了,周母給小夥子換了一個大些的紙碗,把最後五塊裝進去,收回五塊錢。
五塊錢看着不多,但是原材料成本本就不高,平常兩塊錢能買回來的一大塊豆腐切出六個小塊,而且現在他們的豆腐因為進貨量大,買回來的成本更低,盈利的空間很大。
“阿姨,你家的生意絕對差不了。”小夥子一邊吃,一邊跟周母說話,“我這人啊,一向不喜歡吃豆腐,覺得要麽豆腥味兒太重,要麽吃起來不入味兒。直到今天吃了你家的,我才發現是我錯怪豆腐了,不是它不好吃,是別人做得不好吃!”
周母聽着,對自家的小吃攤的信心又多了兩分,她笑着:“承你吉言了啊。”
周立成坐在旁邊,左手裏的水果刀轉個不停,他往周母那邊看了一眼,心想能和就近的攤主好好相處,便是一個好開端。
不過他們這裏到底離人流量中心比較遠,就算有食客被豆腐的香味吸引着往這邊過來,但往往還沒走到豆腐攤子前,就先被別的食物吸引了過去。
周莉亞和周桂玉他們吃完,已經開始切豆腐了,本來他們之今天不敢準備太多豆腐,是周立成看過後說還不夠,于是過來之前,陳飛鵬又去提了些豆腐回來,拿到這裏來處理。
周母賺了五塊錢後,見一直沒有客人來,眼中不免重新漫上了擔憂。小夥子被美食俘獲,這會兒倒不像先前那麽冷淡,看出周母的擔心,跟她說:“現在出來吃飯的人還少,等會兒高三放學有一小撥流量,不過得等到差不多七點的樣子,這裏的人才會真正地多起來。”
那時候天已經黑了,吃過晚飯的人開始出來散步,一些人的夜生活也剛剛開始。
于是周母只能按捺住焦躁。
很快的,學校裏傳來了下課鈴聲。二高的高三生有一千多人,雖然大部分都是住校生,但走讀生也不少。這些走讀生出校門,不管往哪個方向回家,都得先經過這條街。
随着鈴聲響起,先前一些一直沒有生意,坐在那裏閑聊或者玩手機的攤主,紛紛忙碌了起來。那個小夥子也不例外,開火準備炸土豆。
周母的心不由也提起來,跟着往鐵板鍋中鋪上了豆腐。
作者有話要說:
文裏寫的房租,我是參考的我這邊09的物價,位置其實是臨近城中心的,但真的就那麽便宜,小縣城嘛。當年我有個同學,高中三年就是租房子住,八十塊錢一個月,三層樓裏面住的都是同校學生。
四川這邊賣狼牙土豆的【我這裏都叫天蠶土豆,起點作家同名筆名】,以前上街真的就是随處可見,三塊錢一小碗,五塊錢一大碗,炸得酥脆酥脆的,非常好吃。不過那時候城管管得少,現在不行了,基本只有特定時候才能看到這些小攤子出來,就算有賣的,也多是在和城管打游擊,經常買着買着,城管就拿個大喇叭忽然出現,攤主一邊忙着賣東西一邊說:“馬上馬上!”
讀者“”,灌溉營養液+1
讀者“阿澄澄”,灌溉營養液+5
讀者“一切都是天意”,灌溉營養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