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章
蘇銀華站在屋前的小路上看着楊茂中和楊明,他們正整理着自己的籮筐。
“別背太重了,意思意思就好”,她笑眯眯的走上前幫着他們查看要帶的東西。
都準備妥當,楊茂中背上背簍走到蘇銀華面前,輕聲說“娘,那我們走了”。
她看着自己的兒子,心不由咯噔跳了一下。
“去一趟新水沖村送禮而已,你快去快回便是,娘在家等你們”蘇銀華扯起一絲笑,看着楊茂中,忍不住伸手撫摸他烏黑的頭發,看着手間的黑發,她不禁愣了神,過了好一會才又看向楊茂中的眼睛,輕聲說道“快去快回,兒子,娘惦記你呢”。
楊茂中重重的點點頭,裂開嘴笑了起來,已是中年的他,臉上依然洋溢着少年般的笑容,眉眼裏都是光亮,似乎這一世都不曾沾染過任何的塵霜。
蘇銀華又撫上他的臉,癡癡看了好一會,才轉頭看向楊明說道“你們一路小心,特別是寶蓋山那,等等其他人再搭夥過崗”,楊明連忙笑着點點頭,清澈的雙眸望着蘇銀華,白皙的臉上一對酒窩若影若現,神情透着不經世事的單純,看起來這麽多年不曾招受任何滄桑。
蘇銀華伸出手召喚楊明,楊明立即走上前來,她握住楊明的手,擡眼看着他的眼睛,感覺像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看他,有點陌生有點恍惚。
“去吧,好好照顧彼此”下定了決心一般,她收回握着他們的手,退後一步看着二人。
他們背好背簍,轉身往前走去,走出一段距離又回過身來,在夕陽溫暖的照耀下,他們身上披上了一圈金輝,兩人相視一笑,又同時看向蘇銀華,擡起手向她揮了揮,二人的影子在地上拉的好長好長。
蘇銀華也伸出手朝着他們揮舞,突然胸口飄下一張照片,她連忙彎腰拾起,這是一張楊茂中和楊明的合影,兩人在照片裏正笑的開心,她伸手撫摸着照片,感覺到很熟悉,但又記不起自己何時見過,不禁皺起眉頭努力回想,突然間似乎想起了什麽,她猛的擡起頭來看向正遠去的兩人。
“茂中”她沖着兒子喊了一聲,聲音顫抖又沙啞,布滿皺紋的臉上淚如雨下,兩人再次停了腳步轉頭看她,但距離已太遠,他們已變的不太真切,蘇銀華抹了一把眼淚,笑着喊道“要幸福啊,兒子”。
兩人向她鞠了一躬,再次啓程,直到最終并肩消失在金光閃閃的餘晖裏。
“再見,兒子”蘇銀華喃喃道,靜谧的山中只剩她一人,她微微佝偻着背,孤單站立在原地許久許久。
15年前
不問何年不知何地,只知是一個青山綠水的小村,一個還在溫飽的年代。
楊明出生在這個少數民族村落,獨自摸爬滾打着長大,住在自己那個被人人喊打混蛋父親的老屋,這個老屋聽說風水極差,世代下來也就剩楊明一人。
老屋建在一個山坳處,有一條蜿蜒的小路直抵前院,屋後倚靠着青山,陽光總直射不到這裏,四季陰冷潮濕。
因為這些原因,楊明的屋子沒有跟其他人建在一起,他的父親楊正八曾經想過将屋子遷到村子裏去,但因為沒有地,沒有錢,也沒有人緣,這件事只得作罷。
楊明倒覺得這也不錯,他完全避免了鄰裏糾紛,村子裏動不動不是誰家的狗碾了哪家的雞,就是你院的樹擋了我家的光,吵吵鬧鬧從不停息,自己住這倒也落個清淨。
楊正八沒有留下任何田地給楊明,哪怕他們屋後依靠的那塊青山也是別人家的。
他活着時有數不清的壞點子,曾經集體耕作時,也是只知磨洋工,吃的倒比誰都多,所以活的也不賴。
村民雖然讨厭他,但對于如此死皮賴臉又蠻橫無理的人,他們也沒有什麽辦法,吃了的虧都記恨在了心裏。
可當那一天,那第一個站出來懲治楊正八的人出現時,所有人一呼百應,将積攢的那些怨恨統統發洩了出來,就這樣楊正八被活活打死在了牛棚裏。
當時楊明不過兩歲,他娘抱着他站在人群外,臉上難掩喜悅,她抖抖懷裏的楊明,指指人群說“快看呀,滿崽”,年幼的楊明瞪着無知的大眼睛不知所措,人群不時發出一波波撕心的吼聲,将他小小的身子吓的一顫一顫,娘滿意的看着他吓壞的樣子咯咯直笑。
楊明與他父親倒不相同,自他能下地幹活起就天天忙前忙後,不是自己種菜養雞就是給村民插秧犁地,即使沒有糧食吃了也從不見他去村子裏偷雞摸狗,所以村民雖不待見他,倒也不至于容不下他。
楊明靠着自己前院後院種的那些蔬菜糧食,又靠着給村民幹活換取的一些糧食,熬過了最苦的幾年,這幾年糧食有了富餘,他總挑着上集市上賣了,手上也存了幾塊錢了。
楊明想想自己剛在這個家獨自居住時才4歲多,什麽都不懂,其實也多虧了村裏人的接濟,才沒有餓死,村裏人即使有時冷言冷語幾聲,他心底也還是感激的。
至于他爹的死,他是不記恨的,他知道爹都對娘做了什麽,他也覺得爹是罪有應得,甚至有時候他也會想,如果爹沒有死,或許日子會糟糕更多。
或許他的離世,是老天眷顧了自己和娘。但每每有這種想法時,他心底又升起一絲罪惡感,趕緊打消自己的念頭,畢竟那是自己的爹。
現在正值梅雨季節,小雨淅淅瀝瀝的似乎下了一整個月。
天剛亮楊明就背着竹簍上山采蕨菜,小半天不要,他的背簍就裝滿了。
得虧下了這麽久的雨,山裏路滑,又愛鬧山洪,村裏人不敢這個時候冒然進山。楊明不怕這些,出蕨的這些日子,天剛蒙蒙亮他就趕緊披着鬥笠進山,生怕午時天放晴,其他人也跑到山裏采野菜來。
畢竟村裏人都窮,山裏能吃的能用的都快給他們扒拉光了。
楊明才拐進院子就見到自家門開着,不用猜他也知道是楊茂中來了,他是楊明最好的朋友。
楊明不記得自己什麽時候跟他成為朋友的,村裏孩子一直都不大跟他接觸,有些頑劣的甚至見到他就編着歌謠嘲笑,他雖不氣,但也都繞着他們走。
他記得自己年紀稍小時是沒有任何朋友的,對楊茂中也一點印象都沒有,也不确定他是從什麽時候冒了出來,只記得到了幹活的年紀他們就突然一起去割草、砍柴,就這樣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好朋友。
很多時候楊明都會深深感嘆,還好這個村子裏有他。
今年楊茂中18歲,快高中畢業了,他雖成績很好,但也不足以能考上大學,畢竟能考上大學的,在他們這樣一個偏遠的山區,那都得是學校裏數一數二的人物。楊茂中的大哥從小成績拔尖,也沒有去念大學,畢業之後就考了鎮裏的糧食局,倒也是風光的。
楊茂中也打算在畢業考試後就參加工作。
楊明跟楊茂中同年,都屬馬,但楊明是正月的,楊茂中是臘月的,算起來楊明大他一歲。所以楊茂中18歲,他則19歲了。
“吃飯了嗎?”楊明一踏進屋瞧見楊茂中便問。
“吃過了,诶,你把背簍放下吧”楊茂中迎上前來幫他卸下背簍,探頭瞧了瞧采的蕨菜。
“采到這麽多呀,你吃飯了嗎?我給你帶了好吃的”他獻寶一樣沖着楊明眨眨眼,見楊明抿嘴笑,趕緊将他拉到桌邊坐下。
“你吃了嗎?”楊明看着滿滿一整個飯盒的餃子,忍不住咽口水。
“吃過了,你趕緊吃”看着楊明吞咽口水的動作,楊茂中不禁失笑,急忙用手捏了個餃子送到他嘴邊。
其實這些餃子是楊茂中的娘特意為他做的,雖都是素餃子,他也一個也舍不得吃,特意磨蹭到娘出門幹活了才端着來了這。
“一起吃”楊明說着用嘴接住了遞過來的餃子,他伸手也準備捏一個,突然看到自己手髒,起身去筷子筒裏拿了雙筷子,夾了個餃子也送到楊茂中嘴邊。
“我都吃飽了,吃不下”楊茂中本想用手去擋,楊明眼疾手快直接将餃子塞到他嘴裏,他先是一愣,嘗到餃子的味道,瞬間感覺到自己其實很餓了,便也咀嚼了起來。
楊明手肘撐着桌子看着他直樂,楊茂中伸手将他臉推向一側,含糊的說“笑什麽笑,趕緊吃,不然我端走了”。
吃過餃子,楊明起身處理那些蕨,楊茂中幫他燒水,他們忙了好一會,将所有蕨焯過水,裝進了大木桶裏。
楊明将木桶擡到一個陰涼處,轉身又從廚房提了個小木桶來,分裝了一些蕨進去。
“你把這些拿回去”楊明弄好之後直起腰指了指小木桶對楊茂中說,
“不需要這麽多”楊茂中随手從桶裏撈了一把蕨說道“我把這些先拿回去,晚點再過來”
楊茂中手裏托着蕨菜,水順着他手掌往下淌,楊明趕緊幫他把袖子挽上去。
“走了”他單手打開傘,走進了雨中,楊明站在門前望了一小會,不見他人影才轉身回屋。
下午楊明正在菜地裏摘菜蟲,楊茂中又來了,見他不在屋裏,就往菜地找,果然看到他正全神貫注摘蟲子,他也一聲不吭的蹲下來一起弄。
”我得出門去了“楊明見菜蟲弄的差不多了,拍了拍手,轉身往水池走,想起什麽似的又回頭說“屋裏煮了紅薯,你自己吃點”然後在水池邊沖了沖手,進屋換衣服去了。
“背樹苗啊?”楊茂中跟在他後頭問,“嗯,你三爺家的”楊明換了身舊衣裳,一邊整理一邊往外頭走。
“那我跟你一起去”楊茂中也跟着他往外走。
“你就別去了,你屋裏人天天見你給我幹活,自己家活都不幹”楊明輕笑道。
楊茂中還想說什麽,楊明連忙打斷他說“下次你娘又說不讓你跟我來往了”
“成吧”楊茂中遲疑了會,點點頭,畢竟是去三爺那,他去幫忙肯定又得被娘說。
“那你別背太多了”将他送出門,楊茂中跟在後頭再三叮囑,楊明笑着一個勁點頭,批上鬥笠走進了雨中。
楊茂中回屋裏撈了個紅薯吃,一邊吃一邊想自己該幹點什麽。
因為念書的原因,家裏農活不用他幹,不過主要還是娘寵着他,他上面有兩個哥哥三個姐姐,只有他是娘親生的,那幾個哥哥姐姐都是爹第一個老婆的孩子,他稱呼哥哥姐姐的娘為大娘。大娘在生一個小弟弟時難産死了,小弟弟也跟着大娘去了。
過了兩年,通過媒公介紹,他爹娘就結婚了,後來也就有了他。
娘倒也沒有因為有了他而怠慢上面幾個哥哥姐姐,最苦的日子裏不止從牙縫裏擠出糧食喂養哥哥姐姐,還讓所有的哥哥姐姐都念完了高中,這在當時确實是不得了的。
即使親娘,孩子多的情況下,也總會為了減輕負擔犧牲掉一些孩子受教育的權力,更何況她還是一個後母,所以哥哥姐姐都很念娘的情。
楊茂中感覺自己算一個很幸福的孩子,因為他爹娘寵他,哥哥姐姐也待他很好。即使最困難的日子,全家也沒讓他餓過一天肚子。
本來以為日子就會這麽順利的一直持續着,可到了高中,他第一次過上了天天忍饑挨餓的日子。
他們村沒有學校,小學是在山腳下一所學堂念的,這個小學是附近幾個村合夥辦的,孩子很多,中午得自己帶飯,小學時姐姐們都還沒出嫁,早上總輪流給他做好飯帶去學校。
楊茂中記得當時上小學得走40分鐘山路,到了冬天12月份大雪封了山,他們山裏的孩子就不去上學了,山腳的孩子還是會繼續念書的.這個情況直到楊茂中念高中,村子裏通了一條大路之後才得以改善.
後來楊茂中念初中就得去鎮子上,說是鎮其實特別小,就兩條街,零散有些商戶,是他們趕場的地方,也只有在趕場時這裏才分外熱鬧.他的學校就在街的盡頭.
初中也得自己帶飯,只是幾乎都是帶前一晚上的剩飯剩菜,娘總熱在竈上,他起來拿着就可以走。
因為初中路途更遠,他每天天不亮就得起來趕路上學,孩子們會結伴走,楊茂中當時跟其他孩子一起走了不到一年。
記得有一次一個男孩在路上鬧說他剛死的六爺在後頭跟着,讓他們不要回頭看,這把楊茂中吓的寒毛都豎了起來,其他孩子明顯也吓到了,一個比一個走的快,走着走着他們竟都跑了起來,楊茂中也跟着瘋跑,吓的路都沒有看清,一個跟頭載進了水田裏。
從那之後楊明就舉個火把送他上學,到天大亮了才會走開去幹自己的活。
楊茂中當時也覺得這樣過于麻煩他,從自家拿了火把,讓他不必送了,楊明說反正是順路去砍柴。
就這樣,送到他初中畢業,他當時沒心沒肺的,倒也沒往心裏去,只開心路上有自己好友相伴。
現在高中,楊茂中不得不讀寄宿了,因為他們的學校在另一個鎮上,其實也在山裏,學校除了交學費之外,還得交夥食,不是交錢,都是交糧食。
到了吃飯時學生就排隊分飯,每人都是一樣多的,基本不會有人剩,甚至大多數人都吃不飽,特別是男孩子,畢竟都是十幾歲的大孩子,正在長身體,吃不飽也不奇怪。
楊茂中感覺大家每天都是饑腸辘辘的,只想着怎麽在分飯時多吃上兩口,甚至有些人為了多嚼一會,寧願等到後頭吃鍋巴飯,楊茂中也試着打過鍋巴飯,感覺是比米飯耐吃,只是口感實在不好,這也令他很苦惱.
讀高一第一個學期時,楊茂中感覺自己沒有吃飽過一頓,他放寒假回家跟爹娘抱怨,爹娘只得開學的時候給他帶點煮好的紅薯糍粑.
在學校不能生火做飯,那些紅薯糍粑也就吃了十幾天,除了畢竟只帶得了那麽多,還有就是吃到後頭紅薯糍粑都發馊了.
有些住的近的學生,隔三差五還有家長來給他們送送吃的,但是楊茂中家裏離的遠,爹娘實在抽不開身去多照顧他,哪怕拿點錢給他,學生們都被鎖在學校裏也沒有地方花。
爹娘雖心疼,但見他也沒有變瘦,倒也不是很擔心,還乘機教育他,他們小時候都是餓着肚子長大的,如今他的生活是多麽幸福。
沒有辦法,楊茂中只得認命,開學前忍不住跟楊明提了這件事,楊明當時沒說什麽,只是從自己屋裏拿了些紅薯給他,楊茂中無奈的攤攤手說“開學家裏也會給我帶些紅薯糍粑,但是這些東西堅持不了多久的”。
當時楊茂中也沒将這件事放在心上,開學就背着爹娘給的糧食去了學校,在吃完家裏帶的紅薯之後,楊明突然出現在他的學校裏,匆匆遞給了他一個包裹,楊茂中打開一看,都是煮好的紅薯,包裹裏還有一個飯盒,是一盒辣椒炒泥鳅。
“都是不耐放的,你盡快吃了,下次還帶給你,我還有活得幹,就先回去了”楊明急匆匆說着,轉身就走了,楊茂中傻愣愣的點點頭,知道他有很多活要幹也不好留他,但一直望着他小跑離開的背影出了神.
從那之後每十來天左右楊明就會去給楊茂中送些吃的,基本都是紅薯糍粑一類的,特別頂餓,就這樣楊茂中又回到了不挨餓的幸福日子.
當然他也會心疼楊明來,他除了心疼他如此奔波之外,更是知道這些糧食都是楊明省吃儉用給他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