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伍氏瞧着李大姑一籌莫展的樣子,有心勸慰,但也沒啥法子。“确實有些為難。開陽兄弟年紀還小,自然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你弟弟家又只有幾畝薄田地,旁人又怎麽肯幫忙擔起撫養他們的責任。”

接着伍氏又贊同道:“李姐家的境況也是不允許”。伍氏思索了一會兒,道:“我倒是有個不是法子的法子,李姐可要聽一聽。”

“說說無妨,我心裏正是沒主意的時候。要是真行得通,可得感激感激你。”李大姑一聽,恨不得伍氏能說出個好法子,可叫自己去了難題。

“不如你和兩個孩子去楊妹子家,求了她回來。她現在還沒有再嫁他人,往後她再嫁的話就是三嫁了,定是難尋好人家。你求了她來幫忙撫養開陽兩兄弟,那她對兩孩子就是救命兼養育之恩,楊家妹子往後就有了依靠。眼下就是叫她再吃幾年苦,她是個能吃苦又有能耐的人。等開陽他們大了,就是她享福的時候。你看如何?”伍氏一邊說一邊看李大姑的神情,果見她也有這樣的念頭。

伍氏之所以這樣說,也是覺得這對于楊氏往後大有裨益的。若是楊氏絕了再嫁的念頭,那她一直留在娘家也不是辦法。就是她的哥哥嫂嫂再好,時間長了,定會有怨言。這深厚的親情也會消磨掉。倘若再嫁,那可是很難尋得好的夫家了。

“沒想到劉家嫂子同我想到一處去了。只是半年多前楊家妹子才因惱了我弟弟要和離的。如今我弟弟剛去,就去求她來吃這個苦,我怎麽有這個臉面去和她說呀?”李大姑之前就想過走楊氏這一條路。可是不說弟弟以前虧待了她,他們李家更是這麽個條件,明擺着是讓人回來受苦的,她如何能厚着臉皮去求人家。

伍氏當然知道這樣做是李家理虧,只是:“話不是這麽說。你如今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雖說現在看着你們李家是不成樣子,可說不準往後有了好造化呀。再說了,楊家妹子之前對這兩個孩子的好可是不亞于對待親生子,她是實實在在有一顆為母的心。你擇個日子,備了禮,帶上兩個孩子,尋到楊家去。說不定兩個孩子一哭,她的心一軟就同意了。”

聽了伍氏的話,李大姑心裏也定了主意,說:“也罷,就按嫂子你說的辦。不論結果如何,終歸是做了努力。”

李大姑回到李家,叫李開陽兄弟坐到自己跟前,試探道:“小陽、小雨,你們想不想娘親?”

“想的。”李開陽應道。

李開雨更是連連點頭,斬釘截鐵地說:“很想,小雨非常想念娘親,可是娘親不要我們了。”說到後面都帶着些哭味了。

“那好,後天我帶你們去你們外婆家尋你娘回來好不好?”

李開雨一聽,頃刻笑開了眼,臉上出現了兩個大酒窩,歡快得拍手道:“好。”

李開陽聽姑姑的意思,應當是跟蒙面姐姐說的差不離,也就同李開雨一般,開懷地道了聲好。

得到兩兄弟的贊成,李大姑也就不拖沓了,直說:“要想你們娘親回來,後天就要按照我說的做,沒準就行得通了。”

兄弟兩一同點頭。

Advertisement

次日,李大姑拿出買了藥剩下的一點銀錢,到村裏買了十幾個雞蛋,割了一小塊豬肉,再從家裏綁了那只僅有的大公雞,另外再配上些自己家的瓜果蔬菜,去楊氏家的水禮就料理清楚了。

到得第三天清早,李大姑三人早早吃了飯,填飽肚子,帶上昨日備好的禮物,到村口搭了牛車,趕去楊家。

李大姑幾人到了楊家,先見到的人是楊氏的嫂子馬氏。李大姑向馬氏表明有事要找楊氏,馬氏知道小姑子的前夫李仕田幾天前去了,還暗道了一聲老天有眼,不想這轉眼李家的人就找上門來了。

于是馬氏用不怎麽友好的語氣說:“喲,這刮的什麽風,我小姑不是已經離了你們李家,怎的又把李家人吹到這了?”

一聽馬氏如是說,李大姑語塞。而旁邊的李開陽忙說:“舅媽,我們是來向娘親賠不是的,先前是我們李家對不住她。”

“快別叫我舅媽了,我的外甥們可不是姓李的。”頓了會兒,“你們先進來吧,我去把我小姑從地裏叫回來先。”嘴上雖然諷刺着李家三人,馬氏到底沒有做太過分,還是迎了他們進來。

馬氏原本是剛從地裏回來不久,她是回來負責喂了家畜,做好午飯,正好其他人從外面忙活回來吃上熱飯。

大約一刻鐘左右,李大姑從楊家門口遠遠看見幾人向她這邊走來,行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婦人,正是楊氏。

“楊家伯父伯母、楊家大哥、楊家妹子你們回來了。”李大姑話落,身後的李開陽兄弟紛紛上前問好:“外公、外婆、舅舅你們好。”

楊家一家人已經知道李大姑他們過來了,楊氏的父親楊富貴、母親周氏兩人原本沒這麽快回來,只是聽到兒媳說李家來人了,才決定一同回來。

周氏把鋤頭從肩上放下,遞給了兒子楊茂峰,才對着李大姑他們說:“你們怎麽過來了,快進裏面坐吧。”

“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我們是誠心誠意來向弟妹賠不是的。”李大姑把帶來的禮物一股腦兒遞過去。

“李大姐,我現在可當不得你一聲弟妹了。這禮你也帶回去吧,我們不能收。”楊氏推辭,沒有接了那些禮。

“當得的,弟妹當日走時,只是氣頭上說了和離,可你和我弟弟确實沒有立了和離書,倒是這婚書還在家裏頭存着呢。”李大姑咽了口水,繼續讨好道:“我知道當日我弟弟做得不對,如今他也躺在了泥裏頭,我們三人特特來向你說聲對不住的,弟妹你可要原諒我們才是。”

最終楊氏接下了那些禮。

楊富貴、周氏、楊氏三人并李大姑三人一同坐在堂裏。楊茂峰和馬氏則去打理家畜和午飯的事了。

待所有人坐定,李開陽和李開雨離開座椅,一同跪到楊氏的面前,哭道:“娘親,爹爹去了,求求您回家吧,我們很想你。”

“這……這……”楊氏一時也不知說什麽了。

李大姑接口道:“弟妹,我知道我這樣說,非常失禮。只是我也很無奈,這兩孩子的爹去了,我又沒那個能力接了他們到我家去。指望着你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同我們回李家去,幫我照顧照顧這兩孩子。伯父、伯母,求你倆幫我勸勸弟妹吧。我知道我弟弟以前是對不起弟妹,可是他人都去了,求你們原諒他的不是。”

“這……我還沒聽說和離的婦人再回到以前的家裏頭的。李家侄女,這說不過去啊。”周氏道。

“伯母,弟妹只是一時被我弟弟氣着了,說了氣話,沒有和離,她只是回了娘家散散心的。”李大姑說着便跪了下來,繼續道:“伯父、伯母、弟妹,能說出這樣的話語,是我厚顏了。只是我們當真是不得已,特來求了弟妹來救我侄兒的性命。弟妹是個有能耐的人,定能撫養他們長大,以後弟妹老了也就是享福的命了。若是你們擔心小陽兄弟長大當了白眼狼,我們可以立個字據,言明他們今後必須要善待弟妹,好不好?”李大姑說得急促,登時又落了淚。

從頭到尾沒有說過一句話的楊富貴這時開了口:“李家侄女,先起來,有話坐着說。”周氏也上前将李大姑扶起。

之後楊富貴看了看女兒和妻子,道:“這事,關系到小娟的将來,你們母女仔細商量了再做打算吧。”轉頭又對李大姑說:“等會兒你們三人先在這用了飯,其他事等填飽了肚子再說。”

楊氏聽李大姑說得這樣可憐,又想到這兩個孩子,确實有些不忍。不過還是按父親說的做,吃了飯再說,眼下也不是點頭或者搖頭這麽簡單的事。

過了大概一盞茶的工夫,馬氏将菜有序盛上來,有一些是李大姑帶來的。李茂峰随後也将飯盆端了過來,擺好碗筷,一齊開吃了。

飯後,馬氏整理飯桌,李大姑非要上前幫忙,馬氏随她去。周氏和楊氏就先到屋裏商量。

“小娟,今天李家侄女的話,你有什麽想法?”周氏同女兒一齊坐到床邊。

“娘,我心裏亂得很,一時也沒了主意。”楊氏是心疼李開陽兄弟,但是也需要很大的勇氣去承擔這一份責任。

周氏握住女兒的手,嘆了口氣道:“娘也知道你心裏頭亂。娘只問你一句,你想不想再嫁一個好人家,安安穩穩過日子?”

“我當然想,可是娘你也知道,好人家不是你說尋就能尋着的。況且我已是嫁了兩回,又沒有生娃的能力,還能有什麽好人家可選?”楊氏皺眉,她何嘗不想跟着夫家安生過日子。可是第一回夫家那樣無情,第二回又是那樣鬧心,她的心也冷了許多,也不再有過多的期盼了。

“日子是自己過出來的,李家的境況你也知道,想來李大姑多半是有些走投無路了,才尋了你回去。”周氏将頭轉向大堂這方向,然後又轉向女兒,說:“我看那兩孩子是好的,你跟他們也相處了一年多,感情還是有的。娘是希望你回去撫養兩個孩子的,頭先幾年會吃不少苦,但是熬過去了,日子就有盼頭多了。”

“娘……”楊氏原本還以為母親會勸她不要回去的,畢竟半年前她從李家出來,母親可是恨李仕田恨得不行。不過想想也是,李仕田都死了,那些恨肯定也會淡下許多。

周氏以為女兒是心裏不願的,繼續道:“娘仔細給你說說,我希望你回去的理由。一,兩孩子的爹去了,也就氣不着你了,家裏大大小小的事你說了算;二,此刻你若是在他們困境之時伸了手,對他們就是再造之恩,将來會念你的好,你老了就有了依靠;三,你若是一直沒能找到下一個夫家,長時間留在了娘家,即便你哥哥嫂子心腸好可能心裏也會有疙瘩,時間短也許沒事,久了那可就難說了,還白白傷了往日的情分。”

“那我便聽娘的吧,我跟李大姐他們回去。”楊氏聽了娘的分析,連連點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