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劉夫子既然是希望在為村裏出一份力的同時能有自己的學生考到功名,就不會只滿足于這幾個學生。村裏這麽多的孩子,卻只有這幾個來上學,劉夫子心裏有些不爽快,但也能理解他們的想法——不肯浪費家裏的勞動力。

原先規定上學的學生須八歲以上,後來劉夫子将上學的年齡定得再低些,虛歲五歲以上就可來上學。于是後來又多了九名年歲小的學生,劉夫子這才有些滿意了。

年齡小不要緊,肯來上學就好,不過是多費些功夫來教他們。這些年齡不到八歲的孩子尚未能幫家裏幹活,家裏人也樂得不用分心照顧他們,便送進了學堂。

學堂落成那天楊氏大早就帶着李開陽去報名了,交了書本費。學堂統一定在五天後正式上課。

後來楊氏又為李開雨報了名。

在報名後的第二天,楊氏備好了禮,約了李多米的母親陳氏,帶上孩子一同到了劉夫子家。當他們到達之前已經有好些人了。大人紛紛讓孩子向夫子行了禮,然後都送上了備好的禮物,各家都有不同。有送臘肉的、送幹菜的、送大米的等等。劉夫子受了禮,接了禮物,之後每一位學生都送了一本三字經以及一只質量中上乘并且适宜小孩使用的毛筆。

正式開課那天,楊氏天未亮就已起身做早飯。待兩個孩子吃了飯,幫他們帶上之前特意繡制的書包,李開陽和弟弟各一個。李開陽的是由楊氏縫制的,用的布是之前娘家嫂子送的布料縫制衣裳時所剩下的。書包分兩層,中間由布料間隔分開,背帶只有一條,單肩跨式。包的外頭繡了幾棵竹子,楊氏希望李開陽同竹子一般長壽、正直。

李開陽的是由楊氏縫制的,用的布是之前娘家嫂子送的布料縫制衣裳時所剩下的。書包分兩層,中間由布料間隔分開,背帶只有一條,單肩跨式。包的外頭繡了幾棵竹子,楊氏希望李開陽同竹子一般長壽、正直。

而李開雨的則是溫芸繡制的,布料與李開陽的一樣,款式也一樣,除了圖案不一樣,就是李開陽的包縮小版。上面的圖案是一直小老虎,溫芸是覺得李開雨現在有點瘦弱,期望他以後能像老虎一樣勇猛強壯。

李開陽兄弟兩興高采烈地背着裝了劉夫子送的書,一齊去李多米家,三人結伴去學堂。

“沒想到我李多米也有上學的一天,以前也就偷偷地羨慕那些能上私塾的人。”走在上學的路上,李多米看見自己前面一樣走向學堂的人,感慨了一番。

“我一直覺得我會有上學的機會的,只是沒想到來得這樣快,不過我很開心。”李開陽跟着附和一聲。

李開雨飛快地邁着小短腿,讓自己盡量跟緊哥哥他們,不能落在後面,“我也開心,今天是我最高興的一天。”

李開陽和李多米聞聲,向後看了下落後的李開雨,二人一人一手牽着李開雨兩邊。

而溫芸悄悄跟着他們三人一同行走。

到了學堂正門,門匾上刻着“鎮山學堂”四字。進得大門,裏面共有三間教室,現今只開了一間。裏面已經坐了十幾名學生,還剩下十多張書桌空着,李開陽他們二人挨着坐。

Advertisement

“哥哥,這桌子好新呀,比我們家裏的好看多了。”李開雨一坐下,就摸着書桌稱贊。

未等李開陽回話,鄰座的劉世鏡搶着答:“那當然啦,這些桌子有些是我爹做的呢,他可厲害了。”神情自豪爆棚。

李開陽和李多米對視一下,微微一笑,均不說話。

“哇,你爹真厲害!我叫李開雨,娘和別人都叫我小雨,你叫什麽名字啊?”李開雨看到一個跟自己年齡差不多大的夥伴,開心極了,忙着和他認識。

劉世鏡看了李開雨一眼,眼神中帶着驕傲,卻沒有鄙視,“我大名叫劉世鏡,世人的世,銅鏡的鏡,小名小四。”看到李開雨一臉懵的表情,補充道:“哎呀,你肯定還不識字,跟你說了也不知道,你叫我小四就可以啦。”因為劉世鏡的大哥在私塾已經上了幾年學,教過他這麽寫自己的大名。

“哦哦,小四。可是……”李開雨聽了劉世鏡說他肯定不認識字,心裏有些不大樂意,“你說錯了呀,我沒有不識字啊。我知道有些字怎麽寫,只是剛好不知道你的大名怎麽寫而已。”

“那你寫給我看看都會什麽字?”劉世鏡不信他會寫字。哼,你這麽小,肯定還不識字。我都沒有嫌棄你不認字了,你還說謊騙我你會寫字,我這麽聰明練了這麽久才知道自己大名的寫法。居然敢騙我,我偏要你寫出來看看,讓別人也知道你騙人了。

李開雨絲毫不知道劉世鏡心裏怎麽想的,邊上的李開陽和李多米也不看他們兩人的交戰,他們忙着聊些閑事呢,不怎麽理會兩小屁孩兒的較量,說不定他們還能不打不相識。

李開雨在桌子上一筆一劃寫了個 “季”字,然後對劉世鏡投以“我說是可是真的”的目光,“這個是我的姓——‘李’字。小四,你認得嗎?”

“那……那就算你認得幾個字就好了。”劉世鏡裝作一副我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計較的姿态,其實他也不認識李字,因為李開雨把李字寫錯了,寫成了季字,他卻絲毫不知李開雨寫錯了字。

李開陽和李多米也在閑聊中被劉世鏡的臭屁樣兒逗樂了。

“你們笑什麽笑?”

“因為你太好笑了呀。你肯定也不認識李字,我弟都寫成了‘季節’的‘季’,你都不知道是錯了。”李開陽好心解釋道。

“不許笑,我才不好笑呢。我還這麽小,不知道李字也屬正常。”劉世鏡說完便撅起了嘴,明明白白告訴別人,自己不高興了。

為了避免把小屁孩兒氣哭,李開陽只好向了陪了禮,“抱歉,是我說錯話了,我保證不再笑你了。”

“哼,這還差不多。”

方才聽得李開陽說他是認識李字的,說明他還是識字的,李多米便問道:“你何時認的字,你不是和我一樣還沒上過學嗎?”

呃,一聽李多米疑問,李開陽馬上反應過來,差點露餡了,“是劉超哥哥之前教的,也就識得個把字。”

李多米了然地點點頭。随後李多米轉了話頭,“唉,可惜石頭和李固他們不來上學。”

“是啊,要是他們一同來上學多好啊。可惜他們家裏不給,他們都得幫着家裏幹活兒呢。”李開陽也知道村裏有些大人的想法,無非是讀書難以出頭,還不如本分地種些田地,還能多些糧食。只不過,“說來也是我們幸運許多,起碼還能上學。”

“嗯。”李多米點頭。

李多米把手搭在李多米的肩上,“那我們好好努力學習吧,不能白費了家裏人的一片苦心。他們辛辛苦苦供我們讀書,我們也盡自己的力,将來考得功名,也不枉費了他們的辛勞。”

“好的。”

之後,李開陽更是發奮讀書,逮着空就溫習詩書。也是,原本他上學的年紀就遲了寫,如何能不勤快點呢。

一次課間休息,李開雨尿急,自己匆匆往茅廁那邊跑。茅廁建在學堂的外圍,離教室大約二三十米遠。茅廁與教室離得遠一點,也是防着臭氣會熏着學生。茅廁的四周由木板搭建而成,上頭蓋的是茅草。裏面約莫一平方米大小,糞坑上方橫跨着兩塊木板。

李開雨到了茅房并沒有往木板上站着,只在糞坑的邊緣站住,扯了褲子便撒了尿。

解了手後,李開雨便打算回教室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