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原本看到李開雨匆匆跑出去,暗中的溫芸就跟了過去。只是後來發現李開雨是往茅廁這邊去,便停了腳。
待得李開雨出了茅廁,有兩個大概八九歲的學生正向李開雨那邊走去。溫芸看到他們兩人攔下了李開雨,怕出什麽事,便也跟過去了。
“喲,這是誰家的小奶娃,怎麽到這來了,這學堂的茅廁也是你能進去的?”其中一個較高的小男孩不懷好意地說,他其實是知道李開雨就是跟他們同一教室上課的學生的,只是見只有他一人,長得也瘦小,便想欺負欺負。
李開雨完全沒有意識到危險,老老實實地答道:“我不是小奶娃,我叫李開雨,在學堂上課的。”
“喲,還說不是小奶娃,說話聲音糯糯的,不會是個小女娃吧。”較矮的那人痞痞地說,随後又轉向高個的那人說:“哥,我們要不要扒了他的褲子看看是不是小女娃?”
“我看可以。”
這時李開雨已經知道要有危險了,憑着本能想要跑開,無奈人小腿短,才邁開腳就被圍住了。
溫芸早已看清事态,她從地上撿了幾顆小石子,靠近那兩兄弟,使出一般大的力度,将石子往那兩兄弟身上砸。
“唉喲!是誰?給我滾出來!”兩人一邊呼疼,一邊厲聲喝道。可他們四處看了一會兒也沒見有人出來,有些害怕。
“哥,不會是有鬼吧?”牛土狗說完,渾身顫抖了一下。
牛鐵頭開始還認為是有人藏在學堂附近,可是想了想這裏離學堂還是有點遠的,別人應該很難砸到他們。聽得弟弟如此說,突然戰栗,渾身上下發麻。于是越想越害怕。
牛鐵頭瞪了李開雨一眼,“哼,算你走運,下回再扒了你的褲子!”随後拉着牛土狗的手匆匆走了。
李開雨兩撇小眉毛皺到了一塊,在心裏面連說了幾聲“你們真讨厭!”等那兩人走遠了,李開雨才小聲問道:“蒙面姐姐是你嗎?”
“小雨,那兩人想要欺負你,你怎麽不知道大喊救命?也好讓旁人發現,來幫你治治那兩個壞小子。”溫芸的聲音輕輕飄來。
李開雨循着聲音處望去,沒見着溫芸,但也知道她在那裏,“我……我忘記喊了。謝謝姐姐又幫了我哦!”
“下次一定記得喊救命,除非你自己能治得住別人,知道嗎?”
Advertisement
李開雨小腦袋一點一點地:“嗯嗯,知道了,我會記住的。”
“好啦,你趕緊回去了,等會兒要開課了。剛剛的事你要同你哥哥說一聲,讓他也小心一點。”溫芸提醒道。
于是,李開雨撒着小腳,奔向教室。
傍晚下課後,等其他同學都走了,李開陽牽着弟弟的手來到了夫子休憩的地方,劉希年還在那裏整理書籍。
李開陽敲了敲門:“夫子,我是您的學生李開陽,我和弟弟有件事要告訴您。”
屋裏傳出一聲“進來。”
李開陽同弟弟向劉夫子行了禮,便道:“夫子,今天牛鐵頭和他的弟弟在上茅房的路上欺負我弟弟。我認為他們此舉不妥,特來向夫子彙報。”
“哦?”劉希年放下手中的書,定眼瞧着李開陽,“他們怎麽欺負你弟弟的?”
李開陽沒回話,而是看向弟弟。李開雨于是上前,道:“回夫子話,他們在我從茅房出來往教室走的路上,攔下了我。然後說我是奶娃娃,想要扒我的褲子看看我是不是女娃子。後來從遠處飛來了石子砸到了他們,他們就走了,還說下次再扒我的褲子。”
“居然還有此事?待為師與他們二人對證了此事,再為你們主持公道,你們先回家吧。”
“是。”李開陽與弟弟退出了房門,一齊回家。
第二日,李開陽便沒有看見牛鐵頭兄弟倆來上課,想來昨夜夫子有去找他們。果然,課上劉希年道:“昨天你們的同學牛鐵頭和牛土狗二人欺負他人,不友愛同窗,造成惡劣的影響。我已罰他們今日在家反省,抄‘我錯了’三個大字兩百遍。希望你們引以為戒,讀書人就要有讀書人的樣子,做個正人君子。明白嗎?”
堂下所有學生異口同聲應道:“明白。”
劉希年欣慰地點了點頭。
再過一日,牛鐵頭和弟弟把大字交給夫子過目後,一同到了李開雨的面前,深鞠一躬,“前日是我們魯莽了,望李同學能原諒我們的劣行。”原來牛鐵頭兩兄弟被家中母親寵過了頭,時常闖些小禍,只是家人的責備總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回劉希年親自到他們家,批評教育了一番,也告誡他們父母不要再疏于管教,否則這學他們也不需再上了。牛鐵頭的父母這才意識到問題大了,紛紛向劉希年保證一定好好管教兩孩子。
牛鐵頭他們兄弟先是被夫子教育一番,接着又得了父親一頓打,以及大罵呵斥,心裏這才有了害怕,暗下決心以後不再做壞事。于是就有了這一幕。
“那你們以後也不要欺負別人,我就原諒你們。”李開雨一臉認真道。
“不敢了。”牛鐵頭兄弟二人答道。開玩笑,上次父親那頓打不是玩兒的,打得他們現在身上還很疼呢,哪還敢再欺負他人。就連一直很好說話的母親也兇狠地罵了他們一頓,要他們往後好好讀書,和同學友好相處,不能像以前那樣鬧事兒了。
往後的日子就是課後李開陽發奮讀書練字,李開雨則跟着哥哥一處練字。楊氏忙着打理農田,準備柴火。溫芸做刺繡打發時間,偶爾不放心李開雨,也會跟着到學堂裏。
就這樣,時間悄悄溜走,轉眼就又一年了。
又一年的積攢,楊氏已經存了九兩銀子。這還是除去給李開陽兄弟倆買書所剩下的錢。因為家裏的餘錢夠用,楊氏另外拜托劉夫子幫李開陽兄弟買了一點書,都是劉夫子認為比較實用的。
春節前楊氏就已經同溫芸說過,不讓她再幫着做針線活兒了。經過溫芸的長時間指導,楊氏的手藝已經比較拿得出手了。
溫芸原本還想再幫忙的,只是礙于楊氏的堅持,只好停了手,也就偶爾幫他們做點家務活兒。
大年初五,李大姑帶着幾個孩子來李家拜年。溫芸便隐了身。
“姐,這麽早就趕過來了,先進來歇口氣吧。”楊氏聽到李開雨說李大姑過來,趕緊出來接待他們。
“難得回來一趟,就早點過來了,順便來叨擾你們幾日。”一行人緩緩走到大廳,李開陽已經備好椅子,是前不久到村裏劉木匠家做的。
楊氏笑着說:“恨不得你們多住幾日呢。”李開雨也屁颠屁颠去拿碗,李開陽則取來剛燒好的茶水,倒在碗裏,給姑姑和表哥他們幾人奉上。
“來春,帶弟弟妹妹到別處去玩一會兒吧。”李大姑說完,她的大兒子潘來春就帶着這幫孩子出去了。
一行人出去逛了大約有半個時辰,回來後楊氏她們已經備好了午飯,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飯後,楊氏和李大姑聊家常,幾個孩子商量後決定到鎮裏的集市上玩,跟李大姑和楊氏他們說清楚後就都出去了。臨去前,李開陽也喊上了劉超、李多米、朱石頭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