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楊氏和李大姑整理好飯桌後,一起搬凳子到院子裏曬太陽。淡淡的暖意灑在身上,沖淡了寒冬裏的冰冷,只讓楊氏二人均感到舒适無比。
“弟妹果然是有福氣的人,弟弟才走了一年多,你們家的日子就讓你過得像樣子了許多。虧得是當初我厚臉皮求了你回來,也算對得住我父母和弟弟了。”李大姑的笑意連臉上的皺紋也遮不住,“這一切都是弟妹你的功勞,我們李家感激你。”
“姐,你就不要說這些見外的話了,我既然到了李家,那就是李家的人,這些就是我的本分。”能得李大姑這句感激,楊氏還是很開心的,畢竟這代表着李大姑對自己的認可。日子過的好了,誰都歡喜,這也說明當初自己的決定是對的。不過眼前的好日子,很大程度都是來源于五姑娘的幫助,只希望五姑娘來生一切都能如願,也不糟蹋了“好人有好報”這話。
“對了,姐,你上次說要給來春說親,怎麽樣了?”潘來春今年也滿十六了,也到了成家的年紀。
說起這事,李大姑更是喜笑顏開。她早年就看上了一戶人家的女兒,那姑娘不但長得端正,性情也好,為人也勤快,很适合娶來當媳婦。她老早就請了人去試探對方的口氣,不成想被以孩子還小的理由婉拒了。
李大姑後來想着,也許是自己家境太差了,他們看不上。便更勤于勞作,多攢些糧食。對于兒子女兒也嚴于管教,讓幾個孩子手腳學得勤快,并要求他們平時待人需要真誠爽朗。好讓外人明白自己家雖是窮人,但是能吃苦,肯賣力,心是比較明朗的人。
也許真是李大姑的做法得了好的效應,年中的時候李大姑直接請了媒婆到那姑娘家說親,這回他們倒是爽快地應下了。
“成了,那姑娘家裏答應了。婚期舉定在今年冬,到時候你們可得來喝這一杯喜酒。”李大姑笑盈盈地回答。
“那恭喜姐姐了,到時候我們一定上門讨喜酒喝的。來春成了家,就該到小夏說婆家了。”
“是啊,轉眼孩子們都長大了,時間過得真快。”李大姑感慨了一聲,話頭一轉:“小陽他們上學也一年了,家裏還吃得消嗎?”
“吃得消吃得消,這一年半來我除了幹農活兒就是給人做了些針線活兒,攢了一點點錢。好在他們都不用交學費,我應付應付書本筆墨錢就好了。”楊氏之前沒有特意跟李大姑提過,現在她問了就實話回答了。當然隐瞞了五姑娘的事,畢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李大姑點了點頭,“想不到我們鎮山村也辦了學堂,這可是整個村的福氣。也是劉財主的兒子大方,肯為村裏這樣付出的,也就他頭一份兒了。”
“是啊,我還時常感慨運氣好,不然這會兒估計都還沒攢夠送小陽他們念書的錢哩。”
“可惜我們白沙村沒有這樣的好事,我那幾個孩子家裏是沒辦法送他們上學了。”接着李大姑半開玩笑半認真說:“你可得讓小陽他們等有時間教來春他們認幾個字,往後也許有用處。”
楊氏點頭答應:“這簡單,保管小陽他們很樂意。尤其是小雨,恨不得教旁人識字呢,那勁頭就像是想過過當夫子的瘾。”說完擡手放在額頭處,擋了擋照來的陽光,“也不知道這會兒小陽他們玩得怎麽樣了?”
李開陽他們這時正玩得開心不已。
Advertisement
街道上很熱鬧,有賣雜貨的,有賣玩具的,還有雜耍的。雜耍的地方最熱鬧,早被圍得水洩不通了。李開陽他們一齊擠到了人群中,裏面幾個雜耍的人正忙着着表演。
表演的一夥共有九人。其中有一個小男孩,大約十歲左右,負責表演頭上疊盤子。盤子由腳上一彈,用頭接住,一層層往上疊。更要緊的是,他腳下站的是椅子,每接住三個盤子,椅子就得增加一把,從一把壘到好幾把。李開陽看着那有些搖搖欲墜模樣的椅子都替那男孩感到害怕。即便他身邊有兩個算是防護的人,傳送盤子的那人就不算了。要是椅子壘得不穩塌了下來,那男孩不知得摔成什麽樣。
但是看熱鬧的人卻不管這許多,他們只管看着精不精彩。旁邊還有表演口中噴火的,以及一只猴子。只見牽着猴子的那位男子,做了一些動作之後,猴子便開始了花樣表演,演罷就拿起一個鐵盤子。那男子牽着猴子繞着圈走,口中大喊:“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客觀若覺得滿意,可賞點飯錢給我們,在此感謝大家了啊!”
于是乎,圍觀的群衆大多都掏出了銅板、碎銀扔到了猴子托着的鐵盤子裏。
李大姑的小女兒潘小秋也跟着從荷包裏取出三個銅板扔到鐵盤子裏。潘小秋的銅板還是前面楊氏給的利是,共十個銅板。其餘的都是平時撿到的石頭,都是她認為比較好看的,就裝到了荷包裏。
他們大約看了兩刻鐘,之後就退出人群了。誰知剛走出不遠,潘小秋的荷包就被人搶走了。離潘小秋較近的李多米一看,馬上提腿就追着去了。搶荷包的是一個十一歲左右的男孩子,渾身上下顯得邋遢至極。
在李多米追出去的一瞬,潘來春并李開陽他們也追了過去。好在李多米追着那人跑了不夠一刻鐘,那人自己累得緩了下來。李多米也是累得不行,也停下喘口氣。
這男孩飛快地打開荷包,看見裏面是幾乎都是石頭,直接把荷包扔給了李多米。轉身跑開之前還罵了句:“真是的,我還以為裝了這麽多銀子,結果只是石頭,晦氣!”
李多米有些發懵,但還是接住了荷包。反應過來後,把荷包的繩子綁緊,對着那賊人大罵:“你搶人東西還有理了,你這人也太無恥了吧。”
這時李開陽他們也追上來了。潘來春看到李多米手上的荷包,心裏的石頭也落下了。
李多米将荷包遞給潘來春,由他交還給潘小秋。“多謝多米小弟幫我小妹追回了荷包,未想到會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強搶他人之物。”潘來春接過荷包,鄭重向李多米道謝。
“小事一樁,勿需道謝。想來是方才你小妹扔銅板時就被人盯上了,看到她荷包有些鼓,以為是銀子。後來發現是石頭,就扔回給我,這賊人也忒可惡了。”李多米有些氣憤。
“确實是可惡至極,真是枉為人了。”劉超附和道。
不一會兒,潘小夏、潘小秋和李開雨也追上了。潘小秋看到哥哥手裏的荷包,露出淡淡的笑意。取過荷包,道:“謝謝哥哥。”
潘來春摸了摸妹妹的頭,“你該謝謝多米,是他追回來的。”
“謝謝多米哥哥,辛苦了。”潘小秋臉上帶着笑容向李多米道謝,然後也對着追趕賊人的幾人一同道:“也謝謝表哥、劉超哥哥你們。”
李多米看着眼前微笑的小姑娘,忽的心一熱。心裏暗道奇怪自己怎麽會有如此感覺。
“好了,大家都沒事就好。看來以後還是少帶荷包為妙,不然被賊人盯上可不好。”潘小夏有些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