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光陰易過,一年半的時間轉瞬即逝。早在一年前,胡夫子和劉夫子綜合各方面的考慮,商量一番,選了五位學生參加這一年的童生試。
兩位夫子的本意是讓這幾人試一試,過與不過都不甚要緊,畢竟他們學習的時間也不是很長。如果剛好出的題是他們所沒有學到的,那便沒有考過的指望。若是有幸出了已教過的知識,他們還是有很大希望考過的,畢竟這五位學生都是鎮山村學堂裏算是最為拔尖的幾人。
當然,兩位夫子也并沒有報很大希望,考試不但需要能力,運氣也是不可或缺的。
這五名學生分別是李開陽、李多米、周端福、周雨辰、劉超。這周雨辰是周端福的小叔叔,比他大個兩歲半。因是老來得子,很得周端福爺爺奶奶的喜愛,所以得以送來上學。而劉超原本是在隔壁村程家私塾上的學,也在一年前到鎮山學堂念書了。
現今已是正月十二,縣官已公布了下個月的縣試時間。下午放學後,李開陽回到家中,告知楊氏他考試的時間。
晚飯時,李開陽躊躇道:“娘,因我要參加考試,老師已替我們請了他相熟的廪生幫我們五人作保,我們每個人得出一兩銀子給那位廪生。”
“嗯,娘知道了,睡前再取來給你。”楊氏現在手頭也算有些寬裕了,這一兩銀子還是輕易可以拿出的。這一兩年溫芸雖然不在再幫忙做針線換錢,但是楊氏在溫芸的指導下也早出師了。于是接連積累下了十六兩左右的銀子,現在也一直在接針線活。所以現如今還算夠李開陽考童生試用。
在楊氏整理飯桌的時候,溫芸取了考籃過來,“這籃子你娘已叫人上了漆,你試試趁不趁手?”将籃子遞給李開陽,這考籃是在劉木匠家做的,之後又請人上了漆,不久就要派上用場了。
李開陽拿在手裏晃了晃,“感覺還不錯,不顯沉。”
第二日,李開陽五人就在胡夫子的帶領下到縣署禮房報考。主要是填寫親供、互結、具結。
履歷上寫明本身姓名、年歲、籍貫、體格等,還要寫上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的存殁履歷。
互結是考試的五人填寫互結保單,若是有一人作弊可是五人連坐的。具結是請了本縣的廪生作保,主要是保這五名學生不冒籍、不假名、身家清白等。如果考生中有作弊者,作保人也會受到牽連,所以一般這些廪生只為相熟的人作保。
因鎮山村離縣裏不算遠,李開陽五人并沒有早早往縣裏趕,況且劉夫子已提前托了他縣城裏的遠房親戚幫忙,空個地方給李開陽幾人落腳。
正月二十那天清早,李開陽、李多米、周端福、周雨辰、劉超五人由家人送至村口,一同坐上合租的牛車上,帶上考籃、書籍以及裝茶水用的竹筒等等,悠悠地向縣城出發了。
趕牛的劉老輕揮了手上的鞭子,牛緩緩前行。巳時中,一行人到達了城門口。之後按着劉夫子所描述的線路,找到了城東梯口巷的馮府。
劉老将幾人放在了馮府門口不遠處,趕車費出發前已付了,但是劉超還是取了幾錢銀子遞與劉老,“辛苦劉老了,這點小錢您拿着買茶吃吧。”
Advertisement
劉老笑笑,接過銀子,“那我就不客氣了。老頭子在這裏祝幾位日後高中!”
劉超幾人同道:“借劉老吉言。”随後,劉超取出劉夫子的貼子,交與馮府的看門人。禀報後,幾人被請至客廳。不多時,馮府的主人馮老爺出來接待。
劉超幾人同馮老爺行了禮,馮老爺也回了禮,然後一道坐下。馮老爺吩咐下人斟茶與客人吃後,連忙向劉超幾人道:“想必你們便是劉兄所言的幾位小友了。”原來馮老爺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故稱劉超這幾位還未進學的讀書人一聲 “小友”。
因着他們五人中劉超最為年長,與馮老爺的交談大多由他來作答。寒暄過後,馮老爺讓家下人領他們到客房歇息,也是他們之後要住的地方。
之後的幾天,劉超他們在馮府下人的帶領下,采買好考試所需物品後就都留在府裏埋頭複習功課。中途劉超遇到難題疑惑,問了李開陽幾人均沒能答上,弄得劉超心裏像貓抓似的,難受極了。
劉超苦惱了一陣,心裏暗想:馮老爺就是秀才呀,他肯定是有才學,何不找他解解惑?于是他喚來了馮府的下人,煩他幫忙去詢問馮老爺是否在府中,他有學業上的難題請教馮老爺。
不到一刻鐘下人來回話道:“巧得很,這天老爺在府上。往日這時段的話,老爺通常不在府裏的。”然後指路:“老爺請劉公子到書房去,現下請随我這邊來。”
劉超道:“勞煩了。”然後穩步跟着馮府的下人走。從客房經過了一條林下小道,到了一個花園,園裏隐隐傳來了女子的笑聲。劉超循着聲音望去,只見幾個小姑娘在園子邊織布邊歡笑。漸漸地近了一點,只聽其中一位妙齡女子笑道:“虧得我想出這個點子,若是悶在房子裏織布,那得多凍啊。把織布機搬到這裏來不是妙極了嘛,陽光高照,就是再冷的天也給去了幾分寒氣,心情也暢快許多。”這位女子周遭的幾人異口同聲道:“小姐英明。”
劉超心裏暗想:那幾人口中的小姐想必就是馮老爺家的千金了。突然那位小姐發現有旁的男子在不遠處,打一眼便知不是府上的下人,手裏還拿着書,想必就是父親前幾日口中所說的來家借住的讀書人了。看到他也望向這邊,小姐連忙順手扯了已經織好的布擋住自己一并側了身子。
這時劉超也反應過來是自己唐突了,大家的小姐想必比鄉下的姑娘多了層忌諱。身邊的下人驚覺自己一時疏忽,未曾想到操這近道就正巧碰上了小姐,唯恐被老爺責罵,連忙拖着劉超快步離開。
馮小姐的貼身丫環珠翠見已沒了男子的蹤影,扯開小姐遮擋用的布:“小姐,那登徒子已經走開了。”因為劉超不但不及時回避,還看向馮小姐這邊,所以他已被珠翠認定為是登徒子了。
馮小姐羞道:“休要胡說。定是阿達偷懶帶客人走近道才經過這裏的。”阿達便是帶劉超去書房的下人了。
“那客人就是登徒子,見到我們不但不回避,還偷看我們。”小翠氣惱道。
“好啦好啦,想必他也是無意的。再說還有你們這許多人在,傳不出什麽閑話的。”馮小姐話頭一轉,“我們還是織布要緊,再過不久就沒這麽暖和了,初春的陽光午後就會弱許多,我們得抓緊幹活了。”
花園這邊恢複到之前的樣子,該說說該笑笑。
劉超總算也在到達馮老爺書房前收拾好了心态,進到書房,行了禮便坐在馮老爺指示的位置,将困擾了許久的難題同馮老爺請教。好在馮老爺秀才的名頭沒有白說,果然仔細琢磨了會兒便解答出來。在馮老爺的講解下,劉超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心頭頓時松了不少。
随後馮老爺又和劉超探讨了下學業上的問題,不知不覺之間過得飛快。
門外傳來下人的聲音:“老爺,夫人喚您去吃晚飯,也一同邀了暫住的幾位客人,酒菜已經備好。”
“我知道了。”馮老爺應道,轉頭對劉超說:“劉小友也一同順道去了吧,另外幾位想必也已動身了。”
“是。”
縣試的時間是從二月初二開始,共連考五場,每場隔天進行。
二月初二那日黎明前,劉超幾人一齊到了考場外。入場前,會有搜子搜查考生全身,以防夾帶紙抄、書籍進場。随後縣官點名,對應考生就帶上考籃、考凳等物入場。
之後便是唱保。考生點名後到中廳大堂接卷,随後高聲唱某某廪生保,這時廪生确認後便會應聲。如果作保廪生對考生有疑時,立即就會有縣官來查察或者扣考。那大堂上的刑枷就是為此而設的。
第一場為正場,要求考生寫一篇八股文和一首詩。錄取較寬松,只要文字通順即可錄取。第二場形式與第一場相同,這次将文筆不好的淘汰。第三場則要求寫一篇賦、一首詩,或者各寫一篇對策和論文。第五場則主要進行口試,稱連複,要求學生講解幾段儒家經典。
接連幾場考試,劉超幾人已是累得慌。出了考場,回到馮府便呼呼大睡了一通。
等他們幾人睡足醒來,馮府夫人早已喚人備好了飯菜。看他們飯桌上吃得歡,馮老爺便沒有問他們關于先考的事,怕掃了興。
飯後,馮老爺問:“這幾日縣考,幾位小友可是累極了吧?”
劉超幾人連連答:“還好還好。”
随後周雨辰愁眉道:“怕只怕這幾日的辛苦要白費了,恨不能早幾年上學,肚裏也能裝得多些貨。”
馮老爺見狀,安撫道:“有沒有白費,過幾日便能見分曉,眼下還是安心等消息。況且你們也無需擔心,童生試裏頭,除了院試比較難,縣試和府試還是比較容易通過的。”
“馮老爺說得極是。”
之後馮老爺邀劉超幾人在府中留宿到考試結果出來,劉超五人想着不必來回折騰,便也留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