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年初二,楊氏幾人還沒進到楊家院子,李開雨便大喊:“大表哥,你說的好東西給我準備好沒有?”

雖說李開雨先喊的是他大表哥楊晨蘇,最先出來的卻是馬氏。

李開陽和便李開雨上前作揖道新年好。馬氏笑着從袖子裏取出兩個紅包,分別遞給他們。因為馬氏知道這天楊氏他們會上門拜年,所以馬氏便提前備好紅包。

“大嫂。”

馬氏點頭,然後迎他們進屋,“你們都趕緊到屋裏來,外頭怪冷的。”

馬氏的大兒子楊晨蘇這時也聞聲出來了,先是給楊氏問好,然後才對李開雨說:“東西自然是已幫你買了,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楊晨蘇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到鎮上幫工,因為人長得高大又壯得很,所以雇主倒也不嫌他年紀小。見他年紀雖小,做事卻是勤懇,為人又老實,很得雇主的喜歡,雇主時常有些小吃的也舍得賞給他。

因為自己能掙錢了,楊晨蘇有一次很大方地跟李開雨表示以後在鎮上帶點東西給他。正巧提前知道這次春節楊氏帶他們過來,他就買了。這禮物并不是吃食,而是兩個筆架。

他知道李開陽兄弟倆都在讀書了,便買了兩個陶瓷做的筆架,給他們擱筆用。兩個筆架都是像一座三峰小山模樣,大部分是白色,分別印有藍色的梅花和綠色的竹子。

“這是我給你們買的筆架,因為錢不多,所以質量不怎麽好,不過還是能用的。”楊晨蘇把李開陽兄弟帶到房裏,把先前買好的筆架放到他們面前,“這兩個你們自己挑吧。”

“謝謝表哥,我很喜歡。”李開陽讓李開雨先挑,李開雨便選了印梅花那一個。

“讓表哥破費了。”李開陽取了剩下的那個筆架,收了起來。

楊氏跟着馬氏到廚房見周氏,只見周氏正在包豆腐釀。“娘,爹和大哥呢?”

周氏聞言,看見正向她走來的楊氏,笑說:“小娟這麽快到了?你爹大概是找別人唠嗑去了,你大哥去幫你三叔公家挖地基了。”楊氏說的空隙還不忘手上的動作,只見一個又圓又扁的豆腐釀已經做好。

随後周氏對馬氏說:“茂峰媳婦,你先去将茂峰喊回來,妹子回娘家,做哥哥的也得見見。”馬氏應下。

楊氏則淨了手,也幫着周氏做豆腐釀。

Advertisement

“今天我特地磨了很多黃豆做豆腐,你回去的時候帶點水豆腐和豆腐釀回去。”

“嗯,也好。除夕那天做的豆腐已經吃完了,正巧可以讓小陽他們嘗嘗娘做的豆腐釀,我做的總歸沒有娘做的好吃。”

“就你貧,小陽他們呢。”

“晨蘇說是有東西給他們,現在他們大概是在晨蘇的屋裏吧。”

不多時,兩人已将豆腐包完,楊氏便幫忙架上火,周氏把包好的豆腐放到過上煎熟。

忙活的空隙,周氏想到了大女兒,嘆了口氣:“唉,你們姐妹命怎麽就這般苦呢,尤其是你姐,現在家裏都不知成什麽樣了。你姐夫出了事,你們都瞞着我,要不是你爹意外得知,我們都還被蒙在鼓裏。”

聽了母親的話,楊氏心裏也是難受,但是:“娘就不要為我們感到神傷了,想必老天爺是讓我和姐姐享後福的吧。苦盡後的甘味不是更綿長喜人?你看那油柑果,入口時帶着點點苦味,咽下之後卻慢慢地變成甜味,這樣反而更讓人驚喜。”

楊氏往竈口添了點柴火:“娘之前還老覺得我命苦,我現在不是過得很好了嗎。有了兩個乖巧懂事的兒子,現在也有能力送他們讀書,往後若是得了老天的眼,兒子當了官,我這做娘的不是變得很有派頭?再說姐姐家,姐夫的腿有望治好,還照樣是他們家的頂梁柱。”

“還是你說得對,也許這是老天爺對你們姐妹的考驗。你姐夫妻倆為小雲的病奔波了許久,說不定哪天就給治好了。再過幾年小高也長大了,你姐夫家的日子應該也會越來越有盼頭。”

等豆腐釀全都出鍋的時候,楊富貴悠悠地回來了,随後差小孫子楊晨浩拿米去換兩斤水酒。

楊晨浩打酒的時候,楊晨蘇就跟兩個表弟閑聊他鎮上做工時的瑣事。言語中,李開陽聽出了大表哥對一位姓劉的姑娘很是喜歡,閑聊的這許多話中,唯獨對這個劉姑娘的贊美毫不吝啬。

看來表哥這是對劉姑娘上心了,只是聽表哥的描述,這位劉姑娘家應該是富裕人家,兩人家世似乎有些不登對。不過這也沒什麽,少年對美好的少女産生情意本就實屬平常,至于姻緣一事,就得看他們的緣分了。

大約晌午時分,楊家衆人其樂融融地吃着午飯。因為都是家裏人,他們也沒有特地男女分開吃,這樣才不顯得生分。

“上回小陽沒能過了童生試,這回可有把握?”楊富貴雖然只是個務農的,也不像其他人那樣認為讀書沒有用處,知道外孫正備考科舉,所以才有了這一問。

“今年我就先不參加考試了,我打算到明年再考。我想趁着這一年好好準備,下大力去準備,到時能成的把握更高。雖說科舉一事還有運道一說,但能力還是占大頭的。”因為上次的失敗,李開陽更是發奮學習。再加上一直都覺得要考出成績才算對得住楊氏的付出,絲毫不敢懈怠。

楊富貴點點頭:“這樣也好。”

楊氏和李開陽他們當天就回了家,次日也就是大年初三,楊氏打算去姐姐家看望一下姐夫,也省得總是挂念他們家現今的狀況。

李開陽想到姨丈此次傷得這般重,作為外甥,無論如何也該探望一番。所以當天是楊氏和李開陽兄弟一起去的。

至于愛湊熱鬧的招子在幹啥呢,他當然是拖着溫芸陪他留在家裏。因為大年初三正是招子的生辰,在他的記憶中,弟弟還沒有出生的時候,這一天娘親會給他煮雞蛋過生日的,只是後來變樣了。

現下難得有機會,非要纏着溫芸給他煮雞蛋。溫芸心軟,自然毫不猶豫就留下來了。

楊氏他們一進溫家,藥味便撲面而來。大楊氏先讓他們喝口熱茶,坐下歇歇。因為現在是大過年的,大楊氏不好把愁容挂在臉上,尤其是對着妹妹一家,她更是表現得開心一些。總不能自己心裏難受,也讓妹妹他們跟着擔憂。

溫炳生自從傷了腿,便一直躺在床上,還未下過床。平日的洗漱都是大楊氏打理,好在現在是冷天,不然藥味加上汗臭味更是難聞。

溫炳生本是怕藥味熏得大楊氏難以入睡,提出讓大楊氏到隔壁房睡。但大楊氏自然不放心丈夫一個人睡,所以就在溫炳生的床旁安了小睡榻。

楊氏看了姐夫後,就出來幫姐姐做飯。李開陽他們則跟溫樂高在房裏陪姨丈聊天,也好讓只能待在屋裏的姨丈聽聽外面的新鮮事。

“姐,怎麽不見小雲?”來了溫家已有半個時辰,愣是沒有瞧見外甥女溫小雲,楊氏這才問了出來。

“她去和村裏其他小孩玩了。這些年,小雲從最開始愣愣的模樣,到現在已經是有六七歲心智的人了,我和你姐夫心裏欣慰了不少。”大楊氏笑答,“現在她也不用我們時時手把手照顧了,餓了知道回來找吃的,吃飽了就到外邊兒玩。”

“嗯,小雲從前是多聰慧的一個人啊,現在這樣子……希望她有一天能恢複神智。”

“雖說小雲現在是不知憂愁的模樣,我這做娘的還是盼望她完全好起來。你不知道,之前有人知道了小雲的事,上門叫我們把小雲許給他家。那人家不但是窮得娶不上媳婦,樣貌也甚是醜陋。他們肯定是自以為小雲是我們的家包袱,好脫手出去讓給他們傳宗接待。”大楊氏呸了一下,“小雲是我們疼了這麽多年的女兒,如何肯讓她去別人家吃苦,要是往後恢複了神智,不得怨死我和你姐夫。”

“是啊,萬不能讓小雲嫁去這樣的人家。小雲是為了小高才變成這樣的,就沖着這事,小高也得好好待他姐姐。”

因為李開陽兄弟同劉超他們約好在初四這一日去拜訪老師。所以從溫家回來後,楊氏就幫李開陽他們備好禮品,萬不能失了禮數。

李開陽兄弟先是喊了劉超,然後他們才同李多米一起去劉夫子家。大約在劉夫子家待了半個時辰,他們就走了,因為他們還要趕去胡夫子那裏。

因為去胡夫子家有點遠,李開陽他們雇了牛車,帶着禮品上路。路上無聊,幾人便談天說地,最後說到了劉超的親事。

原來劉超成親的日子定在了來年正月。

“轉眼劉超哥哥都要成親了。”李開陽不知為何就感慨了一句。

劉超便回一句:“你也快到成親的年紀了,你有什麽想頭?”

“劉超哥哥還是不要拿我說笑了,我才十三歲,哪裏就到成親的年紀了。”

“十三歲不小了,有的人家都已經當爹了。”

李開陽被劉超說得臉紅,直接甩了一句:“多米比我還大呢,他可以先成親了。”

誰成想李多米還真來一句:“嗯,我先成親。”然後李多米湊到李開陽跟前,“開陽,你姑姑家的表妹定了人家沒?”

李開陽挑眉:“你是說小秋?”

“嗯嗯。”

邊上的劉超也笑說:“多米這是想媳婦了,找你打聽情況呢。”

“劉超哥哥不要胡說。”李開陽先說了一句劉超,然後回答李多米:“不知道,你真有誠意的話,叫你娘去打聽一下吧。我們這樣子讨論其他女子還是不太像話的。”

“哦,我知道了,回去我就跟我娘說。”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