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自從李開陽中了舉,那說媒的人就踏破了李家的門。李開陽一一讓楊氏拒絕,只說眼下得專心備考會試,不宜分心。

李永德這回也中了舉,得了本縣第八名。因為會試在明年三月份舉行,兼去京路途遙遠,是以在酒席不久後兩人就要動身上京。随同的還有趙氏和李永正,因為趙氏的外祖母知道大外孫将要到京參加科考,就叫趙氏順路來看望他,也可以讓外孫住到他們王府來。

楊氏林林總總湊了六十兩銀子給李開陽上京用,但是考慮到兒子此番遠行,花費必不少,這六十兩肯定不夠。

“開陽,現在家裏只有這六十兩,你先拿着。五姑娘說這錢是不夠用的,我過幾日就去找人借借。”楊氏把攢的錢都拿出來,還有她姐姐還的十兩,湊了這麽多。

楊氏的姐夫退已經好得差不多了,除了還不能挑重東西,平常跟正常人差不多。當年借楊氏的二十兩也還了十兩回來。

“娘您別找人借錢了,剩下的我來想辦法。”李開陽知道自己還有許多要花錢的地方,但是他不忍心楊氏再去找別人借錢,況且都是鄉下人家,家裏也都是不富裕的,李開陽也不想楊氏欠別人的人情。

之前李永德就跟李開陽說過,家裏要是有什麽困難,他那裏可以幫忙一二,所以這次李開陽打算找李永德借錢。趙氏強烈邀李開陽跟他們一起到瑾郡王府暫住,不需在外租房,大家可以相互照應。反正都已經欠了知縣一家的人情,現在也只好再勞煩他們了。

因為時間緊迫,楊氏緊趕着給李開陽做衣裳,後來溫芸也幫忙。李開陽拿着楊氏和溫芸做的衣裳,內心感到萬分溫暖。

另外溫芸也給李開陽做了個新荷包。“我見你之前那個已經很舊了,就給你做了個新的。因為時間緊,我也沒怎麽在上面繡花樣,你湊合着用吧。”

“謝謝小五。”李開陽得了荷包,興奮地不得了。

“這次進京趕考,你若是中了進士,當個官,說不得可以娶個高門小姐做夫人。還有啊,聽說有在榜下搶女婿的,你長得這麽俊,可別糊裏糊塗就被人搶去當女婿。”

“小五……”李開陽很想說不會的,我不會娶旁人做妻子的,只是他不敢說出口。

“好啦,我不打趣你了。”溫芸只當李開陽是害羞了。

趙氏一行人趕了差不多兩個月的行程,終于到了京城。此時也年關将近了,郡王府派了人來接趙氏他們。

趙氏先帶幾個孩子去拜見瑾太妃。只見內堂中央坐着一位老太太,穿着一身棕色的服飾,額頭戴了一塊繡着精美圖案的橘色抹額。下首坐着三位婦人,她們是趙氏的舅母們。

“外孫女攜幾個孩子拜見外祖母。”趙氏給老太太磕了幾個響頭,李永德他們也照着做。

Advertisement

老太太頭發蒼白,滿臉的褶皺,但臉上的笑意是怎麽也遮不住的,“你們起來吧。”

老太太眼神不大好,只好叫幾個孩子上前來,先是握住了趙氏,“我都許久沒有見過你了,自你遠嫁,就沒有來看過我,真是好狠的心啊!”

趙氏半跪在老太太膝旁,“是外孫女不孝。這回外孫女給您帶來了兩個小曾孫,您之前不是老念叨着這幾個孩子嘛。”

“德哥兒、正哥兒過來,給你們曾祖母瞧瞧。”趙氏吵李永德和李永正招了招手。

老太太見看着眼前一高一低的少年,噙着笑:“你們挨近點兒,曾祖母老了,看不太清了。”

“曾祖母才不老呢。”李永正馬上回道。

“嘴真甜,像你母親小的時候。嗯,模樣也長得像。”然後在仔細瞧瞧李永德,“轉眼德哥兒都這麽大了,當年你母親出嫁的時候,你比正哥兒這會兒還小呢。”

李永德很高興老太太還記得他,當年父親續娶母親的時候,好多人都說母親會虐待他,父親也會不疼他和姐姐。那時候他和姐姐非常害怕別人說的都是真的。

而這害怕在見到老太太後就消失了。老太太很疼愛母親,在父親和母親還沒有辦婚事的時候,老太太就喊他和姐姐到郡王府玩兒。那時老太太私下對他和姐姐說:“你們父親馬上就要迎娶我們玉姐兒,你們不要聽外面的風言風語。玉姐兒是個最善良不過的孩子,以後也會對你們很好的。你們不要記恨玉姐兒,覺得是她搶了你們母親的位置。你們父親一個大男人帶你們很不容易,現下你們也該高興有人服侍和照料你們父親了。我之所以跟你們說這些,是怕你們年紀小,不懂得分清是非,聽了外面的閑言碎語就當是真的,生分了你們父子、母子的感情。你們不用擔心,你們家也出不了有後娘就有後爹的事,就算你們不相信玉姐兒,也該相信你們父親。”

事實果真如老太太所言,母親人很好,就算自己有了親生孩子,對他和姐姐的關心絲毫不落下半分。

“哎呀,這孩子是誰呀,長得與玉姐兒好像啊!”一身深青色裙衫的婦人,也就是老太太的長媳郡王妃汪氏故意用驚訝的語氣說。

另外兩人婦人也跟着附和汪氏。其實他們早就知道這次随趙氏來還有一個與趙氏長得像的公子。

“孩子,到我跟前來。”老太太喚李開陽上前。然後左看一下趙氏,又看一下李開陽,“嗯,确實非常像。”接着又感慨了一句:“玉姐兒,若是你之前那個孩子還在的話也該有這麽大了吧。”

趙氏聞言淚水立馬就掉了出來,“是啊,要不是我們母子緣薄,這會兒也跟陽哥兒一般大了。” 她剛見到李開陽的時候是有多希望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只是她已确信兒子已死,這注定是空想。

此時李永德他們才知道趙氏之前還有過一個孩子,李永德只知道趙氏是二嫁于父親的,趙氏之前的事并不清楚。

“茯苓,把我那三塊玉佩與這三個孩子把玩兒吧。”

“是。”身着淺藍色衣裙的茯苓繞過屏風,就到屋裏取來了玉佩。老太太一一放到李永德他們手裏。

“外祖母,怎麽能少了我的?”趙氏佯裝吃醋的樣子。

“不會少了你的,茯苓,你将前幾日新做的頭面拿出來,給玉姐兒正合适。”

老太太底下三個兒媳也出聲:“老太太不能偏心,我們幾個也想從老太太這裏要點寶貝。”

“行了,你們天天在我身邊,在我這裏拿的寶貝還少嗎。都這麽大了,連外甥女的醋都吃,羞不羞。”老太太也知道兒媳們是想活躍一下氣氛。

之後閑聊了幾句,老太太有些倦了,“玉姐兒同你舅母他們先去吃飯吧,休息下再去見你舅舅們。”

之後趙氏幾人就安頓在郡王府。李永德與李開陽每日深居簡出,專心讀書。趙氏則帶着李永正去會一會以前的好友。

會試揭榜後,李永德與李開陽均榜上有名,并于下月應殿試。很快殿試的結果也出來了,李開陽和李永德分別中了二甲六十一名和二甲四十八名,之後均被授予知縣的官位。

說來也巧,李開陽即将任職的地方正好是平田縣的鄰縣樂山縣。而李永德的則是江南那邊的一個縣城,那裏比樂山縣這邊富庶許多。對此李開陽和李永德都很滿意。

瑾郡王魏光亮為了讨老太太歡心,特意給李永德和李開陽舉辦了慶祝家宴。

原本很和諧的家宴,卻意外出了不和諧的場景。瑾郡王的七孫女魏安喜,一個庶出卻因為是獨女很受父親寵愛的姑娘在飯桌上抱怨:“也不知道祖父怎麽想的,不過是小地方來的人,中個進士還要勞祖父辦個慶酒宴,沒意思。”魏安喜說這話的時候不知是不是故意的,聲音大得剛剛給李永德那一桌聽到。

魏安喜的父親,郡王世子魏景振正巧就與李永德他們一桌,他的面色一哂,卻也沒出言訓她。

世子妃梁氏呵道:“胡鬧,這話是你能說的嗎?你的規矩都學到哪裏去了,侯姨娘就是這麽教你規矩的?”魏安喜卻不當回事兒,撇撇嘴。

原來魏安喜的生母侯姨娘姿色很美,又懂得奉迎魏景振。再加上魏安喜本就是魏景振唯一的女兒,所以魏景振很偏疼她。原本梁氏想要接過來教導她的,誰知侯姨娘哄得魏景振答應讓她自己來撫養。梁氏自然是不想教養魏安喜的,樂得這樣。

此時也驚動了老太太那裏,老太太知道情況後,派了得力的媽媽過來。

媽媽道:“世子妃,老太太說七姑娘規矩沒學好,明兒她派人過來教一教。至于侯姨娘,教女無方,禁足三個月反省反省。”

“媽媽幫我跟老太太說一聲道歉,是我這個做孫媳的沒做好。”

趙氏心裏很生氣,到底沒發作出來,畢竟現在自己是寄居他家。只是她難免腹诽“也不知表哥是怎麽想的,由着女兒給姨娘教養,平日驕縱成這樣,也不知道将來禍害的是誰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