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皇後喜誕皇子的事,第二日還沒上朝,就已經傳遍金陵五品以上官員的府邸了。是以到了上朝時,百官齊齊道喜祝賀。
宣琰在早朝上宣布了皇子的名字,百官這兩年看陛下對皇後的寵愛,本以為會順着把太子也封了,誰知早朝上,意外的,宣琰沒有冊封太子,而是打算滿月後再冊封。
宣瓈的名字一念出來,黎王成了大殿裏的焦點。古往今來,多少掌管兵權的同胞兄弟都死在皇室的猜忌下,更別提掌百萬兵馬的異姓王了。
可他們的陛下倒好,太子的名字裏都有“黎”字,也不知打的是什麽主意。
很明顯,黎芳顧也沒想到宣琰竟然會給小皇子取這樣的名字,下朝後,黎芳顧就被留在了宮中,為的是什麽事,百官們也懶得再猜,皇後都是從黎王府嫁出來的,這兩位要商量什麽,他們也只有慢慢等着看一種辦法了。
下了朝,宣琰帶着黎芳顧去了鳳儀宮,看了蘇念後又去了偏殿。
小皇子還是軟軟的一團縮在襁褓中,雖然還是皺巴巴的小臉,但細看好像比昨晚剛出生時好多了。
一回生二回熟,宣琰走過去将小皇子抄起抱着,小心翼翼的扶着他還沒睜眼的小腦袋,邊看邊玩黎芳顧那邊走。
“芳顧,你看,我的兒子!”這語氣,就像是在炫耀一般。
黎芳顧也不惱,看着這小小的人兒,露出一抹笑:“還真是可愛,像陛下小時候。”
“...”這麽多年,黎芳顧還是改不了口,不肯像從前一樣喊他一聲宣琰或者臨昭。“是嗎?匡潛也說瓈兒像我。”
瓈兒,黎芳顧聽着這聲愣了愣。
宣琰見黎芳顧有異樣,抱着宣瓈趁黎芳顧不注意往他懷裏塞。
雖然愣住,潛意識裏卻知道塞東西的是宣琰,本能的摟住。
“...”黎芳顧第一次覺得他接住了一個燙手山芋,“陛下,臣不會抱孩子。”
這可是宣朝的皇子,未來皇位繼承人,黎芳顧渾身僵硬的摟着還沒睜眼的宣瓈,不知道要怎麽動作。
Advertisement
宣琰看着,抿着唇不敢笑出聲來,小半晌才忍住笑,好心的教他:“放松些,百萬兵馬立于身前紋絲不動的黎王竟然對一個奶娃娃沒轍,還真是有趣得緊。”教之前還不忘調笑一句。
“你将左手放在他腦後,護着他的頭,右手拖着他的腰,對,這樣就行了。”
宣琰一句一句的說,黎芳顧照做,折騰了一小會,終于領悟了抱孩子的要領,抱着宣瓈的手終于不是那麽僵硬。
這是蘇念和宣琰的孩子,是能夠繼承宣朝天下的孩子,一出生便是天之驕子。
小孩兒剛出生本是憑本能認氣味的,一遇到陌生的便會怕的哇哇大哭,這宣瓈倒是例外,除了特別貼蘇念之外,宣琰和嬷嬷抱他也不哭不鬧,現在又多了個黎王,也是稀奇的緊。
兩年沒上戰場,黎芳顧身上的殺伐之氣漸漸收斂,此時抱着剛出生的奶娃娃,那點戾氣更是跑的無影無蹤。
宣琰見黎芳顧也是喜歡小孩子的,趁着如今氣氛好,建議道:“芳顧如此喜歡孩子,金陵中可有看得上的千金小姐,我為你賜婚,自己生一個帶着吧。”
黎芳顧收住了眼底的笑,轉瞬肅正了臉,道:“陛下莫再開玩笑了。”
宣琰想說他并非開玩笑,此時的心境早就不是兩年前能比得了的,可一想到黎芳顧的性子,只能妥協道:“也罷,我想讓你做瓈兒的太傅,教他習武斷字,若是你也養了一個,怕是兩頭顧不上了。”
“太傅?”黎芳顧想為宣瓈弄弄衣襟的手頓住,不明所以的看着宣琰。
“嗯,武将中,滿朝自然無人抵得過你黎王芳顧,而文官中,丞相事物多,家中內宅沒拎清,我不放心他教瓈兒,其餘的,都是铢兩悉稱各有所長,沒有誰比芳顧你更适合做太傅的了。”
黎芳顧沒有拒絕,将來百萬兵馬都是要交給宣瓈的,做他的太傅倒也無妨。
一月光景過得極快,宣瓈的臉已經長開,變成了粉雕玉琢的奶娃娃,滿月宴上,宣琰不負衆望的給宣瓈封了太子,叫匡潛呈上月前給宣瓈賜名的文牒,讓黎芳顧為宣瓈取字。
這件事蘇念提前給黎芳顧透過氣,對宣瓈的字他也敲定了。
信手一揚,拿起沾了朱砂的筆,在宣瓈的名字旁邊寫下兩個字,晏清。
取晏海清河,天下安平之意。
宣琰看了朗聲大笑,蘇念也抱着宣瓈走了過年。筆走龍蛇的字跡,以及晏清二字,也讓蘇念笑開了懷,擡手捏了捏懷裏的兒子,蘇念道:“瓈兒,你父皇和太傅都對你寄予厚望呢!名系黎民百姓,字兼天下太平,瓈兒可不要辜負了他們的心意啊。”
才一個月的小宣瓈什麽都不懂,此刻卻笑的和花似的,朝着宣琰和黎芳顧那邊揮着自己兩只小短手,不亦樂乎。
帝後以及黎王都被這小家夥逗得開懷。
皇家子弟的名在出生那日便會告知天下,但字都是由皇帝親自取了記在皇家族譜上,除了親近的人,外人不會知道。
黎芳顧在鳳儀宮為宣瓈取好了字,宣琰立即讓總管匡潛拿去宗祠上牒,以告宣家世代先人。
第二日,黎芳顧任太子太傅的聖旨下到了早朝上,衆官沒什麽詫異的,皇上會選黎芳顧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不知是不是在宮中受帝後的熏陶,皇太子宣瓈額外的乖巧,平日裏不哭不鬧不耍脾氣,聽話的完全不像出生在皇宮中嬌養着的太子殿下。
當然,也不是所有時候太子殿下都乖巧聽話,每每早間卯時末,太子殿下就會自己醒來,白天整日不睡覺,到夜間戌時又自己睡去,醒來不哭,睡時不需要人哄陪,只有一點。
太子殿下在醒了和要睡着的時候,都要聽着旁人念書才能不哭不鬧,若是他醒來聽不到讀書聲,不出一瞬便會嚎啕大哭起來,哭個沒完沒了誰都哄不住,直到把自己哭的打嗝要岔氣了才肯消停。
當然,他是消停了,可把帝後二人心肝顫的疼啊,生怕孩子有個三長兩短,于是就給鳳儀宮上上下下的宮女都開了識字的課,以期做到誰發現殿下醒了,拿起書便能讓太子殿下滿意,不發嚎啕那等神威。
但是,太子殿下也不是什麽書都聽,這也是蘇念和嬷嬷們被太子殿下這習慣折騰的夠嗆後發現的。
咱們的太子殿下只聽《策論》和《兵謀》,而且百聽不厭,除了這兩本,其他的拿來念照樣哭的稀裏嘩啦。
帝後和一衆下人都不能理解,這小太子還不忙一歲,怎麽就能辨別他聽的是哪兩本呢!
關于這件事,宣琰還不信邪的随手拿了本別的書對自己兒子念,開口才念了兩個字,耳朵裏頓時就只剩下這一片撕心裂肺。
而且,這撕心裂肺的不僅是他這個怪脾氣的兒子,還有他這個宣朝皇帝啊。
完了,念兒知道我把瓈兒惹哭了,今晚沒準又進不了殿門了。
真不是宣琰杞人憂天,當晚,咱們的皇帝陛下就被皇後娘娘拒之門外,總管太監匡潛圍着鳳儀宮大宮女舟兒大半個時辰,都沒能說動她進去為皇上求情。
小皇子長得快,幾乎是一天一個樣,宣琰每回來鳳儀宮瞧兒子,總有點莫名的心塞,他的皇後看了他二十多年,如今兒子出來了,還天天在變化新鮮得緊,很明顯,這小子比他受矚目多了。
宣瓈也像開了靈智一般,小胳膊小腿才長了幾個月,小腦袋還豎不起,就學會了察言觀色,親近他的三個人裏,屬他的父皇最好欺負。
是以小太子見了黎芳顧就是一副乖巧的模樣,到了蘇念懷裏就是一味撒嬌賣萌,而碰到了自己父皇,那就是大眼瞪小眼,瞪不過就偏過頭去癟癟嘴,那模樣活像是在控訴宣琰沒父德欺負他這個小孩兒。
更甚的是,小太子若是和自己父皇鬥氣的時候看到自己母後來了,眼睛也不瞪了,癟着嘴巴就要張口大哭,在這事上栽了好幾次都宣琰吓得立馬把兒子捂着嘴抱着,低頭在他耳邊輕聲警告:“你要是敢再哭,今晚就把你扔偏殿睡去。”
小太子紅着眼睛,到底是沒敢哭出來,伸伸手向已經走過來的蘇念,無聲的嫌棄着自己這個父皇,蘇念心軟的不行,将兒子抱在懷裏逗着哄。
黎芳顧每次來宮裏,總不外乎看到的就是,小太子在母後懷裏沖父皇耀武揚威,皇上白了小太子好幾眼,假裝不和小孩計較,随手挑着又大又甜的果子剝了皮笑吟吟的遞到皇後的嘴邊。
丫鬟們瞧着都低頭捂着嘴笑,舟兒見了總會忍不住将人都打發出去,讓這一家三口,不,是四口,在鳳儀宮裏圍着小太子逗弄玩笑。
小太子越大覺睡得越多,玩了一個多時辰就累了,蘇念抱着兒子去偏殿休息,将鳳儀宮主殿騰給了這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