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過期身份證
這是處老舊小區,不像有物業管理的樣子,園區門大敞四開。
萬檸和梁時越順利找到趙華良的家。
樓梯門口坐着個白發老奶奶,半眯眼睛曬太陽,優哉游哉。
“奶奶,您認識四樓左邊兒門的那戶人家嗎?”萬檸上前打聽。
“死喽?小姑娘年紀輕輕眼神不好使。活着的活着的,可硬實了!”
估摸上了年紀,耳朵不大靈便,聽岔了。萬檸只得一次次提高嗓門,倆人溝通基本靠吼。
"哦,女兒?從沒見過啊。"
梁時越心生疑惑,又問:"那他是什麽時候搬來的。"
"哎呀,什麽時候?有年頭了。他來的時候我們小區前面那變電所還沒拆,得是五年前吧。"
五年前?!
“這五年您從未見過他女兒或者其他親人?”
“他個單身漢,出來進去一個人,別說女兒,連個人影都沒瞧見過!”
萬檸和梁時越面面相觑,按年齡推算五年前他女兒應該在上大學。而他說他女兒是在2年前失蹤的,難道說他女兒上大學期間,一次都沒回來看過他?
這事兒怎麽捋都不對勁兒,什麽樣的父女關系會幾年不見次面?
"你知道他女兒上的是哪所大學嗎?或者她的同學、朋友,我們有必要找到他們。”萬檸越發好奇,“他們父女倆的關系似乎有問題。"
"我想當年的失蹤報道裏也許會有她學校的名字。"梁時越說,"我們報社有存檔。"
倆人又調頭驅車趕回報社。
翻箱倒櫃找資料這事兒萬檸擅長,當即撸起袖子,準備好去他們檔案館翻個底朝天。
“回來。”梁時越又給她袖子拉了下去,略帶鄙夷地說:"現在是信息時代,我們的報紙也是用電腦儲存的。"
标着檔案室門牌的屋裏兩大排電腦……
以為所有檔案館還是小黑屋堆滿各種檔案袋,果然條件艱苦的只剩他們精神科……
梁時越找臺電腦,輸入"傳銷、失蹤、大學生",幾秒鐘的功夫,彈出則前年4月份的一則新聞。
報道非常詳細,占了整個版面,還配有失蹤者的彩色照片。
只是……
萬檸翻出趙華良和女兒的合影,反複對比兩個人的長相。
"一個人小時候是單眼皮,長大以後可能是雙眼皮,但雙眼皮怎麽長也沒辦法變成單眼皮吧。"
這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
所謂失蹤的女兒,與趙華良根本沒有任何的血脈關系!
萬檸緊攥着手機,手心後背泛起陣陣涼意。
檔案室靜得可怕,呼吸的聲音都變了調子。
"所以照片中趙華良真正的女兒,到底是怎麽失蹤的?"
“……”
此時,一陣手機鈴聲打破寂靜,是王隊長的來電。
"我們核對了趙華良口中所說的那起傳銷案,失蹤的女孩跟他女兒的信息對不上。"
王隊長和同事輪番突擊審訊,口供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後語,每次講述的版本都不同。
“這家夥腦子确實不大正常。”
王隊長實在沒轍,叫他們來與趙華良見面聊聊。
鐵窗那頭的趙華良還是老樣子,頭發蓬亂臉頰凹陷,眼底挂着兩個碩大的黑眼圈,整個人萎靡不振,帶着近乎敏感的驚恐,仍沾有血漬的雙手不斷摩挲。
“他來這兒三天的時間,總共睡了不到五個小時。嘴裏翻來覆去只有幾句話,‘找女兒’、‘殺了史曉霞報仇’,再熬下去我快瘋了。”
萬檸拉開椅子坐到對面,趙華良顯然認出了她。
"您的女兒……跟你關系如何?"萬檸盡可能挑選溫和的字眼。
提及女兒二字,趙華良嘴角上揚,"好,好,她可乖了。鄰居都誇她,長得好,聽話,說我有福氣那。"說着說着,眼神變得陰郁,"要不是史曉霞,她現在應該找個不錯的男朋友,結婚生子,過幾年我就能當姥爺。"
在他的腦海中,是史曉霞哄騙了他的女兒,致使女兒至今未歸。
“她是我的女兒,我是她的父親,當然是住在家裏,她最愛吃我做的香酥雞,每次都能吃滿滿一整碗飯……”
萬檸湊到趙華良跟前,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頓地說,"我能幫你找到女兒。”
趙華良燃起絲希望,“真的?”。
"但你要先給我你家的鑰匙。”萬檸說,“我想看看您女兒的房間。”
萬寧和梁時越再度回到趙華良家門口,窗臺左數第三個花盆裏,埋着備用鑰匙。
趙華良家房間不大,一室一廳,少數的日用品,牆角堆放着大量的期刊報紙。巡視一圈,未見任何屬于女孩子用的東西。
卧室裏面擺着張床,陽臺劃出一小塊做廚房,客廳有個很大老式的櫃子,櫃子上面覆蓋着一整塊玻璃。
大約是二十年前常見的設計。
玻璃板上薄薄的層灰,萬檸用手将其擦幹淨,露出下面的東西。
玻璃下面壓着許多剪下的報紙,有些已經嚴重泛黃。仔細分辨,是各地年輕女性失蹤、遇害的新聞。
2年前,23歲大學生誤入傳銷組織失蹤;
5年前,19歲女性公園遇害;
7年前,17歲高中生回家途中遭遇歹徒……
不同女性遇害的報道,都有一個相同點,她們遇害時與趙華良女兒當時的年齡一致。
這是……
“我想我知道趙華良為何收集這些舊報紙了。”梁時越舉起手機,是他與實習生之間的微信聊天記錄,"我剛托他查到的資料,你看。"
是張身份證。
"他女兒用的是第一代身份證,到現在也沒有換新的,而第一代身份證早在十年前已經過期了。
梁時越将照片放到最大,提醒她看身份證背面的有效日期。
"我按照他身份證上的地址給當地的派出所打過電話,找到份趙華良十年前的報警記錄。"
"十年前他女兒離家出走,至今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