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原諒你

"你女兒的班主任發現你女兒在校早戀,把你找去辦公室。你當時氣急,扇了她一個耳光,是嗎?"

萬檸再次坐到趙華良到對面,拿着大沓資料,裏面有他女兒所就讀高中的檔案和十年前派出所接到報警的記錄的複印件。

趙華良終于對她的話有所反應,幾乎是深墨色的疲憊眼睛裏露出絲柔情。

"文文是個乖孩子,在學校成績也好。十六歲的小姑娘喜歡跟男同學玩兒并沒有什麽錯,我怎麽就……。"

他猛然把頭深埋在臂彎中,雙手揪着頭發,第一次說出句完整的話。"自從她離家以後,我每天都提心吊膽,希望尋到哪怕一絲她的消息,但又害怕……。在報紙上看見有女孩遇害,我都害怕出事兒的人是她。"

"每當夜深人靜,我躺在床上睡不着,腦子裏就有個聲音,讓我收集那些報紙。然後那個聲音說,看,他們就是害死你女兒的兇手,你要給她報仇。"

“所以我要找到他們,找到那些傷害我‘女兒’的人,要他們償命!”

兩行眼淚順着滿是皺紋的臉緩緩流下,趙華良再也抑制不住放聲痛哭。

"文文自尊心強,被我當着老師的面扇了耳光,心裏肯定恨死我了。如果我當時能夠聽她解釋,我沒有打她那個耳光,她就不會離家出走。這麽多年,我不知道她在哪兒,生活得好不好,甚至……我都不知道她是否還活着。"

萬檸只在診斷書上寫道:長期的失眠,精神恍惚,疑似精神分裂。

趁着午休的功夫,萬檸照例去蹭韓小冉的診療室睡午覺。裹了她最愛的厚毛毯,戴上眼罩,翻來覆去無法合眼。

醫院那邊傳來消息,史曉霞送醫及時,已經脫離危險。小女孩的父母也依照之前的諾言,給趙華良請了律師,調取店裏的監控錄像,幫他申請司法鑒定,盡力将官司打到底。

然而趙華良拒絕做精神鑒定,要求以正常的标準審判,認罪伏法。

趙華良說的那個聲音被稱作是侵占大腦的魔鬼,許多精神分裂的患者陳述自己受到那個聲音的驅使,幹出荒唐的事情。

而精神科醫生的職責,便是清除他們頭腦裏的魔鬼。

"應該被懲罰的是疾病,而不是他。"

萬檸實在睡不着,掏出手機,官方微博下面的非議和攻擊并沒有停止。她還想辯解些什麽,被韓曉冉搶過手機。

"公衆信奉一個道理,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憤怒是需要發洩的,如果趙華良沒有受到他們認為應有的懲罰,怒火便會轉移到你這個幫他逃脫懲罰的人身上。"

"沒辦法,有些事情法律會原諒你,輿論也不會原諒你的。"

再次見時,鐵窗那頭的趙華良面容平和許多。

"一覺睡到天亮的感覺真好,如果女兒活着,也一定希望我能伏法,我要做個讓她驕傲的好爸爸。"要不然等我死後在另一個世界碰見她媽媽,都不知道應該怎麽跟她交代。現在這樣兒,真的挺好的。"

趙華良因故意傷人致人重傷,被判有期徒刑十年,自願放棄上訴。

梁時越難得親自下廚,說是撫慰她受了委屈的小心靈,往常最愛的可樂雞翅咬進嘴裏卻不是個滋味。

"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們因為害怕輿論壓力,不去維護精神病人的權益,還有誰會去維護?"

趙華良神态自若走向法庭的身影在她腦子裏揮之不去。

"他尋求法律的制裁,是因為逃不過內心的自責,和他對自己女兒離家出走的愧疚。人做錯了事情,總是希望能得到他人原諒的,否則的話良心難安。"

梁時越像是寬慰,但在萬檸的眼中更像是種自言自語的內心獨白。

萬檸不知道他從哪弄來的安眠藥,藏在書架的最裏層。萬檸太清楚他看書的習慣,一眼看出其中有貓膩。

也許從自己手中開不到,索性換了家醫院。

"你也是嗎?趙華良責怪自己罵跑了女兒而失眠。那你那?你是不是也認為自己做錯了事情,深感自責,難以安眠。"

迫切懇求對方原諒,但對方已經永遠無法給他回應。

梁時越的筷子停在半空,沉默着。

"有個理論叫做幸存者愧疚,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從災難中幸存下來的人,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樣可以幸福快樂的繼續生活。相反的,他們一直飽受痛苦的煎熬。甚至可能會産生為什麽死的人不是我這樣的想法,繼而選擇自殺。這在當年的集中營和大地震中都曾得到驗證,那些幸存下來的人,因為自己的幸存而自責。”

"車禍發生時你、我,和我父母都在車裏,結果我父母死了,我重傷,所以你是在因為自己沒有受到同樣的傷害而自責嗎?"

萬檸和梁時越多年形成的默契,從不深聊這件事兒,全當沒發生過。

但梁時越并沒有放下過。

"車是我租的,路線是我規劃的。"梁時越別過頭,手微微顫抖,"我有責任。"

"但開車的人不是你,撞車的人也不是你,你只不過是恰巧在車裏而已。車禍發生的瞬間,誰都無法保證自己會幸存。"

"梁時越,我想你需要明白,那時候我父母不在了,我又失去所有記憶,再沒有你,我根本生活不下去。"

萬檸頓了頓,一個人擁有十六歲的身體,腦子卻跟剛出生的嬰兒差不多。十六年積攢的經驗和常識瞬間被清零,連走路都要人從頭教。

在外人看來,那時候的自己無疑是個廢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恢複正常人的生活。

"我很慶幸你活着,我的父母也一定是。"

萬檸站起身,手掌輕輕放在他的頭頂。

"如果你真的愧疚,那我以死者女兒的身份,原諒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