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這不是游戲

近日萬檸坐立不安,隐隐察覺隔壁診療室時常投來哀怨的目光。

據韓曉冉搞來的情報,此前力挺陳醫生的人自覺丢了顏面,內心憤恨,無處發洩,化悲憤為食欲,挑街口那家裝修讓人望而卻步的飯店狠狠搓了頓。

那家店味道如何尚未知曉,價格絕對是頂尖兒的。

當然,錢是陳醫生付的。

萬檸跟過年過節探望老領導似的,提了兩袋水果前去慰問。結果對方冷哼聲,根本沒有順勢化解的意思。

陳醫生出了名的好脾氣,向來不喜與人計較争辯,怎麽到自己這兒就跟吃了炸藥桶似的,絲毫不留情面。

"嗨,你得體諒體諒我們陳醫生,他啊,被家屬給告怕了。”

醫院內部翻新,電鑽聲轟鳴,韓曉冉忍無可忍,跑她這兒躲會兒。把萬檸私藏的好茶統統搬了出來,正美滋滋地品着,舒服極了。

茶可是她從梁時越那挖空心思“忽悠”來的,萬檸很是心疼。“茶總不能白喝,你這消息的分量輕了點兒吧。”

韓曉冉早有準備,護住茶杯躲得老遠,含糊地回:“人隐私,我上哪知道啊,反正最後判決他無責。但事情鬧得大,評選主任醫師的事兒泡湯,才調來我們醫院。若是再出問題,恐怕以後連白大褂都穿不得。"

踩人痛處,委實攤上事兒了。

韓曉冉将茶水一飲而盡,反客為主,直朝萬檸眨眼睛。“我外號人肉信息站,只要我想知道的,沒有弄不到手的消息,陳醫生的事兒包在我身上,準沒問題,不過嘛……”揚了揚茶杯,“勞務費的分量是不是輕了點兒。”

準知道又惦記敲詐她。

“別誤會啊,我是每次都吃霸王餐的庸俗之人嗎?偶爾也需要換點兒有追究的條件嘛。”滿臉寫着奸詐的壞笑,迫不及待搓搓雙手,“比如,這次的互診評測讓我練練手吧。”

醫院有規定,精神科的醫生們需要定期相互看診評測,确定精神狀态。美其名曰有不對頭的地方及時扼殺在搖籃中,畢竟如果傳出精神科醫生患有精神病,誰還信任這兒的醫療水平。

而他們天天接觸各色各樣的患者,工作壓力也大,按照參照标準劃分,精神科醫生屬于典型的高發人群。

韓曉冉剛調去心理咨詢室,沒有固定客源沒有看診經驗,屬于新手中的新手。自打催眠師那茬之後,另辟蹊徑,埋頭研究各色稀奇古怪的新療法。前輩們滿嘴“挺好,挺好,有前途”之類的誇贊,到真格需要“獻身”當小白鼠,個個跑得比兔子快。

"我拒絕!”萬檸毫無遲疑,“別忘了醫院還有另一條規定,禁止親密好友、情侶間相互問診。"

“跟你搭檔那人次次糊弄事兒,診斷結果都你自己寫的……”

正說着,被段陰森恐怖的鈴聲打斷,是咒怨中的小段配樂。

"噓~"萬檸示意她安靜,這是她給門口小護士設的專屬鈴聲,約定若有領導或檢查的人來,立馬給她發消息。

"主任來啦!"

倆人像是上課偷摸看小說聽聞班主任駕到的學生,立馬正襟危坐。

萬檸攤開本病例寫寫畫畫,韓曉冉随手從她桌上拿本《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研讀。

“呀,是主任。” 韓曉冉佯裝認真讀書被驚擾的模樣,從書中擡起頭,"我最近新換了科室,精神壓力大失眠,找她來咨詢咨詢,嘿嘿。"

周主任常年萎靡不振過度疲勞的模樣,這會兒眉毛擰成一團,摸着他那顆用了成噸生發劑也未見效果的光頭,越發油光锃亮,指着萬檸:"你,跟我來辦公室。"

周主任出了名的嚴肅,無事不登三寶殿,被他找上準沒好事兒。

韓曉冉直接縮成只鹌鹑,用口型說:節哀。

萬檸內心忐忑,邁着小碎步跟在主任身後進辦公室。

腳剛踏入門口,察覺裏面氣氛不對。

對面坐着一溜的戴眼鏡穿西服的中年男子,有些面孔只在年終總結報告會上見過。擡頭打量着萬檸,目光犀利,活脫脫像是三堂會審。

怎麽院長也在?

"你接沒接過一個叫做陸冬君的病人?"

每天接診的人數超過二、三十,除非是長期治療或者情況特殊的病患,否則冒然提及N天前的病患,萬檸一時無從記起。

萬檸接過周主任遞來的病例,"嗯,我記得患者自述連日情緒低落,食欲下降。我讓他去做了抑郁症測量表,結果顯示他目前未構成抑郁症,屬于環境壓力造成的抑郁情緒。我給他開了小計量的百解憂,讓他服用三天後再來我這兒複診。"

這些內容她在病例中寫得非常清楚,常規的治療手段,萬檸奇怪地問,"怎麽了?"

"他在就診期間有沒有異常的舉動?"

萬檸回想片刻,搖搖頭:"他很正常,只是有些情緒低落。他說自己是個商業畫手,最近接不到工作,失去生活來源,心裏壓力有點兒大,所以我只給他開了三天的短藥劑。"

她不明白主任所指的異常舉動是什麽。

"實不相瞞,他死了。"坐在中間的院長突然開口,"兩天前在出租房內開煤氣自殺。"

自殺?

"陸冬君的家屬認為患者是因抑郁症導致的自殺,但我們醫院未給予及時的治療,來找我們要說法。"

周主任焦躁地摸摸腦頂,"家屬認為,你存在誤診。"

“誤診?!”萬檸始料未及,"不可能,當時前來就診的陸冬君絲毫沒有表現出任何意圖自殺的傾向。而且,我說過他只是有抑郁情緒,根本構不成抑郁症。"

周主任咳嗽聲,提醒她注意用詞:"這話可千萬不能跟家屬說,惹怒了他們更麻煩。”

“這件事交給院裏處理,閉嚴嘴巴,什麽都別說。”周主任再次叮囑,眉頭皺得更深,不經意抱怨道:"今年的糟心事真夠多的。"

萬檸越發沒底,自己手底下出了人命,這哪裏安心得了。

精神類疾病不同于生理性疾病,做個CT拍個片子化驗能确定病情病因。神經類疾病的診斷很大程度依賴醫生的經驗,根據病人的表現下判斷。所以很難一次定性患者的病症,往往要經過多次問診甚至是藥物的逐一嘗試。

如果說外科一個月會碰上個疑難雜症吃不準的病例,那精神科醫生幾乎每天病情不明的患者打交道。

陸冬君的病症非常明晰,且情況不嚴重,算是最平淡無奇的那類患者。萬檸開給他的百解憂,更類似于是種安慰的作用。

誰又想到普通到毫無印象的患者,居然采取極端手段結束自己的生命。

回到診室,屋內多了個年輕女性。

大波浪棕色長發,職業套裝燙得平整,掐腰設計很好突出她的腰線,豔色紅唇襯得人越發妩媚。

萬檸暫且将“誤診”的事兒置之腦後,收斂情緒,接過她的抑郁症測試。

"心情低落持續多久了?"

"一個星期。"病例上名為林多多的人答道。

"最近碰到過什麽變故嗎?"

"沒有,一切都很好,我只是莫名不高興。"

萬檸猶豫了下,停下手中的筆,直視着林多多的眼睛:"能給我舉個例子嗎?比如哪個時間段尤為嚴重,或者什麽人什麽事會令你特別沮喪?"

林多多勾勾嘴角,反問:"可是又什麽值得高興的事情?你不覺得人生很無趣嗎?"

"我想你需要換份兒表格測試。"萬檸撕掉處方,重新寫了份,"出門右轉交錢,護士會帶你去。"

林多多并未起身,語氣依舊平靜:"為什麽?能給我個理由嗎?"

"因為,我認為你沒有說實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