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步步緊逼
對方的回答滴水不露,簡直是《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記》中的标準模板。
"如果是伴有狂躁的患者,在我剛剛要求他重新測試時,他的情緒會有強烈的波動,甚至會反擊;如果是抑郁的患者,則可能體現更多的焦慮、為難和沮喪,開始擔心自己的病情是否很嚴重。"
諸上的反應林多多都沒有,她饒有興致地靜等下文,更像是在尋找萬檸語言中的漏洞,伺機反攻。
不需要另外的測試,對話本身便是測試。
名為林多多的人臉部表情變得鮮活,"看來你也不是太水嘛,我以為自己演得不錯。"
"抑郁症不是玩游戲,而且你的看診時間已經過了。"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抑郁症成了部分人特立獨行貼标簽的方式。還有些讀過幾本心理學書籍,自我診斷,然後跑來挑戰精神科醫生的。
實在無聊。
"你難道不懷疑我是表演性人格,妄想症之類的?"
萬檸沒心情再與她糾纏,“你不是來看病問診的。”起身開門下了逐客令。
林多多笑得開懷,伸出她纖長的右手,"重新自我介紹,我叫林朵,陸冬君家屬的代理律師。"
"你比我想象得聰明,一味躲着讓官方出頭不适合你的性格。希望你別太快讓我抓到把柄,游戲太早結束就沒有樂趣了,我們法庭見。"
林朵律師踩着足足7厘米的高跟鞋,像是陰謀得逞欣賞自己“成果”般,毫不掩飾那股得意之情,昂首離開。
萬檸咬牙切齒卻又勉強維持笑容目送林朵出門,扭身瞬間變了臉色,一腳踹翻椅子。
已經決定按照周主任的意思保持沉默,沒想到對方律師直接殺到辦公室,挂她的號,假裝抑郁症來試探她。
最最低級的挑釁!
疼疼疼!
精神科診室的椅子個個身經百戰,材質堅實,這一腳下去,椅子毫發無損,自己腳疼得夠嗆。
倒黴!
午飯時萬檸講了林朵突襲的事兒,韓曉冉聽後陣陣後怕。
"幸虧你及時識破她的詭計,要不然被她套到話,偷梁換柱用在別的地兒,你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楚。"
倆人飯菜沒怎麽動,萬檸是沒心情,韓曉冉則吵吵減肥,不肯多吃。
韓曉冉挑着盤子裏為數不多的幾片綠菜葉子,“現在算醫患糾紛吧,我們醫院不是有法務嘛,交給他們處理,否則不小心說錯話被他們抓了小辮子,有你受的。”
話雖如此,萬檸心存不甘。
仿佛淪為雙方的嘴炮游戲,相互追究責任,但一個本不嚴重的患者突然自殺亦是不可磨滅的事實。
“我想知道他到底為何自殺?”
吓得韓曉冉筷子都掉了只,“千萬別,這不單單是醫學上的問題,我贊同我們主任,姑奶奶你可別在起幺蛾子了。”
恰巧陳醫生路過,幫她拾起筷子,漫不經心瞥了萬檸一眼。“你還是先操心操心自己的人身安全為妙。”
這……幾個意思?!
一頓飯吃得不鹹不淡,路過引導臺,小護士悄悄擺手示意她們。
“萬醫生,你最好走後門。”然後往門口的方向努努嘴。
此時,精神科入口處聚集七、八個人,将問診臺圍堵得水洩不通,手中扯着碩大的條幅。
"草菅人命,庸醫殺人。"
尚未來得及反應,一個手舉花圈的中年男子指着她們兩個大吼:"就是她!"
"萬檸,害陸冬君自殺的庸醫!"
話音未落,橫幅下面的人紛紛把目光投向萬檸。打頭的中年男子撸起袖管,氣勢兇煞。
是陸冬君的家屬們。
周主任叮囑萬萬不得與家屬接觸,更不得正面沖突。萬檸見勢不妙,抓上韓曉冉的手趕忙開溜。
倆人從後面的安全通道繞至二樓。診療室是不敢回了,萬一再跟林朵似的以挂號看診的名義混進幾個家屬,萬檸難以保證今天自己能否活着走出醫院。
在自家醫院東躲西藏,不敢露面,何等的心酸。
“要麽去三樓,我的診室應該安全……”話音未落,只見電梯門口還有幾個人早候在那,等她自投羅網。
“先操心自己的人身安全……”陳醫生,你這張開光的嘴門,真是盞明燈!
韓曉冉欲哭無淚,早已沒了主意,“我們現在求和還來得及嗎?”
“看過動物世界嗎?”萬檸說,“你看那豺狼追羚羊,那羊撒嬌賣萌打滾也沒用。”
前有圍追,後有堵截,無路可退。
“這兒!”診療室探出顆腦袋,陳醫生朝她們擺手。“來躲躲。”
屁股落了座,終于能松口氣。
陳醫生悠哉悠哉喝茶,精神科有個醫生內部群,有什麽"中彩"消息直接現場直播,萬檸被家屬追讨的消息早傳遍了。
"先說好,跟我沒關系啊,家屬拉橫幅讨說法很常見的。"陳醫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剛剛在食堂一語中的。
“估摸就是那律師出的馊主意。”
陳醫生示意她把耳朵湊近,指了指上面,輕聲道:"一句話總結,這件事鬧到什麽程度,取決于院方打算花多少錢平息事端。"
"平息事端?怎麽平息?花錢封口?"
他們精神科沒有先例,隔壁外科和婦産科倒是出過幾次糾紛,家屬跑來要說法,鬧得滿城風雨,醫院在新聞裏被輪播幾天,終于扛不住,給家屬補償,對方才沒繼續追究。
趁着沒鬧大早點兒給錢,對醫院和萬檸的名聲都有好處。
韓曉冉猛點頭,“我剛也是這意思,但你瞅瞅她,根本勸不住。”
萬檸扭頭的功夫,自己的隊友就站到對面去了。
"我非常确定自己的診斷無誤,如果進入司法程序,不是會有其他精神科專家重新會診嗎?我相信他們會跟我得出同樣的結論。"
陳醫生幾乎半癱在椅子裏,長長嘆口氣,恨鐵不成鋼。
"問題的關鍵不在于你是否真的誤診,而是別人認為你是否誤診,懂了嗎?畢竟你手裏握着的是所謂真相,而對方的是一條人命。"
見她仍是較勁要反駁的模樣,陳醫生拍拍她的肩膀,像個老領導般、
"過來人的經驗之談,現在家屬和醫院拼的不是孰是孰非,而是誰的公關手段更高明。"
"這都是……"萬檸把中間的髒字吞回肚子,"……屁道理。"
手機鈴聲響,萬檸憋着氣,接電話的語氣難免暴躁,電話那頭的梁時越沉默片刻,吐出句:"看我發給你的新聞。"
新聞?萬檸打開微信,裏面有條十分鐘前梁時越發來的鏈接,碩大的新聞标題:抑郁症患者自殺,醫生是否應該被追責?
文中配有萬檸所在醫院和死者家屬扯橫幅的照片。
太快了!從周主任詢問她陸冬君的情況到家屬來讨說法不過半天的功夫,已經鬧到公衆媒體。
"對方是有備而來,套路熟練,很可能有專業人士的指點。"梁時越說,"你最近小心點兒,他們會想法設法跟你接觸。你說的任何話,都可能被捅到媒體,所以什麽都不要說。"
陳醫生說得不錯,對方早已設計好套路,等着她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