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漫畫連載中
"拜托,人死了不都躺地上,難不成還能出現別的姿勢?"韓曉冉對着照片琢磨半晌,不得要領。"跟平時電視劇裏演得差不多嘛。"
萬檸卻是一驚,追問道:"等等,你剛才說,你之前接診的患者也是開煤氣自殺的?"
陳醫生見問診時間尚早,示意她們坐下。
"你們讨論陸冬君的時候我就覺得熟悉。三年我接手個患者,初次問診的時候很正常,最多算抑郁情緒。我合計沒什麽大事兒,開了點兒安慰劑。然而不到一星期,家屬直接找到醫院,說我誤診,害得他家兒子開煤氣自殺。"
他從警察那打聽到些許消息,自殺手段與陸冬君的如出一轍。
"當時院裏的人給我看過現場照片,隐隐有個印象。剛見到陸冬君的照片,才想起來。"
"也是這個姿勢?"
萬檸心中升起股怪異感。
通常煤氣中毒的人會逐漸陷入昏厥,出于本能,被發現的人要麽是平躺,要麽是睡覺時慣用的姿勢。
而陸冬君的兩只手置于胸腔中央,正好壓迫心髒。
"物之反常者為妖,把此前那位自殺患者的現場照片拿來做個對比,沒準有線索。"
"我都辭職了,怎麽可能保留以前醫院患者的資料。況且因為這個患者我丢了晉升的機會,別說研究收藏,躲都來不及。"
陳醫生低聲同韓曉冉抱怨:"哪有幾個如她這般的心理素質。你沒發現嗎?她特別像上學時的冷酷學霸,答錯道題貼書桌上,每天反思半小時。"
話題莫名染上靈異的色彩,韓曉冉打了個哆嗦,趕忙往旁邊挪了娜。
"你們兩個是打算組成精神科雙燈塔,組團出道嗎?跟精神污染似的,我得離你們遠點兒。"
損是損了點兒,形容得倒是貼切。
萬檸斜了她眼,純心擠兌回去:"我以為你天天跟方研一塊兒,早習慣了。"
精神科怪事年年有,住院部更是精彩。成百上千天馬行空的精神病患者聚一塊兒,堪比大型奇幻版幼兒園,每每突破想象力的上限。
韓曉冉作為住院部醫生的家屬,沒少連帶着受折磨。
"求別提,提就搓火。"
韓曉冉認輸求饒,再不敢招惹她。
午休時,萬檸被叫去周主任的辦公室。
看見那只熟悉的養生壺咕嘟咕嘟煮着枸杞紅棗水,萬檸稍稍松了口氣:問題不大。
"醫科大學開了個關于《青少年暴力犯罪的心理特征與環境影響》的論壇,你準備下,代表院方發言。"
"我?代表咱們醫院?演講?"萬檸下意識掏掏耳朵,以為自己聽錯了。
不過是個普通的醫生,連個主治的頭銜都沒混上。讓她代表,這不合規矩啊。
"你之前提交的研究報告院長看過,評價頗高。對此有研究,有經驗,院裏唯才是舉,沒什麽好謙虛的。"
叫她來之前院裏已經做了決定,周主任只是通知她聲。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想都不敢想的機會落到萬檸頭上,堪比中彩票的概率啊。
天大的好事,韓曉冉自然不會錯過。
她将心儀已久的餐廳列了個單子,"貼心"标注人均消費。
"就這上面的,哪家都行,我不挑。"
萬檸看看人均消費那欄上長長的數字,嘴角連同心髒一塊兒抽筋。
"那個,商量個事兒,飯咱改天再請。梁時越剛給我電話,說有重要的事兒商量。"
這借口也太爛了吧,韓曉冉翻了個白眼,根本不買賬。
"明明是互相握有對方鑰匙的關系,擡頭不見低頭見,你們兩個秉燭夜談都行。有事情幹嘛非得約外面談,弄得跟三方會談似的,大動幹戈。"
"他真有事兒約我。"萬檸見此招數行不通,另改他法。"方研還不知道你往游戲裏扔了5000多塊吧?"
韓曉冉瞬間變了臉色。
萬檸挑挑眉毛,繼續道:"還有給性感男主播打賞。。"
"我錯了,您忙您的,改天我請你。"
自從被梁時越拒絕了微信好友請求,咖啡館的老板娘挪了地方,取消了對他的貼身服務。
此時梁時越正坐在窗邊的老地方,對面多了個戴眼鏡的小夥子,年紀很輕。
是之前在報社碰到過的實習生。
小夥子東張西望,臉頰緋紅,時不時搓搓雙手。
梁時越所說的至關重要的大事兒,不會是他吧?!
連個剛畢業的學生都不放過,忒禽獸了。
萬檸特地繞開,挑了離實習生最遠的位置。盤算一會兒給韓曉冉發個微信,讓她幫忙打配合,找借口先遛為妙。
"你想多了,今天來是為了陸冬君的事兒。"
那點兒小動作小心思落到梁時越眼裏,早被猜出七七八八。
"今天下午剛剛發現的,陸冬君生前連載的漫畫。"
漫畫的完整版?
萬檸趕忙抓過手機。
封面圖上的人物形象跟陸冬君出租房裏找到的草稿風格類似,名字叫做《幻想崩壞之時》,并非此前推測的校園小清新戀愛故事。
故事背景設定到未來的架空世界,人類的大腦高度開發,擁有跨越距離和時間交流的能力。
漫畫仍在連載狀态,只有前面四章的情節。
萬檸對這類故事不大擅長,草草翻了幾頁。
不過,連載更新日期,為什麽是三天前?
三天前陸冬君早已經身亡了啊?
"沒你想得那麽恐怖。"梁時越說,"後臺自動更新,陸冬君提前将稿子存到後臺,定時發布。"
每星期天更新一章,更新時間都是0時0分0秒。
萬檸認識的梁時越是個老古董,手機是打電話用的,電腦是辦公用的,僅限于使用office軟件和公司後臺網站。
網絡連載之類的與他的畫風相去甚遠。
她的想法再次被看透,梁時越解釋道:"是畢浩找到的,他根據陸冬君電腦中的ip去各大漫畫連載網站試了一遍。"
萬檸記得他,此前趙華良女兒的身份證信息也是他找到的。
這個叫畢浩的小夥子似乎有幾把刷子,與他腼腆羞澀的外表大有不同。萬檸不禁有些刮目相看,問:"可不可以再麻煩你幫個忙,三年前安華醫院有個抑郁症患者開煤氣自殺,還能找到當時的現場照片嗎?"
"啊,我聽梁老師提起過,死者家屬狀告主治醫生,跟……"畢浩意識到自己失言,"對不起。"
萬檸擺擺手,示意他不必在意,然後将自己跟陳醫生的懷疑跟他詳細講了遍。
畢浩張大嘴巴也覺着不可思議,趕忙問詢了具體的時間和名字。
"沒,沒問題,交給我吧。"
萬檸提議請畢浩吃晚飯。
畢浩連連擺手,忙說這些是自己應該做的。
這孩子未免太拘謹,又碰到個不善于人交流的頭頭,如此下去怎麽當記者啊。
萬檸不禁為他的職業生涯擔憂。
"別客氣,他晚上不打算做飯了,我可不想繼續吃泡面,一塊兒來嘛。"
話說到這份上,畢浩不好再推脫,點頭答應。
只是。。
畢浩愣了幾秒,來回打量他們二人。
他做飯,如果不做她只能吃泡面。。
想起流傳于同事口中的傳言,似乎有幾分的依據。
"梁老師,你們。。"
梁時越不悅地咳嗽聲,示意他閉嘴。
畢浩立馬把話吞了回去,不好意思地抿嘴笑笑。
"挺,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