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曾為少年
畢業後三年的今天,萬檸再次站到大禮堂的正中。臺下不少教過她的老師和一同上過課的同學,算是難得一見的罕見場面。
韓小冉拉上梁時越,又特地帶了攝影機,見證萬檸的首次公開演講。
"你不知道吧,別看她才工作三年,可是青少年暴力心理領域的專家。露臉的時刻,必須記錄下來。"
韓小冉将攝像機丢給梁時越,自己則掏出手機,對着講臺一頓連拍。說是以後父母再質問自己學精神科有何用時,給他們炫耀番。
"暴力具有傳遞性,尤其對處于心理快速發展時期的青少年,應從源頭抑制。"
萬檸悄悄摸掉手心裏的汗珠,狀态漸入佳境。
天知道昨兒晚上緊張得半宿沒睡好,梁時越貢獻出他偷偷藏的安眠藥,臨上臺前又灌了兩杯濃咖啡,勉強保證腿肚子不打顫。
這份緊張外人很難看出,萬檸屬于內心翻江倒海表面從容自若,天生氣質淡定的人。
但熟悉她的人很是清楚,用韓曉冉的話講,只要她不開口,看着像是即将修煉成精的境界。
"挺像回事兒的,可惜了。"莊羽打了個哈欠,大半個身子癱在椅子裏。"工資不高,加班挺多,還不受院裏重視。跟着我創業,早百萬身家了。"
精神科老一輩醫生幾乎都是從其他科室半路轉來的,帝都大學的精神科成立十年,萬檸他們是精神科專業的第三批畢業生,也是帝都大學附屬一院首批真正意義自己培養的臨床醫生。
莊羽進精神科專業實屬意外。他高中時立志學醫,志願表一水的神經外科專業,其餘一概不考慮。
畢竟帝都醫科大是名校,競争激勵,唯恐不妥,莊羽媽媽在老師的建議下幫他改成服從調劑。
結果僅一分之差,他與精神外科失之交臂,進了精神科專業。
"要不是我填志願的時候手滑,現在混個腦神經科、心腦血管什麽的醫生當當,說出去也有面。"
韓曉冉哼了聲,很不服氣,她當年可是專門奔着精神科來的。
韓小冉自己高中時迷戀美劇,趕上心理犯罪之類的劇大火,見電視劇裏的主人公三言兩語輕松解決各種匪夷所思的案子,特別酷。
那萬檸是因為什麽?
韓曉冉曾經問過。有次畢業典禮後的聚餐,萬檸喝多了,含含糊糊透露跟她意外離世的父親有關。但再細追問,萬檸閉口不談,嘴巴嚴得很。
演講結束,萬檸深鞠一躬,終于松口氣。
她從側面下臺,去找她研究生時的導師——張教授。
寒暄了幾句,只見對面兩個人風風火火往她這兒奔。
韓小冉一手拖着莊羽,一手撥開人群往裏擠。
萬檸的目光越過他們,伸長了脖子。
不對啊,演講的時候她看見梁時越在的。
萬檸心裏打鼓,因為下臺前她無意瞥向窗外,似乎有個熟悉的身影。
黑長卷發,身材窈窕,散發股危險的氣息。
“梁時越人那?”
“剛還在這兒,上廁所去了吧。”
萬檸越發不安,“你們看沒看見有個很像林朵的人?”
韓曉冉伸手去摸她的額頭,又貼在自己臉上,疑惑地說:“也不燒啊,怎麽大白天出幻覺了。”
“她這叫關心則亂,天天兩只眼睛就盯着一個人,也不說往旁邊瞧瞧。”
莊羽的一番話風涼話惹得張教授拉下臉。
他将萬檸拽到邊上,故意躲着周圍的人,悄聲問:“現在還是跟那個叫梁時越的住一塊兒?"
"不,我們住對門兒,是鄰居。"
"人離得越近,愈發放大優點,自動忽略缺點。你是專業人士,應該懂得這個道理。"
萬檸知道張教授對梁時越頗有微詞。
當初張教授本打算推薦她去國外留學,以她的成績挑名校讀博士,專搞精神領域的科研綽綽有餘。
然而萬檸堅決選擇做個臨床醫生,沒得商量,一度惹得張教授連續幾個星期不同她說話。
張教授将他不願意出國的原因歸結到梁時越身上,認為他耽誤了自己愛徒的前程。
"我還記得您第一節課時跟我們說,專業知識是用來治病救人的,如果處處動用,會活得很累,人生有時候難得糊塗。"
張教授哪裏舍得責備自己的寶貝學生,只得無奈感嘆句:"你呀,學會頂嘴了。"
“可不嘛,慣的~”莊羽看不過眼,在旁添油加醋。不想徹底把火力吸引到他自己身上,張教授等了半天,總算找到個教育他的機會。
"別成天吊兒郎當的,你現在給初中生做心理輔導,那些孩子正值青春期,心理脆弱,你可不能随便糊弄。再出差錯,不光是你自己,也給我這個擔保人丢面子。"
"尤其對青少年馬虎不得,你肩負的是人學生一輩子的責任……"
莊羽瞬間沒了脾氣,工作是張教授給介紹的,敢怒不敢言啊。今天他來聽講座,除了給萬檸當親友團外,主要是學校派發的任務,不得不來。
"我簽的哪是勞動合同,是賣身契,以身抵債。現在這幫學生哪像我們當年單純,成天變着花樣淨給我出難題。"
反駁不敢,只能小聲抱怨,沒想到還是被張教授聽見了。莊羽見勢不妙,趕忙換了副讨好笑臉,話鋒一轉,拽過萬檸的胳膊。
“我今天來是帶着任務的,向萬檸同學學習的!你們別不信,我真有公事要你幫忙。”
原來莊羽現任帝都附中學生心理衛生教師,上崗半月時間,碰到個令人頭疼的學生。
那孩子先是尾随班主任回家,砸了人家的玻璃。又拆了辦公室的凳子腿,老師摔了個大屁墩,腫了倆星期。
"青少年暴力加叛逆期,是你的菜,這忙你得幫。"莊羽又強調,"先說好啊,算友情援助,本窮人掏不起你這位大神的出場費。現在我家裏只剩下滿櫃子的洋酒,不嫌棄的話,有時間我們喝幾杯。"
這個提議不錯,萬檸難得有機會跟朋友喝喝酒聊聊天。當即點頭答應,約個時間去瞧瞧。
“擇日不如撞日,我看就現在吧。”
莊羽舉起手機,他剛收到學校同事發來的微信。
"問題升級,那孩子往班主任的茶杯裏放膠水,這會兒老師已經被送醫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