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一堂課

9月,夏的彌留時光,太陽還在不知死活地散發熱力。從教學樓的走廊上往下看,被晨霧洗過的樹蒸騰着殘餘水汽,灰白色的水泥路面又幹又燥,裂開的縫隙像植物的根須,沒頭沒腦的根須。

沈春瀾靠在走廊的水泥欄杆上,白瓷片貼着他手肘內側,他盡量擺出個平靜溫和的師長模樣。

“怎麽不寫監護人聯系方式呀?”他連說話方式都變了,甚至覺得自己的語氣有點兒黏糊糊的,不幹不脆,很不像話,于是下一句話又換了個口吻,“這有利于班級管理,老師也是為你好。”

饒星海筆挺地站在他面前。新希望學院沒有軍訓,但他仿佛在站軍姿,這姿勢越發顯得他腰杆筆直,身型挺括。沈春瀾發現他比自己高一點點。年輕人,還能繼續往上長,他沒來由地在腦子裏想象自己和饒星海并肩站着的時候高度是怎麽錯落的。

“沒有監護人。”饒星海平平板板地說。

沈春瀾不自覺地緊張了一瞬,他下意識地動了動喉結,吞下半口局促的空氣。

饒星海的眼神在他嘴唇和脖子之間移動,之後又乖巧地回到沈春瀾的眼睛裏。

沈春瀾實在不想問下去了。“為什麽沒有監護人?你以前發生過什麽事?”他一旦問出來,饒星海身上那個沉重的故事就會壓在他肩上。

于是他換了一個說法。

“沒有監護人,你的個人信息就不完整,那學校只好給你指定一個監護人,至于指定的是誰,我也不知道。”沈春瀾想小小地威脅一下他。他若不肯寫,那學校可就随便指派了。

根據規定,哨兵和向導如果沒有任何直系或者旁系親屬,他們的管理者就是他們的監護人,也就是說,饒星海的監護人應該是那位福利院的饒院長。

饒星海皺起了眉。這還是沈春瀾第一次在他臉上看到冷漠和愣神之外的表情。這略微苦惱的神色讓饒星海忽然之間生動起來了,連帶他的濃眉與黑眼睛都多了幾分人氣兒。

“我真的沒有監護人。”饒星海說,“我18歲了。成年之後,院長就不能再當我的監護人了。”

沈春瀾一下被他吓住了。饒星海是知道自己看過他檔案的!這下反倒是沈春瀾措手不及:“呃……院長……”

饒星海仍舊筆挺地站着。

沈春瀾有點兒惱火,他被這個令人讨厭的學生戲弄了。“那我可把我的聯系方式寫上去了啊。”他說,“我是怕由我來當你監護人,你壓力太大。”

Advertisement

幾乎是一瞬間,他看到饒星海黑沉沉的眼睛裏閃過一星雀躍的火光。但年輕的哨兵很快點了點頭,這動作抵消了饒星海唇角的一點兒上翹。

“嗯,也可以。”他高傲地回答,語氣依然讓人不悅。

沈春瀾用驅趕小雞小鴨的手勢把饒星海趕回了教室。距離上課還有一分鐘,他匆匆給曹回撥電話:“問你個事兒,在福利院生活的哨兵成年之後,福利院的負責人就不能當他監護人了?”

曹回一邊吃薯片一邊回答:“是啊。”

沈春瀾:“那他監護人誰來當?”

曹回:“如果沒工作,那就片警或者居委會主任。如果有工作,那就工作單位的工會主席或者直屬上司。如果繼續讀書,那就班主任。”

沈春瀾:“……啊?”

曹回:“有學生問你?嗨,這些小孩,聽話不認真。開學第一天我給學院新生講學生守則的時候就說過了呀,監護人制度是很嚴格的……”

沈春瀾:“我怎麽不知道!”

曹回:“你那天去開新老師的會了。”

沈春瀾扶額走來走去。所以饒星海是知道這個規定的,他知道沈春瀾會成為他的監護人,所以陽得意拿來名單的時候也不覺得這是什麽大事情,不管是誰,饒星海總會有一個“監護人”。沈春瀾覺得臉上燒得厲害,他确實被饒星海戲弄了,剛剛的胡說八道簡直不像個老師。

曹回那邊還沒挂電話:“你們班上有孤兒?不容易啊。”

上課鈴聲響了,沈春瀾挂了電話走進教室。他花了許多心思準備的課件和無數生動有趣的案例都在等待他開始第一節 課。

他看了幾眼最後一排的饒星海。饒星海坐得端正,和其他學生一樣正盯着他。

【該生在小學與中學時期沒有接受過任何與哨兵、向導等特殊人類相關的系統性指導……無法準确理解性反應……】他想起了海域檢測報告裏的話。

沈春瀾關了投影儀。幕布緩慢上升,他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三個字:性反應。

“我知道昨天大家都上了通識課。‘哨兵通識’是曹回老師負責的,‘向導通識’是張曉媛老師負責的,昨天應該上到第一章 的第三節?”沈春瀾語氣輕快地問。

學生們紛紛點頭,有些迷惑。他們手裏的《特殊人類認知科學導論》教科書上,第一章 明明是“什麽是認知科學”,這可跟性反應沒有任何關系。

“性反應是第三章 ,估計下個月你們才會接觸到它的具體內容。”沈春瀾指着身後的三個大字,“性反應,是每一個哨兵和向導在進入青春期之後都會出現的生理現象。它的顯著特點是,不可控,但可抑制。”

不可控,是指哨兵和向導無法控制自己在何時、何地,因為接觸何人而産生性反應。

可抑制,是指它可以通過藥物或者自我壓抑來消解。

沈春瀾一直用餘光注意着饒星海。在講到這部分的時候,饒星海的姿勢變了,他靠在了椅背上,這是遠離說話者的一種防禦姿态。

嚯,有意思。沈春瀾這回有點兒想笑了。

他的神情愈發輕松:“那麽,第一個問題:為什麽性反應不可控?”

大部分學生都面露茫然和好奇,唯有班上考分第一名的宮商低下頭,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秘密在這裏。”沈春瀾指着自己的鼻子,“包括人類在內,在許多哺乳類動物的鼻腔中,都有一個名為犁鼻器的器官。”

犁鼻器是一種嗅覺的輔助器官,在18、19世紀被發現并進入解剖學家的視野時,人們還不太清楚它具體的作用——直到20世紀中葉,人類發現了信息素:費洛蒙。

幾乎所有的動物都會攜帶信息素。它是一種可以被特定的嗅覺器官察覺,并引起對方某些情緒、行為或生理反應的不揮發物質。

沈春瀾講到這裏,所有學生都恍然大悟。

“費洛蒙帶來的信息會被犁鼻器捕獲,最終抵達我們的下丘腦,由下丘腦來負責整合。”沈春瀾在黑板上花了一個過程圖,“第二個問題:下丘腦是負責什麽的?”

考分第一名的宮商小聲地開口,像是在回答他的問題,也像是思考:“內分泌……激素……”

“對。”沈春瀾用紅色粉筆在“下丘腦”字樣上拉出一個箭頭,龍飛鳳舞地寫,他的字很好看,“激素。”

簡單來說,哨兵和向導身上的費洛蒙攜帶着與生殖相關的生物訊息,而他們發達的犁鼻器能夠精準地捕捉這些信息,并且影響他們本身的激素分泌。激素分泌的變化會引發哨兵或者向導的一系列生理反應:多汗、呼吸急促、瞳孔放大、毛細血管充血、戰栗,等等。

這些全都是性反應的症狀。

“第三個問題,”沈春瀾很高興地看到,班上的人完全被自己所講的內容吸引了,“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為什麽哨兵和向導的犁鼻器異常發達?”

事實上,人類的犁鼻器在長久的進化中,因為用處實在不大,到現在已經幾乎完全退化。

有幾個反應快的學生已經微微張大了嘴巴,周是非率先叫了出來:“返祖!”

“對,返祖。”沈春瀾點頭,“學界有一種研究流派堅持認為,哨兵向導和半喪屍化人類、地底人這些因為病毒影響而産生變異的人類不同,哨兵向導身上有明顯的人類返祖痕跡,證據之一就是犁鼻器。”

他轉身面對黑板,繼續書寫。

因為這一迥異于普通人類的解剖學特征,哨兵和向導擁有了新的生物學意義。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似乎出現了某些異常的節點,遍布全球的哨兵向導是占比最高的特殊人類,雖然在人數上仍舊遠遠少于普通人類,但他們的數量已經足以證實,這并不是偶然的返祖現象。

“我們恐懼某個東西,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它,而當我們開始理解‘性反應’的産生機制,哨兵向導就不再是下流、無恥的代名詞了。我們的污名化因為犁鼻器和費洛蒙的發現而中止。”沈春瀾沒有看饒星海,但他這些話确實是對饒星海說的,“性反應,就跟我們入學體檢接受的膝跳反射一樣,它是因為受到外界刺激而産生的,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生理現象。我們對某個人産生性反應,這沒有任何愛情上的意義,除非我們真的喜歡那個人。”

學生們全都盯着他。沈春瀾知道,自己雖然不太懂管理學生,但上課他還是游刃有餘的。

“理解性反應,是認識哨兵和向導身份的重要一步。探索特殊人類的返祖現象,能讓我們更熟悉自己的歷史。而如何理解特殊人類,如何理解哨兵和向導本身,如何理解人類,這就是認知科學的意義。”沈春瀾說,“人是生物的人,同時也是歷史的人,是社會的人。”

所有人都全神貫注。

“認知科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它是為了認知人和人的歷史、現在、未來而産生的。”沈春瀾一個個地指着他方才書寫的單詞:“神經科學,哲學,心理學,人類學,教育學,語言學,人工智能,這是認知科學涵蓋的七個學科。而我們這門‘特殊人類認知科學’還多了一門生物學。它們共同支撐着這個科學領域,而我們接下來四年裏,将會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去探索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的大腦,我們本身,是怎麽應對這個世界的。”

這是特殊人類認知科學專業的學生們上的第一門課。沈春瀾告訴他們的,是一門陌生的學科存在的意義,以及它是如何跟所有人的生活産生關聯的。

·

上午的三節課結束了,饒星海很神奇地沒有打呵欠。回宿舍的路上,他聽見周是非和班上一個似乎有點兒面熟的同學聊天。饒星海還記不清班上所有人的名字,更無法把名字和臉對上號,他只知道那是樓上415的人。

“沈老師當老師不太像樣,”那人說,“但上課還是挺有意思的嘛。”

周是非:“萬裏,你說話真是不客氣。”

饒星海頓時記住了他的名字,帶一絲不懷好意的怨怒。

萬裏又說:“我這已經算是最客氣的說法了。”

饒星海和周是非回到宿舍,他收拾東西準備出門,去技能樓的對戰訓練室去找指導老師熟悉工作。臨出門時,他又回過頭。

“是不是有一張名單,班上所有人的通訊方式都在裏面。”他問周是非。

周是非雖然和他吵了一小架,但早就不在意了。“有啊。”他很快找出,遞給饒星海,“你手機號到底多少?至少我們宿舍裏的人可以知道吧?”

饒星海盯着他,好一會兒才說:“可以給你和屈舞,但你不要給陽得意。”

兩人交換了聯系方式,饒星海拿着通訊名單出門。他對其他人的手機號碼沒有任何興趣,只盯着表格第一行。那是輔導員沈春瀾的號碼。

他看了一次便記住了,把紙塞回書包後便拿出手機認真打字。

片刻後,正在學工處和曹回聊天的沈春瀾收到了一條信息。

【課上得不錯。】

沈春瀾一頭霧水,號碼是陌生的,這種讨打的口吻倒是有點兒熟悉。

另一邊的曹回還在叨叨:“聽說饒星海在技能樓工作,這安全嗎?他不是‘海域’不穩定嗎?勤工儉學崗位好像也不看學生的精神狀況,但是萬一出事你就要負連帶責任啊,你現在是他監護人……”

沈春瀾:“……我這輔導員當得好他媽累。”

他癱在椅子上,幾乎要仰天長嘯了。

作者有話要說:  犁鼻器、費洛蒙和信息素的反應過程:真實存在。我在學習了相關知識後盡量簡單地概括了這個過程(真是有趣,這個器官和人體本身),建議大家搜索一下這個器官,很有意思。

認知科學:這也是一門真實存在的學科,它确實包含文章裏說到的幾個知識領域。國際認知科學學會的LOGO是一個大腦狀的迷宮,它非常形象地說明了認知科學的研究對象。

*特殊人類認知科學:一門新興學科,側重于特殊人類的歷史、社會研究,尤其在人類學、社會學和人工智能方面提出了許多新想法,推動了認知科學在特定領域的發展。目前特殊人類認知科學專業裏最權威的研究機構是位于澳大利亞霍巴特地區的喬弗裏科學研究所。

---

我的這個系列裏提到的“性反應”,跟ABO設定裏的相似反應是不一樣的,大家記住【不可控,但可抑制】就可以了。

---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