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1861年的五月到1862年的五月,對于奧哈拉家三位已經出嫁了的小姐來說,都是十分特別的一年。

在這一年裏面,姐妹三人都懷孕了,都生下了一個兒子,這一點,都是相同的。只是在這一年裏面,斯卡利特的壞脾氣讓整個亞特蘭大的人都對他搖頭,就連埃倫也為這個女兒感到十分羞愧。

相反,瑪格和蘇埃倫兩人的日子卻越過越如意。她們都是南方大莊園主家的太太,丈夫不在家,她們當家做主。而且瑪格和蘇埃倫相繼完成了對莊園的改造和轉型,這裏面,又以蘇埃倫的薔薇莊園完成得最為徹底。

蘇埃倫并不是一個十分有主見的女孩,從她十分依賴姐姐瑪格就可以看得出來。她的本領十分有限。但是她有一個長處,那就是對她好的人,她很樂意聽從對方的意見。單單從這一點來說,蘇埃倫成為大莊園主家的太太,無疑是最合适的。

因為長期跟姐姐交流經驗,蘇埃倫也采取了工分制,當然,時間上來說,雖然晚于瑪格的巴頓莊園,可因為蘇埃倫的能耐有限,使得那些黑人們更加主動地為自己謀求利益。

不要小看這些黑人。

要知道連瑪格都不敢把巴頓莊園的棉花地給鏟平,可薔薇莊園的黑人們就有這個本事,把一百畝棉花地鏟平,建了紡紗作坊。後來瑪格見薔薇莊園的紗太多了,就把醫用紗布和醫用繃帶兩項業務轉給了薔薇莊園。

跟瑪格一樣,蘇埃倫也通過瑞特·巴特勒的路子,将這些東西賣掉,換來的金幣存在了英格蘭銀行的自己的賬戶裏。

在巴頓莊園的薔薇莊園,作坊裏面的機器一個月裏面只停一天,用來打掃衛生、清理粉塵,除此之外是不停的。當然,這一天也是工人們的休息日。

黑人們裏面沒有笨蛋,雖然改良版的《蘆柴棒的故事》在白人社會裏面很少有人知道,可是在黑人裏面卻是衆所周知。而歐洲的工人們的待遇,通過那些留在莊園裏面的可敬的老先生們,感激他們都有讀報紙的習慣,使得這些黑人們早早就知道了那些白人同行的待遇。

所以,他們的心很平衡,工作也很努力。

機器面前三班倒,三人一組控制一臺機器,每十二臺機器算一個班,班級裏面的每個小組都互相競争,班級和班級之間也互相競争。出産質量合格的、數量最多的三個組,将得到第一等的崗位工分,而出産質量合格的數量最多的三個組,他們只能拿第三等的崗位工分。

同種産品,效益最好的班級,從工頭到成員,都有額外的獎勵。

因為有這種競争機制在,那些黑人們甚至不用監工的鞭子就使勁地幹活。也因為這種工分制的存在,他們想要吃雞就吃雞,想要吃魚就吃魚,甚至是大莊園主家平時用來招呼客人的葡萄酒,只要工分夠,他們就能夠擁有。

更甚者,薔薇莊園的幾個黑人結婚的時候,居然穿上了白緞子!

沒錯,在這個年代,只有上等人才能夠穿白緞子結婚,就連那些窮白人都只能豔羨,尤其是戰争開始了,白緞子也越發貴了,可是薔薇莊園的黑人們就這麽剽悍,他們在結婚的時候穿上了白緞子!

Advertisement

大約有一百多個黑人湊了份子,跟蘇埃倫預定,蘇埃倫通過瑞特搞到白緞子,然後兌換給了那些黑人。雖然只有一件,可是這又有什麽關系?大家輪着結婚輪着穿就可以啦。

因為這件事情,蘇埃倫得到了莊園上絕大多數黑人的忠誠。是的,不是對肯尼迪家的忠誠,而是對蘇埃倫的忠誠。甚至縣裏其他人家的黑人也對蘇埃倫的好感度也是杠杠的。

這一點,以連埃倫的黑人保姆黒媽媽最為明顯。這位黒媽媽以前總是偏心斯卡利特,對蘇埃倫不理不會,如果有事情,更是緊着斯卡利特,不顧蘇埃倫的年紀更小,更需要別人的關心和寵愛。

可是現在呢?瓊斯博羅距離克萊頓很近,只要坐半天的馬車,蘇埃倫就能夠回娘家。打蘇埃倫生了孩子、做好月子,再度回到娘家的那天開始,塔拉莊園的黒媽媽看到蘇埃倫,臉上都帶着幾分謙卑。

只是現在的蘇埃倫已經不稀罕他的讨好了。因為薔薇莊園的黑人們把蘇埃倫伺候得跟女王一樣,光屋裏伺候他一個人的女仆就有七、八個。

瑪格在塔拉莊園訓練出來的兩個精通縫紉的黑人女仆,莫莉被留在了塔拉莊園,卡索諾被送給了蘇埃倫,換走了蘇埃倫原來的黑人女仆羅莎。現在,卡索諾帶着兩個助手,專門打理蘇埃倫的衣裳。

蘇埃倫有個叫戴莉的女仆,管着首飾和包括帽子面紗在內的佩飾;有個叫娜塔莉的女仆,專門管蘇埃倫的鞋子;還有一個黑人女孩,專門為在夜裏為蘇埃倫提氣死風燈。

薔薇莊園的黒媽媽諾瑪帶着兩個女仆,整天盯着蘇埃倫,督促她及時添減衣裳,防止他們嬌弱的太太被曬着或者是吹了風。

是的,在薔薇莊園的黑人們心中,他們的太太是個十分嬌弱的人。因為蘇埃倫牢牢記着瑪格的叮囑,生了兒子之後,在屋子裏整整躺了三十天才下地,所以得了個嬌弱的評價。

同樣被認為嬌弱的,還有瑪格。因為她的月子也做了整整三十天。三十天內,瑪格就連擦澡也是在床|上進行的。

跟着姐妹倆的孩子一起一天天長大的,還有巴頓莊園和薔薇莊園。因為瑪格和蘇埃倫對待黑人的大方,使得巴頓莊園和薔薇莊園成了黑人們心中的聖地、安樂窩。現在南方的形勢還是一片大好,但是這并不妨礙那些黑人偷跑出種植園,前往他們心中的聖地。

在南方,逃奴的現象并不少見,加上戰争開始了,南方種植園對黑人的約束難免松懈,逃奴自然也更多了。黑人們顯然都有自己的一套,加上生活的艱難,使得部分黑人十分仇視白人,可也有相當一部分黑人更加現實,也更加清楚生活的不易。所以,最後來到巴頓莊園和薔薇莊園的黑人只要通過了試用期大多都會選擇留下,而且随着時間的推移,對瑪格和蘇埃倫的感激就越深,自然也越加忠誠。

這裏面,蘇埃倫又比瑪格占便宜。

蘇埃倫的薔薇莊園在瓊斯博羅,而瓊斯博羅本來就擁有一個火車站。對于那些黑人來說,只要沿着鐵路走,就一定能夠走到瓊斯博羅,找到薔薇莊園。

所以,蘇埃倫的薔薇莊園率先突破一千人口,并且迅速向兩千人口邁進。為此,蘇埃倫不得不寫信給瑪格,希望對方能夠幫忙。可是,即便姐妹兩個人都盡力了,黑人還是源源不斷地趕來。

如果不是南方邦聯政府突然跟薔薇莊園下了一個大筆訂單的話,只怕蘇埃倫都要跳起來了。本來,南方邦聯政府是要求蘇埃倫捐獻的,可是蘇埃倫拒絕了。她堅持,如果南方要求這麽多東西的話,一來,捐獻出去的東西沒有回來,她就沒有辦法維持薔薇莊園的正常運轉,二來,黑人越來越多,如果沒有足夠的糧食和空間的話,會出問題。

如果換了其他人,也許南方邦聯政府就采取強硬手段了。可是黑人源源不斷地趕往南方是事實,南方需要更多的物資也是事實。在這種戰争年代,南方的政客們就是再愚蠢,也不敢讓後方起火。更別說還有許多可敬的先生們也投了贊成票,阿什利的父親約翰·威爾克斯就是呼籲南方邦聯政府優待巴頓莊園和薔薇莊園的第一人。

所以,最後南方邦聯政府不得不拿土地跟蘇埃倫交換。蘇埃倫為他們提供醫用繃帶和醫用紗布,而他們拿瓊斯博羅和亞特蘭大的土地換。

南方邦聯政府跟瑪格也提出了類似的要求,為了醫用酒精和醫用棉花。

蘇埃倫牢牢地記着姐姐的教導,別人看得到的錢,花在別人看得到的地方,別人看不到的錢,藏在英格蘭銀行裏面。不過,蘇埃倫也多了一個心眼兒,她聲稱找不到肯尼迪的印鑒,把新買的土地統統放在了自己的名下。哪怕埃倫和傑拉爾德為此一個憂慮不已,一個趕上來罵他,她都堅持自己的看法。

蘇埃倫很清楚,弗蘭克·肯尼迪說是愛他,還不如說是年紀大了、想結婚了又正好趕上自己跟他開了口,所以才娶了她。蘇埃倫覺得,自己需要保障,而土地顯然比弗蘭克·肯尼迪更能給她安全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