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際遇(二)
離開燈火輝煌焰火和鞭炮聲吵鬧得讓人幾乎聽不見任何別的聲音的城市,郊區漆黑一片, 路上似乎只有薛琳一輛車, 直到她駛到了小鎮邊緣的河邊, 她差點兒忘了,正月十五正是送燈,滾冰的日子。
人們去親人的墓地放鞭炮,送燈籠, 自己小時候曾經和父母一起給祖父母送過燈,彼時家家戶戶都窮,除了前一天凍的“冰燈”之外,用罐頭瓶子做的燈罩已經算是“豪華”的了。每次送燈結束,父母總會帶着他們兄妹一起去江邊滾冰,祛除百病。
後來洪菊香嫁過來,父母年事漸高,送燈,滾冰就成了他們“年輕人”的事。
她和洪菊香一起在雪地裏滾來滾去的, 比賽誰滾的遠, 當時,她們是多麽年輕和單純啊, 怎麽年齡大了,反而變得“不懂事”了, 有錢了, 反而不知道怎麽過日子了呢?
車子駛進鎮裏, 洪家大門外的對聯, 燈籠全都撤了下去,在鄰居家的大紅燈籠罩映下,更顯得冷清。
大門開着,顯然是因為還在等着什麽人,等誰呢?等着大哥嗎?還是在等薛翰文?
薛琳停下了車,從後座拿出大衣穿上,踩着雪走進洪家的小院。
洪家的人已經看見了車燈閃過,透過窗戶看見車上下來了人,以為是薛鋼來了,推開門迎了出來,見來的是薛琳,都不知道該如何反應。
“原來是薛琳啊。”洪菊香的大哥洪福生勉強露出了笑容,“你哥呢?”
“我哥有事不能來。”薛琳盡量控制自己的聲音和表情,不卑不亢,不冷不熱。
“翰文呢?”洪菊香的媽哭得眼睛通紅通紅的,看向薛琳的身後。
“他還小,經不得這樣的事,我爸媽沒讓他來。”
“那不行!他不來誰來扛幡摔盆啊!”洪家的人吵鬧了起來。這是舊俗,人死了,兒子扛幡摔盆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事,如果沒有兒子,就得臨時“過繼”一個,扛幡摔盆,甚至可以決定一個家族財産的繼承順序。
“他才十歲,扛不起這樣的事兒,至于扛帳摔盆,洪菊香過去最疼她大外甥,讓她大外甥扛幡摔盆吧。”薛琳揉了揉眼睛,“天晚了,我就是過來看看有啥需要幫忙的。”
“進屋說吧。”洪父說道。一家之主說話自然有份量,一家人都進了屋。
洪家的格局類似之前薛家的格局,洪家二老和長子一家三口住對面屋,洪菊香回娘家之後,跟洪家二老住一個屋,在屋裏的角落還能看見洪菊香的皮箱,皮箱的口敞開着,顯然已經被翻了個遍了。
Advertisement
平房,沒怎麽燒火的晚上,薛琳穿着大衣還覺得冷,謝絕了讓她上炕坐的提議,坐到凳子上。“洪菊香是怎麽沒的?”
“她回家也沒怎麽在家裏呆着,一直去省城打工找工作來着,後來在家裏面呆了半個多月,又走了。再回來就領回來一個男人,說是省城城裏人,是個國企正式的工人,有房子,老婆跟他離婚了一個人過,兩人處對象呢,我們瞅着人看着還行,也沒說啥就讓他們過着了。誰知道年前的時候洪菊香回來,說那男人跟前妻藕斷絲連的不說,也不是啥正式工人,就是個臨時工,房子也不是他的,是租的,說啥也不跟他過了。她在家裏呆過完年就去找薛鋼。”
聽到這裏,薛琳在心裏冷笑,她以為薛鋼能要她嗎?就算沒有楊婉玲,替薛鋼介紹對象的一樣從省城排到鎮上,哪個都比洪菊香強。
“後來她又回來了,扔下二百塊錢給我說是讓我過年,又走了,走了就沒回來。”洪母哭了起來,“我可憐的閨女啊!你咋這麽傻啊!你要是好好的在薛家過不離婚,讓人當保姆又咋地,缺你吃了還是少你穿了!你就沒那享福的命啊!”
“嬸兒,你這說的什麽話,咱們這屋都沒外人,洪菊香要是好樣的,不在外面這個那個的,我哥能不要她嗎?到這份上別提這些沒用的事兒了好麽?咱們得替活人想想,翰文才十歲,我跟你說實話吧,洪菊香的事兒我不想讓他知道。”
“你說啥?”洪母擦了擦眼淚。
“等孩子大了,懂事兒了,我打算再告訴孩子。”
“不行,我妹妹不能連個燒紙的人都沒有。”洪福生大聲吼道。
“是,這事兒是個問題。”薛琳嘆息了一聲,這也是為什麽她急着過來的原因,洪家的人找薛翰文“盡孝”一點問題也沒有。
可薛翰文正在青春期前期,薛鋼又馬上就要再婚了,這個時候讓他知道了母親被人殺死,對一個孩子來說打擊太大了。“我是這麽想的,洪菊香的喪葬費,我包了。”薛琳從包裏拿出錢包來,拽出裏面所有的現金,“天太晚,來不及去銀行,我這裏一共一千五百塊錢,你們先收着,明天銀行上班,我再取一千五,以後每年我給你們家一千塊錢——”
“至少兩萬。”洪福生伸出兩根手指,誰不知道薛家有錢啊,薛琳一下子就拿出一千五百塊錢出來,只想給他們三千,太少了。
薛琳覺得自己魯莽了,大晚上的一個人來到洪家,洪家可不是什麽安善良民,看見錢眼睛都紅的主兒,萬一起了歹意怎麽辦?“這樣吧,我先走,明天咱們再商量。”
“不行!你不能走!”洪祿生擋在了門口,“你不能就這麽走了,我妹妹得有人扛幡摔盆!”
瞧着洪家人像狼一樣的眼神,薛琳頭皮一陣發麻。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又傳來了汽車的鳴笛聲,一輛車停了下來,一個人從車上走了下來,是個男人。
過了一會兒,一個男人推開門走了進來,軍大衣,狗皮帽,一雙眼睛又黑又亮,他摘下了帽子——張少彬,在他的身後,還跟着幾個同樣穿軍大衣的男人。
薛琳推開洪祿生,站到張少彬跟前,“還是先前我說的條件,誰替她扛幡摔盆,年年燒紙,我的錢給誰。至于人選,你們自己商量去吧。”
鎮上不知什麽時候建了一棟——是的,是一棟,孤零的一棟板樓,一共六層,張少彬在三層買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用來安置母親。
“我冬天經常不在家,我媽一個人不管啥天氣都得上外面端柴火端煤太累了,她又不肯去省城,我在鎮上就給她買了這麽一套房子。”上樓的時候張少彬說道,“面積有點大,可我媽住寬綽院子住慣了,小房子她覺得憋屈。”
“挺好的。”薛琳輕聲說道,“你怎麽知道我在洪家?”
“你哥說的,你哥不放心你,讓我過去看看。”張少彬一邊說一邊掏出鑰匙開門,張媽已經睡了,屋裏黑着燈,“這裏一共是三屋一廚,我住那屋,還有一間屋子空着我媽堆滿東西不能住人了,你先在我屋住着,我睡沙發。”
“你送我去招待所就行了。”
“咱們鎮上的招待所你又不知道是什麽條件,再說正月十五人家不營業,你先住我家吧,你要是覺得不方便,我就出去住。”
“沒事兒。”薛琳搖頭。
“我去找你的時候把熱水器插上了,你先湯湯腳,家裏沒有換洗衣裳,就先別洗澡了。”
“一天不洗澡又不能死人。”薛琳笑了起來,張少彬也笑了。
張少彬又拿出一套全新的床單枕套和一條新毯子,“我不常在家住,你把這些換上吧。這裏取暖挺好的,毯子應該就不冷。”
他說完去卧室把枕頭被子床單抱出來,在沙發上替自己鋪床。
怕吵醒張媽薛琳沒跟他争執,進了他的房間關上門,打量這間屋子,大概是因為張少彬不常在家住的原因,房間裏沒多少他生活的痕跡,裝修時自帶的吊櫃,現成的櫃子,現成的床,都是用木料現打的,外面貼了一層漂亮的皮子,閃閃亮亮的白,應該是張媽的品味,她一向很愛幹淨,牆上還挂着一個裝滿照片的玻璃框,張少彬從小到大的照片被仔細的貼在上面,薛琳在裏面找到了張少彬和哥哥小時候的合影,兩個傻小子系着紅領巾,背影裏有個探頭探腦的小丫頭,就是她。還有一張照片明顯被撕下去了一半,是他第一次結婚時的照片,大約是穿西裝的張少彬太好看了,張媽沒舍得把整張照片都毀掉。
桌上擺着幾本書,都是建築方面的,每一本書都被翻過很多次的樣子,張少彬很認真的在學習啊。
翻了翻他的書,看見他笨拙的筆跡,薛琳有點想笑。
将床單和枕頭放好,薛琳推門出來,正巧遇見端洗腳水給她的張少彬。
“我自己端就行了。”薛琳接過他手裏的水盆,兩個人的手指碰在一起,彼此呼吸都是一窒,張少彬松開了手,躲閃的看向外面,“天很晚了,我先去睡了,你洗完腳自己去衛生間倒水吧,燈我沒關。”
“嗯,晚安。”薛琳點點頭,端着水盆回了房間關緊門,倚着門聽着自己的心跳,她……竟然還會為另一個人心跳失序?張少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