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大喜事
出了歲寒居,姐妹四人從正房後頭夾道回院,寶珍、寶玲二人讨論着打什麽絡子,寶璐在一旁湊趣,獨寶琪一人行在前頭。
寶珍瞧着寶琪一人走得快,喚了句:“慢些罷。”
寶琪頭也不回:“人打絡子,你湊什麽趣,改日打得不好了,還道是你亂出的主意。”
寶玲笑道:“都說忘了,快到端午了,改日我們一起打些香墜兒,寶琪你也一起。”
“你打你們自己的,太太賞的是你又不是我,我何須沾那些光。”說罷寶琪一個轉身,轉進綠蕪院的夾道。
寶珍笑着抱歉道:“不管她,小性子使慣了。”
都是一塊長大,寶玲怎不知寶琪是何性子也不計較,三人慢慢走着又絮了些話方各自回院。
端午将至,天氣漸漸熱起來,姐妹幾個湊在一起的時候也少了,多在各自院裏納涼。
又過幾日,明浩也被送往本地一個頗有名氣的學裏,鄭氏頓時閑暇下來,每日姑娘們來問安時,她的話也多了起來。
這日寶璐和寶玲往正房去,剛行到梢間外便聽見正房內隐有笑語,二人相視一笑:“今日太太心情倒好。”
前頭小團花寶藍軟簾掀開,出來王大家的,滿臉喜色,看到她二人忙道:“五姑娘和七姑娘來了,今日當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替她二人打着簾向裏頭道:“太太,五姑娘和七姑娘來了。”
二人進門,到了裏間做了禮,見鄭氏正坐在塌上,寶琪和寶珍二人坐在兩邊的椅子上,見她二人進來鄭氏笑意盈盈道:“上些新鮮的水果來,時令的荔枝很是可口也上點來。”又讓她們二人坐下。
鄭氏今日穿了一件鴨卵青的起花長襖,下着紫棠三季花卉馬面裙,滿面笑意分外親切些,看着她二人坐下笑道:“早上剛得了信,你們大姐姐有喜了。”
寶玲聽聞笑道:“這當真可喜可賀了。”
寶璐也忙跟道:“恭喜大姐姐了。”
鄭氏心情頗好:“大丫頭也粗心,我們出來之時竟已懷上,月信不來只當是心情郁結所致,未放在心上,如今算來竟有三個月有餘。”想了會又忙道:“如秋,可使人去叫徐盛家的。”
Advertisement
“已使人去叫了,太太稍等。”
寶琪接着道:“徐媽媽是五哥哥的乳母,如今年事已高怕是奶不到小外甥了。”
鄭氏一個沒禁住“噗”笑出聲來,捂帕笑言道:“寶珍捶你這個口無遮攔的六妹妹,沒大沒小竟開起徐媽媽的玩笑。”
寶珍作勢掐了幾下寶琪,寶琪故意閃躲着喜态百出引鄭氏發笑。
寶璐坐在旁邊聽着有些奇怪,有身孕是喜事,但是大家的反應未免大了些。
正坐着,王大家的帶人進來又是擺盤又是上茶。
“哎喲,”鄭氏猛然又想起件要緊的事,“脆爽蘿蔔可要吩咐賴添家的去做,別遲了。”
王大家的笑着道:“太太,你剛才已經吩咐了,賴添家的這會應已使人采買去了。”
鄭氏樂不自禁:“今日可昏頭了,方才說的事又再三說。”
“太太這是開心的,怪不得今早一起來聽見院裏喜鵲叫,不想便來了這等喜事,大小姐信上說只想吃賴添家做的脆爽蘿蔔,都說‘酸兒辣女’大小姐這胎是個小少爺沒跑了。”
鄭氏眼中滿是滿意的神色,抿着嘴笑:“你說的這可準?”
“怎麽不準,太太您忘了,您懷五少爺和六少爺的時候吃了些啥,害喜那段時間葷腥不沾,只喜吃那脆爽蘿蔔。大小姐似您,這胎定是個小少爺了,您就等着抱外孫吧。”王大家的笑着回道。
鄭氏聽了高興,見水果都擺着塌上的桌幾上便招呼四個姐妹都上塌來吃,寶琪頭一個響應脫了繡鞋到塌裏邊挨坐到鄭氏身邊,鄭氏看寶璐小也讓她坐在裏邊,寶玲和寶珍挨着塌邊坐着。
不多時,徐盛家的過來,鄭氏讓如秋給她搬了杌子坐,又讓趣兒撥了盤瓜果與她。
徐盛家的連聲道:“謝太太了,謝太太了。”萬不敢坐下。
鄭氏笑道:“明學自小都是你帶,你都不敢坐誰還能坐。”又讓她坐,徐盛家的又苦推了番這才半坐下來,未落座便先恭賀鄭氏:“來的路上就聽說大小姐有喜了,真是件大喜事。”
鄭氏笑道:“就為此事才使人請你來。”
徐盛家的連忙道:“太太有什麽吩咐下來便是。”
鄭氏笑吟吟,語調都軟幾分:“論府中帶小孩的經驗,你是論頭一個的,我身邊的寶珊、明學、寶珍都經你的手過,後明學離不開你,你才到了明學院裏,後邊的寶玲她們才交與別的婆子。”
徐盛家的應和道:“太太過獎了,太太過獎了。”
鄭氏道:“寶珊如今頭胎,須得仔細着些。我尋思着你是自小看她長大的,帶小孩又有經驗。舅老爺府裏人雖多,但到底比不上自己人貼心,孕中女人的脾氣又難免焦躁些,別的人只怕有伺候不周的,你在旁幫襯着些才教我放心。”
寶璐聽到這裏這才明白,為何寶珊有孕府中人反應如此之大。在這裏女人孕育子嗣為第一件重要之事,而寶珊今年十七,成婚已兩年,即便是嫁在自己舅舅家,公婆不會說什麽,但時間一久難免怕給人鑽了空子,這次成功有孕也算給大家吃了顆定心丸。
徐盛家的臉色一滞,她一家人都來了宿遷,此刻太太只叫她會京也不知家中其他幾個怎麽安排,未免忐忑,但仍起身道:“太太信任,我自是盡心竭力。”
鄭氏笑着道:“坐吧,坐吧。也不好教你一家人分離,如今明學在外上學,歲寒居內也用不到許多人,竟教你一家人都回京罷。”
徐盛家的這才松下臉色,連連謝道:“太太是個菩薩心腸的,為我們下人都思慮周全,我竟還沒想到這一層,一味想着要給大小姐帶些五少爺、六少爺小時用過的襁褓、肚兜之類,老人都說小孩穿舊衣好養活。”
鄭氏看左右笑道:“到底是府裏的老人,我竟沒想到這些,也難為你将明學小時候的東西亦收了這麽多年。”
徐盛家的看鄭氏開心,又道:“老人都說,小孩穿舊衣不僅好養活還能延續福氣呢,五少爺是咱們府中頭一個敏慧好學的,孫少爺出生後定能承他五舅舅這份慧氣。
一番話說的鄭氏通體舒暢,心情愉悅,讓如秋給她續茶,又向王大家的道:“待會你與徐盛家的一同下去張羅些需帶進京的物什。”說着又讓如秋去取十兩銀子給徐盛家的采買,徐盛家的忙起身謝過,又滿心歡喜給鄭氏唠了好一會孕婦、小孩的注意事項,最後又道着幾聲福這才同王大家的下去。
鄭氏今日心情頗好,瓜果吃了些又讓人上了些果脯。
四個女孩子此時也高興個個想着日後小外甥粉嘟嘟的樣子皆歡喜不已,圍着鄭氏唧唧喳喳讨論該給小侄子做些什麽才好。寶琪最為積極,早就想好,搶着跟鄭氏說道:“我明日起就給小外甥做些棉鞋、棉襪、棉衣之類,到生的時候差不多冬日了想必要厚實些,得空再做些輕薄些的明年開春穿。”
鄭氏心情很好,笑道:“也用不着許多,小孩長得快,一眨眼就高了。”
寶玲道:“待小外甥降生還有好幾個月,我們幾人閑暇時多做些無妨,明年的大些的冬衣也做些。”
寶珍在一旁看着開心,應和着:“是的是的,多做些也無妨。”
寶璐并不清楚這些,也只應和着笑笑。
幾人讨論的熱烈,将午才意猶未盡的出來。
出了正房幾人本欲各自回院,只因方才讨論的興致高昂,寶玲又道早先太太給的綢布做個軟帽倒合适,寶琪又是頭一個積極要為大外甥做衣做襪的,嚷嚷着要先往寶玲房間看看,幾人又轉往香藕園這邊。
一路抄手游廊,出來穿過夾道,剛進院門,寶琪便道:“難怪叫香藕園,未到荷花花期便這般清香撲鼻,怪道這邊離湖近。”
寶玲道:“綠蕪院離湖也不遠呀。”
“那不一樣,我們兩院雖都在這湖邊,但荷花花卻植在你們這邊。”說罷,寶琪又吸了兩口氣,欣喜道:“待夏日涼爽時我們讓婆子們弄只小船讓我們泛舟。”
“就你主意多,來吧,往這邊。”寶玲笑言了一句先進了院。
香藕園內,房間裏趙姨娘聞聲出來,見四個女孩子有說有笑的進來,道:“三姑娘,六姑娘來了,早上還有些芸豆卷留着給五姑娘她們,你們一起來吃點罷。”
“我們在太太那邊吃了許多點心。”寶琪回道。
“喔喔,”趙姨娘又道:“我跟廚房說聲,你們竟在這邊吃了午飯再回去罷。”
寶琪笑嘻嘻的往寶玲房中走:“姨娘不必費心了,我們坐坐就回去下次罷。”
趙姨娘笑笑作罷,又令梨兒去房中照顧着,這才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