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新年
很快,大年三十就到了,這是綠竹重生後過的第一個新年。
上輩子的這個時候雖然家裏也很和樂,但表面下卻藏着壓力,那時候她即将嫁去張家,因着張荀是秀才,家裏人也着緊些,便是他上門來送節禮,也有些供着他的味道,現在想來,張荀的面無表情大概不是因為讀書人的清高,還因為她不是他想要的良配。
這輩子卻不同,說句不好聽的,在和徐家的親事當中,趙家是相對優勢的一方,沒有低聲下氣的道理,當然,便是沒有家境的差距,未來女婿登門,論理也是女婿讨好未來岳家才對,像張荀那樣的畢竟在少數。
而且,張荀倒黴,家裏人多日來頭上罩着的陰霾也一掃而空,自然更是松快。
這天,早早地冬至便提溜了兩只野雞上門來了,現在天氣冷,要能打到這麽兩只野物,很是難得,宋氏和趙鐵柱樂呵呵地收下了他的孝敬,因着前些日子同去縣裏看女兒的經歷,曉得他是個懂分寸的,便讓他與女兒見一面。
綠竹正在後頭院子裏喂雞喂兔子呢,轉頭便見他站在後頭盯着自己看,也不知道站在那裏看了多久了,忍不住嗔了他一眼,“多久來的?”
冬至于是上前去,離着她兩步遠的距離停了下來,道,“沒多久,剛來。”
綠竹不信,不過也沒糾纏下去,曉得他話少,便自己找話,指了指那一窩兔子,“看,那兩只大的是你送我的,正好一公一母,這些日子已經生了一窩崽子了,現在還懷了一胎,娘說過些日子養不下那麽多,便只能拿去賣或是送人,再不然就做成臘兔子。”
冬至聽着點頭,看着像是聽得很認真的樣子,可仔細瞧,卻見他的眼一直盯在她臉上,沒有分一毫注意力給那些個兔子。
綠竹被他瞧得臉頰發燙,怪不好意思的,想起他今日是為送節禮而來,倒是記起來一件事,“你等下走之前等我一會,我有東西給你。”
東西?冬至疑惑,綠竹只神秘地笑了笑,沒再說什麽。冬至于是問起了她過完年幾時去縣裏。
李佩茹的嫁衣等物還未完工,綠竹之後自然還是要回去繼續的,不過也不多了,師傅巧娘也體諒她,讓她過完十五再去。
“十五,你……”冬至遲疑了一瞬,沒有說下去,而是問她,“到時候我送你去?”
十五元宵,鎮上和縣裏都有花燈可看,冬至未說完的話,綠竹也明白,只是,如果到時和冬至一起去看了,徐婆子一個人夜裏在家倒是不方便了,也不安全,別說冬至放心不下,她也不敢叫冬至丢下徐婆子和她去看花燈,于是只能假裝聽不懂他未盡的意思。
至于說送她去縣裏,綠竹則是略低了頭,抿了抿嘴,“你拿主意就好。”卻是沒有拒絕。
冬至見她羞了,想起前些日子在縣裏遇見那劉安的那次,她軟軟地依在他臂彎時的觸感,頓時有些心猿意馬,喉頭動了動,“你冷嗎?”他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
Advertisement
綠竹不解其意,擡頭疑惑地看着他,而後不待她回答,小手便被冬至握住,只聽得他說,“我幫你捂捂。”
綠竹的臉頓時蹭的一下全紅了,她躲閃着目光往四周看,手也掙紮着想要抽回,卻不得法,冬至用的力道雖不至于傷了她,卻也不小。
“你,撒手,被人瞧見了,不好。”綠竹紅着臉怯怯地道。
誰知冬至非但沒有撒手,反而手指在她手上摩挲了幾下,叫綠竹羞得頭垂得更低了。
冬至的手大且粗糙,有着厚厚的繭子,綠竹的卻是嫩生生的如同豆腐一樣滑膩,叫他舍不得松手,可也怕再下去她就要生氣惱了自個,只好松了手,他還煞有其事地說道,“好了,熱乎了。”
“你!”綠竹氣急,“我進屋去了!”竟是跑了。
冬至看着她消失的方向傻樂了一會,這才去了前院,趙鐵柱和宋氏、向南向北都看得出來他的好心情,更別說女兒方才紅着臉跑進屋子的樣子,看來兩人處得不錯,宋氏心中安慰。
其實前些日子,出了張荀被縣學除名那事,那時候村裏人對綠竹的看法便有了轉變,宋氏當時有些後悔她和冬至的親事定早了,要是遲一些,說不定能夠找到更好的,可現在看了兩人的情形,倒是按下了這顆心,再如何,也比不過女兒喜歡、未來女婿對女兒好。
臨走前,綠竹塞給了冬至一個包袱,言道,“天冷,我給你和奶奶做了兩身冬衣,你看看合不合身,不合身下回再拿來給我改。”
冬至心裏軟和,他一向知道綠竹不僅能幹,還是個孝順的好姑娘,能夠和她定親,是他這輩子最大的福分,“綠竹,你真好。”
綠竹的眼睛左右游移,不敢和他柔情的眼睛對視,“好,好什麽呀,這都是應該的。”
冬至也不說話,就這麽靜靜地看着她,直看得綠竹不自在,“我進去了,你回去慢點走,小心點。”
冬至站在院子門前,看着她進了堂屋,等了一會,沒見她再出來,只好抱着包袱轉身離開,走得較平日慢了許多,說是小心翼翼也不為過,竟是怕摔了,弄髒了綠竹的一番心意。
徐婆子收到綠竹給她做的冬衣時,不免感嘆一句,“真是個好姑娘。”
要說之前還因為那克夫的流言,以及累她孫子受傷而心有芥蒂的話,這些日子以來,冬至越發松快的神情,還有她時不時的關心體貼,早叫徐婆子的心軟和起來。人心也是肉做的,綠竹是好是壞,她哪能不知道?
這是宋氏教導綠竹做的,一來,她看出來了早前徐婆子對這樁親事有些不樂意,為了消除芥蒂,綠竹須得多花些力氣,二來,綠竹以後是要做徐家的媳婦的,已經定了親,做這些本是應該,村裏人見了,還能不說綠竹好的?
如今看來,是做對了。
除夕夜,各家各戶都聚在一起團圓守歲,綠竹只守過了子時便被宋氏趕去歇息。
大年初一在一聲聲震耳的鞭炮聲中到來,拜了祖先,綠竹和向南向北随着爹娘去了大房那邊拜年,拿了爺奶和大伯、大伯母他們給的紅包。
大年初二一早,趙家二房便趕去了幾裏外的宋家村去拜年,宋氏的娘家在那。宋外公還在,綠竹的兩個小舅舅雖然各自成了親,可還住到一起,兩家和趙家的關系還過得去,要不是娘家這邊沒有适齡的侄子,宋氏還想過把女兒嫁回去的。
再說冬至這邊,雖然冬至他娘劉氏已經去了,可禮不可廢,每年初二他還是要走一趟劉家村去他舅舅家,只不過往年他把東西放下就走了,今年卻被吳舅媽拉下來問話,話裏話外不過是在探他是不是真的得了趙家的幫襯,要不然日子能過好了?
冬至皺着眉頭不說話,沒多久吳氏便敗下陣來,她永遠撬不開一個不願開口的人的嘴。
離了劉家村,冬至卻思索着以後少些和兩個舅舅家來往,免得他們打綠竹的主意,回家和徐婆子說了,她也沒有意見,因為她也不如何待見劉家人。
轉眼便到了十五這天,冬至到底沒和綠竹他們一起去鎮上看花燈,畢竟留下徐婆子一個人在家,他不放心。
綠竹只是失落了一下下,便也理解了,想着這是和家裏人一起過的最後一個元宵了,以後即便再一起過,她也是徐家人了。于是把那些沮喪都丢開,珍惜現下和家裏人過的每一分每一秒。
只不過,冬至不能來,卻不代表綠竹不能去。
從鎮上看完花燈回來,向南向北手上拿着糖葫蘆,綠竹的手裏卻是提着兩個燈籠。
她讓向南将這兩盞燈給冬至送去,想着讓他也瞧一瞧,感受一下元宵節的氣氛。
誰知向南提着兩盞燈去,回來手裏還有一盞,卻是一盞竹節做的燈。取了一截竹筒挖了兩個圓窗,裏頭點了燈,上頭蓋了一個竹排做的房頂,一個小房子樣的竹燈便做好了,很是小巧別致。
宋氏見了也喜歡,道一句,“別看冬至長得高大,手卻是很巧,和竹丫頭一樣。”
綠竹登時羞紅了臉,提着燈回了房間,竟是再不出來了。
燭光雖小,可綠竹看着心裏暖融融的,竟是看了一夜沒睡。
宋氏第二天笑話她小孩子心性,綠竹卻也不惱,将那燈好好地收起來。
收拾好了東西,沒一會冬至便來了,綠竹她今日便要回縣裏去了,他和趙鐵柱一起送她。
從黃大叔那借來了牛車,一行三人緊趕慢趕地往縣城去。
趙鐵柱很有眼色地去趕車,讓閨女和未來女婿說說話。
“昨兒那燈,謝謝你了,我很喜歡。”綠竹毫不掩飾對那竹燈的喜愛。
“你喜歡就好。”冬至心裏想着,只要她喜歡,以後便多花些心思也無妨。
不一會便到了縣裏,綠竹看着自家爹爹和冬至,心中竟也有些不舍,可再不舍也得分別,幸好他們能來看她,“爹,冬至哥,你們回去吧,我過些時候就回來了。”
“嗯,你好生照顧自己,別累着了,好好聽你師傅的話,多吃飯。”趙鐵柱免不了一番叮囑。
“我抽空就來看你。”冬至卻和她保證。
“嗯。”綠竹低低地應了。
作者有話要說: 安利一下,明天作者君有一本現言參加了限免,寫得麻麻哋,你們有興趣可以去瞄瞄哦,反正不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