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臨別

綠竹之所以有讓冬至拿銀子打點的想法,也不是沒有一點根據和想法的。

她可是記得,上輩子的冬至自始至終都沒有在村子裏有太多能夠讓人說道的東西,那麽她是不是可以認為,上輩子的冬至并沒有在這次徭役當中學到所謂的一技之長?她相信,上輩子即便沒有她,要強的冬至肯定也有過在這建行宮期間學一門手藝的想法,只是最終事與願違,沒有實現罷了。

如此一來,這輩子打點一番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既然要學,自然是學個有前程的手藝,跟個好點的師傅去學。

她可是記得,上輩子,張靖就是因為跟了一個從宮裏造辦處出來的老師傅,得了他的真傳,回來以後才漸漸打響名頭,在鎮上和縣城裏發家的。張荀上輩子能考上狀元,和許多因素有關,可不完全是她綠竹付出的原因,這其中小叔張靖的給力也幫了不少忙。

至于為什麽張家有張荀在,張靖還去了服役,原因也簡單,他是替他岳父李木匠去的。這輩子他入贅了李家,想來也是會去這一趟。和他這個認真系統學過木工活的相比,半吊子的冬至可不占優勢,于是只能使些手段。

是的,綠竹的想法是讓冬至去學木工活,這自然也有她的一番考量在。

“你也別嫌我的話不中聽,依你的身形,那些分配任務的官爺不讓你搬磚或是做泥瓦工都說不過去。可你也說了,房子可不是一個人造得起來的,你便是去了建行宮,學了頂呱呱的手藝回來,一個人還是造不了一座房子。可是木工活不一樣,你學了一個人也可以做,那山裏頭你也熟悉,以後要木材也方便,而且,我也有私心,你要是個做木工的,以後也能在家多呆點時間,而不是經常出遠門。所以,我的意思是,讓你去打點着分去做木工那一塊,跟個師傅學點東西,你看這主意可還行得通?”

冬至靜靜地看了她一會,而後親了她的額頭一口,道,“媳婦,你真聰明。”

綠竹搖了搖頭,“我這也是知道得比較多,所以才想得周全一點罷了。你看,那給皇帝建行宮的老師傅,可都是從宮裏造辦處出來的,不打點着,哪能近到他們跟前去?我也不是說,非得跟他們學,或者學個十成十,可靠得近了,聽得多看得多,才能學得多不是?”

至于具體是哪個老師傅,她是知道的,可她不知道該如何說出來,畢竟她這都是上輩子知道的,這輩子這個時候她也沒出過門,哪裏打聽來的消息?于是只能提醒着他一句,關于宮裏造辦處的老師傅。

想起張靖說過的他是如何入了他那師傅的眼的話,綠竹又提醒了一句,“去了那裏,你可別嫌累,少說多幹,在那裏看到老人家也多幫襯着點,那麽大歲數了還要出來服徭役,家裏不是沒有子孫就是子孫不孝順,怪可憐的。”

上輩子張靖就是在那裏幫了一個事事親力親為的老師傅,這才得了他真傳的,那老師傅也奇怪,明明是那樣的身份了,仍舊粗布葛衣的,和普通老人家一樣,叫許多人忽略了去。張靖和張荀不同,他雖然有些私心,可對人還是存着善意的,如此才入了那位老師傅的眼。

她這回提醒了冬至,自然是有自己的私心的,畢竟冬至是他男人,張靖上輩子對她雖然還過得去,可哪比得過冬至?而且,告訴了冬至這些,也只是讓他有個敲門磚罷了,具體能不能學到真本事,還是得看運道和各人的本事。

綠竹的話,冬至一字不落地聽着也記着了,他收回原來說過的關于綠竹“膽小、脆弱又笨笨的”的話,他媳婦看來其實還是很有主見的,聰明得很。

不過,他還是願意将她當做當初那個“膽小、脆弱又笨笨”的小姑娘來對待。

“嗯,我都記着了。媳婦,謝謝你。”

Advertisement

“說什麽謝不謝的,和你說的一樣,你是我男人,我還能不想着你好?就是你不對我好,我也得為肚子裏的這個多考慮不是?”綠竹抓着他的手,将自個的手放在他手心裏,他下意識地握緊,于是她輕輕地笑了。

“媳婦,你有沒有覺得……”冬至喉嚨動了動,遲疑着問了出來,“覺得我特沒本事?”

綠竹看他繃着臉,忍不住笑着拿拳頭錘他,“你以後別再說這樣的話了,我不愛聽!別人怎麽說我管不着,可在我心裏,冬至你是最好的,我很幸運能夠嫁給你,為你生寶寶。”

“可我覺得我還不夠好,我想變得更好。”冬至抓着她亂動的粉拳握住,嘆了口氣。

因為綠竹太好了,冬至不想她因為自個而變得不好,也不想因為他,他們的孩子以後過得不好,所以才有了那麽多的想法。他以前不是那麽婆媽的,可或許是心裏的牽挂越來越多,肩上挑着的擔子越來越重,他心裏一直憋着一股勁,想要大家夥知道,他值得上她的好,也能讓她過得更好。

綠竹有些理解他的想法,要不然也不會選擇妥協。“所以,我才答應讓你去啊。”

“怎麽辦,還沒去呢,我就開始想你了。”冬至親了親她的額頭道。

綠竹于是雙手環着他的腰,抱緊,“我也會想你的。”

第二天,看冬至仍舊沒有改變主意,徐婆子也只能長嘆一口氣,對着老爺子的牌位念叨去了。不過,知道冬至肯拿綠竹的銀子去打點,她心裏的擔心倒是少了點,對綠竹也更滿意了點,起碼,這銀子她是願意出的,只是她孫子“一意孤行”。

綠竹之所以讓徐婆子知道這些,也是不希望她因為她勸不住冬至而有怨言,有時候老人家上了年紀,成日裏無所事事的,想得多了,想法容易偏掉。她想讓家裏和和睦睦的,冬至去服役也安心。至于說冬至曾經為她改變過主意的事,則沒有必要提,提了傷感情。

趙家那邊知道冬至也要去服役,均是嘆了一口氣,本來有些怨言的,畢竟女兒正懷着身子呢,他也不是沒有那個條件,卻還是丢下女兒去了,哪個當岳母岳丈的能沒有意見?

可耐不住女兒偏着女婿,聽她說,冬至這次去服役也不是沒有想成算和想法的,他們也不好說什麽,趙鐵柱只能叮囑宋氏多去看看女兒,讓向北每日去徐家幫着挑水劈柴,向南從錢家鋪子下工回來也多去看看。

趙家這邊,大房那也不求向東去學手藝,畢竟他家的豆腐也是可以傳家,因而最後還是決定大伯趙鐵栓去。二房這,向北還小,而向南在鎮上上工,且之前手脫過臼,趙鐵柱于是咬咬牙,也自個去了。

因為九月初三就得出發,剩下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所以近些日子冬至都在家裏陪着徐婆子和綠竹。

上了幾回山,獵了好些活着的野物放到後院裏養着,給綠竹補身子。院裏的柴,從山上撿了許多,又劈了許多,堆了整整半間東廂的屋子才算完。水缸也多置了兩口,都添得滿滿的。那兩畝地也翻好下了菜籽,趁着來年開春前再種些蔬菜。至于開春以後的水稻,便只能拜托趙家那邊幫襯着呢,如果人手不夠就花點銀子去請人,反正,綠竹是不允許下地的。

怕綠竹和徐婆子在家不安全,冬至甚至還去尋了一條大黑狗來在院子裏拴着,喂過幾回熟了以後,也能看家護院了。為此,雖然看不起鐘大郎,他還特地上鐘家一趟,拜托鐘叔他們幫忙照看着。至于劉家村舅家那邊,他卻沒去,免得他不在的時候,他們來打綠竹的主意。

想了想,冬至還特地去了一趟縣裏,和綠竹的師傅巧娘說了這事,他也不曉得她們師徒的情分到底深不深,可就是想要拜托她幫忙照看着。得了她的應承,好歹能安心一點。

這些日子,綠竹也在為他出行做着準備,縫了好幾身衣裳和鞋子,還特地在衣服裏頭縫了兜子放銀兩。吃的,即便做了,這天氣也是存不住的,可她和徐婆子都想着,盡可能在他去之前給他多補補,補得更壯實一些。

半個月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很快,離別的日子便要到了。

綠竹和冬至躺在床上說了許多話,譬如孩子生下來,男的□□生,女的話叫暖暖,因為他們大概會在二三月裏春暖花開的時候出生。兩人都沒有刻意去說他在她生産時能不能趕回來的事,畢竟這事誰也說不準,冬至就算給了保證,如果實現不了,還不是要讓綠竹失望和擔心?還不如不說。當時候如果能趕回來自然最好,趕不回來她也理解。

相濡以沫相互偎依着的兩人一夜無話。第二日一早,冬至便輕手輕腳地起身了,沒有打攪綠竹,出發前卻找了徐婆子說話。

他把一個紙包拿出來塞到徐婆子的手裏,叮囑道,“奶,這是上回那根參的參須,我留下來了,女人生孩子就像過個生死關,我到時候不定趕得回來,綠竹她就拜托阿奶了,必要的時候不要吝啬東西,東西沒了以後再掙就是,人沒了,就真的沒了。如果,我是說如果她生産的時候有個不好,寧可不要孩子也一定要保下綠竹,阿奶你說呢?”

徐婆子點頭答應,“你放心,你在外頭學本事做苦工,阿奶會照顧好綠竹的,不會讓你媳婦有事的,何況還有你岳母他們呢,不論是你媳婦,還是我曾孫,都會好好的。”

得了徐婆子的準話,冬至才在徐婆子含着淚的目光注視下動身出發了。

綠竹起來時,被窩屬于他那邊的位置已經涼了,不免又是一陣傷懷,可日子總得過下去,沒一會她便将這愁緒壓在心底,不叫徐婆子看着擔心。

作者有話要說: 啊啦拉,明天又是放榜的日期了,這回總算沒忘申榜,也希望編編不要忘了我≥﹏≤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