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大房兩口子本份老實, 心頭惶惶,好在有姚千蔓在到還繃的住。畢竟, 如今大刀寨的資金流動都握在這位手裏, 跑都跑不了。三房夫妻做為‘反骨’的親爹娘, 那是逃也沒得逃。四房精明,知道上了‘賊船’就沒得下的道理, 至于二房, 姚天禮那叫個興致勃勃!!

他本就是姚家最叛逆的人, 年輕時被父母壓着讀書, 臨老臨老還能‘瘋狂’一把,心裏那股沖勁兒就別提了。

小輩們——男子都在寨裏, 根本還不曉得,女孩們兒, 姚千蔓早深入其中, 退亦沒得亦,姚千蕊前次得了父母的令, 如今正在‘掃盲班’幫季老夫人教學,性子開朗不少, 她年紀小,其實不大明白‘自立為王’的意思, 只覺得三堂姐威風厲害,想做什麽都肯定能做到。

姚千朵本身脾氣厲害,親爹姚天禮那麽個性格,又深恨朝廷無辜流放他們, 害得親娘合離,棄她而去,姚千枝想‘争上游’,她真真是舉雙手雙腳贊成,恨不得直接反了!!

于是,幾個姐妹中,真正心中惶惶,覺得天都要塌了的,只有二房姚千葉一人。

做為姚家唯一的庶女,早年還養在嫡母鄭淑媛屋裏,姚千葉性格溫和柔婉,說白了就是沒脾氣,甚至有些軟弱。三堂妹的決定,祖父贊同,家裏沒人反對,哪怕她恐懼的想死,都沒敢說出一個‘不’字來。

回到二房,她自個兒的房間,父親被叫到正院談事去了,哥哥在山裏,自嫡母走後,妹妹經常跟祖母一塊住兒,并不在院裏。姚千葉坐在床上,臉色蒼白,越想越害怕,忍不住提裙擺去了西側間——白姨娘的住所。

提督府裏,二房獨占了個小院子,約莫五,六間房。正屋自然歸姚天禮,而白姨娘,就算鄭淑媛合離大歸,她還是守本随份,自挑了側間住。

一步邁進側間門兒,白姨娘正坐在燈下補衣衫,見女兒進來忙站起身,“千葉,你這是怎地了?臉色這麽難看,哪裏不舒坦?”迎上前,她上下打量女兒,關切的問。

“沒,沒什麽。”姚千葉搖搖頭,緊緊抿着唇。

“手這麽涼,還說沒事。”白姨娘蹙了蹙眉,握着女兒的手,瞧她的神色,了然一笑道:“是因為今日老太爺說的是事吧?”

“你是害怕了?”她低聲,雖是疑問,但聽那語氣,竟似著定般。

“姨娘,你難道不害怕嗎?千枝是個女孩子,她做官本就不對,還藐視皇權,她,她……”姚千葉磕磕巴巴,眼底俱是恐懼。

“你這孩子真是……三小姐哪裏不對了?女孩子做官又如何?這是充州的規矩,朝廷允許的。北邊這麽亂,胡人時時犯境,男子被征兵上戰場殺敵,女子留鄉中織布種地,為了養家,活活累死的有多少?都是保家為國,憑什麽男子能名留青史,女子就是應當應份?”

“若胡人占領中原,禍害的難道只是男子?女子就能逃脫?都付出了代價,承受了風險,怎麽女子就不能做官?”燈光下,白姨娘的表情溫婉,眸光卻閃閃發亮。

她是南方人,長的小巧玲珑,站在姚千葉身邊,才将将到她的肩膀,仰着臉兒,她緊緊握着女兒的手,“千葉,姚家是厚道人家,疼愛女孩,所以你不明白這世間女子的苦……”

Advertisement

“為人莫為女兒身,百年苦樂由他人。在家從父,出門從夫,夫死從子。這一輩子,女人從來做不得自己的主,世道要你如何,你就要如何,姨娘身受其間苦楚,實在太明白了!”白姨娘說着,嘴唇微微顫抖,眼眶都有些濕潤了。

“姨娘,你,你和爹爹……”

姚千葉是在嫡母房裏長大的,姚天禮和白姨娘那點破事兒——鄭淑媛雖然沒明面提過,但她身邊的嬷嬷丫鬟,有意無意的,都在姚千葉耳邊唠叨過,她知道的還都挺清楚。

長輩的事兒,她身為女兒不好評說,确實陰差陽錯,好在爹爹和姨娘感情一慣好,姨娘對嫡母還尊重,守規從份。在燕京時,姚千葉往日出門交際,聽見旁人家中妻妾鬥法,嫡庶不合的時候,還曾經暗自慶幸自家合順,哪怕後來嫡母合離大歸,都沒人——包括嫡妹指責姨娘,無非便是往日她真的做到了份兒。

但,今日聽姨娘話中意思,“你,你當初是不願意……”嫁給爹爹嗎?姚千葉眼中含淚。

白姨娘眸光微閃,沒有說話。

當初?說什麽當初!!那會兒她爹剛死,屍骨未寒的時節,她哪有閑心想未來終身?滿腦子都是好好練武,繼承爹爹的镖局,跟着姚天禮來燕京,亦不是為了享福,而是族裏人借口她家無子,要收走爹爹留下的土地房産,她實在沒有辦法,才跟到燕京來求救。

誰知,事情還沒開始辦呢,就出了那麽件惡心的意外,鄭淑媛怪她破壞了她的婚姻,那她呢,她該怪誰啊??

本來不都說的好好的,她認倒黴當沒發生過,只算被狗咬了一口,收了賠償就走人。要不是姚家和鄭淑媛馭下不嚴,讓那丫鬟漏了口風,白家本族人找上門,說她敗壞門風,要浸她豬籠,當她願意做妾,進門矮人一頭嗎?生下子女都跟着從了‘庶’?

要麽嫁人,要麽死,她有別的選擇嗎?又不是她做錯了事,憑什麽讓她付出代價?

“姨娘,你,你恨爹爹嗎?”小心窺着白姨娘的臉色,姚千葉怯怯的問。

恨嗎?怎麽能不恨呢?最初的時候,她看見姚天禮都想宰了他,但妾殺夫是重罪,姚家人在和善,她若殺了姚天禮,人家都不能容她。哪怕遇上惡心事兒,哪怕當了妾,她都不想死。不止不想死,她還要活的比誰都好。

妾的規矩,她守!那會兒沒選擇自盡而是進門,就是認下了這個身份,她不會反駁,但其餘的……

“這世道啊,女人天生就比男人矮三分,活都只能活在個框框裏,姨娘沒本事,砸不開這個框框,但,千葉啊!!你現在有這個機會了!!”白姨娘緊緊咬着唇,把女兒的手握的生疼,“你別怕,你跟着三小姐,好好的看,好好的瞧,看看她能不能砸開這個框框,争出一番新天地。”

“或許,你現在還不能明白那到底是什麽?或許,争出來了,你發現其實也沒多好。但是,最起碼在來日,你閉眼的時候,不會覺得那麽悔,不會覺得這輩子随波逐流,都活在別人畫下的圈圈裏,沒自己走一步!!”

活到最不堪的境地,白姨娘沒選擇從容的死,反而跟姚天禮溫馨和諧,半輩子沒紅過臉,還生了兩個孩子,她不後悔,因為她目标明确——不想死,要過的好。

是,她現在過的挺好,兒女雙全,家庭幸福。可,這不代表那是對的。

她只是毫無選擇,沒有第三條路可走罷了。

但是如今,她的女兒有了開辟第三條路,甚至更多的路的機會,哪怕是推,是逼,是打,她都要女兒去走一遭。

——

姚千葉和白姨娘這番對話,家裏沒人知道,就算後半夜的時候,姚天禮從正院回來,姚千葉都沒把這番話的一字一句洩露給他。

或許,這有些對不起父親,畢竟他對姨娘很好,情深意切,但……做錯了事,是要付出代價的。

哪怕他不是故意的,他有各種各樣的苦衷,可錯了就是錯了。

兩情相悅的假象,互許真情的錯覺,姨娘能騙父親一輩子,那是他的福氣,若中途反悔了,不想騙了,那麽真相亦是父親應該承受的。

一晚上沒合眼,姚千葉自認想通了,雖然還是不大明白姨娘為何勒逼她‘藐視’皇權,非讓她積極參加這‘掉腦袋’的事情?但,姨娘是疼她的,肯定不會害她。

所以,在次日清晨,姚千枝聚集家裏人,一臉興奮的說:她有個一本萬利掙銀子的法子,但需要家裏女孩子領頭,做個主事的時候,姚千葉第一個舉了手。

“我想去。”她低垂着頭,聲音細小。

但屋子就這麽大,安靜環境裏,聲音在小,姚家人還是都聽見了。

“二姐,你今兒怎麽反了常性,竟然冒頭了?”姚千朵滿面驚訝,嘟着嘴道:“本來我還想去呢,誰知道讓你搶了先!!”

“你脾氣急,沒點穩重樣兒,便是自薦,我都不會讓千枝用你。”姚千蔓便笑着調侃妹妹一句,複笑着向姚千枝建議,“二妹耐心沉穩,你提那事兒,正适合她做。”

“嗯,到是穩當。”姚千枝想了想,便點頭應了。

屋裏姚家人你一句,我一句,又是奇又是贊。姚千葉從沒得過這待遇,一時昏頭脹腦。

偶然擡頭,她看向牆角處,姨娘正站在那兒欣慰含笑望她。心中突然一悸!!

仿佛,不管什麽時候,怎樣處境,只要家裏人聚會,姨娘總是站在最外圍,最偏僻的地方,從來不開口,不說話。

沒人會問她的意見,沒人會在意她的想法。哪怕那件事會決定她的命運和未來,她都沒有開口的權利。

或許,不止是姨娘,她……不也一樣嗎?

看着鎮定站在人群中央,從容分派指揮,好像在發光一樣的三堂妹,姚千葉突然覺得,她好像有點明白了。

——

旺城這邊怎麽發展,如何分派暫且不提,單說雲止。

領着大隊人馬草行露宿,瑤瑤走了足有三個半月,他才終于回到燕京。

匆匆跟戶部交了差,他滿身風塵,連整理都沒顧上,便欲進宮面聖禀報此行,然,剛進宮門就讓人打發回來了。

首領大太監任九方滿面推笑,“萬歲爺正在午歇,誰都不見,雲都尉不如回家洗漱休息一番,待下半晌兒在過來。”

人家那麽客氣,雲止就算一心不滿,也不好沖進去搖醒皇上,怒吼:兵政大事!!怎能拖延??只好無奈回身,拖着沉重的腳步回了長公主府。

小厮伺候着倒水,洗去一身風塵,雲止跟咽藥似的噎進去兩個涼饽饽,望望天日,午時已過,便匆匆換上新衣,準備在次進宮。

誰知,一步剛出門檻,就讓親娘給堵住了。

“我兒一走半年有餘,好不容易回府,竟都不來見見母親,真是讓人傷心。”截住兒子,萬聖長公主上下打量他,微微嘆息着道。

“母親。”太明白親娘那套,雲止滿面無奈。

“我兒瘦了,黑了,這半年真是苦了你。”萬聖長公主伸手摸了摸兒子的臉,很是心疼的模樣,擺出憤憤的語氣,她斥道:“真真姜企無用之徒,守加庸關諾大地方,掌十萬精兵,竟連些流民都打不過,要我兒子千裏迢迢去平亂?”

“朝廷養他何用?”

“母親,話不能這麽說。姜将軍亦是無奈,近一年有餘,姜将軍所得朝廷糧草不足三成,軍晌亦不過半餘,偏偏胡人還頻頻犯邊,兵将們吃不飽肚,拿不到銀,還要拼命……姜将軍能維持如今局面,已是不容易了。”雲止忍不住開口。

就算對姜企冷眼旁觀,還收亂軍銀子的行為不滿,雲止也不是不講理的人,加庸關處境艱難,他不是不知道,姜企的種種不容易,他多少能理解,亦能寬容。

“所以,加庸關得不着糧晌,将士們過的不好,你待如何?”萬聖長公主收了怒容,聲音柔軟而和緩。

“自然是要禀明萬歲了!!邊關糧草被截,自是有人貪污,此乃軍國大事,萬萬不能等閑看待,禀明萬歲上達天聽,請其裁決,以正國法啊!!”雲止不加思索的道。

說完就後悔了!!

果然,就見萬聖長公主臉色一變,慈愛模樣如潮水般退去,眉頭瞬間挑起,“雲止,加庸關糧草不足的事兒……你以為就你知道嗎?這滿朝堂哪個不曉?”

“哦,就你忠君愛國,旁人都是庸碌無能?朝堂中那麽多棟梁之才,怎麽就顯出你來了?如今戶部和兵部都在韓家父女手裏握着,邊關為何無糧?你不明白嗎?禀什麽告?你向誰告?”她指着兒子斥,一臉的恨鐵不成鋼,“跟你說過多少遍?成大事者需有耐性,見事不可為要懂得回轉……”

“等萬歲爺長大,等他懂事,知道手握天下的好處,自然會想法子除了韓家,到那時你在往前沖不是更好嗎?”

“最起碼不用白白犧牲!!”

“萬歲爺今年才十歲,他什麽時候才能長大懂事啊??”雲止痛心疾首。

或者,等他長大懂事的時候,這天下還是如今的天下嗎?

“十歲不小了,等個三,五年大婚親政了,自然便懂了。”萬聖長公主道。

“那這三,五年間,天下百姓呢?南邊黃升,北方胡人……”就讓他們生熬嗎?

“不然如何?江山是萬歲的江山,百姓是大晉的百姓,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世間無亂命的帝王,君權天授,百姓自當順從。”萬聖長公主冷漠的說。

難道大晉的江山不是造.反得來?而是神仙給的?雲止啞然,只覺這話可笑的厲害,但見母親蒼白的面孔,一時間,竟什麽都說不出來。

“雲止,你今日進宮,只許禀明平亂之事,旁個無需多言。否則,我便沒有你這個兒子。”萬聖長公主雙目含威,直視雲止,退步不讓的道:“你上趕子找死,我攔不住,到不如逐你出家門,我在過繼一個,免得雲家絕嗣,我閉眼後沒臉見你父親。”

——

皇宮,觐事房。

雲止素着張俊俏的小臉兒,面無表情的坐在那兒。

窗外日光西斜,将近黃昏,他已經坐了整整一個半時辰了。

“雲都尉,萬歲爺招見。”門外,小太監縮頭搭肩的進來,陪着笑臉怯怯的道。

皇上這一覺睡的真長啊!!天都要黑了!!為什麽還醒過來,不如睡到明天早上好了,還能省頓糧食!!一瞬間,雲止忍不住想開口嘲諷。然而,瞧見小太監可憐兮兮生怕被他遷怒的模樣,便就止住了。

罷了,不過是可憐人,又做不得決定,跟他發什麽脾氣?

“帶路吧。”雲止站起身,撫了撫起皺的衣角。

“是,都尉大人。”小太監趕緊點頭,側身避讓,領着雲止穿宮過院,一路來到慈安宮。

韓太後所居殿宇。

在院門前,小太監恭敬退下,總領太監任九方迎上來,“雲大人,萬歲爺正等着您呢,快跟咱家來吧。”他笑着接引。

“……”雲止沒說話,只點了點頭。

兩人無聲,過宮道,穿回廊,進大殿,繞過錦繡江山大插屏,步進內寝,耳邊就傳來嬉笑鬧聲,雲止一擡頭,正看見貴妃塌前,韓太後懷抱小皇帝,母子倆合力逗着只碧眼白貓兒,引得它上竄下跳,他們身側,韓首輔撫須含笑看着這一幕。

——老父慈愛,陪着女兒和外孫嬉戲,還有乖巧可愛的貓兒。

畫面真是和諧極了。

不知為何,眼前這一幕,竟讓雲止腦海中不自禁的浮現出了澤州城裏斷壁殘垣,滿目蒼夷。百姓們哀哭欲絕,麻木不已的畫面。

“臣雲止叩見萬歲爺,叩見太後娘娘。”俯身跪地,雲止叩首。

“起吧,自家人別這麽客氣了。”嬌俏的聲音響起,韓太後櫻唇微啓,雲止便擡頭去望,見她抱着小皇帝,滿面笑意,微帶嗔怪的斥他,“你啊,真真是小打兒的犟脾氣,說甚讓你帶兵平亂,不過是話趕話将到那兒了,你怎地還不知服個軟兒,竟的真去了。”

“你是萬聖的兒子,天生貴人,是我們自家的。那些個打打殺殺的危險事兒,哪裏輪得到你去做?真真的不讓人省心。”

“你可知道,你這一去半年有餘,萬聖是怎樣憂心你嗎?真是不懂事!!”

她擡手指着雲止,“好在天神保佑,你韓爺爺派給你的副将們不俗,要不然,你真出了點什麽事兒,刮着些油皮,蹭出些傷,讓我怎麽跟你娘交代?”

“她可饒不了我!!”韓太後一臉餘慶,仿佛在調侃,亦仿佛意有所指。

反正,三言兩語之間,就把雲止臨危領兵的壯舉,歪成了小孩子不懂事,就連平亂這等大功,都紛紛指派給了副将們。

哦,對了,她還順便占了雲止的便宜,把韓首輔這政敵,硬派給了雲止當‘爺爺’。

韓太後容顏姣美,膚白細膩,雖是‘太後’,然,今不過二十七歲的年紀。

還是少婦,花樣年華。

她家世不錯,韓家世代書香,算是燕京二流家族,十四歲的年紀,因先帝子嗣稀少而選秀入宮,初封嫔位,因生子晉淑妃,昔太子亡,小皇帝登基,她就成了太後。

先帝在位時,并未封她做繼後,所以,萬聖長公主才口口聲聲斥她做‘韓氏小婦’。

韓氏這一族人相貌都不錯,韓太後更為其中翹楚,朱唇含笑,杏眼微睜,她斜睨着雲止,動作姿态竟還似十八,九歲大姑娘般,“你這孩子,跪着作甚?還不快平身。”聲音嬌軟,略帶嗔怪。

“君王未召,臣不敢起身。”雲止垂頭,臉不擡眼不動。

韓太後嬌顏含煞,微一凝眸,随後又笑道:“瞧瞧,瞧瞧,這古板的勁兒,自家的孩子讓萬聖給教成什麽樣了?乖兒是你親表弟,講那個臭規矩做什麽?”

乖兒——就是小皇帝,大名楚致,今年十整歲。

“君臣有別。”雲止巋然不動。

實在是,讓韓家父女挑毛病挑怕了,這會兒說的好聽,轉瞬翻臉不認帳什麽的,他不是沒遇過。

“得得得,我是怕了你,乖兒,還不快讓你表哥平身。”韓太後失笑,仿佛拿他沒辦法。心裏卻嘆息不能按他個不敬君王之罪。

“平身吧。”小皇帝坐在母後懷中,手裏抱着白貓兒,正一把一把的撸它的毛,逗的它‘喵喵’叫,玩的正開懷,聞言臉都沒擡,只匆匆扔下一句。

“臣遵旨。”雲止起身,看了小皇帝兩眼,心裏止不住難受,面上卻不動聲色,“今日臣進宮是為禀澤州亂民之事,自奉萬歲之令往澤州平亂,臣……”

一樁一件,他将如何平澤州叛亂一一講明,最後道:“澤州匪首段義已服誅,餘則匪首如今正壓在大理寺,不知萬歲是否親見,還是……”

“喲喲,幾個亂民賊子,直接殺了就是。我兒萬聖之軀,見他們做甚?不見不見!!”韓太後微微蹙眉,輕聲斥道。

“終歸一地匪首,掌過數萬流民,見一見,許有益萬歲了解民生……”雲止就勸,然見小皇帝興致缺缺,甚至根本就沒聽見似的模樣,聲音便越來越低。

“萬歲!!”他忍不住喚。

作者有話要說:  講真,我看到有不少人因為二房這點事在讨論,還挺陰謀論的。其實我寫的時候真沒那麽多想法,不是宅鬥文,沒那麽多糾葛,就是單純的意外,鄭淑媛合離沒什麽錯,那是她自己的選擇,白姨娘不想死,想活的好,最基本的人性。至于二叔嘛,在現代看肯定是渣男無疑,但做為一個古代封建環境裏長大的男人,你愣說他罪該萬死,好像也不太對,反正就是挺糾結的事。我寫這個無非就是想寫兩個完全不同的女性,對這種事情的反應,沒往妻妾內鬥轉的想法,鄭淑媛和白姨娘更恨的都是二叔和外在環境,不是對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