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困局

懷信入京的第三個年頭,皇帝駕崩,太子登基。新帝登基後,借着給先帝殉葬的由頭賜死了寧王,拔除了朝中寧王的餘黨。

一個月後,新帝傳過口谕召懷信進宮。懷信領旨,穿好官服跟着太監進宮。到了禦書房門口,懷信稍等片刻,待太監通傳方才進去。禦書房只新帝和懷信二人,懷信行了禮,新帝仍然不說話,目光在懷信身上逡巡。半晌,新帝拿出一副畫像,問道:“愛卿三年前攻下青州城之後有沒有見過這個女子?”

懷信擡起頭,畫像上熟悉的面孔映入眼簾。他盯着那一雙丹鳳眼,說:“時隔多年,微臣已經不記得了。”

“愛卿曾是江湖俠士,攻城時得到江湖勢力的幫助也是情有可原。”新帝臉色驟變,呵斥道:“宋忠是中毒而死,那□□連太醫院都沒有,你是從哪裏得來的?”

“陛下息怒!”懷信伏在地上,連頭都不敢擡。他的心跳逐漸加快,急促的呼吸聲在肅靜的禦書房中飄蕩。他盡力平靜下來,說:“微臣攻城的時候救下了一位公子的侍女,又因為微臣要盤問宋忠,所以那位公子就給了微臣兩粒□□,一粒用來逼供,一粒用來了結宋忠。”

“公子?”

“對,公子。”

“愛卿行走江湖多年,可知道海寧幫?”

懷信屏住氣息,答道:“海寧幫是江湖上著名的幫派,無人不知。如今幫主是一位年輕的公子,更是江湖上的傳奇人物。”

“公子?錯了,海寧幫的幫主是一位女子,就是這畫上的女子!季懷信,事到如今,你還想繼續欺瞞朕?你好大的膽子!”

“微臣不敢!”懷信将頭叩得山響,“微臣遇見的确實是一位公子,姓榮,絕不是這畫上的人!那日救下的是這榮公子的屋裏人,榮公子為答謝微臣才給的藥,一來幫微臣審訊宋忠,二來幫他的屋裏人報一箭之仇。”

新帝甩開手,畫像随之飄到懷信面前。“這畫像你收着,想起來了告訴朕。”

“微臣遵旨。”懷信把手按到畫像上,問道:“陛下,恕微臣多言,這畫像上的人到底是誰?”

新帝冷笑一聲,說:“她是葉葳蕤,前太傅葉堯之女,十一年前的寧王妃。”新帝揮了揮手,懷信連忙告退。

懷信逃也是的回了府邸,找到沈如意,将畫像給了她。沈如意看了畫像又驚又喜,頓時流下淚來,說:“這麽多年,她連一封信都沒有,平白地叫人擔心。”

“聖上為什麽非要找到她呢?”

Advertisement

沈如意拭了淚,哽咽着說:“聖上與寧王都曾屬意于葉家妹妹,可是先帝把葉家妹妹許配給了寧王。”沈如意淚眼朦胧地望着懷信,問道:“相公,你早就知道她的下落,是不是?那天你告訴我,你也認識一個喜歡檀香的人,那個人就是葉家妹妹,對不對?”懷信沒有回答沈如意,輕輕把畫像折了幾折,小心地收起來。沈如意沒有再追問,因為懷信的動作已經是最好的回答。

三天後,京中的一家茶樓被洗劫,其中三人被殺害。在京城發生這種事,懷信有失職之過,請罪之後帶領屬下趕忙包圍了茶樓以協助三司辦案。是夜,刑部郎中楚秋林突然登門。懷信納罕,他與楚秋林一個文官一個武将,平日素無交集,突然來訪讓他不禁心生疑惑。

楚秋林進了門,與懷信寒暄了幾句,說:“卑職有一事請教。”他從袖中摸出一塊木牌,把聲音壓得極低:“聽聞大人早年游走江湖,定是見多識廣,不知大人是否認得這個?”

懷信瞥了一眼木牌,見上面刻着一個名字,心中便有了幾分猜測:“這不就是個名牌嗎?”楚秋林搖搖頭,把木牌翻了過來,藍凫的圖案赫然顯現。懷信死死按住椅子的扶手,把目光在木牌上移開,打趣道:“這藍孔雀刻得不錯。”

“大人此言差矣,這是上古神鳥藍凫。藍凫屬性為水,身形巨大,所到之處必有洪水海嘯。聽聞聖上正在調查海寧幫,卑職懷疑這藍凫就是海寧幫的圖騰。大人行走江湖多年,一定聽說過海寧幫,還望大人指點一二。”

懷信扯出一絲微笑,答道:“海寧幫一直是江湖上的一個傳說,我自然聽說過,但從未接觸過海寧幫的人,更沒見過海寧幫的圖騰。這件事,我實在是幫不上忙,讓楚大人失望了。楚大人,事關重大,須要小心行事。”

正說話間,看門的小厮過來通傳,說:“爺,不好了,沈老爺殁了!”此時,沈如意正走到了門口,聽見這話,頓時昏厥過去。懷信正要過去扶住沈如意,卻沖進一個黑衣人,黑衣人左手手接住沈如意,右手發出枚銀針直奔楚秋林而去。懷信欲舍身營救,不料黑衣人在懷信膝蓋上投了一顆石子,懷信摔倒在地,眼睜睜地看着那枚銀針刺入了楚秋林的咽喉。黑衣人順手抄起翹頭案上的花瓶,對着小厮的頭就是一下,霎時,小厮跟着花瓶的碎片一起倒在了地上。

“你到底是誰?”黑衣人不答,把沈如意推了過去,趁着懷信接住沈如意之際,奪走了案上的木牌。懷信見狀,說:“告訴柳公子,讓她快逃!”

黑衣人動作一滞,疑惑地看了一眼懷信,轉身一躍,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