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二天的課是在上午,上完課後,淩珊坐在辦公室裏上網查着燈壞了該怎麽修理。
對着網頁上的圖片比照了半天,基本确定應該是燈泡的問題。但是這換燈泡的步驟……她一毫無理科細胞外加動手能力也不強的人光是看着那些文字說明大腦就攪成一堆漿糊了。
請專業維修人員來修理的話……噫,算了吧,歐洲這邊的人工費貴得吓死人。漢辦一個月就給她八百美金的補助,她還是省着點花吧。
……可她總不能以後天天晚上都打個手電筒上廁所吧?
正在為這件事苦惱時,桌上放着的呈震動狀态的手機“嗡嗡——”作響。
拿起一看來電顯示……是伊諾克打來的。
其實也沒什麽可驚訝的,她這只手機裏存着的聯系人本來就沒幾個。
“嗨,Lisa,我有打擾到你嗎?”接起後,手機裏傳來了伊諾克那将性感與大碴子味兒詭異地糅合在了一起的中文。
“沒有。”淩珊回道,“有什麽事情嗎?”
“你幫我家的餐館翻譯了菜單,我母親當初不說了要請你吃正宗的匈牙利美食來答謝你嗎?最近餐館有點忙,所以我和我母親說了,請你吃飯的事就由我代勞吧。你今晚有空嗎,我帶你去家很有特色的匈牙利餐廳。”
已經漸漸習慣了西方人說話方式的淩珊也沒有再說“哎呀,沒什麽,不用,不用。”“這多不好意思啊,別請了,不是什麽大忙。”之類的中國式被請飯時的恭謙推讓辭,而是爽快地答應了。
“好啊,沒問題,我今晚有空。”
有人請客吃好吃的,不去白不去。
“那好,晚上六點我去接你,你提前一個小時把你所在位置的地址發給我就好。”
“好的,沒問題,那我們晚上見……呃,等一下……”原本打算結束通話,只是淩珊腦子裏突然生出一個想法。
“怎麽了嗎?嗯……你該不會是覺得和我單獨出去吃飯會有什麽危險吧?唉呀媽呀,你咋就還是不願意相信我是個好人啊。我外甥都在你手裏呢,我怎麽可能對你做什麽不好的事情。”
Advertisement
“不是,不是,你誤會了!我百分百相信你是個好人!”淩珊趕忙解釋,如果不是因為隔着電話看不到的話她一定會豎起三根手指以表真心:“……還有,不要用‘在我手裏’這種說辭,聽起來感覺我像是個黑幫的,還是随時準備撕票的那種。”
這話倒是把手機那頭的伊諾克逗得哈哈大笑不止。
心中感嘆着這貨笑點真低,在等對方樂完後,淩珊繼續說道:“就是,想請你幫個忙……不知道合不合适。”
“你說吧,只要不是太為難我的事情都可以。”
“其實就是……我公寓裏的燈泡壞掉了,但我不會換燈泡,能拜托你幫我換一下嗎?新的燈泡我會提前準備好的。”
說出口後,淩珊心裏還是挺忐忑的。雖然知道伊諾克這小子人不錯,對中國人也很友善,但她和他感覺還沒有熟到這個份兒上,就這麽要人家幫忙換燈泡會不會太突兀了?
而伊諾克卻是答應得相當爽快,“好啊,沒問題,那我提前半個小時到你的公寓,你一會兒把你公寓的地址發給我就好。”
“真的!太感謝了!”想到以後不用天天晚上打着手電筒上廁所,淩珊也是心下一喜,只是随即中國式的寒暄客套話又近乎本能地說出口:“那個,會不會耽誤你的時間,打擾到你啊?實在太不好意思了。”
“當然不會,我本身就處于待業在家狀态,時間多得很。而且你也不用不好意思,你們中國不是有句話叫做‘一回生,兩回熟’嗎,咱們已經見過這麽多回,早就該糊掉了吧。”
這次換成淩珊被逗笑了,她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句俗語後面還可以這麽接。
并沒有去解釋伊諾克對“生”“熟”詞義上的理解偏差,反而順着對方的意思,“比起糊掉的東西,我還是更喜歡燒得正正好的。”
“你喜歡吃燒制的食物啊?”伊諾克還真的就思維發散得把話題越帶越偏,“行,沒問題,今晚讓你吃個飽。”
“……好,晚上見。”
……
下午四點左右的時候,淩珊去了公寓樓附近的一家超市買燈泡。
不怎麽認識每種燈泡外包裝盒上密密麻麻的的說明文字,只能根據燈泡的尺寸和價格挑了半天,終于選出了個感覺性價比比較高的。
買完後趕快回到家裏換了身衣服又化了個妝,怎麽說也是要跟個帥哥出去吃晚飯,總得把自己拾掇一下。況且就算除掉伊諾克的顏值因素,這也是一種禮儀與對人的尊重。
五點半的時候,伊諾克準時開車到了公寓樓。
“抱歉,Lisa,第一次來你家做客按理說我應該送你這位女士一束鮮花的,剛剛有點匆忙,忘記了。”
進門後,伊諾克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發。
他原本是打算在開車來的路上找家花店的,結果中途接了通他的經紀人打來的電話。一邊開車一邊戴着藍牙耳機通話,等通話結束的時候,他卻也剛好開到了目的地。打量了一下,這附近也沒有花店,就只好兩手空空地來了。
“沒事,沒事,真的沒關系。”淩珊連連擺手示意伊諾克不要在意這種事。
她本來就是請人家來幫忙換燈泡這麽無償服務的,要是還非要人家送花的話……她也太霸王了吧。
“那麽,Lisa,壞掉的燈泡是哪一個,我現在就開始換吧。”
……
伊諾克個頭本就不低,踩着板凳很輕易地就夠到了燈泡處。淩珊則在一旁站着,一邊給他遞修理工具,一邊小心地确保着他的安全。
就在伊諾克大致查看清楚,準備開工時,一直在想着一件事的淩珊開口道:
“那個,伊諾克,你能不能一邊換一邊給我講解一下啊,我想學學……要是我公寓裏哪個燈泡再壞掉,我又找不到你的話就麻煩了,所以我還是自己學會比較好。”
真正遇到問題了,她才感受到中國古人所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真的是真理啊。
“好啊,當然沒問題,我動作會慢一點,你看清楚啊。”伊諾克應了下來,只是又随口說道:“其實換燈泡這種最簡單的修理肯德也差不多會做,他現在在學校上的勞動實踐課就有教過,你們中國不教這些嗎?”
被問到了的淩珊吱吱嗚嗚了下,還是如實說了,“動手技能這種課中國小學也有開啦,只不過都是老師拿着書在教室裏講講就算了。而且這種課也不太受重視,學生不怎麽聽,還經常被語文、數學、英語老師占用。”
在她記憶中,小學開的這種教授日常生活小技能的課形同雞肋,從老師到學生就是這麽混過去的……反正也不需要考試。
伊諾克則是很不解地皺了皺眉:“為什麽要被其他課占用,這門課也很重要啊。而且,只在教室裏用書本講怎麽可能讓學生學會,這就是一門應該動手的課啊。你們中國不是還有個詞叫‘智商太病’嗎……做的卻和說的背道而馳,好矛盾。”
“等等……‘智商太病’?”淩珊皺着眉一字一字地念出這個詞,“漢語裏什麽時候有過這個詞?”
“哇哦,你一個中國人都不知道這個詞啊?”瞬間找到了優越感,伊諾克眉眼間都帶上了一份小得意:“應該是這個音沒錯,我的中國朋友以前告訴過我這個詞的意思就是說只看不做……我想也是,那樣的話智商确實太有問題了。”
終于明白了伊諾克想要表達的是什麽,淩珊簡直哭笑不得,“那個不叫‘智商太病’,正确的發音的應該是‘紙上談兵’……這是一個idiom,以及這個idiom跟智商沒關系。”
原本還嘚瑟地秀着優越感的伊諾克頓時啞火,琥珀色的眸子心虛地飄忽着,“呃……意思我沒理解錯就好了……”
顧慮到對方的面子,淩珊也不再糾結這個成語,“那你小時候,匈牙利的小學也教授這些日常簡單修理的技能嗎?”
“這我倒不清楚……”伊諾克一邊手指着燈底座的一個地方示意淩珊要注意,一邊繼續着自己的話:“因為我十歲的時候就去美國學習了,我沒怎麽在匈牙利上過學。”
“十歲?!那不就是肯德現在的年紀嗎,你這留學的年齡也太小了吧?”雖然在國內留學生年紀也已經越來越幼化了,但這個年紀就漂洋過海可絕對不是主流:“是你們全家當時一起遷居到美國了嗎?”
就像曾經他們全家遷居過中國三年一樣?
“當然不,去美國學習只是我一個人的事,我父母當時在匈牙利還有他們的工作,不能長期陪着我的。”伊諾克說着,手上的活也沒停:“我去的是一所寄宿學校,在美國佛羅裏達州的布雷登頓。我父母有很要好的朋友住在那兒,他們一家有時候也會來照顧我。”
聽到伊諾克小時候的經歷,淩珊簡直想給他豎起大拇指……絕對的猛人一枚啊!十歲就一個人漂洋過海求學,放到她身上簡直想都不敢想。
不過布雷登頓這座城市她就沒有聽說過了,她對美國的佛羅裏達州的認知僅限于邁阿密和奧蘭多這兩座城市……因為魏浩安是籃球迷,大學的時候她也陪着他看了不少NBA比賽,什麽邁阿密熱火隊啊、奧蘭多魔術隊啊,她當時也被安利了不少。
三歲随家人到中國生活、六歲回到匈牙利、十歲又一個人前去美國留學、現在做着一份需要每年跑遍的世界的工作……突然覺得現在正在給她換燈泡的這哥們兒的人生經歷都可以寫成本自傳了。
以及……他的職業究竟是什麽啊?
……
作者有話要說: 美國佛羅裏達州中部的布雷登頓是一座人口只有五萬多人的小城,但是大名鼎鼎的尼克網球學校坐落于此。這所全職網球的寄宿學校被譽為世界冠軍的搖籃,網球史上諸多大名鼎鼎的球王球後如阿加西、貝克爾、塞萊斯、辛吉斯、威廉姆斯姐妹、莎拉波娃等均曾受訓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