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溫寄既然應下了,自然說到做到。

溫夫人對此也并無異議。

然而為了顧及皇室的臉面,也只是由原來的一月兩三回改為一月一回。

對外給出的理由也充分。

溫夫人與皇後未出閣前本就是手帕交,如今兩人姊妹情深未嘗不可。

皇室雖有察覺,卻也無話可說。

畢竟這是會壞人家小姑娘名聲的,就算是皇室,也不該做出這等遭人诟病的蠢事。

連殷整日裏忙的焦頭爛額,每月裏偷閑兩三日都累的夠嗆。

靖遠侯府如此行事,也算是為他減負。

但是他完全沒有松了一口氣的感覺。

尤其是探子來報連尤今日約溫寄去踏青,明日約溫寄去聽戲的時候。

雖然靖遠侯府有時會阻攔,但偶爾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主要是連尤對于溫寄完全沒有什麽意圖的樣子,總不能阻止她去游玩。

靖朝并不是連男女會友都限制的,甚至早有女官的先例。

況且連尤也相當守信用,每一回都是給兩人全副武裝到自家人都認不出。

說好了偷偷出去玩,當然不可能希望被人認出來了。

Advertisement

連尤在僞裝方面的技巧相當娴熟,每一回都滴水不漏。

久而久之,靖遠侯府也就懶得去管束了。

只是這就對連殷不那麽友好了。

可憐的太子殿下不僅要憂心國家大事,還要盯着小未婚妻和死對頭暗通曲款。

他太難了。

作為儲君,他不可能跟着小姑娘出去玩。

就很氣。

但是他只能在書房裏跟一堆折子大眼瞪小眼。

結果這個時候溫寄還一月才來探望他一次。

太子殿下覺得自己似乎過得有些安逸了。

這要是以後連尤反了,太子妃還幫着反賊,這可怎麽辦呢?

杞人憂天的太子殿下頓時坐立不安起來。

雖然他知道靖遠侯府不會去做這種事,可到時溫寄她若是替連尤求情的話……

他豈不是要做一個昏君?

連殷在莫名其妙地被自己帶偏之後,整日憂心忡忡。

終于到了溫寄進宮的那一日。

溫寄例行公事般帶着玉瑤去東宮。

就好巧不巧地撞見連殷對着後院的養魚池沉思。

“太子殿下?”

連殷面色淡淡,沒有轉過頭來。

“寄兒,孤與連尤同時掉進蓮池,你救誰?”

溫寄有一瞬間的愣怔。

這個問題……

如果是先前,她當然毫不猶豫地選連殷。

但是現在,連尤作為一個與她私交甚篤且皮相上上乘的皇子,總不能落了他的面子。

于是溫二小姐想了想,還是決定做一個社稷輔佐之臣該做的事。

“太子殿下,您與大皇子兄弟情深,皆是人中龍鳳,”她狀似無意地提醒他,“宮侍們對您二位忠心耿耿,若真有此事,自是輪不到臣女。”

皇室的子女就算有奪妻之恨,面上也要和和氣氣的。

更不用說是兩個極有可能奪嫡的皇子。

連殷今日說的話,如果讓好事者傳出去,即使是謠言,其深得民心的溫和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更別說京城的勢力盤根錯節,只怕宮中的耳目今日就能将消息遞出去。

這太子殿下看起來也不像是個傻的,為什麽就如此莽撞行事?

溫二小姐很頭疼,感覺自己對太子妃這個位子又降低了期望。

太子殿下糾結了許久的問題被溫寄條理清晰地駁回。

這讓還在等答複的太子殿下在清醒之餘無比委屈。

他的小未婚妻無情無義,一點都不知情知趣。

在溫二小姐手上吃了虧的太子殿下終于歇了心思,對溫氏社稷輔佐之臣的定位有了新的認知。

可這麽看來……

溫氏女還真是與太子妃之位很相配啊。

而表面上,連殷咳嗽兩聲掩飾尴尬:“寄兒言之有理。”

你才不是這樣想的。

溫寄如是想着,沒有戳破他。

但是面上的漫不經心卻一目了然。

跟在後面的玉瑤見連殷難得吃癟,掩唇輕笑。

太子這些年在宮裏被哄的不知人間疾苦,如今溫二小姐來了,正是所謂一物降一物。

分明是天生一對,哪裏是關乎什麽帝王燕?

倒是帝後糊塗了。

連殷看似嗔怒地轉過頭看玉瑤一眼,她這才收回思緒,俨然是端方嚴肅的模樣。

溫寄并不憂心今日連殷的失言。

玉瑤既然能作為皇後身邊說得上話的大宮女,如無意外日後是有個女官的職位的。

也算是皇後的心腹。

既然她都不慌不忙,那就說明這事并不嚴重,甚至是可以輕松處理的。

那溫寄也沒必要去鑽營此事了。

只是。

太子妃日後也是要做皇後的呀。

那萬一她身邊沒有能用的人怎麽辦?

那她豈不是要孤軍奮戰?

由此,溫二小姐再次意識到了太子妃這個職業的吃力不讨好。

好焦灼。

好想撂挑子不幹啊。

但好在太子殿下并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寄兒,我聽聞你前幾日與宜容一同去蓮池賞魚?”

雖然不知道他想做什麽,但:“确有此事。”

“東宮的養魚池裏多是珍貴的魚種,”連殷示意溫寄看前方的養魚池,又補充道:“錦鯉……也是有的。”

錦鯉?

好吧。

溫二小姐知道這是怎麽回事了。

宜容公主想要為太子殿下争取一下。

不過溫寄并不覺得此事有什麽。

畢竟她也會這麽幫自家兄長。

也是了,宜容公主生母身份低微,又是女兒身。

能夠在廟會那日出宮,其中必然有連殷的照拂。

是誰說太子對宜容公主情感淡薄的?

只怕是太子殿下那張美人臉上就沒有什麽溫和可言,又恰好叫人撞見了二人交談罷。

倒也白白讓人謠傳诟病了這麽些年。

也沒有人替他喊冤。

想想就可憐。

但是這樣上下一致的統一口供……

恐怕連殷本身也有摻和吧。

雖然不知道是什麽目的,但八成是為了保全這位宜容公主。

深得儲君寵信的公主,哪裏會有什麽好下場?

如果得聖寵還好說,偏偏嘉和帝是個心眼偏的沒邊的。

這要是連殷表現出對這位妹妹的喜愛,像連尤這樣的,必然先拿她開刀。

更別說日後連殷定然樹敵無數。

如此,連殷也算用心良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