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往事

迄今為止,大昭建國已有二十七年。

隋末民生凋敝,朝廷無道,民不聊生,遂起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煙塵。最終,崛起于隴西的李氏得了天下,先帝李僢建立了大昭朝,年號開德,将有功之臣封為八柱國,更有襄平林氏三救帝駕,一舉攻破長安城,立下赫赫戰功,于是李茂奉當時的林家家主、林菁的祖父林遜為大昭朝唯一的上柱國,任骠騎大将軍,統領天下兵馬。

開德年間,不僅是百廢待興,各業走上正軌,百姓休養生息的好年景,同時也是大昭朝兵力最盛,戰意最濃之時。

開德二年,林遜督防河朔三鎮之時,在朔方城遭遇突厥四萬騎兵圍城,林遜戰死于野,朔方城破,舉國震驚。

李僢親自點将,八柱國齊出,林遜于之子林遠靖年方雙十,即為行軍大總管,發兵十萬,遠征突厥,一路打到了牙帳所在的三彌山附近,将突厥大将阿史德鐵昆生擒,陣斬兩萬,俘虜三萬,繳獲牛羊無數,得“軍神”之稱。

據說當時只要看到林家的旗號,那些刀口飲血的突厥人就會駭得肝膽俱裂,四散奔逃。

次年,突厥可汗阿史那托吉遞上降書,林遠靖繼續率領大昭鐵騎橫貫草原,陳兵遼東城,逼得高句麗口稱“天可汗”,低頭向大昭納貢。

開德五年,林遠靖帶兵橫掃西域諸國,吐蕃、吐谷渾皆避大昭鋒銳,

開德八年,林遠靖還未出征,南诏六國只聽得“軍神”的名號,便派使者星夜趕赴長安,大昭未用一兵一卒,南诏就已俯首稱臣。

當年盛世,真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然而,好景不長。

邊境平定之後,終究是到了鳥盡弓藏的時候。

開德十二年二月,林遠靖深夜應召入宮,随後被曝出在府內藏有私兵器械,有不臣之心,在審訊過程中畏罪自盡。

當夜,林家燒起一把驚天大火,滿門忠烈只餘一個外嫁女和一對年紀幼小的兄妹。

而那場火,究竟因何而起,至今還是個懸案。

有人說,是林家知道大事不好,本想借大火遁逃,卻計算失誤,将一家老小燒了個精光,只有小小的林慕抱着更小的林菁,躲在湖邊的小船裏,逃過了這一劫。

Advertisement

有人說,是林家殺伐過重,天降大火,是為懲戒。

有人說,其實只是林家一個老仆打了瞌睡,被老鼠踢翻了油燈,在本就幹燥初春釀成了悲劇。

有人說,是林家的仇人潛伏了二十年,伺機放了火。

有人說……

沒人知道真相。

林府活下來的只有小孩子,林慕吓得傻了,一問三不知,便是這樣,因為林家被扣了謀反的帽子,李僢還是命人還是拿了林慕、林菁兄妹,将兩人關押在大理寺的牢獄中。

當時的武将派系皆風聲鶴唳,林遠靖的舊部被肅清,與林家沾親帶故的幾位開國郡公和縣公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壓,連林妙真的夫家定國公府都朱門緊閉,放眼這偌大的長安城,幾乎沒人敢為林家兄妹奔走。

林妙真到底是将門之女,一怒與夫家和離,變賣了嫁妝之後,開始營救困在牢獄中的林家兄妹,這之後,才有了餘令行下聘禮,冒着極大的風險與大理寺周旋,成功将四個月的林菁先抱了出來。

一個月後,義國公薛明衛以七十五歲高齡披甲入宮,為林家孤兒請命,免去了林慕和林菁的罪名,只是必須生活在長安城內,受大理寺監督,如無皇命,終生不得離城。

至于那場大火,再無人提及。

與林遠靖有幹系的舊部革職的革職,下調的下調,流放的流放,遠在襄平城的林家也被抄家收田,日子過得苦不堪言。

倒是林家的廢墟上重新起了亭臺樓閣,或做酒肆茶樓,或做民居,将往事掩得一幹二淨。

只有林家人永遠記得。

現在,林家留下了這三個“餘孽”。

在林家出事的時候,林妙真已滿十八歲,剛成婚半載。按照大昭律例,外嫁女不算本族中人,因此林妙真在夫家躲過一劫,成了當時林家僅存的成年人。

林慕那時不過七歲,按照大昭律例,就算林家犯了謀反罪,也只斬首正犯,正犯的父親和成年兒子絞死,林慕充其量就是個流刑。但有人不想看到林家再出一個成年男子,在大理寺的牢獄裏,林慕被人暗地裏下了慢性毒,這一生,握不得刀劍,騎不得馬,終身離不得藥。這樣一個弱不禁風、病體沉疴的人,如何能當家主?他甚至禁不得過多的操勞。

只有林菁,當時只是一個在襁褓中的女孩,又與餘家定了親,方才健健康康地活到大。

這一場清洗下來,八柱國倒了一半,十六衛大換血,戰神林遠靖死于鸩酒,連帶謀逆罪的十餘條罪名昭告天下,正式終結了軍神的時代。

同年四月,李僢薨,太子李茂繼位,改年號為元興。

如今則是元興十四年。

這段歷史只要有心人便能知曉,并不是秘密。

這裏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林遠靖入宮被判謀逆的那一天。

宮廷裏到底發生了什麽?

林家又發生了什麽?

林菁猶豫再三,還是決定相信裴元德,與他交換情報。

“當日林家的情形,我兄長雖然參與不多,但他将他所知道的,都告訴我了。”

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夜。

林遠靖匆匆進了宮,林慕在偏房被吵醒,便再也睡不着,索性趁阿耶不在,摸到雙親的屋子裏,鬧着要跟阿娘聶氏和小妹一起睡。

這舉動讓他撿了一條命。

有兒女在身邊的母親,睡眠總是很輕。

那火從後院燒起來的時候,聶氏突然警醒過來,她一下子便推醒了林慕,抱着林菁,牽着他往外跑。

但他們注定跑不掉。

林慕分明看到,有氣勢洶洶的黑衣人從牆上跳了下來,手揮橫刀,在火中胡亂地殺人。

好在聶氏并非豪門世家的嬌嬌女,她只是一名普通獵戶之女,在邊境被林遠靖救下之後,成了他的妻子,聶氏雖然不會武藝,身體素質卻極好,她靈敏地在庭院的陰影中穿梭,帶着孩子躲避黑衣人的追殺。

“阿娘将我和兄長安置在花園湖邊的小船裏,我那時候被殺聲吵醒,咧着嘴便要哭,阿娘怕啼哭聲引來那些人,便擠了乳汁在帕子上,讓我含住一角吮吸,然後她又跑了回去……阿娘說,她是林家的主母,那些人不見到她,是不會甘心的。”

聶氏是被燒死的。

她跑回院子,對着已經燒榻的屋子大喊了一聲:“我的兒!”然後奮不顧身地投身入火,令那些追趕而來的黑衣人誤以為林家兄妹早就被燒死,才讓他們逃過一劫。

這一大一小兩兄妹的命,是親娘用血換來的。

林慕曾與她分析過:“看上去,李茂的确是最有嫌疑之人,而他也确實跟此事有關,所以姑姑一直認為李家是罪魁禍首,但我卻不這麽想。菁娘,君臣不相疑,疑必生懼。林氏自從李茂起兵以來,便是李家的利刃,林氏族人中,除了咱們這一支從軍,其餘族人都在襄平老家守着族産過日子,我們一沒謀反的動機,二沒謀反的實力,這一點,但凡明眼人一看便知。而且,在父親聲望最如日中天的時候,将功臣逼死在皇宮,于他們李家又有什麽好處?你且看林家敗落後,究竟誰人受損,誰人受益?”

軍部換血之後,大量新貴子弟出頭,與此同時,突厥王庭重新聚集起兵,高句麗蠢蠢欲動,吐蕃和吐谷渾陳兵邊境,南诏據說已經将貢品減少至三成,大昭的武威不再,朝廷不得不重新重視邊境巡防,投入了大筆饷銀做軍費,被武将集團一直打壓的文官也重新取得了朝堂上的話語權。

而裴元德,也踏上了他人生的巅峰,取代林遠靖,坐上大昭軍部第一把交椅。

林家兄妹得出一個可怕的結論,也許連皇家都身不由己,做不得林家的敵人。

林家是敗落在無數人的陰影之中,那場大火起自人心中貪婪的欲望,還有各種醜陋的私心。

在林菁講述的時候,裴元德一直低着頭不斷擦拭那把短刀,令人摸不清深淺。

她說完後,便定定地看着裴元德,等他的回應。

“我只問你一點,殺人也就罷了,為什麽還要放火?”

“自然是掩蓋證據。”

“那麽,是掩蓋他們作案的證據,還是林家本身的證據?”裴元德擡起頭,他像是一只嗅到了獵物氣味的狐貍,連說話的聲音也變得輕了起來,“謀逆罪是本朝第一大重罪,林家的重要人物遲早要死,為什麽會有人迫不及待的在當日對林家下手?”

林菁聽得一陣發冷,她發現自己走進了燈下黑,這一點她從來沒想過。

“他們……有想要的東西。”她十分艱難地說出這句話。

“你覺得,他們找到了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