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年節

這個年紮拉豐阿過得尤為充實, 在徐氏的帶領下,在古嬷嬷的鞭策下, 她接手一部分張府的事務。等真正上手她才知道, 原來做一個掌家婦如此不易。

她跟個小陀螺似的忙的團團轉, 跟着徐氏清點庫房,拿着各府送來的禮單回禮,聽着各處的管事兒彙報情況, 還要跟進新年宴席各種采買, 人員等等,一應的事情都要一一過問。

而年底也正是各家各府走動最為密集的時候, 今日, 徐氏帶着府裏的幾個小姑娘來到陳家拜訪。紮拉豐阿跟在表妹張若沐身邊, 認識了一大波她的好友。陳家乃大族, 聚居生活,家裏有一排好幾個姑娘。

張若沐是個活潑開朗的小姑娘,跟她玩得來的大約也是這個性子。紮拉豐阿坐在邊上, 看着幾個小姑娘叽叽喳喳說個不停, 時不時旁邊一同坐着的陳家大姑娘攀談幾句,倒也算合群。

徐氏與陳夫人坐着閑聊,紮拉豐阿也聽了一耳朵事。這夫人之間交際的重要性可不小,很多消息也是在這樣的拜訪裏傳播的, 通家之好,互通有無,雖然內宅與外院分開, 但消息卻不是。

徐氏回到家中便把道理掰碎了給紮拉豐阿分析,朝堂的風雲變幻,婦人之間的各種攀談的技巧,以及如何應對各種人。張若沐不樂意聽這些,卻也乖乖在一邊聽着。

徐氏又以給林府的禮單回禮為例子,跟她講了一通這裏頭的官司。紮拉豐阿其實接觸過這些,以往她也僅僅是給張府的人備禮,不用太過講究,卻不是半點不知。她試着寫了一張,用自己特制的花簽給黛玉也去了一張禮單,除了兩個小擺件,還有就是自己習字的帖子,兩本雜記以及一張琴譜。徐氏給她加了一些應節的東西,荷包布匹等等。

幾次三番下來,她也算是有了頭緒,也能幫着徐氏分擔一些。

張家人對于紮拉豐阿很是疼愛,因着張妙芝的關系,對她尤其好。有時候紮拉豐阿會覺着自己像是掉進了福窩,有人教導着往前走的路格外順暢,這也是她一刻都不敢松懈的緣故。

現如今她算是提前進入狀态,每日去張夫人處請安,再跟着徐氏去處理家務。午後,稍事休息,接着面見各方來客,有時候也會出門去訪客。晚上還要聽古嬷嬷總結這一日的收獲,就這樣穿插着各種事情,過完了一天。

磕磕絆絆過完了這個年,紮拉豐阿成長了不少,等開春再去見人時,通身的氣質都讓人耳目一新。

紮拉豐阿是混血兒,本就美,原本有些木,現如今倒是逢人帶上三分笑,不愛多話,卻看着氣質絕佳。張夫人時常與徐氏感慨,紮拉豐阿越來越像當年的女兒,通透明朗,一雙黛目清潤潋滟,甚為迷人。

而這邊的林霁卻帶着林黛玉去了京郊的莊子,冬日裏事少,在家過完初一,給滿府的人發了賞錢,便輕車從簡來到莊子。少了那世事紛擾,倒多了幾分清閑,幾分閑趣。

林霁這段時間算是活得比較松懈的,一朝中舉,又逢三年孝期,為免人非議,他放下了從前的種種,回歸生活的本質。

莊子裏的花草繁盛,冬日的氣息似乎從來沒有到來過。溫潤的空氣,氤氲着的各種香氣,都讓人心曠神怡。午後,扛着一把魚竿,提着個小桶的,帶着林黛玉來到河邊垂釣。

林黛玉也背上了她的畫架,這是林霁送與她的一份禮物,也是林黛玉最喜歡的東西。林霁釣魚時,她便用鉛筆刷刷刷畫着這一方景色。

這一套彩筆是林霁着工匠制成的,請教了好幾個外國傳教士才成功做了出來,很适合初學者。而林黛玉在林霁講解了基本的筆法後,靠着自己練習,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畫法。年前張府送禮來,她拿到的未來嫂子給她送的禮物,別的倒是沒什麽,只那兩本游記卻深得她心。

林黛玉這次來莊子裏,也将游記帶來了,自己雖不能雲游江湖,卻能從文字上一覽大清帝國的山水風景,水土人情,別有一番風情。

林黛玉看着藍天白雲在自己筆下成型,還是蠻有成就感的。可惜不是春日,否則風景更美。

林霁釣魚用的餌料是特制的,加了些香料,雖則這裏是條小溪流,水流有些湍急,卻也接二連三有收獲。林黛玉看了一會兒,就忍不住跑過來圍觀,見哥哥的魚竿上的浮标一有動靜就喊他,一有動靜就喊他。連續好幾次放空,林霁有些無奈的看着林黛玉。

“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好了,我去畫畫了。”林黛玉見林霁表情不對,趕忙走人。嘴裏還嘟嘟囔囔的說道:“自己手藝不好還要怪我,真是。”

林霁耳力過人,自然聽到了,啪的甩了個小水珠在她腦袋上,以示警告。林黛玉撇撇嘴伸手擦掉,拿起畫筆繼續自己的畫。

正當兩人忙活的時候,胤祥來了。

新年剛過,年紀長了,這身量也見長。胤祥較之兩年前已經長高了不少,看着已頗有少年人的風姿。

他曾跟着胤禛來過這個莊子跟林霁會面,此番也是聽說了林霁帶着妹妹來了這個莊子小住,這才打算過來看看。有私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林霁幫忙引薦無嗔。他想給妹妹請個好些的女大夫,為她調養身子。

遠遠就看到河邊有兩個人,亭亭玉立的少女帶着紗帽在畫板前繪畫,俊朗少年在河邊垂釣,河水叮咚,草木隐隐帶綠,看着就像油畫一樣美。

林霁在胤祥還未走進便起身相迎,還提醒林黛玉放下帽檐,“十三阿哥,好巧。”他看着胤祥,不懂為什麽他會在這兒。

“不巧,林都尉,我有事相求。”胤祥雖沒有行禮,态度卻挺可親的,與前幾次相見不同,這次的胤祥給林霁的感覺要更成熟些。細算下來,過完年,胤祥也才十五歲,倒也不小了。

沒想太多,将人往院子裏迎,“十三阿哥這邊請。”林霁帶着胤祥走在前面,林黛玉乖乖跟在後邊,盯着眼前的人直看,胤祥覺得自己的後背都要被看出個洞了。

進了院子,林霁吩咐人上茶,林黛玉自顧自往自己的小院走去,而林東趕忙派人去溪邊收拾東西。林霁這幾日經常去垂釣,釣回來的魚又不能吃,更不能養,只能放生。林東暗暗又吐槽,都不知道這麽冷的天,坐在那兒釣魚能有啥子樂趣,把人迷成那樣。

“來,十三阿哥,嘗嘗着君山銀針,黃茶,對脾胃好。”林霁見十三阿哥一直望着林黛玉的背影,忍不住往他面前哐叽一下扔了杯茶,“哦,一個不小心,手滑了。”

胤祥知道自己失禮了,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忍不住贊了一聲,“好茶!”

清冽的泉水,透明的茶杯,而這君山銀針特殊,沖泡後,芽尖豎懸湯中,沖升水面,又徐徐下沉,三起三落,視覺上是一番享受。在聞香後入口,甘醇,清香沁人,齒頰留芳。

喝完一杯茶,胤祥才開口道:“林都尉,是這樣的,我想讓你幫着尋一個大夫,要懂得調養身子的那種。”他有些艱澀地說道:“最好是有些功夫的女大夫,我想讓她跟着我妹妹出嫁的。”胤祥有兩個妹妹,一個今年十四,一個十歲,身子都不是康健的。

而他的大妹妹已經定下來是會撫蒙,只怕也是要配給博爾濟吉特氏。而二妹妹大約也難逃開這個事情,兩個妹妹嬌嬌弱弱,養在深宮中,錦衣玉食,只怕适應不了蒙古的環境。胤祥跟着康熙去過幾次蒙古,知道那裏的生活條件。即使妹妹們嫁的是貴族,卻也只怕難熬。他只願能為兩個妹妹多做一些,讓她們起碼能在那樣的環境中活下去。

“這怕是不易。”林霁思考了一下,這樣的人選可不容易有。

跟在皇女身邊可不比旁的,黛玉能請到程靈素也是多得林霁與無嗔的交情,而且程靈素在林家的待遇是很高的,只她有獨立的院子就能看得出來。去到兩個皇女身邊那可就是當奴才,只怕有本事的人看不上,就是有心向上的人也不一定會選這兩位,沒什麽權勢又無寵的格格,連個封號都沒有。

“這無嗔大師的徒兒已經出京,往天山方向去了,只怕大師自己也不知道她們的具體位置。而且跟在皇女身邊的人要經過層層選拔,這些人可不行。”林霁跟胤祥坦言,這無嗔是江湖人士,他收的弟子什麽身份的都有。

胤祥自然知道,但他仍不死心,“那要不請林都尉幫着找找,身世清白的醫女亦可。”他實在是沒辦法才會出此下策的,宮裏是有太醫,可那些太醫只會一味讓兩個妹妹好好修養,一有病痛就讓她們先餓着,開藥也是以溫補為主。而且在宮中,各種事情都要經過請示過後才能得到解決,有時候生病了也只能忍一忍。

他就是想着給妹妹找個人跟在身邊,凡事有個商量,有了病痛能及時解決。

林霁倒是明白他的想法,只不過這些人可不好找。想了想,林霁說道:“也不是沒辦法,世家大族一般都會有供奉,而這些供奉的弟子自然都是有些功力。男子易尋,女子難找,還需要時間。要是十三阿哥等的來,我倒是可以幫着找一找。”同病相憐,自然惺惺相惜。

“如此便有勞林兄了。”胤祥躬身行了一禮,以示對林霁的敬重。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有沒有很驚喜,有沒有很開心,一下子兩章都發了。因為晚上要去部門聚餐,然後看電影,肯定沒時間碼字。所以這是昨晚熬了很晚很晚,到了今天淩晨才碼出來的,不容易啊。

所以可憐可憐作者君,給個評論撒撒花呗。

同類推薦